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已》已經播完,劇情也是都在不知不覺中悄悄發生變化,唯一沒有變的是幾乎在每集後面都會出現煎餅攤一家,無論是颳風還是下雨,他們都會經營自己的小攤位。雖然看起來與劇情沒怎麼有關係,但導演可是用心良苦。
煎餅攤的夫妻二人雖然賺的不多,但兩人卻很快樂。很多人都不明白為什麼要專門拍鏡頭去描寫他們,其實如果真的看懂了這部劇你就會明白,他們的出現給全片帶來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本部劇就是講述了各色人們在三十歲左右的人生,煎餅攤夫婦也是三十歲,他們更像是在大城市裡每個普通人的樣子,他們可能會出現在街角,出現在每個我們不曾注意的地方,雖然他們很渺小,小到可以被人忽略,但是每個城市不都是由這些渺小的群體組合而成嗎?
雖然主演穿著光鮮亮麗,過著我們羨慕的生活,看似不會吃苦,但其實他們和煎餅夫婦沒什麼兩樣。雖然他們沒有臺詞,但導演卻用鏡頭表達了片中想要傳達的意義,看似他們並沒有什麼交集,其實在第一集中三位主演都與他們碰過面,顧佳跑步時路過煎餅攤,王漫妮和鍾曉芹都在這個煎餅攤買過煎餅,這也是劇中三十歲女人的正式碰面。
煎餅攤女人代表了底層人民的生活,畢竟不是所有觀眾都能像片中的主角一樣,自己開公司或在奢飾品店工作的,大多數人其實更像是煎餅夫婦一樣,靠雙手努力工作,為家庭打拼,所以煎餅夫婦演的其實是我們自己。他們的地攤也更像是我們大家的訴求,職業無論貴賤,只要是自己雙手打拼起來的,雖然賺的不多,但是很安心。
他們和顧佳一樣都有孩子,孩子年紀差不多,在第五集中顧佳帶著孩子路過煎餅攤,轉身發現兒子不見時,顧佳和煎餅女人都在尋找孩子,當二人發現孩子在角落玩耍時,會心的一笑讓人印象深刻,在愛孩子方面,他們的心是一樣的,她們都是一樣的媽媽。
劇中王漫妮雖然在奢侈品店工作,但在店裡她要下跪幫顧客試鞋子,受客人的氣,但煎餅夫婦不同,他們雖然辛苦,但是他們賺的每一筆錢都很幸福。雖然房子不如王漫妮的房子漂亮,但他們並不嫌棄反而很知足,在第十一集中暴風雨來的時候,煎餅男人不在,陳嶼路過幫煎餅女人在蓋擋雨的布,在大城市打拼都是會有一些暴雨的,王漫妮的風雨在心裏面,而煎餅夫婦的風雨在明面,不管在哪裡,只要相信自己,暴風雨也很快過去。到了第二天他們繼續出攤,王漫妮也告別渣男重新開始。
他們更像是鍾曉芹一樣,過著平淡的生活。雖然鍾曉芹夫婦鬧了離婚,但是在鍾曉陽的新鮮感面前,鍾曉芹還是選擇了平淡的陳嶼。其實在一開始煎餅夫婦就做了鋪墊,在鍾曉芹生日那天,她的貓丟了,怎麼也找不到。這個貓就跑到煎餅夫婦那裡去了,被小男孩養著。雖然生活條件變了,但是貓卻被小男孩照顧得很好。平淡的生活就是這樣,並不是需要很好的住處,而是需要一個悉心照料、懂得關心的人。
煎餅攤夫妻看似沒有臺詞的演出,卻告訴了我們關於一個幸福的家庭跟錢財其實並沒有什麼關係。有些人看起來衣著光鮮,但其實卻沒有煎餅攤主一家那平淡的幸福。
你還記得那句「寧可坐在寶馬車裡哭,也不坐在自行車後面笑」嗎?如果是我,我寧願選擇後者,渴望平淡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