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體定義汽車」,EB對未來汽車的思考

2020-12-25 騰訊網

「軟體定義汽車」是今年業內比較火的一個概念,折射出行業人士對未來汽車的重新思考。這不僅因為軟體在汽車當中的價值將佔到越來越高的比例,而且其在實現智能互聯的汽車功能實現當中,特別是逐步升級的自動駕駛,軟體在其中的作用和重要性都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凸顯。

Elektrobit 創新視頻

在這樣的思考和變革之中,從開發到測試,各個領域都在為此提前做準備。近日舉行的2020 中國汽車測試及質量監控博覽會上,所有展商都積極迎合行業變革推出最新的技術解決方案,嵌入式互聯軟體產品和服務全球供應商Elektrobit(EB)也特別展示了用於自動駕駛測試和驗證的最新技術,以及用於構建下一代車輛電子電氣架構的高性能計算(HPC)軟體平臺。展會期間,AI《汽車製造業》記者專訪了Elektrobit中國區總經理鄒露君先生。

Elektrobit中國區總經理鄒露君先生

AI:當今汽車行業電氣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的變革大潮當中,軟體的重要性愈加凸顯。智能網聯汽車在軟體層面具體來說有哪些變化呢?

鄒露君先生:是的,隨著汽車的自動化和互聯化程度越來越高,軟體對於汽車本身、對於汽車製造商和供應商來說,作用和價值都越來越重要。今天的汽車當中,軟體的價值可能只佔10%,5年之後這個比例也許就會達到40%,可以說軟體將引領未來汽車的發展,軟體將重新定義汽車。

當今汽車,多屏顯示、多模式互動成為流行趨勢,L2級自動駕駛比比皆是,L3級自動駕駛呼之欲出,短短幾年間,軟體代碼行數爆發式增長,一輛中高檔汽車,其軟體代碼已經達到了驚人的1.5億行,而且隨著越來越多智能化功能的加持,未來幾年,軟體代碼將可能很快會達到2億-5億行。與此同時,消費者對互聯汽車的要求是所有信息都要實時更新,就像手機的用戶體驗那樣,這需要汽車的所有軟體滿足非常高的OTA及安全要求。

AI:EB如何幫助主機廠和供應商的客戶去應對這些變化以及相應的挑戰?

鄒露君先生:EB一直致力於為汽車行業提供嵌入式互聯軟體產品和服務,幫助客戶做好中間件(基礎軟體)的開發,在此基礎之上,他們的精力可以更多地放在那些可以為他們的汽車產品帶來差異化競爭優勢和獨特賣點的應用程式開發和功能開發上,為終端消費者創造更好的個性化用戶體驗和信息安全保障。

實際上,在過去30多年的發展中,無論是作為福特SYNC的全球軟體集成商,還是作為奔馳ADAS開發的戰略合作夥伴,亦或是作為大眾ID.電動汽車家族的車輛基礎架構和HMI開發平臺服務商,EB的發展之路始終伴隨著客戶的成功之路。

EB針對汽車基礎軟體、互聯和安全、自動駕駛和相關工具,以及用戶體驗,為汽車行業開發的靈活創新的解決方案,已為超過1億輛汽車的逾10億臺設備提供了重要支持。

這次展會,EB專門重點展示了用於自動駕駛測試和驗證的全面工具鏈,以及可以在車輛整個生命周期內進行更新和改進的強大高性能計算(HPC)軟體平臺,以此幫助汽車製造商和一級供應商更加輕鬆地開發更高級的系統,並將自動駕駛功能更快、更經濟高效地推向市場。

AI:您如何看待未來自動駕駛?EB的自動駕駛測試工具,具體包括哪些產品呢

鄒露君先生:未來的自動駕駛汽車將是人工智慧、大數據和雲計算等前沿科技的綜合體,同時它也將是一個大型的移動智能終端或者說第三生活空間,可以連接各種服務,將人從駕駛中解放出來,在乘坐中娛樂、休息和辦公。因此,軟體在自動駕駛汽車中將逐步替代人的操控並發揮主導作用,可以減少交通事故、提高通行效率、減少出行成本。

針對自動駕駛測試,我想重點介紹的是EB Assist。這是一款由硬體和軟體組成的產品,讓汽車製造商和一級供應商能夠成功地開發、測試、可視化、驗證和構建 ADAS 以及自動駕駛功能和系統,以用於量產。

EB Assist產品系列包括完整的開發工具(EB Assist ADTF)、用於採集測試車輛傳感器數據的設備(EB Assist CAR Box)、一個基於雲端的驗證工具鏈(EB Assist Test Lab)以及一個硬體在環(HiL)仿真解決方案,用於在虛擬環境中測試 ECU 功能,以此節省時間和資金,讓各項功能更快地為量產做好準備。

AI:與自動駕駛同步發展和變革的是汽車架構的更新換代,過去的ECU控制已發展為域控制器架構,現在正在逐步向中央化架構發展,未來還將進一步向區域架構發展,在這一發展過程中,EB如何更快地推動行業進步?

鄒露君先生:EB提供幫助客戶構建下一代車輛電子電氣架構的高性能計算(HPC)軟體平臺——EB corbos,這一強大的平臺可以在車輛整個生命周期內進行更新和改進。

EB corbos是一款針對高級車輛架構的全新自適應AUTOSAR標準的可擴展軟體平臺,該平臺是實現功能安全、信息安全、靈活、最新且高性能的中央汽車控制單元的核心技術,允許將異構應用程式整合到同一個晶片的同一個系統中,通過硬體虛擬化,軟體重用化以及靈活的工具協作來縮短開發時間,從而讓汽車製造商和一級供應商能夠更加容易地開發與自動駕駛相關的新功能。

EB corbos產品系列包括用於運行自適應AUTOSAR的基礎軟體(EB corbos AdaptiveCore),用其能夠實現安全的高性能計算;虛擬機管理層(EB corbos Hypervisor),用其實現在單個處理器上運行多個(不同)的作業系統;針對虛擬機的車載乙太網互聯技術(EB corbos Virtual Ethernet Switch)、一個基於Linux的高性能作業系統(EB corbos Linux)以及一個集成式開發環境(EB corbos Studio)。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今年即將上市的大眾汽車全新電動汽車ID.3,採用的正是HPC平臺,引領了行業的發展,這也是EB全球首個量產的HPC項目,實現了中央化架構。今後,中央化架構的需求將日益增多,預計未來兩年,TOP10的OEM當中至少將有7家會推出HPC平臺。我相信我們將會迎來更多的機會,與客戶一起開創全新的未來。

AI:這會是EB今後的戰略方向嗎?

鄒露君先生:準確地說,這是我們戰略方向當中的一部分。現在和未來,EB有四大戰略領域,包括:基礎軟體、自動駕駛、互聯汽車和用戶體驗。

基礎軟體方面,我們不僅有高性能控制器的軟體平臺——EB corbos,還有業界領先的經典AUTOSAR——EB tresos,我們還可以提供集成化的開發環境——EB corbos Studio、EB tresos Studio,可以很好地幫助汽車製造商和一級供應商節約時間,加快新車開發效率。

自動駕駛方面,我們的EB robinos是一個用於自動駕駛系統的構建平臺,加上自動駕駛的測試和驗證工具EB Assist,助力汽車開發團隊通過精確的環境模型和海量的測試驗證工作,保障自動駕駛的功能安全與信息安全。

互聯汽車方面,我們的EB zentur可以提供值得信賴的端到端的安全,遠程分析工具EB cadian Analytics可以從車隊獲得有價值的數據,EB cadian Sync可以保障安全的軟體OTA更新,加上EB結合旗下獨立公司Argus Cyber Security的汽車信息安全解決方案,讓互聯汽車可以在整個生命周期內確保安全和順暢的數字服務。

用戶體驗方面,我們的多模式開發平臺EB GUIDE支持下一代多模式交互,我們的增強現實開發框架EB GUIDE arware將增強現實技術融入智能座艙,為用戶帶來與眾不同的駕乘體驗,滿足未來個性化和共享出行需求。

AI:隨著這四大戰略的推進,未來,EB的願景是什麼?

鄒露君先生:「移動出行創造多彩生活」,這是我們的願景,而我們的軟體,將是客戶加速創新的基礎,利用我們的可擴展、高效、安全、可靠和高性能的軟體解決方案以及專業的汽車軟體知識和經驗,可以幫助客戶更輕鬆地去開發各種滿足消費者需求的功能和應用程式,加速他們的產品落地和推出,用軟體去重新定義汽車,創造更多差異化的產品優勢去贏得市場競爭,迎合未來出行需求,創造更多美好!

END

投稿請發送郵件到:

(歡迎行業內人士踴躍投稿,將你們的文章分享給大家)

相關焦點

  • 德勤軟體定義汽車2020
    對「軟體定義汽車」的理解「軟體定義汽車」從表面上看是車內軟體(包括電子硬體)的數量、價值超過機械硬體,背後更多的反應了汽車從高度機電一體化的機械終端,逐步轉變為一個智能化、可拓展、可持續迭代升級的移動電子終端。為實現這一目標,整車在標準操作程序前便預埋了性能超前的硬體,並通過OTA在生命周期中逐步解鎖和釋放功能和價值。
  • 汽車AI晶片創業公司地平線,是如何實踐軟體定義汽車的?
    晶片作為未來智能汽車的大腦,直接影響智能座艙和自動駕駛,自然也成為智能汽車時代的必爭之地。智能汽車面對非常複雜的環境,感知、融合、決策需要巨大的計算能力,而傳統的通用計算平臺的算力功耗比TOPS/W居高不下,而且算力的利用率極低,已經成為智能汽車性能提升的瓶頸。因此AI晶片成了車用晶片的最佳解決方案,特斯拉於2016年開始了汽車AI晶片的自研之路。
  • 重新定義汽車軟體,華為特斯拉誰是最後贏家?
    從這句業內流傳已久的老話中,不難看出汽車軟體標準的重要地位。大眾CEO赫伯特·迪斯甚至認為,軟體將佔據未來汽車創新的90%。 在「軟體定義汽車」的今天,汽車軟體標準成為汽車行業技術的新高地。 汽車軟體行業資深從業者江冉告訴未來汽車日報(ID:auto-time),為了讓汽車像智慧型手機一樣統一作業系統,基於AUTOSAR的車載軟體系統逐漸被業界認可。
  • 【乾貨收藏,萬字長文】@汽車工程師:軟體定義汽車續:精選合集(二)
    年開始,自動駕駛的大潮來臨之際,軟體定義汽車已經作為一個趨勢和方向,在汽車技術行業,包括工程師中討論交流,硬體,軟體,自動駕駛,汽車的未來在哪裡?思考了很久,決定從三個維度去闡述這個事情:       為什麼先講人,是因為軟體定義汽車這件事情,最關鍵的還是要重構車輛底層的軟硬體基礎架構,而行業裡面沒有現成的人才儲備,無論是網際網路來的,還是傳統汽車電子軟體來的,都存在能力上的短板,並且從架構上也沒有最佳實踐,所以即使是哪家車廠想清楚了要做什麼,短時間也招不到如此多的合格的人才
  • 汽車軟體和電子架構未來將如何發展?
    汽車電子電氣架構未來走向的十大假設  通向未來技術和商業模式之路遠未明晰。我們就此提出了十大假設。監管部門可能強制要求軟體維護,來確保車輛設計的安全完整性。更新和維護軟體的責任將在車輛維護與運行領域催生新業務模式。   評估汽車軟體和電子架構的未來影響  軟體和電子架構在未來面臨的顛覆性趨勢同樣不可小覷。
  • 「無人駕駛」:採埃孚宣布建立全球軟體中心:軟體定義汽車
    01採埃孚宣布建立全球軟體中心「軟體定義汽車」大潮下,車企和零部件供應商都在加速轉型,作為其中的一員,採埃孚近日宣布其已為軟體、功能和智能系統中的全新挑戰做好了準備,並通過在明年成立全球軟體中心來積極拓展大量的開發流程解決方案。
  • ...用軟體定義汽車,特斯拉(TSLA.US)未來三年有望飈至2500美元
    來源:智通財經網智通財經APP獲悉,Loop Ventures的執行合伙人Gene Munster在周一的一份報告中表示,與傳統汽車製造商相比,特斯拉(TSLA.US)擁有明顯的優勢和盈利能力。而在本月早些時候,這位分析師曾表示,特斯拉的股價有望在未來三年內漲至2500美元。Munster預計,到2021年這家電動汽車製造商將從其增壓器網絡、網際網路連接、全自動駕駛(FSD)和空中無線升級(OTA)更新中獲得11億美元的遞延軟體收入,到2022年這個數字將增加到15億美元。
  • 軟體定義汽車時代已來
    自今年Q2開始的P7批量交付,將小鵬汽車的三季度總交付量較去年同期提升了兩倍多,並推動總收入同比增長了342.5%。2019年Q3,彼時小鵬汽車僅有小鵬G3一款車型在售,小鵬G3在自動泊車、輔助駕駛、智能交互上都有極為優越的表現,且由於純電SUV市場的選擇過多,小鵬G3在軟體上相較於對手強大的軟體優勢不易被消費者直觀感受。
  • 未來汽車誰是未來?電池不是決定因素!軟體也不是關鍵!
    首先,毫無疑問,未來的汽車肯定是一個網際網路產品,應該是這樣一種模型 傳統汽車(四個輪子)+ 汽車大腦(駕駛系統)+ 網際網路服務(雲端數據支持的救援,道路策略,大數據分析,汽車與汽車之間的交互,休閒娛樂服務等)。
  • 2020中國汽車論壇 | 陳政:長安汽車「十四五」發展思考
    把民族品牌搞上去是總書記的殷切希望,也是各位汽車人的共同理想。 接下來匯報一下長安汽車的思考和實踐。新年伊始,我們被打亂了節奏,疫情防控已經成了我們的常態,我是第一次在這種演講中看到如此多的人戴著口罩,這個也變成了我們的常態。面對疫情,確保整個企業正常生產經營是難上加難的。
  • 汽車+5G駛向「芯」未來,智能網聯汽車晶片論壇乾貨匯總
    從分布式ECU架構到域控制器架構再到中央計算架構,智能汽車電子電氣架構向中央計算發展。  汽車電子在整車價值中的佔比顯著,以特斯拉為例,特斯拉Model 3中汽車電子成本價值佔比最高,到2030年,汽車電子佔比預計增至45%,此外自動駕駛平臺為特斯拉帶來可觀的價值。  鄭治泰指出,傳統主機廠與有軟體能力的晶片公司進行整體戰略合作是必由之路。
  • WICV2020|科大訊飛副總裁劉俊峰:淺談智能汽車軟體的合作模式
    下面是科大訊飛副總裁、汽車事業部總經理劉俊峰在本次論壇上的發言: 大家早上好,我是科大訊飛劉俊峰,應主辦方的要求,在計算平臺和安全信息領域安排這樣的作業,確實沒有特別多的要在這個環節講的,作為20年的軟體人工智慧企業,我們對於這兩個方面都有一些思考,在所有其他的專家發言之前,我在這裡先找一個題,從軟體合作的角度談談我的思考和想法。
  • 如何在「軟體定義汽車」的時代制勝?這場圍繞著北汽新能源ARCFOX...
    在汽車產業向電動化、智能化轉型的過程中,車企制勝的關鍵到底是什麼?  實際上,隨著產業「新四化」轉型方向的日漸明晰,這一問題的答案已愈發明晰。在汽車產品屬性日漸多元化的前提下,汽車儼然發展由軟體定義的智能移動終端。
  • 陳政:長安汽車「十四五」發展思考
    把民族品牌搞上去是總書記的殷切希望,也是各位汽車人的共同理想。  接下來匯報一下長安汽車的思考和實踐。新年伊始,我們被打亂了節奏,疫情防控已經成了我們的常態,我是第一次在這種演講中看到如此多的人戴著口罩,這個也變成了我們的常態。面對疫情,確保整個企業正常生產經營是難上加難的。
  • 從金融IT跨界汽車電子,潤和軟體將如何入局?
    對於智能汽車,業界普遍認為,其未來將不再僅僅是一個出行工具,還是除手機之外的,另一個大型的移動智能終端。因此,智能汽車也正逐漸成為當前主要創新科技的核心應用場景,國內外的高科技公司也都將業務延伸至汽車領域。潤和軟體在汽車界似乎並不知名,那為什麼在這個時間點潤和軟體要選擇進入汽車電子領域?
  • 定義下一代智能汽車 來央視看百度世界2020智能駕駛分論壇
    第一階段,機械定義汽車,機械化主要聚焦在車的性能提升。第二階段,電子電氣技術進入車中,讓車變得更安全、更好駕駛。第三階段,軟體開始定義汽車的時代到來,而軟體定義汽車的抓手就是智能車聯,汽車智能化已成為必然,智能車聯也成為了必配。」
  • 汽車自動駕駛產業鏈深度報告:晶片及軟體專題
    硬體控制器集中化,SDV 已成為未來行業發展趨勢 隨著軟硬體和新技術的共同發展,ECU 開發瓶頸問題日益突出,汽車行 業由最初的「機械定義汽車」逐步轉變為「軟體定義汽車」。硬體控制器 集中化,SDV 已成為未來行業發展趨勢。
  • 聽聽11位汽車人在2020中國汽車論壇上說了什麼? |汽車預言家
    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裁王曉秋  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汽車企業現在最需要做的就是找到新機遇、讓創新與時間賽跑,開闢新局面。後疫情時代的新機與新局上汽有著自己的思考和布局。在軟體定義方面,打造數位化的汽車產品,以數位化賦能研發製造和銷售全過程,另外推動長三角地區智慧交通建設提供助力。
  • 智能網聯汽車的科技支撐:底層基礎軟體源自成都企業
    面對自動駕駛和5G時代的來臨,晶片算力越來越強,汽車電子化程度越來越高,軟體規模不斷擴大,「軟體定義汽車」已成為當下汽車行業熱議的焦點。據第三方的有效數據來源,汽車軟體和電氣電子元件(E / E)市場預計複合年增長率為7%,該市場將從如今的2380億美元增長至2030年的4690億美元。
  • 專訪|地平線餘凱:未來要拿到全球1/3市場,中國汽車最終會反超日德
    他告訴未來汽車日報,像Waymo一樣試圖一步到位突破完全無人駕駛的路線難度很大,特斯拉循序漸進的自動駕駛產業化路線更值得參考。餘凱認為,特斯拉今年一季度銷量逆勢上漲,主要得益於智能晶片和軟體,中國車企也將智能化視為走出寒冬的良藥。他預計,到2025年,75%-80%的中國汽車將搭載L2-L3級別的自動駕駛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