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故宮學院(瀋陽)紡織品文物保護與修復培訓開班儀式在瀋陽故宮舉行。 韓宏 攝
中新網瀋陽11月16日電 (韓宏)故宮學院(瀋陽)紡織品文物保護與修復培訓開班儀式,16日在瀋陽故宮舉行。
故宮博物院副院長趙國英說,故宮學院(瀋陽)於2019年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正式揭牌成立,是故宮學院第9家分院(蘇州、景德鎮、西安、深圳、徽州、上海、重慶、開封)。學院成立以來,積極開展學術講座和豐富多樣的文化活動。本次「紡織品文物保護與修復」培訓班既是故宮學院(瀋陽)自成立以來舉辦的第一期培訓項目,也是9家分院中率先舉辦的一期培訓項目,充分發揮了平臺在博物館人才建設和文化傳播方面的積極作用。
據介紹,故宮學院為本期培訓班的舉辦做了大量的籌備工作和精心的策劃,集中了故宮博物院優秀的專家學者進行授課。這些專家都是長期從事紡織品文物保護研究,並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
瀋陽博物院黨委書記郭春修說,近年來瀋陽故宮不斷加大可移動文物保護修復工作力度,在可移動文物保護與修複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2019年完成館藏書畫、器物類修復近百件。先後組織建立了「紡織品修復工作室」和「古鐘錶聯合修復室」。此次培訓,是瀋陽故宮在可移動文物保護修複方面的又一次新的嘗試,更是為推進瀋陽博物院事業發展而採取的一項重要舉措。
據介紹,本次紡織品文物保護與修復培訓為故宮學院(瀋陽)首場培訓課程,由於當前疫情防控的形勢和需求,將以視頻直播授課和線下實操教學相結合的方式開展。由故宮學院相關領域專家進行授課,分為理論課程和實操課程,累計授課20學時。理論課程將安排清代宮廷服飾制度及文化內涵、紡織品文物檢測分析技術及案例、有機質文物保護技術、故宮藏傳世紡織品文物保護修復與實踐、紡織品文物修復技術概論等6門課程。實操課程將安排紡織品文物修復實操,由故宮博物院專家來瀋陽實地教學。
當天,故宮博物院副院長趙國英以《千年文明與現代科技交輝——故宮博物院的數位化與文物保護之路》為題,面向150餘名社會公眾做了一場教育培訓,分享了故宮文化遺產信息化、數位化、智慧化建設的方方面面,詳細講解了故宮文物修復的歷史,以及當前如何通過傳統技藝和現代科技相結合,更好地修復和保護文物。
瀋陽故宮博物館館長李聲能介紹,故宮學院(瀋陽)紡織品文物保護與修復培訓班為打造博物館專業化人才隊伍,推進博物館在紡織品修復及專業技術人員能力水平,提供了強大助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