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故宮館藏珍寶,難得一見!

2021-01-17 騰訊網

提到「故宮」,大多數人想到的都是「北京故宮博物院」,其實,能稱之為「故宮」的,還有瀋陽故宮博物院、臺北故宮博物院和南京明故宮(又叫「南京紫禁城」),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是:瀋陽故宮。

清人繪《盛京宮闕圖》

瀋陽故宮,又稱「盛京皇宮」,位於遼寧省瀋陽市瀋河區。佔地面積六萬多平方米,有古建築114座,500多間。距今近400年歷史,始建於後金天命十年(1625年)。清朝入關前,其皇宮設在瀋陽,遷都北京後,這座皇宮被稱作「陪都宮殿」、「留都宮殿」,後來就稱之為「瀋陽故宮」。

【恢宏的建築】

瀋陽故宮按照建築布局和建造先後,可以分為3個部分:

大政殿與十王亭

東路——努爾哈赤時期建造的大政殿與十王亭。於1625年開始創建,是皇帝舉行「大典」和八旗大臣辦公的地方。

大政殿

大政殿為八角重簷攢尖式建築,殿頂滿鋪黃琉璃瓦且鑲綠色剪邊,十六道五彩琉璃脊,大木架結構,榫卯相接,飛簷鬥拱,彩畫、琉璃以及龍盤柱等,是漢族的傳統建築形式;但殿頂的相輪寶珠與八個力士,又具有宗教色彩;大政殿內的梵文天花,又具有少數民族的建築特點。在建築布局上,大政殿與十大王亭組成一組完整的建築群,這是清朝八旗制度在宮殿建築上的具體反映。

大政殿門裙板與外簷柱

中路——大清門、崇政殿、鳳凰樓、清寧宮等。於1627年至1635年建成,是皇帝進行政治活動和后妃居住的地方。

中路全景

大清門

崇政殿

崇政殿御路

崇政殿內景

崇政殿全景

鳳凰樓於1627年至1635年建成,是當時皇帝進行政治活動和舉行宴會的地方。

鳳凰樓

清寧宮修在三點八米的高臺上,是五間硬山前後廊式建築,在東次間開門,寢宮和宗教祭祀連在一起,西屋內三面火炕和火地,窗從外關,煙筒設在後面,這是滿族的建築特點。這些宮殿鑲嵌的龍紋五彩琉璃,栩栩如生,雕刻彩畫精緻生動。

清寧宮內景

西路——戲臺、嘉蔭堂、文溯閣和仰熙齋等。於1782年建成,是清朝皇帝「東巡」盛京(瀋陽)時,讀書看戲和存放《四庫全書》的場所。

戲臺

文溯閣

文溯閣匾額

整個建築設計和布局,反映了皇帝的所謂「尊嚴」和嚴格的封建等級制度。

其他建築:

敬典閣

頤和殿內景

繼思齋內景

關雎宮裡間

關雎宮裡間

迪光殿內景

鳳凰樓脊獸

武功坊

日晷

在當時的社會條件下,封建統治者建築這樣規模的宮殿,給勞動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痛苦和災難,驅使成千上萬的工匠和農民,日以繼夜的勞動,木材要到渾河上遊的叢山峻岭的原始森林去砍伐,磚瓦要從三百多華裡的海州(今遼寧省海城)燒制,耗費無數人力畜力運到瀋陽。

瀋陽故宮的每座殿宇,一磚一瓦,一石一木,都凝結著勞動人民的智慧和血汗,修建這座宮殿所耗費的人力物力無法統計,僅用磚瓦一項就折銀六十八萬兩,約合當時四十五萬貧苦農民一年的口糧。

【豐富的館藏】

除了恢宏的宮殿建築群,瀋陽故宮還以其豐富的珍貴收藏而著稱於海內外,雖名氣沒有北京故宮和臺北故宮大,但它館藏的珍寶可不少,精品也不少,如努爾哈赤的劍,皇太極的腰刀和鹿角椅等。

1、努爾哈唯一遺物:赤龍虎寶劍

這把寶劍全長80.5釐米,劍寬3.1釐米、厚0.7釐米,是明王朝冊封努爾哈赤為「龍虎將軍」時的饋贈物,後成為清太祖努爾哈赤的御用寶劍,也是其出土的唯一遺物,後為國家一級文物。

這把寶劍是典型的明劍樣式,劍刃為精鋼所制;劍柄、劍鐔有「加官進祿」、「玉兔呈祥」等紋飾圖案;劍鞘外包有銅皮和鯊魚皮;劍身為鋼製雙刃,但劍刃未開。經專家考證,這把劍並不是斬殺所用,而是用於指揮作戰。

2、皇太極御用腰刀

與努爾哈赤類似,皇太極流傳至今的遺物也非常非常少,這把腰刀就是其中之一。

刀全長94.5釐米、寬4.5釐米、厚0.7釐米,刀刃鋒利,鋼質極優。刀鞘系有羊皮籤條,上有墨筆楷書漢、滿兩體文字:「太宗文皇帝御用腰刀一把,盛京尊藏」。

起初,努爾哈赤寶劍、皇太極腰刀這兩件寶物是作為祭品,放在當時剛建成的「蓮花淨土實勝寺」(即如今北市場地區的「皇寺廟」)中的。瀋陽解放後,瀋陽故宮開放展覽,便把包括努爾哈赤寶劍、皇太極腰刀在內的一批重要文物調出展覽。從此,這兩件兵器便成為瀋陽故宮博物院的鎮館之寶。

3、皇太極鹿角寶座

這把寶座,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它獨特的造型總是讓人那麼記憶深刻。鹿角12個枝叉被巧妙加工成靠背和扶手,椅心以棕繩編織,四腿外加護板並浮雕花卉。

關於這把椅子的來歷,還有一個傳說。據記載:1631年,皇太極率兵攻打遼西大凌河城,在對面山上搭蓋黃幄和黃布城,然後,用紅衣大炮轟擊大凌河城,嚇得山間野獸四處逃竄。這時,一隻驚慌失措的大鹿竄進皇太極大帳,被皇太極捕獲,然後以其鹿角製成鹿角椅。此後歷代皇帝在狩獵射鹿、製作鹿角椅時,均將其視為楷模。乾隆、嘉慶諸帝東巡盛京時,在瞻仰皇太極御製鹿角椅之際,曾先後賦詩詠嘆,乾隆皇帝還命工匠在鹿角椅背上雕刻了詩文。

曾幾何時,因為這把御製鹿角椅的體量太大,幾乎常年被珍藏在博物院的文物庫房中。而後瀋陽故宮的「敬典閣」區域正式對外開放後,它才被鄭重請出,供世人瞻仰。

4、乾隆御筆「紫氣東來」

乾隆爺喜歡到處題字這事兒大伙兒都知道,但瀋陽故宮裡的這幅字,可不是隨便題的。

瀋陽故宮第一樓——鳳凰樓

歷史上,清乾隆帝先後四次東巡盛京皇宮,御製了大量詩文,但絕大多數真跡已不復存在。這塊金漆趕珠龍紋匾,已高懸於鳳凰樓上近300年,目前存世僅一份。在北京頤和園萬壽山東麓的紫氣東來城關、承德避暑山莊等地也可見乾隆所寫的「紫氣東來」匾額,但那些都是模仿乾隆帝御筆的。瀋陽故宮這塊才是母本,是貨真價實的真品。

頤和園萬壽山「紫氣東來」匾額

為什麼御題「紫氣東來」呢?原來,大清開國創業始於遼東,發祥於盛京。「紫氣東來」便象徵著在乾隆心裡,此地才是高貴、吉祥、安康、興旺的發源地。

5、清乾隆款嵌琺瑯纏枝花卉缽

瀋陽故宮博物院珍藏著琺瑯器數百件,大多為清中晚期所制,在眾多琺瑯器製品中,以這件清乾隆款掐絲琺瑯纏枝花卉缽最為著名,是瀋陽故宮博物院琺瑯器藏品中唯一一件國家一級文物。

此缽口徑為30釐米,腹部最大徑54釐米,高33釐米。體型之碩大,絕非常見的僧侶化緣所用的缽,應該是陳設於佛堂之用。

6、康熙南巡圖卷

為銘記南巡壯舉,康熙皇帝於第二次南巡結束後命內府徵召天下名家,籌備繪製《南巡圖》長卷。

據記載,康熙皇帝當年非常重視此畫,在作此圖時,王翠先是畫出《南巡圖》十二卷草稿,呈請康熙皇帝御覽審定後,再率領眾多畫家前後耗時6年才繪製而成。

7、清雍正款青花紅龍大盤

雍正朝是清朝瓷器製造高峰期,而這件青花紅龍大盤又是當時宮廷中使用的器物,可謂是清朝瓷器高峰的代表作,藝術價值極高。

其他精品:

【玉璽類】

清太祖高皇帝諡寶

清世宗憲皇帝諡寶

清世祖章皇帝諡寶

清孝淑睿皇后諡寶

清孝端文皇后諡寶

清孝慈高皇后諡寶

【手串類】

清伽楠手串 瀋陽故宮博物院藏

清檀香木手串 瀋陽故宮博物院藏

清點翠手串 瀋陽故宮博物院藏

清檀香透雕梅花手串 瀋陽故宮博物院藏

雕壽字手串 瀋陽故宮博物院藏

伽楠珊瑚手串 瀋陽故宮博物院藏

清伽楠翡翠珊瑚手串 瀋陽故宮博物院藏

清伽楠翡翠手串 瀋陽故宮博物院藏

清伽楠碧璽手串 瀋陽故宮博物院藏

【象牙雕刻類】

清象牙雙羊鈕印(一對)

清象牙雕酒令籌盒(一套)

清牙雕諸天法像龕

清牙雕洛神賦圖插屏

清象牙雕蝠蝶葫蘆式盤

清象牙透雕海棠式小盒

【玻璃器皿類】

清淡黃玻璃刻菊花花籃

清玻璃刻菊花高足碗

清白粉料荷葉形花插

清綠玻璃描金花餐具(一套)

清白玻璃粉彩鏡蓋粉盒(一對)

清白玻璃粉彩花卉紋花口瓶(一對)

清紫色玻璃描金花卉紋盆

清紫白玻璃粉彩花卉直口瓶

【瓷器類】

隋青瓷雞頭龍首四系壺

明青花雲鶴雙活環耳大瓶

清康熙款青花番蓮紋大盤

清雍正款鬥彩龍鳳大盤

清乾隆款粉彩鏤空三友轉心瓶

清嘉慶款粉彩黃地開光御製詩茶壺

清道光款粉彩黃地寶相花佛日常明碗

清同治款粉彩黃地梅鵲大碗

清光緒款粉彩粉青地花鳥蓋罐

清宣統款粉彩牡丹玉壺春瓶

【書畫類】

明文徵明行書詩軸

明黃道周楷書詩軸

明張路設色人物山水冊

明謝時臣墨筆仿廬鴻山水冊

明吳偉墨筆孔子問路圖軸

明戴進設色聘賢圖軸

清高其佩墨筆竹石花卉冊

清黃慎設色踏雪尋梅圖軸

清羅聘設色真人圖軸

清汪士慎設色梅花圖軸

清王鑑仿宋元各家山水冊

【服飾類】

清明黃納紗五彩金龍夏朝服

清皇太極御用黃色團龍紋常服袍

清明黃綢貂皮褂

清石青緞彩繡平金團龍袞服

清石青綢彩繡趕珠龍朝裙

清平金銀獅子補子(一對)

清緞平金銀雲幅棉坎肩

清紅頂夏朝冠

清紅緞彩繡花高底鞋

【漆器類】

清乾隆款剔紅勾蓮梵文高足碗

乾隆款剔紅菊花紋益壽寶盒

乾隆款朱漆菊瓣盒

乾隆款朱漆菊瓣盒

清乾隆款朱漆菊瓣盤

褐漆描金彩繪花鳥圓形提梁盒

黑漆嵌螺鈿果盒

【金銀器】

清金須彌山

清金提爐

清刻鳳紋黃銅手爐

清銀大執壺

清光緒款銀鍍金唾盂

清萬年甲子元寶式火碗

清同治款銀提梁壺

【玉雕類】

清翠獅紐活環四足長方蓋爐

清乾隆款菜玉光素撇口盤

清乾隆款碧玉雙獸耳四出戟活環爐

清青玉臥鳳

清青玉浮雕串枝蓮獸耳活環四足洗

清白玉雲蝠紋扁蓋壺

清白玉雕松鼠葡萄墜

【琺瑯器】

掐絲琺瑯勾蓮出戟花觚

掐絲琺瑯夔龍長方鼎式爐

掐絲琺瑯勾蓮雙耳三足爐

掐絲琺瑯象馱寶瓶

透明琺瑯海棠式盆景

乾隆款畫琺瑯花鳥小壺

畫琺瑯花卉盤

畫琺瑯花卉杯

【文房清供】

清琴棋書畫文具盒(畫)

清硬木圓雕白菜洗

清沉香木雕山水人物筆筒

清樺木透雕群螭靈芝清供

清竹雕雙桃洗子

清琴棋書畫文具盒(棋)

清琴棋書畫文具盒(琴)

走過瀋陽故宮,

走過歷史的輝煌,

走過歲月的滄桑。

努爾哈赤、皇太極、莊妃、順治等

皇帝皇妃的背影漸次遠去,

那些躊躇滿志的八旗王公大臣早已化為塵埃,

巍峨的宮宇,一磚一瓦,一草一木,

還似乎隱隱透露著一種稱雄天下的霸氣。

關注梨泰院隨時諮詢藏品鑑定購買出手資訊:

關注微信公眾平臺每天實時推送藏品知識:

相關焦點

  • 瀋陽故宮、北京故宮、臺北故宮三個故宮各有什麼特色?
    故宮指的是皇帝住的地方,也叫皇宮,可臺北皇宮並不是皇帝的居所,它比較特殊,臺北故宮確切地講應該是叫博物館,裡面收藏了大量的稀世珍寶。現在臺北故宮博物館已經成為一個教育中心,它讓人們對祖國的文化有了進一步的了解。瀋陽故宮瀋陽故宮是清朝初期的皇宮,這是我國關外唯一一座皇家建築。清朝遷都北京後,瀋陽故宮就成了陪都。
  • 「古鐘錶聯合修復室」在瀋陽故宮揭牌 完成修復的清宮鐘錶亮相
    11月16日,「古鐘錶聯合修復室」揭牌儀式在瀋陽故宮舉行。韓宏攝中新網瀋陽11月16日電 (韓宏)執羽扇的女童、圓晴傳神的小鳥、演奏樂器的樂隊,這些百年前曾為帝後鍾愛、精美靈動的鐘表,在修復師的手下再次「活」了起來。
  • 瀋陽故宮與中國國家博物館合作辦展——金滿堂,玉滿堂擺駕進京展典藏
    200餘件清宮文物盡現「金玉滿堂」此次「金玉滿堂——瀋陽故宮典藏清代宮廷珍品展」,以皇權與秩序、生活與習俗、陳設與清供、藝術與信仰、文治與武備為脈絡,展出瀋陽故宮館藏清代宮廷文物200餘件(套),同時中國國家博物館精選館藏30餘件(套)清宮器物參與展覽。
  • 康熙臨董其昌行書現身,瀋陽故宮藏清宮珍品在國博展出
    澎湃新聞獲悉,近日,「金玉滿堂——瀋陽故宮典藏清代宮廷珍品」在國家博物館展出,本次展覽是歷年來瀋陽故宮博物院在國內舉辦的文物展覽中文物數量最多、類型最為豐富的一次展覽,是系統展示其館藏清宮藝術珍品的一次大型文物展覽,包括200多件清代宮廷藝術品,既有製作精良的官窯瓷器(御用器、陳設器),又有錦繡華美的衣物帽冠,以及康熙、雍正、乾隆等的書法等,如康熙臨董其昌行書詩軸,詩後署款「臨董其昌」
  • 中國為什麼會有三個故宮,瀋陽故宮、北京故宮和臺北故宮?
    那些運送出去的文物,就有很多來自北京故宮。其實在全面抗戰之前,國民政府已經把故宮裡的很多珍寶運出,以防落入日寇之手,沒想到時局如此不利,國寶很快又要面臨轉移命運。據統計,國民黨在離開大陸前,運到臺灣的故宮文物一共有2900多箱。
  • 除了北京故宮、瀋陽故宮、臺北故宮以外,中國其實還有一個故宮
    一提到故宮,大家首先想到的肯定就是北京故宮。作為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北京故宮地處北京中軸線的中心,佔地達到了72萬平方米,其規模相當宏大。哪怕在國際社會中,北京故宮都有著非常大的名氣。除了北京故宮之外,中國還有臺北故宮和瀋陽故宮。不過,其實還有一個故宮,大家可能並不知道。
  • 故宮學院(瀋陽)紡織品文物保護與修復培訓開班
    11月16日,故宮學院(瀋陽)紡織品文物保護與修復培訓開班儀式在瀋陽故宮舉行。 韓宏 攝中新網瀋陽11月16日電 (韓宏)故宮學院(瀋陽)紡織品文物保護與修復培訓開班儀式,16日在瀋陽故宮舉行。故宮博物院副院長趙國英說,故宮學院(瀋陽)於2019年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正式揭牌成立,是故宮學院第9家分院(蘇州、景德鎮、西安、深圳、徽州、上海、重慶、開封)。學院成立以來,積極開展學術講座和豐富多樣的文化活動。
  • 中國旅遊景區大全之瀋陽故宮
    世人提到「故宮」時,默認指代的是「北京故宮博物院」,但其實,能稱之為「故宮」的,還有瀋陽故宮博物院、臺北故宮博物院,和南京明故宮(又叫「南京紫禁城」)。說起瀋陽故宮,別覺得它名氣沒有北京故宮大,就瞧不起它。其實瀋陽的故宮裡不但珍寶數量大,精品也有不少,今天就給各位介紹幾件。
  • 素有「北京故宮看建築,臺北故宮看文物」的說法,值得一去
    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各類文物珍寶約65萬件,素有「北京故宮看建築,臺北故宮看文物」的說法。·文物來源於抗日戰爭時期,當時將北京故宮博物院、古物陳列所、頤和園和國子監的重要文物南遷與此。來這裡之前最好做點功課,畢竟這裡收藏著故宮一半的珍寶,而且大部分都必留在大陸的更加貴重,值得細細品味。臺北故宮博物院內收藏有自 南京 國立中央博物院籌備處、國立北平故宮博物院和國立北平圖書館等所藏來自 北京 故宮、 瀋陽 故宮、避暑山莊、頤和園、靜宜園和國子監等處的皇家舊藏。所藏的商周青銅器,歷代的玉器、陶瓷、古籍文獻、名畫碑帖等皆為稀世之珍。
  • 臺北故宮博物院珍寶展——雪梨
    相信很多朋友都已經通過各種渠道獲知臺北故宮博物院於2月2日——5月5日在新南威爾斯藝術博物館舉辦南半球首次的臺北故宮博物院館藏文物精品展覽
  • 臺灣故宮的新珍寶—林迦罩
    臺灣故宮的新珍寶—林迦罩 陳逸民>  陳鶯 臺灣故宮的珍寶館中,最出名的應該是翠玉白菜和肉形石,觀看這兩件所謂珍寶的觀眾往往會排成長隊,其實,無論從這兩件展品的文化價值和學術價值來看,它們都算不上珍寶,充其量只是清代晚期的手工藝品而已,和同在珍寶館的毛公鼎相比,不可同日而語。
  • 臺北故宮嘉義南院開館 馬英九等出席開幕典禮
    圖冊配合首展的主題,分別為《佛陀形影——院藏亞洲佛教藝術之美》《錦繡繽紛——院藏亞洲織品展》《芳茗遠播——亞洲茶文化展》《越過崑崙山的珍寶——院藏伊斯蘭玉器特展》、《藍白輝映——院藏明代青花瓷展》《尚青——高麗青瓷特展》和《揚帆萬裡——日本伊萬裡瓷器特展》。兩部影片分別是紀錄片「奔流不息——嘉義發展史」和短片「認識亞洲——新媒體藝術展」。
  • 有人說「北京故宮只剩空殼,真正的精品在臺北故宮」,是真的嗎?
    導讀要說中國哪裡的文物最多最珍貴,大多數人肯定毫不猶豫的回答是北京故宮博物院,186餘萬件珍貴文物,絕大多數都是千金難換的寶貝。其實,中國還有一座被掏空的山,裡面也存滿了稀世珍寶,關於它的來歷,還要追溯到新中國成立前夕的那段歷史。
  • 「故宮男神」王津一出手,沉寂百年的它,活了!
    咱瀋陽故宮裡就有!94年後的今天,值館慶之際,故宮博物院瀋陽故宮博物院「古鐘錶聯合修復室」揭牌儀式在瀋陽故宮舉行。 五座完成修復與保養的精美鐘錶也亮相了此次活動。 「古鐘錶聯合修復室」將修復瀋陽故宮所有館藏鐘錶 瀋陽故宮博物館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 瀋陽故宮館藏鐘錶文物40餘件,以清宮鐘錶為主,數量雖不多,卻來源多樣,比較具有代表性, 基本以18、19世紀至20世紀初產自英國、法國、瑞士的西洋鍾最為出色。
  • 瀋陽故宮百件文物高清圖大公開!【下】
    很多人都說證件照是對顏值的最大的考驗,今天小編就繼續為大家透露瀋陽故宮百件精品文物的官方「證件照」!
  • 僅次北京故宮的最完整皇宮建築,瀋陽故宮值得打卡嗎?同是後宮卻...
    ▲ 圖為瀋陽故宮 雖然早就知道瀋陽故宮和北宮故宮相差有點大,但還是有點感嘆其差距。首先是規模,北京故宮總佔地72萬平方,而瀋陽故宮僅佔地約6萬平方,僅是北京故宮的12分之1。在建築藝術上,北京故宮加入了許多漢族文化,而瀋陽故宮更多則是滿族文化的代表。 瀋陽故宮始建於1625年,耗時11年才建成,是清太祖努爾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極建造和使用的宮殿。經乾隆等皇帝數年維護、擴建,慢慢形成了如今的規模。
  • 故宮72口古井,井底珍寶眾多,為何沒有人敢去打撈?
    故宮井裡的水雖然多,但是這些水都不用來飲,宮裡人喝的水都是來自北京城郊玉泉山上的泉水,那裡的水甘甜清冽。在平時看清宮劇的時候,都有宮女妃子失足跌入井裡的情節。妃子們頭上的飾品和身上的珠寶都很多,不少都沉入了井底。在歷朝歷代,各代的皇帝都喜歡珍藏,紅玉,瑪瑙,藍寶石,紅寶石之類的寶物,還有一些嬪妃,宮女,太監,手上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珍寶,這些珍寶稍微不留神,就會掉到井中。
  • 【故宮珍寶】金甌永固杯
    近年來的「故宮熱」「文博熱」,讓以故宮博物院為代表的文博機構,告別了昔日的門庭冷落。節目第二季選取哪些館藏文物,很早就成為公眾關注的話題。隨著27件「國寶」的公開,大家也更為期待,節目對這些文物以及它們背後的故事,將會如何進行奇思妙想而又恰如其分地演繹。       曾在改造前的故宮博物院珍寶館長期陳列的明星展品——金甌永固杯,也入選了《國家寶藏》第二季。
  • 雨中瀋陽故宮:紅磚碧瓦 山色空濛
    東北新聞網訊(記者張靜瑾)2013全國網絡媒體遼寧行記者團於8月12日下午來到了著名的瀋陽故宮進行參觀遊覽,雖然天公不作美,下著淅瀝瀝的小雨,但並未澆滅記者們參觀的熱情,他們在領略古典藝術的同時,還真切的感受到了別具一格的滿清文化。雨中的故宮,別有一番風味,改用蘇軾的詩,可謂:"紅磚碧瓦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 瀋陽有一座城門,被稱為「鬼門」,遊客站在瀋陽故宮門前就能看到
    瀋陽舊城復原圖  01瀋陽城門  來到瀋陽的遊客,往往都會到瀋陽故宮去看一看。哪裡就是瀋陽城的中心地帶,站在瀋陽故宮的門前,現在遊客們還能看到懷遠門和撫近門兩個城門。  如今站在瀋陽故宮門前,就會發現兩座城門之間,是一條筆直的街道。其實當時瀋陽城的很多城門與邊門之間的道路,都是筆直的,只有大西門和撫近門之間的道路有所不同有點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