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滅亡後,一代名妓李師師下落何處?她最後的歸宿在何處?

2020-12-23 稗史候說

李師師才色雙全,琴棋書畫樣樣精通。身為富有故事的一代名妓,正史雖對她不屑記載,但是民間野史卻時常將其提起。李師師原本是汴京王寅之女,其父經營染坊,也是正經人家出身。不過後來家道中落,在她三歲時被父親寄名佛寺,由老僧為其摩頂,老僧人見其長得很像佛門弟子,便為其取名師師。

宋徽宗

一年後王寅因罪死在獄中,其被青樓老闆李蘊收養,這才有了後來的李師師。在青樓的時候,李蘊教會了她琴棋書畫,歌舞以及如何服侍人,討人歡心。

雖生長在煙花之地,但是李師師的身上卻並不見風塵脂粉之氣。她總是身穿白衣,淡妝示人。且總是捧讀悽婉之風的詩詞,眉眼間流露著淡淡憂傷,其氣質正是今天世人常說的「高冷」。也正因如此,所以一時間,李師師三個字成了無數文人雅士、王公貴族的風雅追求。

宋徽宗的字

自古英雄難過美人關,英雄如此,昏君亦然。這裡的昏君指的正是宋徽宗趙佶,趙佶除了在做皇帝這件正事上不見智商,其他的娛樂項目那是樣樣精通。尤其是女色方面,嗅覺和眼光那是相當靈敏。

俗話說,「家花再美不敵野花香」。雖然趙佶的後宮人員充盈,但是也有覺得無聊的時候。這一天,他在團扇上提筆作詩,寫下了「選飯朝來不喜餐,御廚空費八珍盤」後,就再也沒有靈感寫出下文了。但他身邊的一位狗腿子大學士素來會琢磨帝王心思,見狀便為其續詩「人間有味俱嘗遍,只許江梅一點酸」二人這詩看上去雖是寫吃,其實寫的是「色」。而這「一點酸」正是指人間絕色——李師師

李師師

於是宋徽宗開始了「微服私訪」。初次見面,他就被李師師迷得神魂顛倒了。後來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了其所在青樓的常客。李師師也不敢怠慢了他,便推掉了其他應酬。但是有一個叫周邦彥的大詞人,也是當時的大稅監,李師師未能狠心割捨,依然在偷偷摸摸的聯繫。

不過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宋徽宗發現後,便下令把周邦彥貶職逐出了京城。但李師師捨不得了,常常是眼裡含淚訴難過。如此一來宋徽宗為了憐香惜玉,便又把他召了回來。還將其任命為掌管音樂的大晟府樂正,此舉堪稱是大度之表率。

宋徽宗

周邦彥的事藏不住,宋徽宗微服私訪的事自然也藏不住。不過他倒也沒遮遮掩掩,更沒覺得不好意思。索性給李師師接到了宮裡,封為了瀛國夫人(又說李明妃)。不過好景不長,不久金兵進京,宋徽宗嚇得趕緊把皇位讓給了太子宋欽宗。而此時李師師也失去了靠山,被逐出了皇宮。

據傳她出宮之後為了遠離皇室政權紛爭,自乞為女道士。後來靖康之恥,汴京淪陷,北宋滅亡。再然後她的下落就開始撲朔迷離了,民間現主要有三種說法:

靖康恥

一則以死殉國。這是《李師師外傳》所說,傳聞金人破京以後,金主也曾派人去找李師師。直到漢奸幫助才終於找到,但她未忘亡國之恥,執意不肯伺候敵主。於是決定金簪刺喉,但尋死未果,不過死意已決,便又將金簪折斷吞下自殺。但該說法無從考證,不少學者仍存質疑。

二則被俘北上。有傳說李師師在汴京失陷後被俘虜,被迫嫁給了一個殘疾的金兵。但該說法最是站不住腳,因為金帥撻懶在攻陷汴京後雖有索取皇宮婦女,但都是按照當時在宮名單所擄的。而李師師早在宋徽宗退位後就出宮做了道士,所以顯然不符合邏輯。

三則老死江湖。這個說法就顯得有些悲戚了,最早出現在張邦基的《墨莊漫錄》。書中說李師師被抄家之後一無所有,只得流亡於江浙一帶,偶爾也會為當地士大夫唱唱曲子,但生活的摧殘使她更加清冷憔悴,也失去了往日的風採。後來清初沈忱的《水滸後傳》也沿襲了李師師在南宋初期流亡杭州,重操舊業為生的說法

李師師與燕青

所以總的來看,也許只有第三種說法更加可信。雖然一代名妓最後的收場有些悲涼,但亂世紅顏且又牽扯皇室,能得以終老已然算是善終了。【文/稗史侯說】

相關焦點

  • 殉國、老死、被俘,北宋名妓李師師的下落之謎
    殉國、老死、被俘,北宋名妓李師師的下落之謎李師師是北宋末年居住在汴京的一位名伎,此女子不僅容貌佼好,還尤其擅長詩詞歌賦,深受宋徽宗的喜愛,其本人的許多事跡都來自於野史,正史對其記載相當少。由於正史中根本就不屑於提到她的名字,但卻又時常存在於各大名家的詩詞文章中,這不僅為她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關於她的諸多事跡也存在著諸多爭議,比如關於她的下落之謎,竟然有著三種不用的說法。第一種說法:以死殉國根據《李師師外傳》裡的記載表明,在北宋滅亡後,金朝的皇帝也早就知道了李師師的大名,便派人去尋找她的下落,但過了許久都沒能找到她的蹤影。
  • 歷史上的四大名妓之一 李師師最後流落到何處
    今天我們說的李師師。李師師是歷史上四大名妓之一。也許名妓的稱呼不是很光彩,但是對於絕世佳人也許是她生不逢時,但是也是種無奈。李師師,北宋末年青樓最有名的歌姬,東京(今河南省開封市)人。一般多見於野史、筆記小說。李師師東京染坊經營王寅的女兒,李師師天生一副好嗓子,加上老鴇的耐心、細緻的調節,在李師師十五歲還是孩的時候,已經是「人民快樂,歌聲婉轉」,在首都的每一教坊都獨佔領先,高晏殊旗幟鮮明。
  • 一代名妓李師師:女人最好的姿態,是活得有尊嚴
    在北宋王朝的歷史煙塵裡,有這樣一位流芳百世的名妓,她雖然出身於社會底層,但因色藝俱佳,上至帝王將相,下到文人墨客,都想一睹她的容顏,成為她的紅顏知己。千百年來,關於她的故事被演繹出多個版本,或出現在野史中,或被搬上了戲劇的舞臺,而這些故事,也為她的人生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
  • 李師師的歸宿
    他自以為是掩人耳目沒有影響到天子的聲譽,其實青樓自古都是靠六扇門罩著,白道和黑道又是一家,所以到後來連梁山泊的強盜都知道李師師是皇帝的女人,如果想被招安重回體制內,走李師師的門路請她去吹枕邊風,比賄賂大臣請他在朝堂上奏事更為管用。按《水滸傳》的描述,一身刺青的古惑仔浪子燕青用美男計打動了李師師,達到了千軍萬馬血戰衝殺都達不到的目標,終於幫助厚黑大師宋江哥哥完成了投降洗白的宏偉大業。
  • 一代名姬李師師的東京愛情故事
    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中對她有過描寫。李師師早年豔滿京城,在仕子官宦中極具聲名,她與宋徽宗趙佶的故事也傳為佳話,後來金國入侵,宋徽宗被擄,北宋亡後李師師的下落也成為了千古之謎。影視作品中的李師師多來自於野史小說中的人物設定,而歷史上真正的李師師到底是怎樣的人呢?她和宋徽宗之間的愛情到底是逢場作戲還是情比金堅?而李師師最後的結局又是如何?
  • 《水滸傳》名妓,宋徽宗為她傾倒,周邦彥為她寫詞,卻與燕青歸隱
    幼時,曾看過一部電視劇《浪子燕青》,講的是燕青與一代帝王宋徽宗,爭奪紅顏的故事,最後那位紅顏雖容顏被毀流落街頭,還是被皇帝接回宮封妃。《水滸傳》中也有那位紅顏的記載,據說書中最美豔的人並不是潘金蓮,而是這位令皇帝都傾倒的名妓,最後的結局是與燕青泛舟遊五湖。這位紅顏,就是宋朝名妓李師師。
  • 一代名妓李師師的自述
    後來,無處容身的她,為了生存,在臉上塗滿泥巴,假裝自己是個男孩,然後四處流浪,吃了上頓沒下頓,苦不堪言。這時,有一個妓院老鴇透過表象看本質,她覺得,這日後絕對是個禍國殃民的大美人。就算不日,也是一個大美人。這我得出手了。於是果斷為師師轉身,收養了她,教她琴棋書畫,吹拉彈唱,詩詞歌賦。
  • 李師師:寧為樊樓女,不當帝王妃
    中國古代多名妓,大都色藝雙絕風流蘊藉,卻往往不能有一個好的結局。她們中的許多人都夢寐以求著一個好的情郎好的歸宿,譬如陳圓圓柳如是董小宛等,卻總是難以如願,一生如柳絮浮萍無枝可依。然而李師師不一樣,她算是一個另類。寧為交際花,不肯妃子笑。
  • 大宋第一名妓:被侮辱的女人,困在青樓裡
    遺憾的是,這些詞人與李師師的具體交往,究竟處到什麼程度,抑或只是公開場合的「逢場作戲」,由於詞本身的隱晦性,我們不得而知。只能說,作為一代名妓,李師師能讓當時一流的詞人為她留下如此纏綿的詞句,確實是個不一般的女子。數千年歷史大浪淘沙,能留下名字的,絕非等閒之輩。
  • 沒有名妓李師師,就沒有清明上河圖!名畫背後有怎樣的故事?
    北宋繪畫大師張擇端創作的《清明上河圖》,寬24.8釐米、長528.7釐米,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也是一幅迷霧重重的寫實風俗畫。張擇端曾經有一位姓顏的未婚妻,是北宋官員顏振鶴的女兒,當年張擇端收到顏家的口信邀其從山東諸城趕往京師迎娶妻子,豈料卻撲了個空,顏振鶴因彈劾蔡京導致樹倒猢猻散,顏小姐也在那一場無妄之災中離奇消失。
  • 李師師到底有什麼魅力竟能讓皇帝對她動情?她的結局又是怎樣的?
    北宋年間,京城有一名妓,野史中只要是記載北宋的故事,大多都會提到她。上有一代皇帝趙佶,下至各種文人騷客綠林好漢,似乎都曾與她發生過一段或喜或悲的故事,而這些故事,也為她增添了一抹神秘,令人產生了嚮往,她就是——李師師。但是這麼多的描寫,有的可能是互相矛盾的,真實的李師師又是怎樣的一個人呢?她最後的結局又是否像小說中描寫的那樣美好呢?
  • 歷史上有兩個李師師,前者是半老徐娘,後者才是民間名伎
    天南地北,問乾坤,何處可容狂客? 借得山東煙水寨,來買鳳城春色。翠袖圍香,絳綃籠雪,一笑千金值。神仙體態,薄倖如何消得?想蘆葉灘頭,蓼花汀畔, 皓月空凝碧。六六雁行連八九,只待金雞消息。 義膽包天,忠肝蓋地,四海無人識。 離愁萬種,醉鄉一夜頭白。
  • 女子出生時不哭也不笑,方丈見後:佛門淨地,你怎敢來!
    在父親的陪伴下,女嬰一天天長大,長大之後的她出落得越來越水靈,聲音也如同黃鶯一樣宛轉悠揚,是方圓百裡難得一見的美人。這名女子就是北宋名妓李師師。後來,李師師流落到青樓。青樓的老鴇看到如此美麗的女子,知道她以後不簡單,於是立馬請來了師傅教她音樂和舞蹈。
  • 真實的李師師究竟是怎樣的,金人南侵後,她最終的結局如何
    李師師是北宋年間名動朝野的一代名妓,關於她的故事,多見於野史小說。上至帝王將相,下到文人騷客,似乎都和她有著纏綿悱惻的香豔故事。這些故,事也給她的傳奇人生,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李師師劇照)那麼,歷史上真實的李師師,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她的最終結局又是怎樣的呢?一、色藝雙絕的李師師。李師師原本不姓李,出生於北宋汴京一染布商人家庭,父親王寅。
  • 天涯何處是歸宿?
    沒想到落腳的地方還沒有找好,十萬大軍就挺進了南粵,她的父母再也不敢從香港返回內地,因為她的祖父解放只有二十多天就被鎮壓,4個孩子只有大哥在好心人照看下得以存活。悲憤絕望的父母從香港輾轉到臺灣,幾年後,才生下了她這個女兒。直到她成年,她的父母都不知道4個孩子是死是活,父母從小就教育她,好好讀書,長大了一定要離開臺灣到美國去。
  • 她出生時不哭不笑,父母去世皇帝誤國,高僧看後:你不該來這裡
    詩句中的「師師」是指李師師,宋朝名妓,歷史上少有的美女,可惜出身風塵地位卑微。但實際上她出生之時,並不是沒人要的孩子,反而備受父母疼愛。所謂「呱呱墜地」,是指小孩兒出生時會啼哭,但李師師出生時卻不哭不鬧,寺廟高僧見了卻說:「這不是你該來的地方。」
  • 水滸傳的大美人李師師:歷史上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結局怎麼樣?
    他就是一代歌姬李師師。有人形容李世石的長相是傾國傾城。在當時的北宋,她以默誦聞名。晏幾道曾作《生札子》一詞寫她的色相,說她是:遠山眉黛長,細柳腰肢嫋。妝罷立春風,一笑千金少。歸去鳳城時,說與青樓道:遍看穎川花,不似師師好。
  • 宋徽宗對李師師轟轟烈烈的愛,還挖洞約會
    李師師為何稱為名妓當然這個出家不是真正的出家而是是名義上的,一般都是在寺廟裡掛名待上一段時間,就可以接回家繼續來撫養。李師師的父親送他到佛寺,當時佛寺的老和尚認為這個小女孩很有慧根,很像佛門弟子。在當時,人們管佛門的弟子叫師。李想,李琰就給這個女兒取名為師師。
  • 乘風破浪的北宋姐姐
    這是一個北宋官員借用李師師的遭遇來抒發自己對於亡國的悲情和宿命。道學家劉子翬也曾感嘆過:「縷衣檀板無顏色,一曲當時動帝王。」同樣是描述了李師師在北宋滅亡後,顛沛流離曾經「一曲動帝王」的風光不再。當然他也是用昔年花魁來折射北宋曾經的繁華已是昨日之事,如夢幻泡影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