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冷知識,給你冷芝士,增漲你姿勢。大家好,我是宅家吃飽了撐的沒事幹把去年的電影重刷了一遍的狐狸弟弟。嘿!兄弟,《流浪地球》看過沒?曹雲金和譚松韻演的太棒了!額…好吧,今天我們就來聊聊,臉盲那些事。
1,很多人的臉盲,並不是真的,而是出於一種惡趣味,比如我這樣的人。
2,看人臉盲,學名叫「人面失認症」,在19世紀時候被人們確定。
3,臉盲大致可分為三種:①感知臉盲,②聯想臉盲,③天生臉盲。
4、感知臉盲,他們很難分辨人的長相,怎麼理解呢?比如,你可以想像,在你的眼睛裡植入一個美顏相機功能,所有人從你眼前經過,都會被過度的磨皮,每個人的臉部特點都被磨平了,然後你是不是秒懂了。
5、聯想臉盲,這種還是能分辨出來不同的臉的,但是通常叫不上名字,也很好理解,再想像,比如你非常喜歡看日本的某類電影,過了一段時間後,你看到了一個女演員的照片,你並對不上號,這是因為…穿上衣服和沒穿衣服的區別,產生的聯想臉盲。
6、天生臉盲,這是先天性基因決定的,如果父母中有一人臉盲,那麼就有50%概率遺傳給孩子。但是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一項新研究顯示,更多的因素,可能源於嬰幼兒時期「看臉」少。
7、臉盲眼中的人都長什麼樣子?有這麼一個簡單的體驗,比如你去動物園的猴山看猴,並嘗試記住每個猴子的樣子,過一段時間,你再去,你再去把每個猴子和長相對號入座。
8、倫敦大學心理科Joanna Parketny教授認為,正常人能識別80%的人臉,而如果低於60%,則可以歸入臉盲了。
9、不過除了這些嚴重的臉盲,還有很大一部分屬於「跨種族效應」,比如西方人很難分辨亞洲人。亞洲人很難分辨非洲人,這是一種認知窄化現象,我們大腦中的識別系統,為了提高處理速度,刻意篩選掉「它認為並不重要的內容」,這也是一個常見現象。比如你看了200集美劇,裡面的黑人兄弟仍然是對不上號,就是這麼來的。
10、還有一種,並不是因為視覺,而是因為聽覺的先入為主,比如你先聽到了這樣的幾個名字:「張馨予、張予曦、張雨綺、張雨馨、張歆藝、張藝馨、張藝興、張涵予」,然後再去對號入座,天啊,我太難了。據傳說點我頭像,可以get到更多有趣的冷知識哦...我太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