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查出癌症的患者,一開始都能堅持。越到後期,越覺得希望渺茫,這不僅是因為癌症的治療費用高,更是因為化療給患者帶來的痛苦是無以復加的。
一位得了乳腺癌的患者,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切除了胸部。可這依然沒有阻擋癌細胞的繼續發展,後續不斷進行化療,對癌細胞進行抑制。六個月過後,當患者發現癌細胞已經轉移到肝臟時,徹底放棄了治療,她不想再承擔這種痛苦。
一直以來,化療都是癌症治療的主要方法。化療的原理,就是利用外界的藥物殺死已經產生的癌細胞。缺點就很明顯,這種藥物無法對體內的好壞細胞進行區分,在殺死癌細胞的同時,也會剿滅大量的健康細胞。
化療是一把雙刃劍,選擇化療也是一種無奈的方法,至少可以延長患者的存活期限。只不過,患者需要為此忍受,常人難以忍受的痛苦。
化療的另一個問題,就在於無法阻擋癌細胞的擴散。癌症的存在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而是在正常細胞分裂再生的過程中發生的突變。只要細胞不停止分裂再生,癌細胞就有可能繼續繁殖,患者也需要不斷進行化療。可以說,在癌症面前,化療是一個被動的治療方式。
能否進行化療,還需要根據患者的體質決定,對於身體完全健康的人,一年所能承受的化療次數也是有限的。
也正是如此,癌症患者毫無例外地都會排斥化療。不化療,是否還有其他的方法呢?
比化療更好的方法,就是靶向藥物。靶向治療的好處,就在於能夠識別腫瘤,針對已經明確的癌變部位,直接用藥,在殺死癌細胞的同時,阻斷其擴散的通道。這種方法的好處,就是在殺死癌細胞的同時,不會對患者的正常細胞形成損傷。
然而,癌細胞也是不斷變化的,這就導致了靶向用藥也有其局限性。靶向藥是針對現有的癌細胞用藥,一旦癌細胞在體內發生了變異,靶向用藥的效果就要打折扣。再加上癌症的種類複雜,而目前的靶向藥種類不多,也限制了靶向治療。
在這種情況下,又催生出了全新的癌症治療方法,即免疫療法。經過數年研究,人們發現免疫細胞能夠殺死體內的癌細胞,在癌症的治療上,就一直在尋求對免疫細胞的改造,讓其適應癌細胞的變化。
如果能夠實現這一目標,就意味著人們不用住院,就可以達到治療的效果。改造後的免疫細胞,能夠和癌細胞一起變化,並對其實現追蹤,從而達到殺死癌細胞並抑制癌細胞擴散的好處。
幸運的是,從2014年開始,已經相繼有針對免疫療法的藥物問世,2018年這些藥在我國也已經上市。儘管免疫療法,目前依然有局限性,僅僅是針對一些固有的癌症有效。但在治療時能夠減輕患者的痛苦,是一種比較好的選擇。
上面提到的乳腺癌患者,在其放棄化療之時,向其介紹了免疫療法。治療後的效果相對是不錯的,轉移到肝臟的癌細胞也已經減少。
相信,隨著技術的日益發展,癌症研究的不斷推進,會有越來越好的方法用於癌症的治療中去,患者沒必要喪失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