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5日下午,上海市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術話語體系建設基地籤約及授牌儀式在復旦大學舉行,復旦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劉欣教授領銜的「社會結構轉型與社會學理論創新」基地接受了「上海市社會科學創新研究基地」授牌。
據悉
,基地建設將堅持以中國實踐為基礎,充分總結中國道路和中國經驗,尊重學術規律,弘揚學術精神,注重學術質量,追求學術精品;堅持以重大問題為導向,著力形成基於中國實踐的概念體系、話語體系、思想體系和理論體系;堅持以國際影響為目標,通過對世界性難題的研究,提出中國解釋、形成中國方案,為國際社會提供理論資源,擴大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的國際話語權。
此外,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工作領導小組批准同意上海大學設立上海市社會科學創新研究基地,基地研究方向為「中國轉型社會學」,首席專家為張文宏教授。由華東師範大學社會發展學院文軍教授領銜的「中國特色的轉型社會學研究」也獲批設立上海市社會科學創新研究基地。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三個新獲批的基地均將研究重點定為「轉型社會學」。
上海市社科創新研究基地設立於2009年,3年為一個考核評估期。根據
《上海市社會科學創新研究基地管理辦法》
,基地的主要功能是有重點、有計劃地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研究,推進我國,尤其是上海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中重大理論與實踐問題研究,推進上海有優勢、有特色、有潛力的重點學科研究。基地要凸現為上海加快「四個率先」、建設「四個中心」提供有力的決策諮詢和智力支持,成為市委、市政府科學決策的「思想庫」、「信息庫」、「人才庫」。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