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新聞網訊(記者張靜瑾)2013全國網絡媒體遼寧行記者團於8月12日下午來到了著名的瀋陽故宮進行參觀遊覽,雖然天公不作美,下著淅瀝瀝的小雨,但並未澆滅記者們參觀的熱情,他們在領略古典藝術的同時,還真切的感受到了別具一格的滿清文化。雨中的故宮,別有一番風味,改用蘇軾的詩,可謂:"紅磚碧瓦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瀋陽故宮原名盛京宮闕,後稱奉天行宮,位於瀋陽市瀋河區明清舊城中心。佔地面積約6萬平方米,有建築90餘所,300餘間。始建於後金天命十年(明天啟五年,1625年),初成於清崇德元年(明崇禎九年,公元1636年) 。清順治元年(1644年),清朝移都北京後,成為"陪都宮殿"。從康熙十年(1671年)到道光九年(1829年)間,清朝皇帝11次東巡祭祖謁陵曾駐蹕於此,並有所擴建。瀋陽故宮以滿族特色著稱,是除了北京故宮之外,唯一保存完好的古代帝王宮殿建築群。2004年7月1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2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批准了中國的瀋陽故宮作為明清皇宮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這次參觀遊覽不僅讓記者們領略到了瀋陽故宮的雄偉壯麗,也讓他們體味到了真正的歷史,記者們紛紛冒雨舉起手中的相機,在雨滴中記錄著瀋陽故宮的點點滴滴,領略著滿清文化的歷史風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