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施捨呢?顧名思義:施捨就是救苦救難。其實,好多年以來,我對施捨這個詞語一直都把它理解錯了。
為什麼這樣說呢?我在夜色朦朧的鄉間小路上散步,心裏面在尋思:施捨這個詞語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意思呢?然後我突發奇想:如果把施捨單純地理解為救苦救難,這樣豈不是說施捨那只是富人們的事情,這個與我們窮人沒有多大的關係,這樣的話顯然不公平。
我的意思是說:不是說我們窮人,就不可以給別人施捨,施捨是大眾化的一個話題,不應該有富貴貧賤之分。
如果從救苦救難這個層面來理解施捨,好像施捨就成了富人們的專利,也許有人會說我窮得一無所有,我拿什麼給別人施捨?這就是本文筆者要和讀者朋友們深入剖析的話題。
1、下等施捨。
有很多的富人其實並不是想真正地去施捨,只是因為從社會的道德輿論出發,然後給別人錢財或物質上施捨。那麼這樣的施捨就是被動的,而不是主動的,雖然是施捨,但是也只能算是下等施捨。
2、中等施捨。
自己是主動的,前提條件是不太影響自己的情況下,然後給別人錢財或物質上的施捨。意思是說如果對自己有太大的損失,將不會給予別人施捨。
3、上等施捨。
無論你是富貴還是貧窮,只要你有這個心,都可以給予別人的施捨,它不但包括錢財、物質、精神還包括其他的方方面面。
我不贊成當蚊子咬我們的時候,我們要紋絲不動,雖然這也是一種施捨。但是我們近在眼前的人親人,一定要儘自己最大的能力去施捨,因為自己近在眼前的親人都是自己的有緣人。
無論這個緣分是善緣還是惡緣,都要盡心盡力地去施捨。如果是善緣,這個施捨會轉化為自己的福氣;如果是惡緣,會化解這段孽緣,使自己不不受因果報應。
如果近在眼前的親人你都不去施捨,那麼哪怕你對遠在天邊的人施捨,最多也只不過是因為社會輿論的緣故。
如果你沒有物質,可以鼓勵別人,讓別人獲得精神上的動力,這也是施捨。如果你你不會賺錢,你可以幫你的家人收拾打理內務,幫他們爭取更多寶貴的時間去賺錢,這也是一種施捨。如果你有很多的壞毛病,把它們統統改正,不讓這些壞毛病去幹擾別人,這還是施捨。
所以,施捨不分貴賤,它無處不在,它無所不在,只要你真正有一顆施捨的心。
總結:施捨給別人的東西不一定是物質,也包括精神;施捨不一定是給予別人什麼,也包括不去幹擾別人什麼;施捨不是富人的專利,沒有富貴貧賤之分,窮人同樣可以施捨;施捨的對象是有緣人,從近在眼前的人開始施捨;施捨不應該是虛情假意的,更應該是真心真意的。
備註:原創作品!來源於生活的最小細節。記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