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密恐」、「社恐」還有「臉盲」統統都是病

2021-01-08 新京報網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明明不久前才見過的人,愣是記不清對方的長相?對密集、無序放置的一些物品或環境會產生恐懼感?這就是傳說中的「臉盲」、「密恐」。這些看似時髦的說法,其實都是病!「臉盲」、「密恐」,正確說法就是臉盲症和密集恐懼症,專家表示,密集恐懼症治療可通過專業精神健康專家,藉助臨床技能且參考特定標準進行,而臉盲症還可能是由腦部受傷引起的。

 

原來「恐懼」有這麼多種

 

大街上,看到行人衣服或鞋包的某些過於密集的設計、圖案,你會感到不適嗎?常有人用密集恐懼症來形容自己的感覺,但它究竟為何物?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常務委員、北京醫院神經科主任陳海波介紹,所謂密集恐懼症,其實是人們對於一些密集、無序放置且本不會引起危險的一些事物或環境所產生的恐懼感。在初期,表現可能與普通恐懼無異,但是否屬於「恐懼症」,具體還取決於人們受所處環境影響的程度。

 

臨床心理學家表示,每個人的恐懼症狀表現略有差別,但總的來說,在人們的恐懼反應中,都會包括這幾種:眩暈、心跳加速、顫抖或其他身體不適表現;恐懼及驚慌;無法從所畏懼的環境中轉移注意力及逃離環境急切欲望。

 

綜合國外相關報導及文獻,一些心理學組織對於恐懼進行了分類,主要包括特定恐懼(對特定物體或環境的恐懼,包括四個類別,動物、藥物、自然環境及某些環境,如高處、電梯、駕駛等)、社交恐懼、廣場恐懼(在公共場合或者開闊的地方停留的極端恐懼,害怕到公共場所或到人多擁擠的地方)、幽閉恐懼(對封閉空間出現恐懼心理的一種心理疾病)等在內的一系列疾病表現,以上也都同屬於焦慮。

 

以上恐懼中,「社恐」即社交恐懼是指在眾人面前會有一種極為強烈的尷尬感,患有社交恐懼症的人們往往害怕在眾人面前完成諸如吃飯、說話等動作,如果不經治療,社交恐懼症會愈發嚴重。

 

是病就得治,可先嘗試行為療法

 

恐懼症治療可通過專業的精神健康專家藉助臨床技能且參考特定標準進行。據了解,目前兩種比較普遍採用的治療方法為藥物療法與行為療法。很多臨床醫生更傾向於首先嘗試行為療法,僅在需要時藉助藥物。

 

而在行為療法中,最為普遍接受的行為療法之一為認知行為療法,臨床工作者與患者共同處於所恐懼的環境下,並通過改變患者的一些想法來改變恐懼反應,這種暴露療法是目前對於恐懼症療法中最為普遍的認知行為療法。

 

藥物療法則主要會用一些抗焦慮的藥物,也有人發現了替代療法及放鬆療法等,但這些方法必須在專業人士的監督下進行。

 

真正的「臉盲症」與腦部受傷有關

 

更多時候,普通人口中的臉盲症指對人的面部特徵並不敏感,剛剛認識的人可能在第二次見面時又成為陌生人一般,或者要通過面部特徵以外的其他特點來識別周圍人,又或者覺得周圍大多數人都長得差不多,沒有特別深刻的印象。

 

嚴格來說,日常生活中的這些說法並不恰當,與疾病真正所指有較大差距。臉盲症是一種疾病,由腦部受傷所致,嚴重時對於親近的人也無法通過面部特徵進行識別。


陳海波表示,臉盲症醫學上稱為面孔遺忘症,比起大家經常自嘲的「臉盲症」的表現,面孔遺忘症更嚴重。具體說來,面孔遺忘症與患者先天因素無關,主要在於人體大腦頂部一些部位受到損傷之後,進而會影響人的認知能力,其中,記不住人的面孔便是一種表現。這種疾病的症狀特點在於,患者單獨通過面部無法辨認周圍人,即便是非常親近的人,也如同陌生人一般,無法認出。所幸的是,「對於這類患者來說,藉助聲音仍然可以進行識別。」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面孔遺忘症仍屬於比較罕見的疾病,臨床中極為少見。對於面孔遺忘症的治療,陳海波表示,要針對發病原因決定,因為多種原因都可能使腦部受到傷害出現病症,舉例來說,腦血管疾病(腦出血等)便有可能導致面孔遺忘症。


新京報記者 張秀蘭 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編輯 趙昀 校對 付春愔


相關焦點

  • 社恐、臉盲、強迫症……這些作家更有發言權
    面對家人,他都是通過聲音、下巴和牙齒來辨認他們的..... 不僅如此,他的「臉盲」到了什麼程度呢?薩克斯曾在自己的書中自曝:「我的臉盲症越發嚴重了,從不認識最親近的人,到現在連自己也不認識了。
  • 親媽都不認識?真正的臉盲有多嚴重
    文|好奇心實驗室    主播|牛蛙來源|好奇心實驗室今天聊一個不治之症,那就是臉盲症。話說回來,這年頭有誰不臉盲嗎?雖然很多人說自己臉盲,認不出剛出道的明星或者外國演員,但絕大多數人的臉盲還算不上病。真正的臉盲症,是連親媽都認不出。
  • 不要笑人臉盲了...其實…臉盲真的是病,治不好的那種…
    我果然有臉盲症..那個明星XXX和這個明星XX長得好像哦,完全分不出差別!我果然有臉盲症...但,今天,有一個妹子的悲傷吐槽在Imgur上火了:別BB那是臉盲症好嘛!真正的臉盲症很嚴重的!!我有臉盲症,學名prosopagnosia。
  • 臉盲症是病,還沒法治
    就連被判刑,都能讓遠在美國宣傳電影的王力宏無辜躺槍。 王力宏的顏值比房祖名高那麼多,英國《每日郵報》都能配錯圖。要是配成了張默的照片我們還能理解,畢竟這哥倆無論是從外形還是「坑爹」能力上幾乎別無二致。寫這篇新聞的記者是有多臉盲?
  • 社恐:別看我別看我……
    社交恐懼症(社恐),是指在社交場合出現不合理的緊張或恐懼心理。與普通的性格內向不同,社恐患者會對社交場合產生一種強烈的、不合理的、持續性的緊張或恐懼心理,而且往往會伴隨著劇烈的生理變化:呼吸困難,大量出汗、心悸出現驚恐發作,嚴重的時候會當場暈厥除了生理上的強烈反應之外,社恐與性格內向的另一個關鍵區別在於,社恐患者認為自己確實有病。
  • 原來真正的臉盲是這樣的!(內附臉盲...
    左一姜文,中間夏雨,右一張一山這些只是「臉盲」的戲稱罷了,真正臉盲的人,哪還認識徐崢或者沈騰,他們的情況比這嚴重多了。01臉盲是一種「病」臉盲者正經歷馬賽克的人生在醫學界,臉盲被認為是一種病,學名叫做「面容失認症(prosopagnosia)」。根據臉盲者能否辨別五官,可以劃分成兩種情況。
  • 超四成青年稱自己存在社交恐懼症,「社恐」是病嗎?
    近年來,「社恐」一詞屢屢進入大眾視野,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給自己貼上「社交恐懼症」的標籤。「社恐」是病嗎?還是青年借「社恐」自嘲來釋放的某種信號?「社恐讓我脫單都成問題」調研數據顯示,超四成受訪者自稱「社恐」,認為自己存在不同程度的社交問題。值得注意的是,這些被「社恐」壓身的年輕人,肩上還有「脫單」的重擔。
  • 每個社交恐懼者都該知道的事《社恐會讓你失去什麼?》
    在我被社恐困擾的那些年,尤其是最初那些年裡,有點像是在順其自然的去生活,用森田療法的話說那就是:與症狀和平相處。但結果讓我沒想到的是,我的社交恐懼非但沒有好轉,反倒越來越嚴重!到了後來,我的社交恐懼症居然已經開始病入膏肓,我甚至連雜誌上的人都不敢看,我甚至連家裡動物的眼睛都不敢看!再到了後來,我乾脆連家門都出不了了,我實在痛苦的不行不行的了......
  • 社恐讓我脫單都成問題 社交軟體成拓圈首選
    「社恐」是病嗎?還是青年借「社恐」自嘲來釋放的某種信號?「社恐讓我脫單都成問題」調研數據顯示,超四成受訪者自稱「社恐」,認為自己存在不同程度的社交問題。值得注意的是,這些被「社恐」壓身的年輕人,肩上還有「脫單」的重擔。在遇到心儀的異性時,62.4%的男生和78.8%的女生呈現被動態度。其中,21.2%的男生及30.2%的女生表示「等待對方先開口」。
  • 《中餐廳》剪輯翻車,趙麗穎哭扯下了節目的遮羞布,笑則細思極恐
    《中餐廳》第四季是由黃曉明、趙麗穎、李浩菲、張亮、林述巍五位合伙人組成的,本季有了趙麗穎的加入可謂說熱度暴漲,節目還未開播的時候就有各種劇透流出,頻頻登上熱搜,真正讓大家看到了什麼叫未播先火。第六期節目播出之後,節目組的神剪輯翻車了,趙麗穎哭扯下了節目的遮羞布,笑則細思極恐。相信節目播出後大家都看到了「趙麗穎哭的鏡頭」這條熱搜,節目組把第六期趙麗穎哭的鏡頭剪輯到了第一期,給觀眾營造出一種趙麗穎社恐、愛哭的假象。
  • 光是開口借充電器,就能憋死一個社恐
    這段時間很火的《脫口秀大會》大家都看了嗎?最近一期的《脫口秀大會》中,王勉彈唱了一首職場社恐之歌。社恐影響到面試怎麼辦?是不是社恐都討厭接打電話?一個社恐的人,興趣愛好是什麼。迎面打招呼的過程太尷尬了!
  • 社恐只是芬蘭人的噩夢嗎?
    那時候老家的公交車還是老式的,不會每站都停,到哪下車都是乘客在下車路口叫停就好。那時候,往往提前兩三站就開始糾結如何叫司機停車呢?提前多久比較合適?往往都是臨下車兩三分鐘喊停,車門一開,跑下車,立刻鬆口氣。這種糾結真的磨人,很長一段時間都害怕坐公交車。一度以為是自己太過糾結和靦腆,總會感到不好意思和不習慣,缺些「理直氣壯」。
  • 超四成青年自稱「社恐」 社交軟體成拓圈首選
    調研針對探探平臺18至35歲的用戶發放問卷,共回收有效問卷超4000份,其中40.2%的人表示自己存在不同程度的「社恐」,52.7%的人認為自己缺乏社交技巧,也有55.6%的人對自身條件不夠自信。數據裡潛藏著這一代年輕人在社交方面的愛與怕。「社恐」是病嗎?還是青年借「社恐」自嘲來釋放的某種信號?
  • 「密集恐懼症」不是病,是生存本能
    在日常生活中,蜂巢、蓮蓬、蟲卵,還有餃餃剛剛提到的木瓜籽等都是「密集恐懼症患者」的雷區。嚴重患者甚至看見米飯和咖啡上的泡沫都會感到噁心頭暈,渾身起雞皮疙瘩。雖然症狀聽上去不是特別嚴重,但對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心理健康造成了不小的困擾。
  • 第五人格:孽蜥紫皮骨笛的手持物是從後背拔出的骨笛,密恐慎入
    從骨笛這件時裝的背部有很多突出的長短不一的骨頭,而且看起來密密麻麻的,密恐慎入!而且在展示視頻中還可以發現骨笛的手持物是從後背拔出的,現在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  展示視頻中孽蜥突然從右側竄了出來,還用右手抓住地面產生摩擦力為了讓自己停下來,手指甲划過的地方都產生了像烈焰一般的紅色抓痕和淡白色煙霧。而且正如時裝故事中所說,嵌入身上的笛子在不斷地冒著蒸汽。
  • 當代年輕人的社恐是什麼樣子
    1:無處不在的「社恐」90後的生活中,社恐幾乎無處不在。比如這屆網友比誰都害怕冷場,日常生活中靠著表情包糊弄過一場又一場聊天,當朱丹喊出「迪麗熱嗎」的瞬間,還要替別人尷尬。比如無數人懼怕奪命電話鈴,只求所有工作交流都能線上解決,逃避電話溝通。
  • 「時髦病」如何預防?「時髦病」主要症狀:拖延症、手機依賴症...
    時髦病,一般是指一些社會現象,包括拖延症、強迫症、手機依賴症、晚睡症、星座控、選擇恐懼症等流行詞語,但實際上,有些時髦病從醫學角度來看也確實是真正的疾病,如密集恐懼症、臉盲症等。下面,和360常識網一起詳細了解一下關於時髦病的相關知識吧。
  • 「每一次尬聊,都是我鼓足勇氣的掙扎」 | 社恐患者自救指南
    (圖片來源:攝圖網)作者|Juno 來源|孤島(ID:gu_dao2015)每個社恐患者心中,都有一顆容易受傷的玻璃心。不了解社恐患者的人可能沒辦法理解他們的內心活動。菲利普·津巴多形容,「社恐患者的內心世界就像是一條複雜的思想高速公路,然而,在這條公路上混亂不堪,到處都堆滿了感情碰撞和被壓抑的欲望。」害羞或社交焦慮的人在社交場合中往往過份地關注自我。保羅·皮爾克尼斯將害羞者分為兩種類型:公眾害羞型和私下害羞型。
  • 迪麗熱巴治好了張藝興恐女症,主動夾菜相處自然,原因呼之欲出
    而這種病一方面源於本人性格比較內向害羞,另一方面則是因為現代人生活節奏快,更加喜歡隔著屏幕的交流相處方式,而面對面的比較少,而對於明星來說,因為身份原因可能私下接觸異性的機會比較少,所以不少男明星面對異性都或多或少有些尷尬不自然,而張藝興則是其中的一位。
  • 你知道「臉盲症」嗎?臉盲症患者眼中的世界是什麼樣子?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這樣一群人,他們一生都記不住人的模樣,不管是朋友,家人甚至是鏡子裡的自己,在他們眼中都是一樣的面孔,這就是所謂的臉盲症,那麼臉盲症到底是什麼症狀?它的定義是臉部識別能力缺乏的症狀。在目前的數據統計中,全世界有2%的人患有臉盲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