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安裝工,經常出入新裝潢的房子。發現各種裝修下來產品的包裝紙殼很多,什麼冰箱、洗衣機、電視,個個都有包裝紙殼。選擇有的人家自己留起來賣給收廢品的,有的人家看誰需要,便給了一些來撿拾的人。
在自己經濟條件準許選,將那些包裝給一下靠撿拾廢品為生的人,其實是件好事,畢竟富足的人不會去做。,但怎麼去給,說話態度其實就是個問題。
一次,我在一家安裝燈具,那個人家屋子裡堆了很多廢包裝紙殼。開始的時候是男主人在家,和我聊天幫我些簡單的工作,人非常好。過了一會女主人回來,還帶了個老太太,原來女主人叫老太太上來是要收走這些廢紙殼。
那是很大一堆,其實找個收廢品的上來收走,最起碼也是二三十元收入。直接送給這些撿紙殼的老人,讓他們收拾下去,一般老人也會簡單的幫著把一些垃圾清理一下。
不過這天遇到的這個老太太有些年邁,動作緩慢。幹起活來又顯得笨拙,身上穿的也有些破爛,綑紮紙殼的時候老人在門口離新牆很近。
男主人看到後立刻說:「小心點牆!」,同時語言的態度上也顯得有些生氣。然後怪罪女主人:「怎們找了個這人,幹活都費勁!」女主人也是抱怨老太太幹活費勁,還說:「樓下也沒找到別人!」
老人一句話也沒說,這就是低著頭收那些紙殼。男主人又說:讓她拿樓道等著,自己把紙殼扔了出去。然後繼續回屋做自己的事。
看著老人動作太慢,我只好停下自己手中工作,到門口幫老人把紙殼捆了起來。
這家兩個主人似乎明白了我的態度,因為我沒權利去教訓別人。我知道夫妻倆是好心,只是姿態上顯得有些高高在上。
看到我的做法,他們兩個對老人家態度也好轉了,男主人問了老人年紀,竟然八十多了,比我父母大十多歲。女主人也誇了我一句:心好!
我想了很久,在現代社會,其實我知道,很多人都是好心人,也有能力施捨一些東西給並不富裕的人。
但人有個本性,就是經濟富足的時候,精神上對社會的自尊感也漸漸增強,更多時候甚至有時自我中心感。
經濟的優勢,很容易讓人產生「等級感」。社會提倡關愛睏難群體,但這種「等級感」讓人放不下「架子」就像在路邊看到乞丐,且不論這個人是真是假,當你決定施捨的時候,態度上是否又有「等級感」?
你可以看不上別人的懦弱,但態度卻是人格上的侮辱。我們施捨錢財,卻不捨得施捨一點人格,不想彎下腰去施捨自己的好心!就像那句話:「在低處要把自己當人,在高處要把別人當人!」不是一時依賴你的人,就是你的下人。就像「外賣小哥殺人」事件,往往是抱著同情的心,說著傲慢的話,於是憎恨矛盾就產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