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有一個非常經典的橋段,就是張飛一人一騎呵退了趕來的大量曹軍。曹操在新野打敗劉備,劉備撇下家小一路逃跑。多虧趙雲英勇救主,七進七出雖然沒救下糜夫人,但是趙雲還是救下了小主人劉禪,隨後趙雲向劉備處奔去。文聘和夏侯傑一路趕來,又在當陽橋頭遇到了張飛。張飛大喊三聲之後,便嚇死了夏侯傑,夏侯傑雖然死的窩囊,但也成就了張飛的威名。
當時,張飛在橋頭大喊誰敢前來應戰,是在挑釁曹軍。這時,虎痴許褚看不下去了,於是策馬正要應戰,卻被張遼一把拽了回去。這是為何?其實張遼沒有錯,許褚是曹操的貼身護衛,就和當年的典韋有一樣的任務,許褚的任務就是護衛曹操安全。沒有曹操的命令許褚是不能輕易上去玩命的。而張遼、夏侯惇等人雖然也是武力過人,但畢竟沒有和張飛交過手,自然不會貿然出擊。
在那樣的條件下,去追擊趙雲的人雖然是曹操的精銳力量,但是他們追擊劉備300裡已經是人困馬乏,他們又被趙雲七進七出這一番折騰,身體疲憊不說,曹軍也早就被趙雲打怕了,此時又遇上張飛這樣的猛將,所以沒人想上去迎戰。至於張遼拉住許諸,那更好理解了,因為曹老闆的安危比迎戰張飛要重要,總不能把曹操撂下,讓貼身護衛衝上去吧?
在那樣的條件下,曹操的軍隊也已經士氣低落。如果決一死戰,劉備定不是對手,但曹操同樣也討不到什麼甜頭。而張飛布置得疑兵之計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曹操生性多疑也不敢冒進,在夏侯傑嚇死以後,曹軍也便撤退了。
對於張飛和許褚,讀過三國演義的朋友都不會陌生。這是三國時期赫赫有名的大將,張飛是劉備集團的大將之一,而許褚是曹操的貼身護衛。一直以來,三國大將們究竟誰的武功高,都是大家爭論的話題。尤其是那些大將,例如趙雲與呂布的對決,關羽與馬超的高低等等,今天我們說一下許褚和張飛,他們二人誰更厲害呢?認真的說,三國演義是歷史小說,並不完全是歷史。例如對諸葛亮的神化,和對周瑜的貶低。在三國演義中,張飛是一個彪悍的虯髯大汗,人稱猛張飛。可是在真實的歷史中,張飛是一個一米八多的大帥哥,要不然,他的女兒怎麼可能嫁給劉禪呢?至於許褚,則是曹操的貼身護衛,幾次在危機之中救出了曹操。許褚曾經與很多名將交戰,其中就包括馬超。許褚與馬超曾經上演了大戰,似乎不分勝負。但二人的軍事才能則有很大的不同。馬超當時是西北集團的首領,而許褚是曹操的貼身護衛。在軍事能力上,許褚明顯不如馬超。至於張飛根本不是那種有勇無謀的將領,張飛堪稱文武兼備。在漢中爭奪戰期間,張飛擊敗了曹操的大將張郃。張郃在曹操集團陣營的地位很高,也是曹操五子良將之一。雖然張飛與許褚沒有爆發正面對決,但有一個參照物,那就是馬超。因為馬超先後與許褚、張飛都較量過,而且都是不分高下。由此可見,張飛與許褚在伯仲之間。即便有差距,也是非常小的。但是如果說在各自集團的作用的話,那張飛比許褚高得多。許褚屬於曹操的貼身警衛,即便沒有許褚,還有其他將領。張飛則是劉備僅有的大將之一,相當於戰區司令。我們無法推測張飛與許褚單挑的結果,但是,戰爭不是群毆。進入戰場大兵團作戰以後,許褚肯定不如張飛。我們交代一下張飛和許褚的結局,張飛的命運大家都清楚,死於部下的刺殺。就連頭顱也沒有找到,真是可惜。許褚則是善終,許褚先後侍奉了曹操、曹丕、曹睿三代人,在曹睿繼位的初期,許褚因病去世。雖然沒有具體的時間,但應該也是高壽。劉備集團的大將中,善終者當真不多。關羽兵敗被斬、張飛被部下刺殺、馬超英年早逝、魏延被自己人所殺。真正善終的也就是黃忠和趙雲,趙雲在歷史中的地位,遠不如民間傳說。劉備稱王以後,冊封了四個大將,分別是黃忠、馬超、關羽、張飛,根本沒有趙雲。羅貫中在撰寫三國演義的過程中,幾乎無限神化了趙雲的地位和作用。交鋒了幾次,由於種種客觀因素,許褚見張飛幾次敗幾次,尤其是醉酒被張飛刺下馬後,基本上消失了,可見張飛是其剋星。
1、卻說張飛因關公放了上流水,遂引軍從下流殺將來,截住曹仁混殺。忽遇許褚,就與交鋒。不十餘合,許褚不敢戀戰,奪路走脫。
2、背後許褚趕來。張飛保著玄德,殺散鐵騎,迤邐望東而走。
3、許褚騎無鞍馬,來戰張飛。張遼、徐晃二將,縱馬也來夾攻。兩邊軍混戰做一團。操乘空走過,諸將各自脫身。張飛從背後來趕曹操。
4、許禇當先,橫刀縱馬,引軍前進。二更以後,往褒州路上而來。行過一半,忽山凹裡鼓角震天,一枝軍當住,為首大將乃燕人張益德也,挺矛驟馬,直取許褚。褚舞刀來迎。只一合,一矛正中許褚眉心,翻身落馬。
不過這些都是因為有客觀原因存在~~~
他倆武藝差不多,但是從戰馬超來說,許褚還更勝一籌。
赤許褚膊上陣與馬超交戰過,打成平手。
而劉備進攻西蜀時也曾派張飛迎戰過馬超,而且他倆從白天戰到晚上,不分勝負,總的看來馬超是勝的,張飛是敗的,因為馬超長途奔涉而張飛以逸待勞,這樣的條件下張飛仍戰勝不了馬超。
具體怎麼樣各人有各人的看法,這是說不清楚的~~~
馬超的武力
秒殺記錄:不數合刺王方於馬下。訊雷不及掩耳之勢擒了李蒙。
結論:年紀輕輕便有大將風度。
完勝記錄:馬超VS于禁、張合、李通
八九合完勝二流、二十合完勝一流、不數合秒殺三流
結論:可入圍超一流行列。
(附加結論:張合、于禁並不是在二十合或八九合上有生命危險,只是感覺到對手太強而退。三流的李通太遜,想走都走不了)
馬超VS曹洪
普遍認為曹洪護主心切,發揮超常實力,六十合應該是暴走曹洪在馬超手下所能承受的極限。
與超流大將之戰:馬超VS許褚
這是一直有爭議的一戰,普遍說法是二百餘合的對抗使得馬超=許褚。
還有一個說法是馬超=<許褚
偶的看法是:
先應該分析一下兩人出陣前的心態。
曹操在營中先一句:「馬超英勇,不可輕敵」,許褚說:「某誓與死戰!」
戰前曹操那一句:「馬超不減呂布之勇」,除了讚揚馬超厲害之外,應該還有激將計的含義在裡面,果然,「聲未絕,許褚拍馬舞刀而出」,可見兩番中了激將計的許褚應該有戰力提升的可能。
隨後,連鬥兩百合。未分勝敗,此應該認為是真正的未分勝敗。
有爭議的地方是許褚的裸衣。先來分析一下許褚裸衣的原因。裸衣只可能有兩種結局:
一、提升戰力。二、降低戰力。
許褚此舉的目的難道是為了降低戰力嗎?文中提到:「許褚性起,飛回陣中,卸了盔甲,渾身筋突」。既然有個「性起」,則可以理解為許褚殺紅了眼,心裡想馬超的出槍速度太快,不脫了這戰甲怕難以跟上他的速度,不如脫了爽快。
至於脫了戰甲後防禦力問題,我們可以設想,假設許褚穿了戰甲被馬超捅了一槍,會怎麼樣?沒事嗎?當然是照死不誤。所以戰甲的作用應該是抵擋小兵的流矢這類作用,在武將單挑中作用不大。
隨後的許褚揮刀砍空,馬超回刺被夾,兩人持斷槍亂打的情況,因為我不是武術大師,不能從兩人的招術細節得知兩人到底誰佔上風,所以姑且又認為平手。
但總得來說,許褚先有激怒的狀態下和馬超打了兩百合,隨後又在脫甲後機動力上升的情況下挺馬超三十合,可認為正常情況下馬超>許褚。
那為什麼馬超不脫甲呢。那是因為戰甲是武將尊嚴的一種象徵,有名的武將都穿著非常華麗的戰甲顯示身份。作者尤其提到過的就是馬超和呂布的戰甲,用過幾句贊語,怪不得人稱「金呂布,銀馬超」啊。馬超不脫戰甲,顯然顯得遊刃有餘。
馬超VS張飛
跟許褚同樣情況,張飛在戰前便連番中激將計,先是激將計的行家諸葛三番兩次說馬超厲害,然後大耳也說:「人言錦馬超,名不虛傳!」此時被激的張飛便要下關,被劉備攔住
原文如下----
張飛便要下關。玄德急止之,曰:「且休出戰。先當避其銳氣。」關下馬超單搦張飛出馬,關上張飛恨不得平吞馬超。三五番皆被玄德當住。看看午後,玄德望見馬超陣上人馬皆倦,遂選五百騎,跟著張飛衝下關來。
可見劉備此時的戰術是避其銳氣,果然午後馬超陣上人馬皆倦。這當然也包括馬超自己。
而張飛在此時應該是憤怒到了極點,就等著爆發的這一刻。不知大家可曾聽過「曹劌論戰」?三通鼓罷後縱兵出戰,大勝敵方。正所謂「再而衰,三而竭」。
然後一百合的交鋒:「玄德恐張飛有失,急鳴金收軍。」。按常理,先鳴金的一方總處於弱勢。大家不也是根據張飛和呂布一百合的交鋒玄德先鳴金而判斷張飛弱於呂布嗎?此戰同理。
再隨後,張飛脫了頭盔,比許褚的脫了戰甲情況要輕一些,但也表示張飛開始要拼命了,猛漢的心態都是一樣的——打不過就脫。
再隨後的夜戰,兩人互射暗器的情況,又屬於細節問題。本人照例認為,既然都無傷,就認為是平手。但有個說法是馬超跟張飛鬥了二十合後就失去了取勝的信心,所以扔暗器取勝,本人倒以為這不過是一種戰術。馬岱不也是靠詐敗射了魏延一箭嗎?關公常用的拖刀,不也要靠詐敗嗎?
此戰結論,馬超>張飛
張飛和許褚對比,從戰馬超的輕易程度上來說張飛>許褚
總的結論馬超≥張飛>許褚
馬超是速度型,面對大而笨的總要佔些優勢。
至於許褚跟馬超哪個厲害這個問題,我認為許褚如果沒平過馬超 這戰績能看?許褚就是力氣和膽子大一點 沒什麼過硬的技術水平
因此排名還是馬超≥張飛>許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