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夙靳霽
在國內汽車市場當中,佔比最重的車型是緊湊型細分領域,其次就是小型細分領域,而微型車的佔比只是一小部分。並且目前國內市場中大部分的微型車都是自主品牌旗下的產物,所以大部分選擇微型車的潛在消費者,基本都是家庭城市代步運用。
或許選擇微型車的用戶中有一部分年輕人,但是在城市中能夠看到年輕人駕駛微型車的情況還是非常少見的,基本上年輕用戶買來都是為了給自己的父母或者家人出門代步使用。長安旗下就有著一款微型車,這款微型車就是我們所熟知的奔奔E-Star。
這款奔奔E-Star是一款純電動的新能源模式車型,這款車是在奔奔的基礎上所設計的。相對於燃油版的奔奔來說,還比新能源版的實用價值更加廣泛一些,但是這款車的在能源模式的影響下,基本上也就在出行方面有了限制。
奔奔E-Star的續航裡程為301公裡,它的電源儲備容量可達32.2kWh,充電模式分成了快/慢兩種蓄電模式,並且快充的模式下,電量蓄到80%僅需要半個小時的時間,而慢充模式下,電池要蓄滿至80%的電量,需要8.35個小時。
這款車所搭載的電機,是市面上非常流行的永磁同步,它是前置單電機的配置,動力值為55千瓦(75匹)+170牛米,動力數值比較一般,但是這款車的重量比也非常輕便,所以這樣的動力表現基本能夠滿足這款車所需要的動力輸出。
因為這款車原本就是新能源模式,所以並不存在什麼節省油耗的經濟性,這款車從最開始也以直白的能源模式為吸引眾消費者的源頭,所以多數選擇這款車的消費者都是奔著它的能源模式去的,為的就是能夠在日後使用的過程當中,減少出行經濟消耗。
奔奔E-Star的底盤搭載的是前獨立+後非獨立,前獨立是我們常見的麥弗遜式,後獨立是扭力梁式,後獨立的懸掛配置是為了節省這款車的成本,所以在底盤方面選擇的是最為常規的城市使用類型,但是它的不穩定的濾震效果差是公認的。
這款車的內飾空間由於受到了車型定位的局限性,所以空間的範圍並非是敞亮舒適的狀態,但是對於這款車所具備的空間來說,它的乘坐感受也並非是緊湊到一塌糊塗的類型,雖然車內的空間局限,但是後排的腿部空間仍然有著些許不大的容量,而頭部的高度空間,也有著一拳左右的空間距離。
前排的乘坐空間比較常規,但是這樣的小車在駕駛起來非常的靈活。這款車的車型體積小,所以在過轉彎道時,這款車沒有大角度的彎道幅度,但是由於這款車的比重輕,並且底盤部分的配置很一般,所以不建議這款車急速轉彎。
它的尾箱空間局限同樣也和車型定位有關,即便如此,這款車依然有著一些尾箱空間,雖然尾箱的空間不大,但是對於這款車來說,這樣的尾箱容積量也算不錯的水平。並且這款車的後排椅背可以進行放倒,雖然放倒後的後排座椅靠背依然有著部分坡度,但是明顯能夠感覺到這款車的尾箱空間進行了增加。
總結:
這款車的售價是6.98萬-7.48萬元之間,這款車在配置方面還算不錯,畢竟它的售價並不高,雖然在外觀表現方面有些保守,但是車內的空間比較不錯,對於動力來說,這款車的表現良好。它的儀錶盤和中控臺是雙聯屏模式,並且都是全液晶模式,這樣的配置在它的同級車型中比較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