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票| 倒計時:3天!匯集歌劇藝術名家——大型交響清唱劇《江姐...

2021-01-10 澎湃新聞

微信搶票

1、在本條微信下留言,回復您的姓名+電話。

(請務必回復真實姓名,屆時需憑身份證領票)

2、回復截止時間至9月6日(周五)14:00點。

3、中票名單請在9月6日(周五)18:00點前查看我們給您的後臺回復。

(本次活動我們送出的演出票是9月6號的)

說到江姐,

那一襲藍色的旗袍、

如紅旗般鮮豔的紅色毛衣,

如白雪般潔白的圍巾的經典形象,

就映入腦海。

「江姐」為革命事業英勇就義的故事,

以其撼天動地的英雄氣概、

超凡升華的兒女情懷,

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人。

《紅梅贊》、《繡紅旗》這些經典歌曲,

讓江姐的故事更加的真實與深入人心。

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

深圳大劇院建院30周年

北京大學歌劇研究院

與深圳大劇院聯合製作

中國美聲•大型交響清唱劇——《江姐》

為第二十三屆深圳大劇院藝術節恢弘開幕

倒計時 :3天

作為第二十三屆深圳大劇院藝術節開幕式的表演,中國美聲·大型交響清唱劇《江姐》保留了原歌劇的重要唱段,以清唱劇的形式,展現抒情和刻畫心理活動為主體的音樂題材,並採用立體式的全新舞臺效果。

該劇由歌劇《江姐》第三代扮演者,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歌劇表演藝術家,北京大學歌劇研究院院長、教授、中國歌劇研究會常務副主席金曼擔綱主演,音樂會由著名指揮家高嵩擔任指揮,深圳大劇院合唱團合唱,深圳大劇院愛樂樂團伴奏。將緬懷革命先烈,銘記黨的光輝歷程,以紅色經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獻禮。

第二十三屆深圳大劇院藝術節開幕式

中國美聲·大型交響清唱劇《江姐》

時間:9月6、7日20:00

地點:深圳大劇院大劇場

票價:VIP/680/480/380/280/180/100元

作 品 闡 述

清唱劇是一種長於表現史詩性、社會性、英雄性題材的音樂形式,它起源於十七世紀初的歐洲,是一種用管弦樂隊伴奏,包括合唱、獨唱和重唱的大型聲樂套曲。

交響清唱劇《江姐》保留了原歌劇中已經多年牢固在聽眾中的主要唱段的旋律,將原來以敘述為主體,以人物間的矛盾展開為線索的戲劇體裁,按著清唱劇的結構特徵重新構思,成為以抒情和刻畫心理活動為主體的音樂體裁。刪除了原劇中所有的對白以及以對白為主的第四場,將原序幕加七場的戲劇結構改編成了由序曲和四個樂章組成的清唱音樂結構,四個樂章的重點是江姐的四個中心唱段,多處交響樂段落髮揮管弦樂的特點,突出刻畫人物的心理活動,貫穿「主導動機」的音樂手段使音樂層次更加鮮明,也便於聽眾在沒有對白的條件下,直接了解人物關係。

2000年10月,交響清唱劇《江姐》在北京一經推出就引起人們的熱切關注。著名音樂理論家、中央音樂學院教授金兆均在《人民日報》發表評論,給予交響清唱劇《江姐》高度評價。

曲 目 單

序曲

第一樂章 初上華鎣

《巴山蜀水要解放》

《可真叫我羨慕啊》

《局勢如麻亂紛紛》

《青松林內紅旗揚》

第二樂章 前赴後繼

《革命到底志如鋼》

《踏著先烈的足跡走》

《烏雲蓋頂滿天愁》

第三樂章 赴湯蹈火

《你要三思而行》

《春蠶到死絲不斷》

《至死不彎腰》

第四樂章 紅梅報春

《孩子啊》

《繡紅旗》

《五洲人民齊歡笑》

《紅梅贊》

演員表

江姐:金曼、王冬

莆志高:趙鵬

雙槍老太婆:劉穎

華為:徐明戈

藍鴻順:楊陽、廖天宇

沈養齋:馮國棟

孫明霞:孫敏雪

指揮:高嵩

合唱:深圳大劇院合唱團

伴奏:深圳大劇院愛樂樂團

金曼 飾 江姐

朝鮮族,79年畢業於黑龍江省藝術學校。現為北京大學歌劇研究院院長、教授、中國歌劇研究會常務副主席。全國青聯八、九屆常委,全國十屆政協委員、教科文衛體專業委員會委員。

成名於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演唱的《金梭和銀梭》、《祝你一路順風》、《女兵》等歌曲,贏得了眾多讚譽和廣泛影響。曾獲全國首屆少數民族文藝匯演金獎、全軍文藝匯演一等獎、13屆世界青年聯歡節金獎、中國電視金鷹獎、中國金唱片獎等獎項,並因在歌劇《江姐》中成功塑造了江姐的藝術形象,而榮獲第九屆中國戲劇梅花獎。

目前主要致力於歌劇教研工作。受北京大學委託,金曼2005年開始籌建、2010年正式創立北京大學歌劇研究院。這是中國也是亞洲第一所以歌劇理論、表演和創作為專業的高等教研機構。在這裡創建的歌劇學學科,成為北大重要的應用型學科,填補了中國藝術教育的一項空白。

新世紀以來,在歌劇改革創新方面做了很多嘗試和探索,在歌劇創作、歌劇人才培養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開展了一系列富於創造性或具有學術性的歌劇創作、演出、教學以及其他與歌劇相關的活動。在她領導下的北京大學歌劇研究院,在文科領域率先引入政產學研用的辦學理念,強調以歌劇創作和實踐推動歌劇教學與研究,與政府、國家大劇院、地方院團廣泛合作、協同創新,取得了豐碩成果和寶貴經驗,主要活動如下:

2000年,組織、策劃並主持創作了大型交響清唱劇《江姐》,在全國巡演近百場,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評價。2004年,主持、策劃了以純粹西方音樂形式表現中國經典戲曲的交響詩頌《東方的詠嘆》,受到業內外好評。2008年初,主持創製大型中國歌劇音樂會《中國詠嘆》,在維也納金色大廳成功上演,贏得了國內外藝術界人士和媒體的讚譽,為推動中國歌劇藝術走向世界,進行了一次有益的嘗試。2008年11月,促成和主導中國歌劇研究會、北京大學歌劇研究院共同舉辦「2008中國歌劇論壇」,發表論文《當代中國歌劇人的責任和使命》,對推動新時期新形勢下中國歌劇的繁榮與發展具有重要意義。2009年,主持創作上演歌劇《青春之歌》,獲「建國60年優秀劇目獎」和首屆「中國歌劇節」優秀劇目、優秀作曲、優秀表演、優秀舞美設計和優秀燈光設計等5個獎項。該劇被譽為新中國建立以來最好的歌劇之一。2010年促成建立「中國歌劇藝術終身成就獎」,並以北京大學的名義向評選出的19名對中國歌劇發展作出重要貢獻的老歌劇藝術家頒獎。這是中國第一項由大學設立的具有學術性和權威性的藝術獎項,對中國歌劇事業發展具有激勵和推動作用。2011年,主持創作歌劇《錢學森》。2012年,主持北京大學歌劇研究院招收首批歌劇表演專業碩士研究生,標誌著中國歌劇學歷學位教育正式起步。2013年,主持創作紀念著名科學家王選先生的歌劇《為你而來·王選之歌》。這是中國第一部成功表現科學家的歌劇作品,是中國歌劇表現當代題材、科技領域題材的範例,為歌劇形式表現其他各種題材提供借鑑和經驗。當年入選中國科協、教育部「科學大師名校宣傳工程」優秀成果及海澱區文化發展專項資金支持項目。2013年,主持創作歌劇《宋慶齡》,擔任藝術總監並在劇中飾演宋慶齡。歌劇《宋慶齡》是北京大學與廣東省人民政府籤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後首個落地實施的文化項目,被廣東省列入2013年文藝精品生產扶持重點,開創了藝術領域政產學研聯合創新的先河,填補了廣東省藝術文化建設中原創歌劇的空白,也成為北京大學歌劇研究院實施「產學研用」人才培養方式的重要探索與實踐。2014年,主持北京大學歌劇研究院創建歌劇史論研究方向,招收藝術碩士。2014年,領導北京大學歌劇研究院與全國各地歌劇院團、院校協同創新,從歌劇藝術的創作、演出、人才培養等方面,開展全方位、多層次、專業化、產業化的合作。先後與福建省歌舞劇院、福建大劇院、國家大劇院、馬奈草地等籤署產學研戰略合作協議,成立「北京大學歌劇研究院教學科研實驗基地」。2014年,開創「中國美聲」論,倡導以西方美聲的方法唱中國的聲樂作品,為推動中國歌劇學派和中國美聲學派的建立,打造中國文化品牌和製造中國文化影響力提供了重要理論支持。先後在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星海音樂學院、西安音樂學院、國家大劇院等全國多所大學及藝術沙龍舉辦《中國美聲》講座音樂會,並將於2015年義大利羅馬中國音樂文化周上舉辦「中國美聲」專題講座,將「中國美聲」品牌推向國外。2015年,創辦《中國歌劇》學術期刊。2015年,主持創作歌劇《武則天》。2016年1月,在福建大劇院歌劇廳演出歌劇《武則天》音樂會。2016年7月,應中國駐英國大使館邀請,組織北京7大學歌劇研究院師生赴使館聯合舉辦「中國美聲」倫敦音樂會。2016年11月,在北京大學和國家會議中心組織舉辦首屆「北大歌劇論壇」,論壇主題方向為「定義中國歌劇」。論壇旨在以「中國歌劇」和「中國美聲」為核心主題,以學術研討結合音樂會為特色,為中國歌劇真正成為國家「軟實力」並產生世界影響,搭建卓見與學術交流的平臺。本次論壇成功舉辦,規模空前,效果顯著,確立了北大歌劇研究院在推動中國歌劇學術研究和實踐中的引領地位。

近年來,還受邀在國家大劇院、清華大學、上海交大、深圳大學、湖北音樂學院、深圳大學、海南大學、四川大學、重慶大學、北航、上海浦東幹部學院講學,擔任政府官員培訓班、企業高管班特聘講座教授,傳播普及歌劇文化知識。

培養的學生連續在國內外重要音樂賽事獲獎。學生陳小朵2013年榮獲中國表演藝術最高獎「梅花獎」; 學生王澤南2015年、2013年兩次榮獲中國專業音樂比賽最高獎「金鐘獎」銀獎;學生張龍2016年榮獲第四屆布加勒斯特歌劇院國際聲樂大賽金獎。

王冬 飾 江姐

女高音,2009年考入武漢音樂學院聲樂系,師從女高音歌唱家宋璐副教授。2015年考入北京大學歌劇研究院,師從女高音歌唱家王晨副教授。2014參與北京大學歌劇研究院教學實踐活動—歌劇《費加羅的婚禮》排練與演出。2015年於福州大劇院出演歌劇《魔笛》,飾「帕帕吉娜」,同年於北京大學百周年紀念講堂飾演北京大學歌劇研究院原創歌劇《青春之歌》中的「小燕子」。2016年出演歌劇《愛之甘醇》,飾「賈內塔」,新劇《從前有個山》飾「水仙」,國家藝術基金項目中國歌劇《神女》,飾「瑤姬」。2017年出演歌劇《藝術家生涯》,飾「穆塞塔,同年受邀參與天津歌舞劇院版《愛之甘醇》。2018年出演歌劇《唐璜》,飾「安娜」。現任職於北京大學歌劇研究院。

趙鵬 飾 莆志高

趙鵬,青年男高音。2015年考入北京大學歌劇研究院,師從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北京大學歌劇研究院院長金曼教授、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戴玉強學習歌劇表演。

2014-2015工作於國家大劇院合唱團,參演作品《安魂曲》、《鄉村騎士》、《丑角》、《冰山上的來客》、《威廉退爾》、《長徵》、《杜鵑山》、《永樂》等 。2017年主演北大歌劇研究院畢業大戲音樂劇《堂吉訶德》,飾演理髮師。2018年主演北大歌劇研究院畢業大戲歌劇《唐璜》,飾演奧塔維奧。研究生在讀期間多次參演由金曼教授發起的《中國美聲》歌劇和音樂會作品。

劉穎 飾 雙槍老太婆

劉穎,青年女中音歌唱家,師從星海音樂學院著名男高音歌唱家、聲樂教育家、碩士研究生導師楊巖教授。現任星海音樂學院聲樂歌劇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廣東省聲樂藝術研究會常務理事,廣東省聲樂協會理事,香港國際聲樂公開賽常任評委。

分別三次榮獲第四屆、第七屆、第九屆「中國音樂金鐘獎」兩銅一銀,榮獲「第六屆北京國際音樂比賽-歌劇比賽」女聲組第三名。多次受邀在國家大劇院、上海大劇院、廣州大劇院主演歌劇,分別有:唐建平原創歌劇《這裡的黎明靜悄悄》(冉卡);施光南歌劇《紫藤花》(女歌者);比才歌劇《卡門》(卡門);原創歌劇《馬克·波羅》(柳娘)世界巡演;馬斯內歌劇《維特》(夏洛特);奧芬巴赫歌劇《美麗的海倫》(海倫)中國首演;威爾第歌劇《阿依達》(安奈瑞斯);柏遼茲戲劇交響曲《羅密歐與朱麗葉》中國首演;也多次受邀各大交響清唱劇與音樂會,分別有:交響清唱劇《江姐》(雙槍老太婆);交響清唱劇《虎門長嘯》(女翻譯官曹素吟);亨德爾清唱劇《彌賽亞》;柏遼茲聲樂套曲《夏夜》;《貝多芬第九交響曲》;《威爾第紀念音樂會》;北京世紀劇院聯袂《魏松攜上海歌劇院藝術家音樂會》;「魏你歌唱」魏松專場音樂會保利院線全國巡演;大型交響聲樂套曲《孫中山》;大型交響聲樂套曲《熱血東江》。

徐明戈 飾 華為

北京大學歌劇研究院2017級在讀碩士研究生,師從女高音歌唱家教育家金曼教授。曾畢業於東北師範大學聲樂表演方向,2012年9月至2013年7月曾赴上海音樂學院交流學習,借讀於聲樂歌劇系。

「第五屆全國高等藝術院校聲樂比賽」歌劇詠嘆調組 第一名;第三屆「珠江杯.凱撒堡鋼琴」全國高校音樂教育專業聲樂比賽 一等獎;2013年6月被選入ICVT世界聲音組織,赴澳大利亞,布裡斯班參與會議與大師班;並在昆士蘭歌劇院出演《 Faust》。

曾出演過的歌劇:《愛之甘醇》《浮士德》《藝術家的生涯》《卡門》《萊茵的黃金》《唐璜》《青春之歌》《江姐》。在第二屆北大歌劇論壇音樂會,《智取威虎山》之中,飾演楊子榮。

楊陽 飾 藍鴻順

楊陽,本科畢業於上海音樂學院聲樂歌劇系,在校期間師從於陳星教授。

2006年,獲美國紐約州遊吟詩人音樂學院(Bard Conservatory of Music)的全額獎學金赴美攻讀聲樂碩士學位,師從於茱莉婭音樂學院聲樂系主任Edith Bers。2007年4月於美國紐約著名的卡內基音樂廳進行演唱,其演出實況錄音被收錄在卡內基的官方網站上,並深受觀眾喜愛。同年在哈德遜歌劇院舉行了美國經典歌曲音樂會,受到當地報紙的極高評價。2008年3月出演了美國現代派歌劇《 Four Saints in three Arts》的主要角色。同年夏季赴科羅拉多州的阿斯本歌劇中心進行學習及演出,分別出演了義大利歌劇《Pagilacci》當中的 Silvio ,以及法國歌劇《Cendrillon》當中的King,並獲得阿斯本歌劇節聲樂比賽首獎。

由於楊陽先生在歌劇方面的潛質,也曾多次獲得美國的獎勵及支持,如科羅拉多亞洲表演基金會,美國紐約事業橋基金會,等等。同時,楊陽先生也曾參加與多位當代藝術大師的大師課活動,如美國洛杉磯歌劇院藝術總監 James Colon, 美國休斯頓歌劇院藝術總監 Patrick Summers.等等。

2012年任教於深圳大學藝術系至今,培養多名學生考入國內外知名音樂學府和國內頂級演出團體。在此期間,曾多次與深圳交響樂團,廣州交響樂團,珠江交響樂團合作,曲目如威爾第專場音樂會、亨德爾彌賽亞、貝多芬第九交響曲,黃河大合唱及新年音樂會的獨唱等等

多次代表深圳出訪國外進行交流演出。成功在美國,東南亞等地舉辦多場個人獨唱音樂會及講座。

2016年4月帶領深圳青年歌劇中心製作了中國歌劇《原野》並在劇中飾演仇虎一角,取得巨大成功。2016年底被廣東省音樂家協會評選為廣東省音樂「一薦一」青年英才。2017年被評選為深圳市聲樂協會會長,組織並策劃了多場演出及聲樂大師班活動。2017年年底參演深圳大劇院製作的歌劇清唱劇《江姐》,飾演藍鴻順一角。2018年11月參演由法國波爾多歌劇院與深圳歌劇舞劇院製作的歌劇舞蹈詩《大地的女兒》,飾演太陽一角。2016年至2018年,連續三年被評選為廣東省優秀音樂家。

廖天宇 飾 藍鴻順

男中音,北京大學歌劇研究院在讀研究生,師從金曼教授,本科畢業於天津音樂學院,師從楊海燕教授。曾獲香港國際聲樂比賽金獎;義大利貝利尼國際聲樂比賽第三名,義大利貝洛克國際聲樂比賽第三名,第六屆全國高等藝術院校歌劇展演金獎;第十屆中國音樂金鐘獎進入總決賽階段獲得「半決賽獎」,曾參演歌劇《賈尼斯基基》飾演賈尼斯基基,《藝術家的生涯》飾演「馬切羅」,《唐璜》飾演「唐璜」,《茶花女》飾演「巴魯摩內」,《託斯卡》飾演「夏羅內」,《北大1918》飾演「李大釗」,《嶽飛》飾演「万俟��」,《望夫雲》飾演「段昌」,《堂吉訶德》飾演「醫生」;多次參與中央電視臺綜藝頻道、音樂頻道特別節目《一起音樂吧》《非常六加一》《CCTV音樂廳》《歌聲與微笑》《非常星發布》《天天把歌唱》《軍營大拜年》等節目錄製。2016年代表國防部參加俄羅斯莫斯科「勝利者保衛日」大型功勳慶典演出,收到俄羅斯總統普京在內以及各個國家領導人高度評價;2018年參演義大利普契尼歌劇節,在歐洲巡演歌劇《藝術家的生涯》收到高度評價。

馮國棟 飾 沈養齋

馮國棟,著名男中音歌唱家。星海音樂學院聲樂系青年教師,歌劇中心副主任。五項國家政府獎獲得者,其中包括第四屆中國國際聲樂比賽第二名,2010文化部全國聲樂文華獎二等獎;金號杯全國聽眾最喜愛的美聲歌手獎,第一屆中國歌劇節表演獎等。

1998—2003年就讀於中央音樂學院聲樂歌劇系,師從我國著名女高音歌唱家、聲樂教育家郭淑珍教授學習聲樂,音樂藝術指導胡適熙教授。2003年以優異的成績獲得聲樂歌劇表演和教學雙方向音樂碩士學位。2005年考取貝爾剛齊大師班,並以優異的成績畢業。2011年畢業於美國舊金山歌劇院Merola歌劇訓練班。

他曾和國內外多個樂團和指揮家成功合作了多場的音樂會,並一直保持頻繁的合作演出。包括與新加坡新華樂團合作在《黃河大合唱》裡演唱《黃河頌》;紐約合唱團合作在《歡樂頌》中擔任獨唱;2008年在臺灣與NSO合作世界華人星光之夜音樂會;2009年和中央芭蕾舞樂團參加第九屆相約北京聯歡活動開幕式演出等。2010由馬澤爾大師指揮,他在國家大劇院的中秋音樂會中擔任貝多芬第九交響曲的領唱。

孫敏雪 飾 孫明霞

女高音。北京大學歌劇研究院碩士研究生,師從於北京大學歌劇研究院院長、著名女高音歌唱家金曼教授。本科畢業於華東交通大學藝術學院,師從於華東交大藝術學院院長、國家一級演員唐玉琴教授。2012-2017年期間曾多次代表學校參加江西省教育廳「高雅藝術進校園」巡演活動。2015年獲「映山紅」聲樂大賽江西賽區三等獎。2017年成功舉辦個人獨唱音樂會。2018年參加歌劇《波西米亞人》排演,飾演「穆賽塔」。參加歌劇《唐璜》排演,飾演「採琳娜」。參演北京大學歌劇研究院原創校園歌劇《北大1918》飾演「楊開慧」。參演北京大學歌劇研究院原創歌劇《青春之歌》飾演「小燕子」。

指揮 高嵩

天津音樂學院管弦系教師,青年交響樂團指揮,陝西愛樂樂團首席客座指揮,長影樂團常任指揮,北京大學歌劇研究院駐院藝術家。曾任福建省歌舞劇院常任指揮,師從鄭小瑛教授。她曾合作過的團體有:廈門愛樂樂團,廣州交響樂團,陝西愛樂樂團,西安交響樂團,貴陽交響樂團,北京交響樂團,天津愛樂樂團,天津歌舞劇院交響樂團,四川愛樂樂團,湖南省歌舞劇院,哈爾濱歌舞劇院,新疆愛樂樂團,甘肅省歌舞劇院,吉林省交響樂團,昆明交響樂團,等等。曾指揮排演過的歌劇有:《La Traviata》,《Don Pasquale 》,《紫藤花》(《傷逝》校園版),《嶽飛》,《土樓》,«北大1918»,«青春之歌»,《Tosca》,《Rigoletto》,《Die Fledermaus》,《L』elisir D』amore》,«Carmen»等。

導演 周彥

湖北省歌劇舞劇院國家一級演員、優秀青年歌劇導演。曾在歌劇《洪湖赤衛隊》中扮演女主角韓英:歌劇《白毛女》中扮演女主角喜兒:歌劇《四月的卡農》中扮演女主角水萵兒:實驗歌劇《拾玉鐲》中扮演女主角孫玉嬌等,成功的塑造了許多不同的舞臺人物形象,並多次在全國及湖北省各類專業聲樂比賽中獲獎。現任歌劇《洪湖赤衛隊》執行導演:大型民族歌劇《八月桂花遍地開》執行導演:民族歌劇《楚莊王》執行導演;《中外歌劇片段薈萃》導演。

匯集歌劇藝術名家

致敬歌劇《江姐》的永恆魅力

致敬深圳大劇院三十年輝煌歷程

致敬觀眾一如既往的期待

本周五、周六,

深圳大劇院將邀您聆聽和感受

半個世紀的經典

——中國美聲·大型交響清唱劇《江姐》!

如需購票,可點擊 閱讀原文

重要提醒:

1.2米以下兒童謝絕入場,1.2米以上兒童憑票入場;年滿6周歲,身高未滿1.2米的兒童需出示身份證,則可憑票入場(兒童專場除外)

內容來源:深圳發布

如需轉載,請註明以上內容

相關焦點

  • 聲振林木 響遏行雲|觀大型原創交響清唱劇《補天》有感
    拿到節目單時便迫不及待地翻看了即將演出的曲目,總體來說,上半場演出的作品曲目與下半場交響清唱劇「補天」有著密切的聯繫。作曲家將為「補天」作詞的過客先生曾經作詞過的三首作品放到音樂會演出,其中寓意可想而知。
  • 吉藝傾情打造大型民族交響神話詩劇!
    大型民族交響神話詩劇《大愛長白》以其浪漫、多情、纏綿、深遠的曲風,拉開了「國樂長春」藝術節的大幕。這是一部氣勢磅礴的民族交響合唱、一部唯美浪漫的長白大愛史詩、一部吉藝人傾情打造的恢弘音樂巨著。同年,民族清唱劇《大地悲歌》在國家大劇院首演。二零一七年,民族管弦樂組曲《山西印象》《永遠的山丹丹》相繼在國家大劇院演出,獲得好評。
  • 清唱劇丨大風歌
    介於歌劇和康塔塔之間的多樂章大型聲樂套曲。包括獨唱、重唱及合唱,由管弦樂隊伴奏。其中,各樂章的歌詞在內容上較康塔塔更具有連貫性。清唱劇就是把神靈贊戲劇化而產生的。有人認為1600年在羅馬上演的一部作品《靈魂與肉體的表現》是現存的最早清唱劇。也有人認為1619年由阿奈利奧( G. Francesco Anerio)創作的《神韻劇》才是第一部真正的清唱劇。
  • 第12屆東方名家名劇月今春歸來,14臺大戲集中眾多名角
    從3月20日至5月2日,14臺大戲19場演出將先後上演。本屆活動由浦東新區文化體育和旅遊局、澎湃新聞、上海東方藝術中心管理有限公司聯合主辦。從京劇《智取威虎山》、《杜鵑山》到滬劇《江姐》、《壹號機密》再到民族歌劇《洪湖赤衛隊》;從新創黃梅戲《雷雨》到現代崑劇《梅蘭芳·當年梅郎》;乃至充滿上海本土風情的評彈《高博文說繁花》和滑稽戲《上海的聲音》……今年的名家名劇月恰逢建黨100周年,多部深入人心的紅色經典將在展演中亮相,而不少本應在去年上演的原創戲曲新作也將通過這一平臺初登上海舞臺。
  • 原創歌劇《天下黃河》演員「將帥榜」
    歌劇《野火春風鬥古城》(飾演楊母)、交響歌劇《江姐》(飾演江姐)、大型歷史歌劇《屈原》(飾演山鬼)、歌劇《白毛女》(飾演喜兒)、歌劇《我心飛翔》(飾演墨西哥女人)、歌劇《永不消逝的電波》(飾演白樺)、國家大劇院版歌劇《洪湖赤衛隊》(飾演韓母)、歌劇《劉邦大帝》(飾演虞姬)、歌劇《飛彈司令》(飾演楊玉珍)、歌劇《天下黃河》(飾演錢韻玲)、小歌劇《高原情暖》及歌劇片段《洪湖赤衛隊》等。
  • 交響清唱劇《野火春風鬥古城》
    演出日期:2010-09-03 至 2010-09-04  演出場館:解放軍歌劇院  演出票價: 80/180/280/380/480/580/680    訂票電話:010-51652970/51653970 點擊訂票  《交響清唱劇野火春風鬥古城
  • 2017國家藝術基金大型舞臺藝術作品新創作項目 交響樂《海路的交響》表演團體及排練情況
    自2018年3月開始,以大連藝術學院為申報主體的國家藝術基金大型舞臺藝術作品新創作項目交響樂《海路的交響》進入了緊張的排練階段。
  • 淄博市歌劇舞劇院舉辦歌劇《江姐》觀眾見面會
    「紅巖上紅梅開,千裡冰霜腳下踩,三九嚴寒何所懼,一片丹心向陽開……」一曲《紅梅贊》拉開了歌劇《江姐》劇組觀眾見面會的大幕。12月19日,歌劇《江姐》劇組觀眾見面會如期在淄博大劇院舉行。群眾演員的一曲《紅梅贊》一下子將觀眾帶回了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
  • 歌劇《江姐》50年常演常新
    原空政文工團創作員閻肅從當時風行全國的小說《紅巖》中得到靈感,決定以小說中的主人公江姐為主線創作一部歌劇,反映共產黨人的崇高信仰和革命氣節。那是新婚後第一次探親休假,閻肅趴在炕桌上奮筆疾書,文思泉湧,將共產黨人為了革命理想,面對屠刀不後退、面對酷刑不折腰的故事娓娓道來,歌劇《江姐》的劇本初稿一氣呵成。雖然劇本初稿只寫了18天,但譜曲、排演、修改、加工卻用了整整兩年。
  • 東方名家名劇月回歸 紅色經典傳承滬劇《江姐》全國首演
    昨天,第十二屆東方名家名劇月宣布回歸,將演出原創現代崑劇《梅蘭芳·當年梅郎》的江蘇省演藝集團崑劇院副院長施夏明感慨。新劇目新成果新觀眾受疫情影響,本應於去年舉辦的第十二屆東方名家名劇月順延至今年,將於3月20日至5月2日在東方藝術中心獻演14臺19場戲曲演出。
  • 追憶上海第一代「江姐」,歌劇名家任桂珍病逝
    曾在《江姐》《白毛女》等歌劇中扮演女主角的任桂珍昨日病逝追憶上海第一代「江姐」2016年7月1日,上海大劇院,第一代「江姐」任桂珍(左)與第六代「江姐」何曉楠。任桂珍曾在《江姐》《白毛女》《小二黑結婚》《劉三姐》《洪湖赤衛隊》等幾十部歌劇中扮演女主角,曾是引起轟動的上海第一代「江姐」。任桂珍博採眾長,既發揮了民族唱法的特點,又吸取傳統戲曲的精髓,同時借鑑西洋發聲法,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表演風格。她曾為電影《紅日》《聶耳》《摩雅泰》等配唱。
  • 淄博市歌劇舞劇院歌劇《江姐》劇組演員與觀眾面對面
    12月19日下午,由淄博市歌劇舞劇院、淄博市音樂家協會聲樂專業委員會、淄博保利大劇院共同主辦的歌劇《江姐》劇組見面會在淄博保利大劇院舉行。   「紅巖上紅梅開……」,淄博丹楓藝術「花兒合唱團」與觀眾共同合唱《紅梅贊》拉開了此次「藝術大師面對面 保利公益大講堂——歌劇《江姐》與您面對面」活動的序幕,活動中,淄博市歌劇舞劇院歌劇《江姐》劇組主要角色回顧了排演過程中的點點滴滴,分享了演出心得體會,講述了臺前幕後有趣的故事。
  • 清唱劇《彌賽亞》音樂會將在青島上演
    與我國著名指揮家陳佐煌、譚利華、李心草、鄭健、鄭小瑛`嚴良堃高偉春及世界著名指揮家克裡斯朵夫·潘德列茨基(波蘭)、吉爾伯特·凱普倫(美國)約翰。阿爾迪斯(英國)等合作在貝多芬「歡樂頌」、「瑪勒第二」 交響樂、亨德爾的清唱劇「彌賽亞」、「貝多芬C小調合唱幻想曲」等中擔任女中音領唱。在盧森堡、溫哥華、洛杉磯、吉隆坡、香港等地成功舉辦獨唱音樂會。
  • 月餅節快到了,《中秋望月》大型交響演唱會不來聽聽嗎?
    ■以上曲目非本次演奏版本,僅供參考強大的演出陣容、高雅的藝術格調、經典的音樂篇章……讓月光去表達,讓旋律來傾瀉。如何文藝的過中秋?帶上家人一起來欣賞《中秋望月》大型交響演唱會吧!在義大利歌劇《茶花女》、《蝴蝶夫人》、《鄉村騎士》、《弄臣》、《圖蘭多》、法國歌劇《卡門》、蘇聯歌劇《馴悍記》、中國歌劇《馬可·波羅》、《屈原》中擔任主要角色。在清唱劇《布蘭詩歌》中擔任男中音獨唱。在各種音樂會中擔任獨唱、領唱。他演唱熱情、嚴謹,聲音貫通、飽滿。 在新加坡第七屆亞洲聲樂比賽中獲得第三名,在馬來西亞華人聲樂公開賽中獲得第四名。
  • 第八屆重慶藝術獎揭曉!川劇《江姐》、歌劇《塵埃落定》、紀錄片...
    >04-12 15:18:27 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 歌劇川劇《江姐》據了解,重慶藝術獎是重慶市最高藝術類獎項。紀錄片《最後的棒棒》重慶藝術獎評獎設立以來,極大地激勵了全市廣大文藝工作者的創作熱情,一大批優秀文藝作品應運而生,促進了文藝創作的繁榮。
  • 歌劇《江姐》誕生記:第一代主演生父為國民黨軍官,扮演王母娘娘
    歌劇《江姐》取材於小說《紅巖》,1964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政治部文工團將小說中有關江姐的故事搬上了歌劇舞臺。採訪了甚至小說《紅巖》的作者,與江姐原型江竹筠烈士的20多名親屬和戰友座談。一邊又一邊的修改,十幾次易稿,七場大型歌劇《江姐》劇本,初具雛形。
  • 圍著火塘唱苗歌,大型交響敘事組歌《苗寨的故事》將上演
    10月16日,大型交響敘事組歌《苗寨的故事》新聞發布會在長沙舉行。 華聲在線10月16日訊 (新湖南客戶端·華聲在線記者 劉瀚潞 通訊員 張之一)今天上午,省文聯在長沙舉行大型交響敘事組歌《苗寨的故事》首演新聞發布會,由中國音樂家協會、湖南省文聯主辦的大型交響敘事組歌《苗寨的故事》將於10月21日晚7:30在長沙音樂廳首演。
  • 經典老電影歌劇《江姐》簡介(1978年上映)
    經典老電影歌劇《江姐》,是一部舞臺歌劇藝術片。上海電影製片廠1978年攝製,彩色普通銀幕,時長102分鐘。影片評價中國現代歌劇藝術的最高峰江姐面對反動分子的摧殘,她至始至終都以不屈的性格面對生命的磨難。這樣一個光輝偉岸的形象正是在教育我們:越是在艱難困苦的路上,就越需要我們勇敢去地面對,需要我們以堅定不移的精神去克服困難。2、《繡紅旗》《江姐》劇中的許多經典唱段,都給人留下了永難磨滅的藝術烙印,就唱腔來說,我個人比較喜歡的還是《繡紅旗》這首歌。
  • 【電子節目單 · 四】中央歌劇院紀念紅軍長徵勝利80周年原創歌劇《紅軍不怕遠徵難》
    還在原創交響清唱劇《禹王治水》中飾演禹王、原創清唱劇《屈原頌》中飾演漁父。此外還參加了中央歌劇院高雅藝術進校園系列演出;2015年9月3日在人民大會堂參加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文藝晚會《勝利與和平》的演出;中央歌劇院歌劇Gala音樂會、世界歌劇經典音樂會、寧波交響樂團建團新年音樂會;中國文聯藝術家走進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基層臺慰問演出;天津市軍民春節聯歡晚會等大型演出活動。國家一級演員,文化部優秀表演獎獲得者,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
  • 鄂爾多斯新年交響音樂會搶票ing→
    聆聽藝術之聲 感受生活之美2021鄂爾多斯新年交響音樂會搶票了!《火箭軍交響曲》;2017年與北大歌劇研究院合作完成了《歌劇江姐清唱劇》、《光陰的故事》大型音樂會;2018年室內樂組赴德國、匈牙利、西班牙演出《2018聆聽中國絲路巡演音樂會》受到外國聽眾高度讚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