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館藏「元代瓷器」精品欣賞

2021-02-15 古玩鑫

 

點擊上方古玩鑫,關注古玩收藏辨偽知識平臺     

古玩鑫

古玩圈內小有影響力的收藏公眾號

每日發布專業古玩文章 幫助提高收藏鑑賞能力

 還等什麼呢  趕快關注我吧 

來源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釉裡紅地白花暗刻雲龍紋四系扁壺

元,高34cm,口徑8.5cm,足橫26.5cm,足縱8.2cm。故宮收藏。

壺圓唇,短直頸,弧肩,肩兩側各置雙系,扁方腹,方圈足。底露胎,胎細白。釉色白中透青灰,介於青白釉和卵白釉之間。壺兩面均刻龍紋、靈芝形雲紋、火珠紋、如意雲頭紋和折枝花紋,花紋以外釉裡紅填地。此壺的造型別致,帶有北方遊牧民族的特徵。工藝方面則體現出元代釉裡紅瓷器初創時期的製作水平和藝術風格。




龍泉窯青釉執壺


元,高25cm,口徑4.5cm,足徑3cm。故宮收藏

執壺直口,口下漸豐,垂腹,圈足微外撇。壺一側置長流,相對一側置曲柄。附平頂圓紐蓋。口、足邊露胎。通體施青釉。此執壺上瘦下豐,線條流暢,收放適度,造型優美。其釉面勻淨,釉色粉青,美若天然古玉。



景德鎮窯青花纏枝牡丹紋罐

元,高27.5cm,口徑20.4cm,足徑19cm。故宮收藏。

罐直口,短頸,溜肩,鼓腹,淺圈足,砂底。內外施白釉,外壁以青花為飾,自上而下用青花雙弦線分隔成4個紋樣帶。頸上繪纏枝梔子花,肩部繪纏枝蓮花,腹部繪纏枝牡丹,近足處繪仰蓮瓣。

這件青花罐造型飽滿莊重。青花色調明豔,呈寶石藍色而帶黑色斑點,表明使用的是外來青料。畫筆流暢,構圖繁而不亂,每層紋飾之間因有弦紋相隔,既突出了主題圖案,又增加了畫面的層次感。


景德鎮窯藍釉白龍紋盤

元,高1.1cm,口徑16cm,足徑14cm。
盤折沿,淺壁,平底。通體內外施藍釉,外底無釉。盤心坦平,在藍釉地上以白色泥料塑貼一條矯健的白龍。龍細頸,三爪,作昂首翻騰狀。
此盤屬於高溫鈷藍釉瓷器。這種傳世元代藍釉白龍紋盤見諸發表的共有4件,除故宮博物院收藏的這一件以外,日本出光美術館、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和英國倫敦大維德基金會各收藏1件。
高溫鈷藍釉瓷器是元代景德鎮窯的新品種之一,它是明代霽藍釉的前身。元代藍釉器的造型有梅瓶、匜(yí 音儀)、爵、小杯、盤等。裝飾方法有描金和用白泥堆貼龍、飛鳳、海馬紋等。飾有白龍紋的藍釉器僅見於梅瓶和盤。


景德鎮窯青花釉裡紅鏤雕蓋罐

元,通高41cm,口徑15.5cm,足徑18.5cm。

罐直口,短頸,溜肩,鼓腹,圈足,砂底無釉。附獅紐傘形蓋。胎體上薄下厚,胎質細膩。青花色彩濃豔,釉裡紅略暗。通體青花釉裡紅紋飾。罐蓋繪青花蓮瓣紋、卷草紋、回紋各一周。罐身近口沿處繪青花纏枝花紋、卷草紋各一周。肩部繪下垂如意雲頭紋,雲頭紋內繪青花水波紋託白蓮,雲頭紋之間繪折枝牡丹紋。腹部四面堆塑雙菱形串珠開光,開光內鏤雕山石、牡丹、菊花等四季園景,以釉裡紅繪山石、花卉,青花繪花葉,紋飾有浮雕效果。腹下部飾青花折枝蓮花,與肩部雲頭紋相對應。近底處繪卷草紋及變形蓮瓣紋,蓮瓣紋內繪倒垂寶相花紋。


景德鎮窯釉裡紅劃花兔紋玉壺春瓶

元,高20.5cm,口徑6.3cm,足徑6.8cm。

瓶撇口,細頸,垂腹,圈足。通體施青白釉。肩部及腹徑最大處各有暗刻弦紋4道,上腹部刻劃一隻野兔奔跑於花草間,小兔作回首觀望狀,以釉裡紅點睛,刻劃技法嫻熟,刀鋒犀利灑脫,線條流暢自然,形象栩栩如生。花紋空白處隨意塗抹釉裡紅,形成紅地白花,增強了圖案的藝術效果。瓶內口部塗抹釉裡紅。

玉壺春瓶是元代景德鎮瓷的常見器型,其品種除釉裡紅外,尚見有青花、青白釉、孔雀綠釉青花等。



景德鎮窯青花海水白龍紋八方梅瓶

元,高46.1cm,口徑6.2cm,足徑13.4cm。

梅瓶胎骨厚重,小口平沿,頸細短。瓶身修長,有八稜。肩飾斜格錦紋,錦紋下一周大如意雲頭紋,內繪鳳或麒麟穿牡丹圖樣,瓶身中部一周繪4條白龍,襯以青花海水和火焰紋,近足處飾一周如意雲頭紋,內繪牡丹花葉。

佛經中說曼荼羅始轉於東方,末至西北,總為八方,意即佛法遍及周圍各地。元朝廷崇道信佛,此器八方,又以龍紋等為飾,寓意皇帝威加天下。

此器是元代瓷器中的大型酒器,胎骨細膩潔白,釉質滋潤透亮,青花色澤濃豔。元代的青花瓷器造型碩大豐滿,紋飾繁密,層次豐富,構圖嚴謹,一改唐宋以來瓷器花紋布局疏簡的傳統,工細的描繪加上繁複的層次,形成了花團錦簇的藝術風格。器肩與近足處碩大的青花雲頭紋借鑑了元代絲織品披肩的圖案,龍紋的出現顯著增多也是這一時期瓷器裝飾藝術的特點。


龍泉窯青釉塑貼四魚紋洗

元,高7.2cm,口徑27.6cm,底徑24.5cm。

洗口呈花瓣形,腹較淺,坦底。外底正中有臍心內凹。胎體厚重。內外施青釉。外底一環行區域內不施釉,臍心施青釉。外壁刻凸弦紋兩道。洗內用刻劃技法裝飾水波紋、蓮花紋,並貼有模印的四魚紋。

此件作品造型規整,釉色柔和,在盛水使用時,器內的紋飾將更顯生動活潑。

玩老貨的朋友,加下我的個人微信

相關焦點

  • 北京故宮PK臺北故宮,真是一個有宮無寶,一個有寶無宮?
    :有書法作品75000件左右,其中三分之一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和欣賞價值,有310件元以前的書法。但是在元代繪畫品的收藏量和品質上,北京故宮堪稱世界之冠。北京故宮:館藏35萬件,一級品1100多件,二級品約5.6萬件,還有3萬餘件瓷器標本。
  • 揭秘:北京故宮與臺北故宮相比較,哪個故宮收藏的文物更有價值?
    我給的統計出自北京故宮編的《天府永藏:兩岸故宮博物院文物藏品概述》一書,這本書是故宮前院長鄭欣淼主持編寫的,其數據仍在被現任院長引用,徐邦達先生是故宮泰鬥,書畫方面的事情不可能繞過徐先生。其實吧,比較兩個博物館的藏品,說哪家「更好」很難,因為標準難以統一,你多一件青銅器,我多一件瓷器,又不能說青銅器和瓷器哪個更重要。
  • 瀋陽故宮館藏珍寶,難得一見!
    提到「故宮」,大多數人想到的都是「北京故宮博物院」,其實,能稱之為「故宮」的,還有瀋陽故宮博物院、臺北故宮博物院和南京明故宮(又叫「南京紫禁城」),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是:瀋陽故宮
  • 有人說「北京故宮只剩空殼,真正的精品在臺北故宮」,是真的嗎?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現在的臺北故宮博物院共有文物696344件,然而日常對外展出的文物僅有2000餘件,未展出的大量文物在哪裡呢?答案就是臺北故宮後面的那座山,建造時工匠將山掏空,展出的文物在館內,普通的文物放在庫房,而精品中的精品則嚴密保護在山洞中,裡面各個角落都裝滿了監控和紅外報警設備,想從山洞裡盜寶是不可能的事情。
  • 醬釉瓷器的起源發展和欣賞
    1964年春,南京博物院於明故宮玉帶河遺址中,發現大量明代瓷片。其中醬色釉碗、外醬釉裡藍釉暗花雲龍碗,揭示了明初燒制此類產品的奧秘。民窯中的醬釉瓷生產也毫不遜色。在元代醬色釉的燒造基礎上,明初洪武時期景德鎮窯的醬釉瓷器釉層均勻,色調似佛教僧侶穿舊的僧衣,故還被稱為「老僧衣」色。此後,明代歷朝在景德鎮窯都生產有醬釉瓷器。
  • 高手在民間,極品瓷器收藏也不例外!
    明宣德青花夔龍紋罐-北京故宮  在皇家檔案中能找到相關的信息,  比如據《大明會典》記載,宣德八年(1433年),朝廷一次就下達了要景德鎮燒造龍鳳瓷器  宣德朝雖然只有十年,可以估計官窯瓷器需求在百萬件數量級是可觀的,  元明各朝比宣德有長有短,生產的官瓷應在幾十萬件至幾百萬件,這樣的邏輯推斷是成立的。  可是故宮元代官窯瓷器不多,明代瓷器成化以前的瓷器也就區區數百件,  其他各大博物館元代和明代早期的也屈指可數,
  • 臺北故宮博物院,清乾隆青花折枝花果紋六方大瓶,珍貴的方形瓷器
    臺北故宮博物院,清乾隆青花折枝花果紋六方大瓶,珍貴的方形瓷器在中國瓷器領域,青花瓷器一直是受到收藏界喜歡的一類瓷器品種。青花瓷器最早在元代就開始燒制,並且取得了非常好的成就。近些年元代的青花瓷器,在拍賣會中屢創新高,引起我們重視。
  • 70件故宮秘藏珍品將亮相揚州 乾隆款青玉臥馬現身
    備受期待的「紫禁城·揚州·大運河——故宮博物院、揚州博物館館藏文物展」將於本月26日亮相揚州博物館,持續3個月。這也是故宮的文物首次大規模來到揚州集中辦展,也是為大運河申遺成功送來一份厚禮。  揚州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元代霽藍釉白龍紋梅瓶,可謂聞名海內外,記者在展廳看見,故宮博物院此次參展的陶瓷器中,也精選了一件梅瓶——明永樂·甜白釉劃花纏枝蓮紋梅瓶。  這件梅瓶,高27.8釐米,瓶小口,肩下漸斂,脛處略外撇,圈足,砂底無釉。通體施甜白釉,釉面暗劃3組紋飾,依次為卷草紋、纏枝蓮花紋、折枝花卉紋,以弦紋間隔,是永樂時期甜白釉瓷器中不可多得的珍品。
  • 臺北故宮藏精品古玉,千萬別錯過!
    臺北故宮臺北故宮玉器鑑賞本文就列舉一些臺北故宮的玉器精品供給各位粉絲們欣賞,如有去臺北的朋友們,可以抽空去看看,欣賞另外一個故宮的美!據文獻記載,臺北故宮合計玉器珍品11445件!臺北故宮玉器鑑賞臺北故宮玉器鑑賞說到臺北故宮,有一件藏品,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它就是「翠玉白菜」一直是臺北故宮博物院的超人氣明星,居國寶排行榜的第一名,全年無休,館方也不敢隨意更換,以免遊客失望而歸。
  • 我國有兩個故宮博物院,一個在臺灣,臺北故宮有哪些「鎮館之寶」
    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後,為了文物安全,故宮博物院準備組織文物南遷。1933年1月山海關失陷後,故宮博物院決定將故宮部分文物分批運往上海。至5月15日先後運走文物5批,共13491箱,約20萬件(套)。包括書畫、瓷器、銅器、玉器以及文獻等大量珍貴文物。
  • 七省份檔案館聯動直播 奧運徽寶等館藏精品「雲」亮相
    原標題:七省份檔案館聯動直播 奧運徽寶等館藏精品「雲」亮相 北京市檔案館展出其館藏精品 2008北京奧運徽寶雲端亮相 北京市檔案館的講解員帶領觀眾進行了一次說走就走的「短途旅行」——閒庭信步間,觀眾通過雲直播近距離欣賞了高18米、寬11.2米的最高室內山水畫京華韻。
  • 臺北故宮珍藏的明代永樂甜白釉瓷器鑑賞
    明代永樂年間甜白釉瓷器的出現,讓人耳目一新,它比唐宋時期的白瓷、元代的卵白瓷更純潔、更滋潤、更剔透。因此,更令人愛不釋手。
  • 瓷器上的重大紋樣之一「菊花紋」!
    菊花作為瓷器重大紋樣之一,植物紋飾鋪天蓋地,其中的菊花紋花團錦簇,成為一景。歷代也留下了以菊花裝飾瓷器的名品佳作。 宋代:紋樣秀麗 宋瓷的裝飾題材,喜用花卉紋飾,紋樣秀麗,線條流暢,體現了清新、典雅的藝術特色。
  • 瀋陽故宮與中國國家博物館合作辦展——金滿堂,玉滿堂擺駕進京展典藏
    200餘件清宮文物盡現「金玉滿堂」此次「金玉滿堂——瀋陽故宮典藏清代宮廷珍品展」,以皇權與秩序、生活與習俗、陳設與清供、藝術與信仰、文治與武備為脈絡,展出瀋陽故宮館藏清代宮廷文物200餘件(套),同時中國國家博物館精選館藏30餘件(套)清宮器物參與展覽。
  • 月隱天城元代瓷器展自1987年發現以來首次集中亮相
    &nbsp&nbsp&nbsp&nbsp上世紀80年代的杭州&nbsp&nbsp&nbsp&nbsp浙江在線2月27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呂藝真 通訊員 湯潔)1987年,杭州市商業儲運公司翻建倉庫時意外發現一座窖藏,出土了包括元青花、釉裡紅、樞府釉、霽藍釉等在內的元代瓷器
  • 110件館藏古玉,一部直觀的元代玉器史!
    鳳穿牡丹紋玉璧 元代直徑9.7、厚0.8釐米現藏於故宮博物院鶴鹿人物紋玉帽頂 元代長4.6、寬3.9、高4.8釐米現藏於故宮博物院龍穿牡丹紋玉帽頂 元代長6.8、寬5.8、高7.2釐米現藏於故宮博物院龍形蓮座玉紐 元代底徑6.4、高12.6釐米現藏於故宮博物院
  • 宋代鈞瓷與元代鈞瓷的區別
    在這種歷史背景下燒制出的金代鈞瓷,除少數精品外,普遍出現胎料粗松、胎質泛黃等現象。金代鈞瓷較少支燒,大多以墊餅墊燒,輪制產品不規整,盆、碗、碟、罐的圈足統旋直足,所掏窩子一刀而過,窩子不正,深淺不一,刀痕、指痕都程度不同地出現在胎體上下不加任何修飾。
  • 香港佳士得 中國瓷器及工藝精品(高古篇和明清篇)
    老窯的數量和質量都相當可觀,如「南宋 龍泉官窯青瓷稜角瓶」等罕見之物,令人眼前一亮;老窯市場近年持續向好,縱觀國際拍賣市場,老窯板塊屢創佳績;此次專拍也有一些精品古玉,藝狐君之前已經推送過古玉專場,詳情點此查看,值得注意的是,此專拍明清瓷器亦有重量級拍品,如清雍正年間「清雍正 青花礬紅遊龍戲珠紋直頸瓶」備受矚目,乃是值得收藏之佳品。
  • 探訪故宮西區慈寧宮:神秘的養老院,驚喜的雕塑館
    #故宮#故宮西線的部分宮殿花園是2015年才對外開放的,很多北京當地人都沒有去過。一般旅遊團為了趕時間,主線還走不完,哪裡會來這個地方,所以遊客不多。但是,你知道嗎,這裡就是宮鬥大劇的發生地,甄嬛們的戰鬥場,你確定不想來看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