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賦》之燕太子丹:戰國著名「導演」,匹夫之勇註定不能救國

2020-12-22 騰訊網

距今3000多年前,武王伐紂,牧野之戰後商朝滅亡,周武王姬發建立周朝,大封功臣,其中,周武王的弟弟周姬奭被封於燕地,是為燕召公。約600多年後,燕昭王任用樂毅、秦開等為將,燕國合縱攻齊,盛極一時。然而,戰國末年,秦國傲視群雄,燕國不能自保,最終被秦國所滅,國祚822年。作為燕國最後一位太子,燕太子丹堪稱一代悲劇。

燕太子丹,姬姓燕氏,因此稱燕丹,因導演了一場家喻戶曉的「荊軻刺秦王」而聞名於後世。最近播出的《大秦賦》中,燕太子丹也有出場,雖然大體上符合事實,但也有杜撰的部分。例如,燕太子丹和嬴政反目,並非因為「甘羅」,歷史上,太子丹到秦國的時候,嬴政早已親政。

燕太子丹,出生於燕國薊城,也就是現在的北京房山,純正的北京人,在北京有車有房,又是燕國太子,可以說含著金鑰匙出生的。然而,很不幸,因為當時燕國太過弱小,燕丹從小就被派到趙國為質,在趙國常常受到欺辱。碰巧的是,他在邯鄲認識了另一位難兄難弟,此人名叫嬴政,他是秦昭襄王嬴稷的曾孫,從小被父親「遺棄」在趙國,也飽受趙國人欺負,於是,燕丹和嬴政就抱團取暖,相互照應,成為好友。

後來,嬴政被接回鹹陽,燕丹回到了燕國,秦國在秦昭襄王去世後,在4年間又連喪兩王,年僅13歲的嬴政繼位,成為秦國君主。嬴政在呂不韋的輔佐下,逐漸成長,成為一代雄主,公元前232年(秦王政十五年),嬴政在鹹陽見到了18年未見的燕太子丹,但這次見面很不愉快。原來,當年秦國繼續東擴,燕王喜迫於壓力,派太子丹到秦國為質。18年未見,嬴政已經不是那個落魄的公子,他已經是高高在上的王,而燕丹還是燕丹,質子的身份沒有改變,只是,從趙國換到了秦國。

《史記·刺客列傳》記載:

及政立為秦王,而丹質於秦。秦王之遇燕太子丹不善,故丹怨而亡歸。

也就是說,見到昔日的好友燕丹後,嬴政並沒有和他相擁敘舊,而是對他很「不善」,燕太子丹感覺很屈辱,最後設法逃回了燕國。

也許燕太子丹見到嬴政後,還想和嬴政像往昔一樣相處,但此時雙方身份不同,嬴政沒有給他朋友般的尊重,而燕太子丹自尊心太強,因此對嬴政不滿,找機會要報復嬴政。

五年後(秦王政二十年),秦國名將王翦的大軍來到燕國邊境,燕國危矣。這時,太子丹請教他的老師鞠武如何才能報復嬴政,鞠武告訴他:「如今秦國兵強馬壯,六國皆不能與之抗衡,你何必主動去觸碰秦王的逆鱗呢?」

燕太子丹不服,又去找燕國勇士田光,希望田光能夠幫他殺掉嬴政,然而,田光卻說自己老了,他給燕太子丹推薦了另一位「勇士」,此人名叫荊軻。田光怕荊軻不協助燕太子丹,當著荊軻的面,田光自殺了,荊軻被田光之死激勵,發誓一定會幫太子丹完成任務。

於是,接下來,燕太子丹就成了戰國末年的「大導演」,他以荊軻為男一號,導演了一場震驚六國的「刺秦王」。

當年,在易水之濱,男一號荊軻和男二號秦舞陽身穿白衣,向燕太子丹等人辭行,他們背負著艱巨的任務,在高漸離所奏的「背景音樂」下離開燕國,帶著燕國的低頭和樊於期的人頭,來到鹹陽,覲見鹹陽城那個高高在上的王。

接下來,圖窮匕見,荊軻失手,被嬴政所殺,秦舞陽也死在殿外,嬴政發天子之怒,命王翦、王賁父子血洗燕國。

燕太子丹知道,易水一別,荊軻不會返回燕國,因為荊軻就是一名「死士」,只是,他沒想到,荊軻沒有按照他的「劇本」來演,最終這部劇撲街,功敗垂成。

刺殺失敗,燕太子的悲劇才剛剛開始,秦王派王翦渡過易水,攻打燕國,太子丹帶領燕國將士抵擋秦軍,然而,弱小的燕國怎能擋住秦國的虎狼之師呢?秦軍很快佔領了燕國國都,燕王喜和太子丹逃到遼寧,秦軍繼續追趕。燕王喜認為,秦軍之所以會如此,都是因為太子丹的緣故,於是,燕王喜殺掉了親兒子太子丹,將太子丹的人頭獻給嬴政,作為保命的籌碼。只是,燕王喜的這個決定太過愚蠢,秦王沒有撤兵。燕太子丹,被親生父親取走頭顱,也沒有改變滅國的命運。

筆者認為:燕太子丹的行為雖然悲壯,但卻不值得可憐。原因有三:

首先,燕太子丹最初報復嬴政,是為了個人私怨,這說明他的格局並不大。

其次,在燕國危機時刻,太子丹沒有採納鞠武的建議,毅然選擇自己的刺殺計劃,可謂一意孤行。即使他能殺掉嬴政,秦國必然再擁立一位新君上位,當時秦國兵強馬壯,新君為了拉攏群臣,必然要為嬴政報仇,燕國滅國的命運還是不能改變。所以說,所謂的荊軻刺秦王,不過是匹夫之勇,改變不了滅國的命運。

最後,刺殺失敗後,秦始皇發兵滅燕,燕王喜竟然天真地認為「殺子」能救自己,他豈不知,嬴政志在六國凝一,焉能放過滅燕的機會。所以,如果說燕太子丹是匹夫之勇的話,那麼他爹燕王喜就更蠢不可及了,真乃有其父就有其子!

但是,若果無外交,即使燕太子丹不刺殺秦王,結局又能如何呢?

相關焦點

  • 《大秦賦》之燕太子丹:夢裡不知身是客,匹夫之勇怎救國?
    然而,戰國末年,秦國傲視群雄,燕國不能自保,最終被秦國所滅,國祚822年。作為燕國最後一位太子,燕太子丹堪稱一代悲劇。燕太子丹,姬姓燕氏,因此稱燕丹,因導演了一場家喻戶曉的「荊軻刺秦王」而聞名於後世。最近播出的《大秦賦》中,燕太子丹也有出場,雖然大體上符合事實,但也有杜撰的部分。例如,燕太子丹和嬴政反目,並非因為「甘羅」,歷史上,太子丹到秦國的時候,嬴政早已親政。
  • 《大秦賦》:代王嘉和燕太子丹,縱然不能阻擋秦國,也要奮力一搏
    在《大秦賦》這部電視劇的大結局中,秦國大軍兵臨齊國都城臨淄,齊王建作為齊國亡國之君,選擇出城投降,這意味著秦滅六國之戰的結束。在秦滅六國之戰的過程中,我們不僅看到了一支強大的秦軍,也發現山東六國在面對秦國大軍時,並沒有從一開始就認輸,而是進行了比較激烈的抵抗。特別是對於本文所要說的代王嘉和燕太子丹,縱然不能阻擋秦國,也要奮力一搏。 在《大秦賦》這部古裝電視劇中,公子嘉在趙國滅亡後建立代國,繼續抵擋秦國大軍。而燕太子丹則派遣荊軻刺殺秦始皇,以此避免燕國的滅亡。
  • 《大秦賦》之燕太子丹:收留樊於期,派遣荊軻刺殺嬴政
    在《大秦賦》這部電視劇中,趙人刺殺秦王嬴政失敗後,燕太子丹沒有遭到打擊,反而邀請荊軻來刺殺秦王嬴政。雖然當時秦國大軍還沒有正式進攻燕國,但是,在燕太子丹看來,等到其他諸侯國全部被消滅的時候,燕國自然無法獨善其身。因此,在《大秦賦》接下來的劇集中,荊軻刺秦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值得注意的是,在荊軻刺秦失敗後,燕太子丹也丟掉了性命,而燕國同樣沒能躲過秦國大軍的鐵騎。
  • 《大秦賦》之燕王喜:屢戰屢敗,導致燕國走向滅亡!
    在《大秦賦》最新的劇集中,趙悼襄王趙偃中計,要與秦國籤訂盟約,但是要燕太子丹的人頭,嬴政用一個死囚人頭騙過趙偃,秦趙盟約籤訂。嬴政看望燕太子丹,給太子丹解釋其良苦用心,燕太子丹不理會。但是,不得不說的是,在戰國後期的歷史事件中,燕王喜的存在感還是比較強的。在《大秦賦》這部古裝電視劇中,燕太子丹一直都是太子,也即到死都沒有成為燕國的君主。換而言之,燕王喜是燕國歷史上最後一位君主。在戰國末期,燕太子丹甚至策劃了荊軻刺秦的事件,這導致燕王喜為了平息秦王嬴政的憤怒,所以殺掉燕太子丹,以此向秦國求和。
  • 《大秦賦》之燕王喜:屢戰屢敗,導致燕國走向滅亡
    在《大秦賦》最新的劇集中,趙悼襄王趙偃中計,要與秦國籤訂盟約,但是要燕太子丹的人頭,嬴政用一個死囚人頭騙過趙偃,秦趙盟約籤訂。
  • 《大秦賦》燕太子丹的悲哀:明知友誼難續,卻需以此為賣點
    太子丹最後是逃回燕國的。接著,就是我們中學課本上讀過的「圖窮匕首見」的荊軻刺秦王的故事。故事的背後主謀,正是太子丹。02在最近播出的《大秦賦》中,大致展現了歷史上太子丹的人生軌跡,不同的是,劇本描寫的嬴政,沒有史記中寫的那麼沒有人情味,那麼絕情。
  • 《大秦賦》:代王嘉和太子丹,縱無法改變歷史進程,亦要奮力搏擊
    戰國時期大爭之世,到長平之戰後,秦對六國的統一優勢已成,近期熱播的《大秦賦》即以這一段歷史時期為背景,講述了始皇帝波瀾壯闊的一生。然而主角有主角的戲份,配角也有配角的歸宿。箇中著名代表就是燕國的太子丹和末代趙王嘉。他們都生活於燕趙大地,本來都是王孫貴胄,結果亡國後連自己性命都沒能保住,讓人不勝唏噓。戲中的兩人亦是如此。太子丹和嬴政一樣,從小為質於秦,最初相似的經歷讓二人惺惺相惜。
  • 《大秦賦》:戰國服飾色彩與陰陽五行
    /東方圖案藝術/traditionART以戰國為背景的《大秦賦》及其服飾色彩
  • 燕太子丹請荊軻刺秦王,註定失敗!
    《大秦賦》進行了一半,秦王還沒有親政,我們最想看的是滅六國的具體情況,只是劇情確是秦國的內鬥,鬥完了一個又一個,就是沒有滅六國。
  • 《大秦賦》荊軻刺秦王嚴重失真,瞎編亂改,太子丹成失敗罪魁禍首
    大秦帝國系列一向被觀眾稱為歷史正劇,可到頭來的《大秦賦》卻出現了嚴重的劇情失真現象,還是出在了非常有名的荊軻刺秦王片段中,真是有些貽笑大方了。
  • 《大秦賦》太子丹如果不行刺秦王,燕國能否被秦國滅?
    那麼,如果當年太子丹沒有策劃此事,燕國會被秦國所滅嗎?由張魯一、段奕宏、李乃文主演的電視劇《大秦賦》正在熱播,且距離全劇終已進入倒計時階段。有張魯一飾演的秦王嬴政,發動了滅國大戰。秦國先後滅了韓國與趙國,這使得其他諸國坐立不安。其中,燕國的太子丹反應最為強烈。
  • 大秦賦:先殺樊於期,後獻自己項上人頭,悲情燕太子丹讓人無語
    《大秦賦》看到現在,終於迎來了荊軻刺秦這一悲壯的畫面。  戰國第一刺客荊軻在燕太子丹的慫恿下,帶上樊於期的人頭趕往秦國。在易水河畔,他與太子丹和好友高漸離辭行,懷抱一顆必死之心,在瑟瑟秋風中義無反顧地走向「虎穴」,從此青史留名,讓後人無不感動於他的胸懷。
  • 大秦賦:荊軻刺秦王,掀翻秦王與太子丹最後一艘「友誼的小船」
    電視劇《大秦賦》已播放至第73集。在最新劇情中,聽聞秦國兵臨易水的燕王,徵求破秦之策。沒想到,有的主張主動出擊,攻打秦國;有的建議加強軍備,以防不測;有的還怪太子丹與秦王作對,才導致燕國受敵。看來,燕國確實沒有可用之才了。不亡才怪。最後,燕王總結:按兵不動。
  • 燕太子丹——秦漢歷史人物評析之十六
    -五代•李煜《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一燕國太子丹,本是一個寂寂無名的亂世落魄太子,基本屬於志大才疏、無所建樹之輩,而且性格偏執好鬥、心胸狹隘自私,但是因為勇於任事,親自導演了「荊軻刺秦王」的歷史事件而名垂青史。甚至後世很多人把他視為不懼強暴、勇於反抗、堅持鬥爭精神的代表。
  • 富大龍《國家寶藏》秦始皇絕了上熱搜,觀眾嘆滿足大秦賦嬴政角色
    每日一問:今天《大秦賦》的評分降了嗎?降了。自播出開始,《大秦賦》口碑一路下滑,豆瓣評分已經降至6.6分,雖然這個分數並不是過於慘澹,但作為大秦帝國系列的作品,這個分數不盡人意。《大秦賦》除了被詬病架空歷史,魔改歷史,劇情無邏輯,雞湯過多之外,更多的批評集中於張魯一的演技上。
  • 《大秦賦》:波瀾壯闊的戰國史詩
    作者:丁 喬近日,重大歷史題材電視劇《大秦賦》在央視八套和騰訊視頻播出。作為「大秦帝國」系列劇集的收官之作,該劇延續了前三部作品的史詩正劇風格定位,呈現了秦始皇嬴政從出生到建立大一統國家共40餘年的歷史風雲。
  • 《大秦賦》中,燕國痛罵秦國和趙國為「馬奴」,是信口開河嗎?
    在《大秦賦》這部電視劇中,得知秦國和趙國準備結盟的消息後,燕國的臣子非常氣憤,直言趙國是馬奴。而燕太子丹在秦國求援不成的時候,氣憤之下也曾經用秦國「馬奴」的身份來譏諷秦人。值得注意的是,早在《大秦賦》的開篇,周赧王面對不斷擴張的秦國大軍,也曾用養馬的家奴來痛罵秦國。只不過現在,燕國也將趙國痛罵為馬奴。那麼,問題來了,《大秦賦》中,燕國痛罵秦國和趙國為「馬奴」,是信口開河嗎?
  • 《大秦賦》太子丹放在這樣一個狠人不用,用秦舞陽難怪會失敗!
    今日《大秦賦》更新到了「荊軻刺秦」這一段,這段「荊軻刺秦」大家基本都耳熟能詳。燕太子丹為了阻止秦國進攻燕國,派出荊軻和秦舞陽為使,拿著樊於期和燕國的地圖還有一把淬毒的匕首行刺秦王。所以太子丹就讓他當荊軻的副手。結果大家都知道,以為秦舞陽是個王者,結果實際上是個青銅。一到秦王宮殿門口直接嚇得腿軟。所以很多人把荊軻刺秦失敗,歸結於秦舞陽的掉鏈子,確實如果沒有秦舞陽的掉鏈子兩人合力應該能成功。但是在《大秦賦》中,他們在密謀荊軻刺秦的計劃時。有個人以身試毒匕首。看劇中這個人試毒匕首。
  • 重大歷史題材電視劇《大秦賦》今晚登陸央視8套 彰顯大秦美學
    如今,其終章《大秦賦》將以宏大敘事的藝術手法,濃墨重彩地展現奮六世之餘烈的始皇帝嬴政從幼年質趙到壯年掃六合、並天下近四十年的戰國風雲、雄渾史詩。大秦系列前三部劇講述了秦孝公用商鞅變革圖強,秦惠文王用張儀縱橫捭闔,秦昭襄王在白起、範雎等人輔佐下弱六國、徵天下。
  • 《大秦賦》荊軻出場,燕太子丹最後的倔強,卻終被父所殺身死國滅
    據《史記·刺客列傳第二十六》記載:燕太子丹者,故嘗質於趙,而秦王政生於趙,其少時與丹驩。及政立為秦王,而丹質於秦。秦王之遇燕太子丹不善,故丹怨而亡歸。歸而求為報秦王者,國小,力不能。在秦國並不受歡迎的太子丹,幾經磨難逃回了燕國,心中卻滿是憤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