《戀愛的犀牛》:譜寫了一首在時代岔路口上的世紀末之詩

2020-12-25 杜勇聊時間

木心那首有名的小詩寫道:「從前的日子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速食時代,塵世男女如天邊漂浮的雲,風一陣,就離散一陣,自由來去,自在無羈。正是少了這種「一生只夠愛一個人」的痴迷和執著。在話劇中,馬路上的戀愛訓練班甚至推崇一種標準化、專業化、規範化的愛情,以獲取自身最大的快樂與舒適。甚至「拋棄一個愛人」,也成為課上的一部分,從頭到尾,各種形式流程都要嚴格執行到位,簡直一絲不苟到有點滑稽。人們要輕鬆,要舒服,不要深沉,不要嚴肅。但人並非可掌控的機械,不能預設程序。

縱觀整個故事,除了愛情以外,我們其實也得以一窺時代的癥結所在。正如當初故事描繪的年份——1999年——一樣,故事裡的世界帶著世紀末的氣氛和情緒,充滿低沉、瘋癲、痴狂和信息膨脹下人們駐足四顧的迷惘,愛欲死遍地。滿地瓦礫間生出的野草最有生命力,同樣,如此背景下,《戀愛的犀牛》裡的愛情譜寫了一首在時代岔路口上的世紀末之詩。

城市冰冷、光明、逼仄,而馬路的感情熱烈狂奔在這最好也最壞的年份,像一匹野馬,飛出心靈的圍欄,勇敢地追逐愛,也追逐眼淚和傷心。邊跑邊喊出我們這些畏縮而假裝理智、實際也在內心羨慕馬路的「聰明人」所沒能說出的話語:愛最大!

馬路和明明的熱烈追尋正符合中國文化裡的「痴人」形象——因一片痴心而燃燒生命,滾燙如太陽一般地活著。但不知何時起,老實在很多時候成了一種貶義詞,執著和認真等同於自尋煩惱、自討苦吃。人們眼中的一切太輕、太輕,如同氫氣球,緩緩上升,在空中晃蕩。這的確是個娛樂至死的年代,沉重的話題很難在人群中發出自己的那一份聲音,如果有人嘗試討論,聽眾就將像那些角色聽到「愛情」這個字眼時一樣倍感荒唐。但人何妨笨一點、痴心一點?事實上,做聰明人容易,做老實人難。否則,人們也不會爭先恐後去做聰明人了。但主動捆縛住自己、拿繩索約束自己的人自有其靜穆偉大而高貴潔淨的安寧,這是外界所無法撼動的。

在天寒地凍的世界裡,愛是馬路和明明胸口跳動著的、人間的一點火,一代代、一年年,每一個看過《戀愛的犀牛》的青年,都會記得那絕望而又充滿希望的情感。馬路的精神如青青的芳草,一年又一年,在人間蔓延。

二十年了,《戀愛的犀牛》在各地重演,觀眾絡繹不絕。這也就證明了,世上痴愚的人仍有,對愛情探索、追問者也仍然沒有停止他們的追尋。祈求時代能再多一份厚重、多一份沉甸甸的力量,讓我們,仍然保有那份英雄夢想。「愛情聖經」的現實意義正在於此,人們說它「先鋒」,在我看來,它實則有極其古典的內核,是一則精神上的騎士話本,呼喚古老精神的回歸。

相關焦點

  • 《世紀末之詩》愛在世紀末的寓言
    如果你懂日語,那麼一開頭也許你就能發現《世紀末之詩》這個片名中所含的隱喻,我不是說這個名字單純代表的什麼,而是結合兩位主角的名字以及整個系列劇集所呈現出來的寓意,就算你從沒看過電視劇也能感受到點什麼。特別是第九集《猜猜我是誰》不但以神奇的屋中對話形式指出了兩位主角名字的意義從而使整部劇一下子有了雙重內涵,還順便應時應景又切題地(當時正臨20世紀的最後一年——1999年)指涉到16世紀法國猶太大預言家諾查丹瑪斯(他以四行詩形式所寫的多個預言在歷史上引起廣泛反響,吸引了世界各地一大批追隨者)在1999年的恐怖主義災難預言。《世紀末之詩》要探討的是一個龐大而不新鮮的主題——愛。
  • 《世紀末之詩》九十年代末神作
    在九十年代末,各行各業做什麼都很用心,那時的影視劇雖然不怎麼賺錢,卻沉澱了流傳至今的所有的經典,日劇的黃金時期便是在那個時候,而《世紀末之詩》是其中最具內涵、最有詩意的一部。最初看這部劇也很機緣巧合,面臨檔期劇荒的尷尬境地,無意中翻到了這部收藏很久但一直沒看的劇,索性就拿出來看看,沒想到第一集就被深深的吸引住了,從來都沒想過一部帶有奇幻色彩的電視劇居然可以拍的這麼好!!
  • 《戀愛的犀牛》:一部執拗的拖拽著時代的「先鋒」戲劇
    《戀愛的犀牛》1999年首演至今,這個當年的「先鋒」戲劇如今依然保持先鋒。我們慢慢理解到,說它「先鋒」,並不是說它超前於時代。
  • 《世紀末之詩》最後,這就是一場遠行
    這就是世紀末之詩。年紀再小一點的時候很喜歡最終兵器彼女,那部劇的副標題一直記得:the last love song on the little planet。而世紀末之詩是the last song。看來如果到地球毀滅的那一天,宇宙中關於這個星球記憶的最後一首歌,一定是關於愛的。真愛不是戀情,不是夾在相冊裡的開心時光,不是可以拿來回憶的,而是刻骨銘心流在血液裡的。
  • 《世紀末之詩》stand by me
    這是兩年前的深夜,看完《世紀末之詩》第二集最後的話。我躺著卻有想哭的感覺,想像天空中充滿煙花,卻沒有人能看到。這才是生活,看似奇幻,卻那麼真實,那麼殘酷。你喜歡野島伸司嗎?我喜歡,從101次求婚到93高校教師到人間失格,再到這部最不為人知的作品,卻是神作。後來,終於看到結局,虐心,流淚。
  • 《世紀末之詩》愛的真理
    他們面對牆壁坐著,身前升起一堆火,火光使得洞外的景象在牆壁上形成了投影。囚徒們沒有見過洞外的生活,所以一直以為投影就是真實的事物,世界就是洞穴和牆壁上的投影。有一天一個囚徒掙脫束縛走出洞外,看到世界原來不是虛幻的投影。他回到洞內想向囚徒們解釋真實的世界是什麼樣子,但是囚徒們不相信他的話,反而認為這個人是被火光刺瞎了眼睛,並堅信世界上除了牆上的影子,沒有其他東西了。
  • 《世紀末之詩》世紀末之詩-----沒有預謀的邂逅
    90年代末的竹野內運氣實在不太好,《WITH LOVE》《冰之世界》連續兩部劇都收視慘敗,即使如此美的冒泡的長髮飄逸的形象也沒能將收視率力挽狂瀾。這部徹底顛覆形象的《世紀末之詩》仍未登上收視率的高峰,但卻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個樸實卻簡單動人的故事。
  • 孟京輝系列作品之《戀愛的犀牛》
    請閱讀文章末孟京輝系列作品之《戀愛的犀牛》 西安站演出時長:120分鐘(無中場休息)演出時間:2021簡介「當代中國劇壇奇蹟」「永遠的愛情聖經」「先鋒戲劇領軍之作」 《戀愛的犀牛》是當代中國戲劇旗幟性作品。
  • 日劇筆記: 世紀末之詩
    日劇筆記: 世紀末之詩 2001年07月16日21:30:06 網易報導 naoki   長久以來傳媒總以收視高低來論英雄,儘管野島伸司的《世紀末之詩》推出的當下收視率不佳,媒體便嘲弄野島式的神話幻滅?
  • 《世紀末之詩》世紀末的煙花
    這部位於世紀末的劇,以其探討的主題,融合了作者對於生命的哲學思考,註定了它的價值——不朽。  吐槽翻譯爛的同時也震驚現在有這麼多的字幕組,可竟然沒有一個來重新翻譯這部劇的,不免有些失望。  世紀末的歌裡,野島讓很多出演過他本子的演員來擔任配角:遠山景織子、持田真樹、池脅千鶴(《唇膏》裡的演員基本上都齊全了)、櫻井幸子。
  • 孟京輝系列作品之《戀愛的犀牛》西安站
    請閱讀文章末孟京輝系列作品之《戀愛的犀牛》 西安站演出時長:120分鐘(無中場休息)演出時間:2021簡介「當代中國劇壇奇蹟」「永遠的愛情聖經」「先鋒戲劇領軍之作」 《戀愛的犀牛》是當代中國戲劇旗幟性作品。
  • 戀愛的犀牛 | 把所有美好的東西堅持到底
    《戀愛的犀牛》是當代中國戲劇旗幟性作品,它以嶄新的敘述風格、表演方式和舞臺設計賦予話劇新的形態;以犀利而無畏的姿態探討痛苦、堅持和孤獨。突破性的詩性臺詞成為一代文藝青年的集體記憶,也見證了無數人的成長,影響著幾代人對愛情、夢想、自我的詮釋。
  • 克制的戀,內斂的愛-《戀愛的犀牛》
    《戀愛的犀牛》1999年由先鋒戲劇導演孟京輝執導搬上舞臺,劇情主要是一個關於愛情的故事,講一個男人愛上一個女人,為了她做了一個人所能做的一切,劇中的主角馬路是別人眼中的偏執狂,如他朋友所說過分誇大一個女人和另一個女人之間的差別,在人人都懂得明智選擇的今天,算是人群中的犀牛實屬異類。
  • 《世紀末之詩》The Music Here
    《世紀末之詩》是一部很老的日劇。 最初想看它理由,是王祖賢。第一集看了不到十分鐘,第一次發現:①. 3個主角是可以同時出現在天台上,並且至少2個是想自殺的(強烈吸引我看下去);②. 日劇的配樂可以讓我隨之和聲(前所未有)。看完第一集,已然打定主意:要看完這部畫質奇差的劇;要把這部劇中的good music一一淘出來,供以後聽~所以,加油吧!
  • 《世紀末之詩》世紀末神作
    我也算是接觸過許多藝術品和藝術形式,繪畫,音樂,書以及影視,但是在影視作品中想像力如此之跳躍豐富,遠遠超出傑出的水平,相比之下所謂科幻片魔幻片簡直令人發笑。  當然如果光是如此還不足以稱之神作。此劇的內涵也相當深遠,甚至我沒辦法形容。或者應該這樣說,只看一遍是無法完全理解的。如果說教授和野亞亙是世紀末的詩人,那也只可能是哲理詩人。而哲理又是最難以理解的。
  • 你屬於「犀牛」症候群嗎?---看孟京輝經典戲劇《戀愛的犀牛》
    孟京輝早年在北京師範學院中文繫念本科時就迷上了戲劇1987年,主演荒誕劇《犀牛》,這是他第一次走上中央戲劇學院的舞臺。《戀愛的犀牛》是當代中國戲劇旗幟性作品。突破性的詩性臺詞亦成為一代文藝青年的集體記憶,也見證了無數人的成長,影響著幾代人對愛情、對夢想、對自我的詮釋。自1999年首演至今二十一年,《戀愛的犀牛》無疑是中國演出場次最多,演出地域最廣,票房長盛不衰的劇壇奇蹟。
  • 《世紀末之詩》世紀末の詩
    真是好看的日劇大處小處都處理地精妙又有感染是可以一而再去看的 上一次看大概是四五年前吧這一次又很入迷 教授和竹野內豐的角色像是一個人心裡的對話互博試圖說服對方其實是想告訴自己一些讓自己能堅定的信念整部都在說「愛」但愛是什麼?
  • 劇本 | 《戀愛的犀牛》
    人物:馬路 明明 牙刷 大仙 黑子 紅紅 莉莉 播音員(主持人) 戀愛教授 大鐘製造者若干 群眾若干  序  [舞臺上,女孩明明被蒙著眼睛綁在椅子上。年輕人馬路坐在她旁邊。  黑子:馬路,你又看那本《求愛的一百種技巧――戀愛訓練教材》呢?  牙刷:給我看看."在廣播電臺給她點歌.""在情人節,生日或平常的日子裡送花給她."這也太俗了吧.馬路,你看這個幹什麼?你要是想知道,直接請教我不就得了.  大仙:我看看.這前面打勾是什麼意思?  馬路:給我.  大仙:已經有十幾項都打了勾,"給她寫情詩或抄一首情詩給她.
  • 《世紀末之詩》,可能是最有詩意的電視劇
    昨天打開我的移動硬碟——當然,裡面藏了很多盜版電影,電視劇,MV,音樂,電子書,圖片,我有罪——無意中發現一部收藏了很久的日劇,《世紀末之詩》。字幕翻譯的很爛,還是繁體,畫質很渣,音質更渣,然而我隨便打開了一集,立馬響起了約翰·列儂翻唱的《stand by me》,往事立刻又浮現在我的眼前。
  • 《戀愛的犀牛》:荒誕的愛情背後,蘊藏著「存在主義」的哲學內涵
    「愛之於我,不是肌膚之親,不是一蔬一飯 ,它是一種不死的欲望 ,最疲憊生活中的英雄夢想 。 」 ——杜拉斯《戀愛的犀牛》是廖一梅編劇,孟京輝導演的話劇,1999年首演以來便在戲劇界引起巨大反響,20年來從國內到國外,不僅收穫了業內好評,還跨圈層地影響了無數年輕人,可以說是創造了中國戲劇史的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