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苟晶被冒用檔案是真的,這種行為必然是違法犯罪,但苟晶誇大事實也是真。然而真正可憐的是陳春秀,546分的底子,又刻苦,如果沒被頂替,升本考研都有可能,陳春秀的人生被徹底改變了,公眾應多關注陳春秀
三刀,是箬涵的朋友,他一直為苟晶奔走吶喊,當調查結果出來,他感覺自己被戲弄了
壹:惡果初現
昨天我撰文批評了誇大其詞輿論大眾的苟晶。
今天我在後臺收到了大量的批評,甚至是侮辱和謾罵。
苟晶事件已經撕裂了民意,在本來齊心協力維護高考公平制度的討論,失去了本應有的聚焦,而變成了對抗式的探討!
正如《南風窗》批評的那樣:
輿論,本來並不是一條通常性的解決路徑,要寄希望的是司法渠道,但既然現實往往已是如此,要依靠公共曝光才能解決一些問題,那隻好來追問,是不是苟晶的誇大其詞在削弱公共的力量?
苟晶撒謊的惡果已經初現,只是有人還沒有看明白!
貳:苟晶的辯護者
事情發展到今天,苟晶的辯護者還在為苟晶做著「無罪」辯護。
第一,無意識的謊言不應受到批評
有人說她沒有上帝視角,對當年兩次的高考成績一直有疑問,直到調查組結論出來前夕還在做自己的推測和分析,所以是無意識地說錯了,並非有意撒謊。
可是事實是什麼呢?
苟晶曾說自己是個學霸,成績一直很好,摸底考是全區第四。
但是根據公布的調查結果,苟晶當初並不是學霸,甚至可以說是半個學渣都可以。
因為她的會考成績,僅有一門是A,大部分是C。
1998年第二次高考被頂替了?事實是她自己選擇的學校,自己完成了學業,從來沒有人改她成績,她也沒有中途輟學。一切都是按照她自己的意願完成。
為什麼要說是第二次的頂替?
頂替她上學的班主任邱某去找她。她很清楚來的都誰,為什麼要渲染成幾個大漢堵門?
這些都是無意識?
如果這些都不是故意撒謊,那什麼是誠實?
第二,苟晶是受害人,也並不完美,不要抓她的小問題去攻擊她
有人說,責罵苟晶的不是「蠢」就是「壞」。
因為那些「蠢」人極有可能有「完美受害人」的概念。
事實是這樣麼?
我們要求苟晶為她撒過的謊,誇大過的事實道歉,這是要求她具有「完美受害人」品質?
就算是一個小朋友,說謊話也應該被教育道歉,要誠實吧。、
孟子《挾泰山以超北海》中說過:挾太山以超北海,語人曰「我不能」,是誠不能也。為長者折枝,語人曰「我不能」,是不為也,非不能也。
苟晶需要向那些曾經信任她並為她義憤填膺的大眾道歉,與她完美不完美並沒有什麼關係。
這是道德的底線。
低於這個限度,那就不是不完美,而是人格的嚴重缺陷。
人們並沒有糾結苟晶成績高與低,而是她誇張的說自己成績很高,結果事實是很低。
需要道歉的是:這中間的誇大其詞的方式,用謊話博得同情的手段,而不是她的成績不夠高!
第三,苟晶被頂替是事實,是她通過誇張的描述成功吸引了政府和社會的關注,所以,她說謊話是應當肯定的
這是什麼狗屁邏輯?
最早爆出「高考被頂替」的陳春秀,至少在5月26日已經向媒體講述了這一事件,並且引起社會的高度關注。
當地政府在6月10日已經開始對這一事件進行調查處理。
抱著負責任的態度,山東省進一步清查2018至2019年度的高等學歷數據。
最終發現,有多達242人是涉嫌冒名頂替入學。
一切都在按照規則和軌道繼續。
本來輿論應該為陳春秀討回公道,但偏偏這時候,苟晶殺了出來。
她用一連串「誇大其詞」的背景和元素,成功的斬斷了輿論對陳春秀和其他242位同學的關注和支持。
一時間,輿論四起。
高考,對大多數人來說,這是唯一改變命運的希望,結果,希望被替換、被掐滅。
網友罵苟晶的班主任「妄為人師」,自媒體們紛紛為苟晶撰寫文章,希望可以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
於是,苟晶這個原本普通的女孩,一時間變成了令所有人同情的對象:
因為她明明可以通過自己優異的學業改變人生,走上人生巔峰,卻因為自己太單純,人微言輕,莫名其妙進入了一個被偷走人生的圈套....
苟晶誇大了事實,虛構了情節,甚至給自己加了「電話被監聽」的苦情戲。
但是,也請那些辯護者認清事實,輿論和社會對高考頂替案件的關注,並非因為苟晶。
對頂替者的處理,更並非因為苟晶的「苦情戲」!
一切都在依照國家的法律繼續。包括後來給苟晶案件的公道。
只有心理陰暗的人才會覺得到處都是陰謀,到處都是不公。
所以,他們願意陪著苟晶把這個戲演到底!
因為她的善於博位,讓真正的好學生陳春秀的事情被完全蓋過去了。
刑法教授羅翔也難忍不平,發文譴責。
叄:你們又得到了什麼
面對大量的網友質疑和支持。
苟晶的態度,突然從可憐的受害者,變成了得意洋洋的勝利者。
她在直播間回懟網友:
「就算我誇大其次了,你們又損失了什麼」、
「我又沒請你們來」、
「只抓細枝末節來質疑我」!
如此誇張的暴擊三連,噎得網友目瞪口呆。
在此,我也想用苟晶的話問一問為苟晶辯護的人們:
我沒有請你來。然後你又這麼積極的,這麼活潑的到處在碼字,這多辛苦啊,我能給到你什麼?又或者你們是在為誰努力呢?你們是在為誰勞動呢?
恐怕是為了自己內心隱藏的秘密——對政府社會不信任,對人性不信任,對公平正義不信任,對法律規則不信任,甚至對一切擺在眼前的事實也不信任。
而這種人,在心理學上往往被歸類為「垃圾人」。
他們還希望繼續帶著節奏走下去。為苟晶明顯的錯誤進行無罪辯護,來讓自己對社會的惡意繼續下去。
在他們眼裡,即便是苟晶「報復」了社會,愚弄了大眾,那也是社會先動的手,大眾太傻逼!
肆:無效的辯解後還剩下些什麼
無論從哪一個角度為苟晶進行無罪辯解,都是無效的。
因為一個簡單的事實是她有意誇大其詞,玩弄了社會公眾的善意。且,不以此為恥,反而對此毫無悔意甚至得意洋洋的說出了那句毫無底線的話:
就算是我誇大其詞了,你又損失了什麼?你們損失了什麼?
苟晶的辯護者們,我想最後問你們幾個問題:
她算得上是陳春秀他們一樣的受害者嗎?
受害者說謊可以不受譴責嗎?
弱者就可以不擇手段嗎?
苟晶,你信佛。請不要打誑語!
你的一句誑語我們失去了很多——
彼此的信任,陳春秀她們的機會,還有人們對不公開火的成本!
你的一句誑語讓我們得到什麼——
一個戲精,一幫媒體,一眾傻子?
辯護者們,適可而止吧!
我是張箬涵,前新聞記者,山東濟寧人,定居深圳,作為新聞科班出身,我謹記母校的教導:新聞人要心懷家國天下。 我的初心是:「打社會不公,責人間不義」,我願以筆仗劍,蕩平世間不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