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臺灣中央大學學習心得

2021-02-07 青魚醬

    這也許是一場單人旅途。

    意識到這一點的時候是在飛往桃園在上海轉機時,我打開泡麵,去接熱水,想要像以往一樣對身邊朋友說「幫我看一下包~」,卻發現我身邊沒有人。我即將去往一個沒有任何人了解我的過去的地方,身邊沒有任何熟悉的人,但這些人即將組成我的現在,參與我的未來半年,甚至更久。

    在到臺灣之前,我對臺灣的印象大概是KTV裡的繁體字,大陸美食街一定會有各大招牌打著「臺灣美食」的旗號,假期電視裡的偶像劇配上嗲嗲的臺灣腔,新聞時段裡藍綠的爭吵……我說不上對臺灣有什麼很具體的期待,但是第一次與桃園見面還是被它陳舊的面貌驚訝到了。一個朋友曾經說過「你要去到中國的舊社會了」,我當時還說「沒那麼誇張吧」。踏上臺灣,就像是走進了舊照片裡的世界,大巴車一路前進,風景也不斷後退,穿過這場小雨,到達了中央大學。


    在臺灣的課程有相當一部分使用英文原文書以及全英文的學習材料,感覺西方的課本帶著一種冷幽默,作者時不時還會開兩句玩笑,還會附上奇怪又搞笑的詩,讀起來還覺得挺可愛的。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財務管理學的老師,上課非常嚴謹,很容易誤會他是個沒有什麼樂趣的刻板教授,但是日常生活中他也可以拖著行李箱在美國走過幾個街區就為了去吃一碗好吃的牛肉麵,感覺真是個很有追求的人。其實在臺灣的學習節奏真的非常慢,相比起廣西大學的圖書館還未開門前就有很多人排隊等候入館,有幾次我早上八點鐘到K書中心時竟然還是第一個人,並且一個能容納80人左右K書中心在日常一般都是不會滿座的。在臺灣,相當一部分學生會選擇延畢一年或者gap一年,延畢也不一定是因為課程不合格,也可能是想多在學校裡呆著,這樣可以有比較好的平臺去國外一年參加交換遊學項目。這對我來說蠻新奇的,畢竟在大陸,如果不是應屆畢業生,大概會面臨著很多找工作的麻煩和不友好的眼光。可能是臺灣有著一種比較包容的態度,對於年輕人不會一定要求他們馬上想清楚自己的發展方向。比起以「能養活自己然後繁衍後代」為一生追求,靜下心來給自己多一點時間去享受年輕的時光也是個不錯的選擇,即使最後還是走向了平庸生活,也希望是自己做出的選擇,而不是被生活推著走。有次和當地同學聊天,他說他的爸爸媽媽就希望他快樂的生活。我能感受到所說的這種快樂是沒有附加太多東西的,像是一種盲目樂觀,但又非常讓人羨慕。

    校園的氛圍也很不一樣,晴朗周末的學校大草坪會有很多人來野餐,遛狗還有小朋友。周末的時候走在校園裡,看著草坪上小朋友在奔跑,狗狗們在曬肚皮,走過樹下的木道,像在一個大公園裡,確實有種認真在放鬆身心的感覺。學校裡的便利商店會貼心打折,還有不出售酒。不過中大的校園飯菜一言難盡,在此感謝全家,7-11對我半年以來的支持

    這也許是一次相逢的盛宴。

    這一百四十天裡,認識了很多各地的新朋友。只要你想,永遠不會獨行。我們一起去到花蓮的太平洋邊追逐浪花,去新竹騎機車兜風,去到臺中的牧場裡曬太陽打綿羊的屁股,去北投泡溫泉還要一邊看投資學考得還很爛,去棒球場看五月天演唱會,去到九份山城裡吃芋圓對著海岸線發呆,去臺南吃甜甜的鰻魚意面(難吃),我們攜手走遍大街小巷尋找臺灣當地的小吃美食,深夜吃著炸串窩在民宿的沙發上看電視,坐在青年旅館的廚房吃鹽水雞,嘗遍各家的珍珠奶茶,魚丸吃幾碗都不嫌多,花蓮夜市的酪梨牛奶什麼時候還能再喝到,章魚小丸子可以再要多一盒嗎,蚵仔煎吃了好幾家怎麼還是沒有很好吃?

    買不到火車的座位票只好硬生生站幾個小時回學校,買啤酒炸雞回家裡玩遊戲聊天,從超市買菜回來一群人聚在一起打火鍋,跨年在又小又溫暖的烤肉館裡互相調笑……對於這麼多回憶來說,一百四十天真的太短了,短到好像無法承擔起這麼多的情感。我們在各自的時間線上生活了二十年左右,我們終於相遇了,跨越過山和海,我們終於相遇了。相互分享沒有彼此參與的前二十年,一起看臺灣各處的風景,一起體驗在臺灣的生活,再陪伴彼此之後的人生。一些好友直到今天還會聯繫,會分享我們回到各自學校之後的日常,即使我們經常抱怨中央的飯好難吃,坐車好難坐,還是很想回去,想回到我們在一起生活的日子。我很感激這段日子裡激勵我,陪伴我的所有人

    也認識了很多臺灣當地人。我的房東大叔,有次問我「你知道我現在的夢想嗎?」我說:「安度晚年。」 房東:「我要買下後面那塊地擴張面積!」是非常有想法的老頭;宵夜街賣炸物的愛閒聊老爹,害怕發胖有段時間沒去吃,老爹還開玩笑說「你很久沒來看老爹了」;後門開餐廳的大叔也會說「有機會再回來看看」;賣麻油雞的阿姨跟我說「回去了要想我們哦」;帶我一起玩一起吃一起自習回家的狗狗;暑假認識的一起實踐的帶我在臺灣遊玩的朋友們;開學時買舊書,知道我是交換生還便宜賣書給我的同學;並不認識還囑咐我注意車輛的同學;在課上和我聊天台灣腔可愛吐槽課太硬的女生;拿著所有行李上公車時幫我拿上車的陌生女孩還有司機……臺灣人真的普遍熱情善良,「謝謝」常掛在嘴邊,讓我也非常想回報這份溫暖做一個溫柔的人。在讀大江大海時,龍應臺筆下的大陸在飛速發展中失去了人情味,在水泥森林裡變得冰冷,當我自己親身體會存在於別人筆下的,或者是劇集裡的臺灣,我無法反駁。我時常覺得大部分臺灣人內心都保持著一份天真的孩子氣,可以很大方的表達自己的情感,可以誠懇去期待一些美好的事情,可以真心去對待每個人即使是陌生人,這大概就是保存在這裡最原始的人情味。

    旅途會結束,盛宴也會收場。

    身處臺灣時我努力想記住很多細節,用力去體會這寫明了截止日期的一段時光,就像很多人一樣,我覺得這像是一場很長很長的夢,伸出手抓不住什麼具體的物件。其實不是所有事情都會有一個明確的意義,也不是經歷每段旅程我都會馬上成為一個全新的我,這片土地確實潛移默化了一些東西,我說不上來,而我也在別人的生活中留下痕跡,像是一種溫暖而長久的力量。時間這條永不停歇的河流不回頭奔向下個方向,我無法確定經它衝刷後是否還有能留下的東西,我不知道該用什麼順序或者說是方法才可以完全把這一切感受完整展示出來,但我無比肯定這一段非常閃耀。我時常覺得很焦慮,這一段像是忙裡偷閒去島上度一個很長的假,坦然地無所事事,坦然地拋下一切計劃隨心走走,偷偷丟下包袱在這個小島瘋狂奔跑。

    那麼這段回憶,請繼續留在我身邊。

相關焦點

  • 赴臺灣中央大學學習心得(官方版)
    我在赴臺學習期間,一因個人日常創作之興趣,二因加入中央大學鳴皋詩社之激勵,創作了一些舊體格律詩。這些詩作固然算不上成熟,從嚴格的文學標準來看也未必精彩,可它們承載了我入臺學習期間即時、真實、集中的感受,若真要總結出一份心得,似乎沒有以它們為脈絡更合適的。那麼這篇心得就從它們談起吧。 一、學業:物色流觀唐韻雨,風流談笑魏文秋。
  • 山東財經大學2016赴臺灣銘傳大學研修學生訪學心得
    淺淺海峽誼,悠悠臺灣情。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2016年秋季學期,山東財經大學選拔了37名同學赴臺灣研修訪學,現收錄同學們四個月的心得,有值得借鑑的臺灣歐美式教學方法、有狂虐「單身狗」的軟語溫存的爺爺奶奶、有值得沉思的臺灣青年人的某些意識、有對兩岸血濃於水情誼的感懷與期盼……會心之處,不覺莞爾,試饗。
  • 陳思蓉赴臺灣銘傳大學交流心得
    全臺高教評鑑第五名(北臺灣綜合大學第一),教育部「繁星計劃」核心院校,臺灣首所免除大學校務評鑑的大學,並連續七年入選「大學教育卓越計劃」(類似大陸211工程)及「大學中程發展計劃獎助」重點建設院校,獎助金額超過五億元 。2016年,該校與東吳、淡江、輔仁等創校超過50年的私立頂尖大學組成「優久大學聯盟」前身,學生可申請聯盟內交換,修讀雙學位或輔系。
  • 【學工】關於選拔學生赴臺灣世新大學交換學習的通知
    學院13、14級各班:        根據《廣州大學與世新大學學術交流協議書》有關要求,我校現開展2016年秋季赴臺灣世新大學交換生選拔工作
  • 記憶像鐵軌一樣長 ——赴臺灣大學交換學習感想
    回到母校,很多人問我,你去臺灣最大的收穫是什麼?我也只是笑笑,不知道從何講起。這次赴臺灣大學交換的經歷於我,收穫太多也改變太多。慢慢回憶著這一百二十六天的行程,就像將一塊塊的記憶拼圖逐一撿拾拼湊。從入臺之前的滿滿期待,到後來變成了期待加上忐忑,沒想到最後卻是一波多折。雖然如此卻也更加凸顯了赴臺灣大學交換機會的珍貴。
  • 我校護理學院學子赴臺灣輔英科技大學交流學習
    護理學院在幾年前就開展了赴德國、日本的就業項目,取得了良好的反響。近年來,護理學院通過各種途徑,與英國、日本、加拿大、臺灣等地的多所大學的護理學組織建立了聯繫,開展了各種學術交流和科研合作項目。近幾年來,英國斯旺西大學、加拿大的薩斯卡通大學、日本的東京女子大學、臺灣輔英科技大學等數所國際知名大學與護理學院進行了學術交流合作。
  • 臺灣陽明大學交換心得
    ,內心充滿著緊張和興奮,抵達陽明大學以後,醫務管理研究所寧怡老師細緻的幫助我進行註冊手續,讓我一到學校就感受到了陽明大學濃濃的人文關懷,熱情、有禮是我對臺灣人民的第一印象。郎慧珠老師是我在臺灣陽明大學學習期間的導師,她是陽明大學的公共衛生碩士,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療管理博士,擅長的領域是醫務管理研究法、醫療決策分析、醫療科技評估、醫療管理專題討論等,這也正是我想在陽明大學所學習和鑽研的方向。那天下午,我便去拜訪了郎慧珠老師。
  • 臺灣淡江大學交換心得 by 人文學院曾堯
    圖+文:同濟大學人文學院曾堯(2015秋季學期赴港交流)137 Days in Taiwan
  • 天津醫專護理系召開赴臺灣輔英科技大學學習成果交流會
    薛梅副主任對本次赴臺學習交流項目進行了全面的介紹。她提到,為了拓展學生的視野,增強兩岸護理教學交流,我校與臺灣輔英科技大學於2016年建立交流合作項目,2017年4月由薛主任帶隊,帶領多名骨幹教師對輔英科技大學進行了全面的考察,並於2017年底通過報名、面試、學習成績篩查等方式選派20名大二年級優秀的學生,在本學期到臺灣輔英科技大學進行為期三個月的交流學習。
  • 安徽科技學院教師赴臺灣朝陽科技大學開展訪學
    安徽科技學院教師赴臺灣朝陽科技大學開展訪學 2013年11月28日 16:24:00來源:中安教育網   為推進海峽兩岸教育與文化交流,拓展教師學術視野,搭建科研合作平臺,學習臺灣高校先進教育理念
  • 湘潭大學「學習經驗巡迴分享隊」為2020級新同學分享學習心得
    湘潭大學「學習經驗巡迴分享隊」為2020級新同學分享學習心得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2月1日訊(通訊員 史崧正 劉廣智)為幫助2020級新生明晰專業學習規劃,近日,湘潭大學法學學部(法學院、智慧財產權學院、信用風險管理學院團委)以主題班會的形式,邀請保研成功的學長學姐分享學習心得和成功經驗
  • 2020中國臺灣最好大學排名,臺灣大學第一
    2020中國臺灣最好大學排名,臺灣大學第一 》》點擊查看校友會2020中國各地區最好大學排名發布 臺灣大學問鼎2020臺灣最好大學排名冠軍,晉升躋身世界一流大學(8★)行列 報告顯示,在最新艾瑞深校友會網2020中國大學排名中,臺灣大學榮膺2020中國八星級大學(8★),躋身世界一流大學行列
  • 榜樣3學習心得觀後感1000字 2018榜樣3專題片觀後感學習心得
    榜樣3學習心得觀後感1000字 2018榜樣3專題片觀後感學習心得  近期,中共中央組織部、中央電視臺推出的特別節目《榜樣3》,在全黨全社會引發強烈反響,令人深受感觸。 今天小編在這分享一些《榜樣3》學習心得觀後感給大家,歡迎大家閱讀!
  • 山東中醫藥大學黨委副書記田立新率團赴臺灣高校參訪交流
    2019年12月22日至27日,山東中醫藥大學黨委副書記田立新應邀率團赴臺灣亞洲大學、臺北護理健康大學、輔英科技大學、義守大學、弘光科技大學等高校進行參訪交流。與臺北護理健康大學互贈紀念品
  • 中央歌劇院河北工業大學專場演出震撼來襲!(內附節目單)
    1988年夏,中央歌劇院赴芬蘭薩沃林納歌劇節演出了《蝴蝶夫人》《卡門》、威爾第《安魂曲》及中國音樂作品。2008年初,中央歌劇院第一次以中國完整劇院建制,攜中國原創歌劇《霸王別姬》赴美國舊金山、洛杉磯、華盛頓、紐約、休斯頓、達拉斯六地巡演,歷時一個月。同年劇院又出訪埃及,在開羅歌劇院成功演出普契尼歌劇《圖蘭朵》。
  • 臺灣原住民族文創協會向中央民族大學博物館捐贈物品
    臺灣原住民族文創交流協會向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博物館捐贈活動在臺灣會館舉行千龍網北京5月25日訊 應北京市臺聯邀請,臺灣原住民族文創交流協會來京參訪,並於24日上午在臺灣會館舉辦捐贈儀式,向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博物館捐贈臺灣少數民族傳統服飾
  • 臺灣輔英科技大學師生赴廣元市開展 「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
    臺灣輔英科技大學師生赴廣元市開展 「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 2019年08月14日 08:18:00來源:中國臺灣網   臺灣師生在廣元市中心醫院參加「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啟動儀式(圖片來源:廣元市臺辦)  中國臺灣網8月14日訊 日前,臺灣輔英科技大學與川北醫學院師生赴廣元市聯合開展以
  • 暑期社會實踐|溫良恭儉讓,格藝與致知——陶院研究生院赴臺灣藝術大學研修紀行
    研修班從學校出發 (文/潘曦 張曉哲 陳驁傑)八月三日景德鎮陶瓷學院研究生團隊由平潭港乘船抵達臺灣,開始了由臺灣藝術大學主辦為期十二天的「文創產業與陶瓷藝術跨界精英研習班」交流學習活動。此次活動是景德鎮陶瓷學院與臺灣藝術大學結為姊妹學校之後的首次合作交流,由研究生院副書記陳利和老師領隊,包括碩士和博士研究生共二十餘人。
  • 臺灣有些大學最好別報 有些大學有「錢途」
    其中排名最靠前的是臺灣大學,位列22名;接下來是臺灣交通大學與臺灣清華大學,並列31名;位於臺南的成功大學,這次排36名。在島內多次大學排名中,成大都僅次於臺大,位列老二,而這次卻拼不過臺灣清華、交大。不過毋庸置疑,臺、清、交、成都是臺灣人心目中的頂級名校。
  • 十九大精神學習心得體會(十五篇)
    十九大精神學習心得體會第三篇: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幕會今天上午9點在人民大會堂大禮堂舉行。習近平總書記代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向黨的十九大作報告。這一報告,闡述了黨中央治國理政的方向、思路和重要的方略,提出了一系列新判斷、新提法、新概念、新要求、新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