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振林木 響遏行雲|觀大型原創交響清唱劇《補天》有感

2021-02-15 愛樂評

拿到節目單時便迫不及待地翻看了即將演出的曲目,總體來說,上半場演出的作品曲目與下半場交響清唱劇「補天」有著密切的聯繫。作曲家將為「補天」作詞的過客先生曾經作詞過的三首作品放到音樂會演出,其中寓意可想而知。闕維杭曾在《荒漠甘泉之間的噴跑——海外華人原創歌劇誕生記》一文中對當時旅居北美的作曲家有過一段描述,尤其是在聽過一場名為《海外遊子吟》的合唱音樂會後感悟更加深刻,「一場名為《海外遊子吟》的合唱音樂會驚豔登場,這是一部由北美華人創作並演出的合唱組曲,藝術性地回眸華人旅居北美篳路藍縷『討生活』的艱辛歷程背井離鄉身處異國他鄉的孤獨憂愁,以及今日北美華人的悲歡與渴望……」;而另外三首作品則是區別於前面的混聲合唱作品,充分展現出歌唱家和合唱團的紮實功力與配合默契的體現。

所以音樂會上半場演出的第一部分「混聲合唱」包含的三首作品都是由過客先生作詞,分別是:《家鄉》選自合唱組曲《海外遊子吟》黃輔棠作曲;《禹頌》選自清唱劇《禹王治水》鮑元愷作曲;《越陌度軒》選自清唱劇《大風歌》陳樂昌作曲。《家鄉》由交響樂隊的吹管樂器細膩輕微地齊同奏出,弦樂隨之緩緩進入,迎來開場女聲朗誦。美國遊子吟合唱團在交響樂隊的襯託下,低沉的聲音穿透力十足,旋律略帶悲傷色彩,抒發著對家鄉故土的思戀之情,讓現場的觀眾感受到了濃鬱的海外遊子情。《禹頌》的開始是由一段男聲朗誦作為鋪墊,概述大禹治水的赫赫功績。音樂以一陣強有力的打擊樂進入,營造緊張的氣氛,隨之引出低沉的男聲合唱,交響樂隊的演奏十分具有張力和氣魄,表現出大禹面臨治水的悲壯和豪邁情懷。在這首作品中,鮑元愷對於人聲旋律的寫作是十分具有創造性的,合唱產生的音色是較為豐富的,男高音的獨唱獨具魅力,運用獨唱與合唱的交替,對比突出大禹治水的艱難困苦。僅是這一章節,足以體現出鮑元愷清唱劇《禹王治水》的史詩性與英雄性,《禹頌》作為整部清唱劇唯一的一段賦格,充分展現出了作曲家將西方音樂形式賦格中國化的寫作能力。也可以說《禹頌》將當晚音樂會引入了小的高潮。《越陌度軒》的音樂風格與前兩首作品風格截然不同,由色彩性樂器豎琴飄零般進入,引出女高音那高亢嘹亮的聲音,以「啊」字慢慢向四處蔓延、滲透。當男、女混聲合唱進入時,交響樂隊奏出的音樂開始變得強有力,音樂語言十分豐富,人聲與樂隊交融,用委婉曲折,動人的意境回味悠長的旋律歌頌和譜寫著中華民族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氣勢宏偉。三首作品都具有極其強烈的帶入性,細膩溫婉、震撼人心、雄渾遼闊是三首作品的獨到特點,讓人久久不能走出音樂訴說和描繪的歷史畫面。

相關焦點

  • 匯集歌劇藝術名家——大型交響清唱劇《江姐...
    作為第二十三屆深圳大劇院藝術節開幕式的表演,中國美聲·大型交響清唱劇《江姐》保留了原歌劇的重要唱段,以清唱劇的形式,展現抒情和刻畫心理活動為主體的音樂題材,並採用立體式的全新舞臺效果。交響清唱劇《江姐》保留了原歌劇中已經多年牢固在聽眾中的主要唱段的旋律,將原來以敘述為主體,以人物間的矛盾展開為線索的戲劇體裁,按著清唱劇的結構特徵重新構思,成為以抒情和刻畫心理活動為主體的音樂體裁。
  • 安親老師講成語故事|響遏行雲
    知識擴展【漢字】響遏行雲【拼音】 xiǎng è xíng yún【釋義】遏:阻止;【出處】《列子·湯問》:「餞於郊衢;撫節悲歌;聲振林木;響遏行雲。」【近義詞】聲振林木 高遏行雲【反義詞】悄無聲息 默默無聞【造句】樹林邊那高吭的笛聲,響遏行雲,使人久久難忘。戰國時候,秦國有個名叫薛譚的年輕人,他的嗓音不錯,也非常熱愛音樂。
  • 交響清唱劇《野火春風鬥古城》
    演出日期:2010-09-03 至 2010-09-04  演出場館:解放軍歌劇院  演出票價: 80/180/280/380/480/580/680    訂票電話:010-51652970/51653970 點擊訂票  《交響清唱劇野火春風鬥古城
  • 大型原創交響合唱《奮進新時代》|曲六《金不換 銀不換》
    8月29日晚,由中國文聯和中國音協共同主辦的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奮進新時代》大型原創交響合唱音樂會在國家大劇院音樂廳舉辦
  • 清唱劇丨大風歌
    清唱劇是一種大型套曲結構,有一定的戲劇情節,由多種聲樂曲以及管弦樂隊組成,其中包括詠嘆調、宣敘調、重唱、以及合唱。
  • 大型原創交響合唱音樂會《奮進新時代》在成都城市音樂廳舉行
    張國勇執棒,王宏偉、王麗達、楊小勇、周曉琳、龔爽、薛皓垠、王傳越、王傳亮、陳淼、彝彩妹妹等歌唱家輪番登臺,今日晚8點,第26屆「蓉城之秋」成都國際音樂季——大型原創交響合唱音樂會《奮進新時代》在成都城市音樂廳舉行。此次音樂會演出的作品是中國文聯和中國音協組織音樂界中堅力量,緊扣新時代主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集中創作推出的優秀原創成果。
  • 2017國家藝術基金大型舞臺藝術作品新創作項目 交響樂《海路的交響》表演團體及排練情況
    自2018年3月開始,以大連藝術學院為申報主體的國家藝術基金大型舞臺藝術作品新創作項目交響樂《海路的交響》進入了緊張的排練階段。
  • 吉藝傾情打造大型民族交響神話詩劇!
    大型民族交響神話詩劇《大愛長白》以其浪漫、多情、纏綿、深遠的曲風,拉開了「國樂長春」藝術節的大幕。這是一部氣勢磅礴的民族交響合唱、一部唯美浪漫的長白大愛史詩、一部吉藝人傾情打造的恢弘音樂巨著。大量優秀作品的問世,為她贏得了眾多音樂獎項:其中包括『文華獎』、華樂論壇青年作曲家民族管弦樂作品金獎、CCTV 全國器樂大賽唯一最佳原創作品獎等。二零一四年在國家大劇院成功舉辦了『弦上狂想——青年作曲家王丹紅作品音樂會』。二零一六年在臺灣、北京成功舉辦了「王丹紅協奏曲作品音樂會」。同年,民族清唱劇《大地悲歌》在國家大劇院首演。
  • 垃圾做道具 光影「鬧」舞臺 木偶劇《創世——補天》昨首演
    原標題:垃圾做道具 光影「鬧」舞臺 木偶劇《創世——補天》昨首演  圖說:木偶劇《創世——補天》演出照 新民晚報 胡曉芒 攝  這是一部對於孩子們來說有些沉重的木偶劇,串聯全場、滑稽搞笑的老神龜為了撐住塌下的天,死了。
  • 大型原創京劇交響套曲《京城大運河》在國家大劇院首演
    12月3日 記者 於立霄)由北京文化藝術基金資助,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出品,北京交響樂團、北京京劇院聯合製作的大型京劇交響套曲   大型原創京劇交響套曲《京城大運河》將中國傳統戲曲與西方交響樂音融會貫通,通過中西合璧的藝術語言,抒寫京城大運河之獨特風貌,帶領觀眾走近千年大運河的前世與今生。
  • 傳承黃河文化 講好黃河故事 訪談原創清唱劇《黃河情愫》導演李慶...
    2020年12月18日,國內首部以教育為題材的原創清唱劇《黃河情愫》在河南鄭州試演後,獲得相關專家的一致好評,我們就此劇對該劇的導演李慶勳教授進行了一次專訪。  關於教育題材的清唱劇在我國的清唱劇領域還是空白的,我呢也想通過這次創作來填補這個空白,其實我的初心很簡單,就是想要把這部劇做好 做成精品推廣到各個地方,讓我們的黃河文化、和黃河兒女不屈不撓、勇敢奮鬥的黃河精神發揚出去,也想要更多人了解一下我國的民辦教育事業的發展。也希望藉此劇,讓當代新青年從教育強國、如何愛國這方面受到心靈的洗禮,去保護好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做時代好青年。
  • 12月9日音樂廳首演,北航原創大型交響合唱《星空...
    12月9日音樂廳首演,北航原創大型交響合唱《星空...澎湃號·政務 本文原標題:《12月9日音樂廳首演,北航原創大型交響合唱
  • 清唱劇《彌賽亞》音樂會將在青島上演
    與我國著名指揮家陳佐煌、譚利華、李心草、鄭健、鄭小瑛`嚴良堃高偉春及世界著名指揮家克裡斯朵夫·潘德列茨基(波蘭)、吉爾伯特·凱普倫(美國)約翰。阿爾迪斯(英國)等合作在貝多芬「歡樂頌」、「瑪勒第二」 交響樂、亨德爾的清唱劇「彌賽亞」、「貝多芬C小調合唱幻想曲」等中擔任女中音領唱。在盧森堡、溫哥華、洛杉磯、吉隆坡、香港等地成功舉辦獨唱音樂會。
  • 《新時代中國交響作品原創精粹》面向全球發布
    新華社北京9月29日電(記者史競男)正在此間舉行的第27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上,舉行了《新時代中國交響作品原創精粹》全球推送發布會並進行現場直播,將這一我國目前體量最大的交響樂作品專輯介紹給世界讀者。據介紹,由人民音樂出版社策劃出版的大型主題出版項目《新時代中國交響作品原創精粹》包括《致新時代》和《致祖國》兩部分,分別邀請著名作曲家、中國音樂家協會名譽主席趙季平和著名作曲家、中國音樂家協會主席葉小綱擔任主編,共收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由我國老中青三代優秀作曲家創作的各類交響作品(包括民族管弦樂作品)110部。
  • 芭交大型原創交響樂作品《交響京津冀》首演 用交響樂講述中國故事
    9月6日晚,中央芭蕾舞團交響樂團推出的大型原創獨立交響樂作品《交響京津冀》在國家大劇院首演。《交響京津冀》從作品委約、創作排演到首演,時間跨度超過兩年。一幅幅以濃墨重彩的交響筆墨描繪的中國優秀傳統寓言故事、優秀共產黨員先進事跡、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的疏朗畫卷,譜以動人的旋律,徐徐在觀眾面前展開。演出現場 攝影/王崇瑋《寓言三則》由近年來在國內外作曲大賽中屢獲殊榮的青年作曲家商沛雷創作,用極富現代感的交響樂語言講述「愚公移山」「女媧補天」和「神筆馬良」三個家喻戶曉的中國傳統寓言。
  • 清唱劇「彌賽亞」音樂會
    清唱劇「彌賽亞」音樂會  「音樂最高的用途就是讚美上帝,上帝最愛聽的音樂,
  • 交響戲曲《穆桂英掛帥》在京上演
    當日,中國交響樂團與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共同打造的交響戲曲《穆桂英掛帥》在北京音樂廳上演。交響戲曲《穆桂英掛帥》根據傳統豫劇改編,在保留原劇故事情節的完整性和主要經典唱段的基礎上,用交響化的手法對唱腔進行重新編排,由河南豫劇院多名表演藝術家聯袂演繹,將清唱劇式的表演呈現於音樂廳的舞臺之上。  新華社記者 金良快 攝
  • 音樂界的一股氣流:原創清唱劇《黃河情愫》將迎來首場試演
    由著名聲樂教育家李慶勳教授導演並參與編劇、作曲的國內首部以民辦教育為題材的原創清唱劇《黃河情愫》,在經歷了數月集中學習、排練後迎來了首場試演。作為黃河流域岸邊的中華兒女,這一群有夢想的黃河兒女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蹟,於是從民辦教育題材著手,創作一部清唱劇定名為《黃河情愫》。同時,國內民辦教育為題材的清唱劇目前是一項空白,李慶勳教授也想通過本次創作來填補這個空白。
  • 講好黃河故事 弘揚黃河精神 原創清唱劇《黃河情愫》試演獲好評
    講好黃河故事,傳承黃河文化,弘揚黃河精神,由著名音樂教育家李慶勳教授導演並參與編劇、作曲的國內首部以教育為題材的原創清唱劇《黃河情愫》於2020年12月18日,在河南鄭州黃河科技學院藝術中心音樂廳成功進行了試演。
  • 清唱劇的前世今生
    教堂裡是不允許過分表演和濃妝豔抹的,因此那些在市民廣場上表演的教儀劇要回歸教堂,就要去除誇張的演出和過度的化妝,這樣清唱劇就應運而生了。       在早期的清唱劇裡,大量的人物獨白和對話都是通過念白來表達的,目的就是為了不讓演出者過度表演,只有那些合唱的聖歌才是有旋律的,這種特點在海因裡希・許茨的清唱劇作品(如他的《馬太受難曲》)中尤為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