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蠻不講理」
認證二手車是由各大汽車公司生產,並通過其指定的特約店進行評估、接收、檢修及翻新後,通過正常的機動車所有權變更手續銷售與提供服務的汽車。
——搜狗百科
作為現階段「最穩」的二手車購買渠道,官方認證二手車的形式的確能夠讓你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自己選購的愛車存在「看不見」的暗病,雖然同樣的產品相比普通二手車市場渠道要稍稍貴一些,但好在能「花錢買個放心」。
可墨菲定律曾說過:事情如果有變壞的可能,不管這種可能性有多小,它總會發生。
儘管官方認證二手車看似「很穩」,也仍舊有「翻車」的可能。而這次事件「翻車」的主人公,就是今年順風順水賺到盆滿缽滿的特斯拉。
事情還要從去年開始說起,2019年6月5日,天津的韓先生在特斯拉官網花費379700元購買了一輛型號為P85的特斯拉Model S官方認證二手車。相比773900的原價,這絕對算是超高性價比了。
在購買之前,特斯拉的銷售承諾特斯拉認證二手車不存在重大事故,水泡,火燒以及結構性損傷。該車經過二百多道工序檢測,車況良好,經濟實惠,買到就是賺到。不過就在該車到手的短短兩個月時間裡,韓先生就在服務中心對其進行了至少7次維修。
最為驚險的要屬2019年8月24日晚,韓先生駕駛上述特斯拉Model S行駛於高速時,隨著「嘭」的一聲異響,突發剎車、油門失靈,儀表跳出多個故障碼。韓先生表示「當時的速度大概在120km/h,只能慢慢地滑行、變道讓車自然停下,幸好當時後面沒大車,不然就出大問題了。」
事故發生後,韓先生的車輛再次由拖車公司託運到特斯拉服務中心,經服務中心檢查告知,此車的電池傘閥,保險等損壞需要更換,電池無法接電,需要更換完配件進行檢測。
考慮到這臺車在自己手中狀況頻出,車主韓先生也不由得對其「官方認證」的身份產生了質疑。出於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以及人身安全的角度考慮,韓先生向特斯拉提出了換車主張,但很快遭到了拒絕。
當時的特斯拉告訴韓先生「換車可以,但需要加錢,還要把折損的部分一同補上」。
由於雙方遲遲未能達成共識,韓先生開始求助市場監管部門介入調解,可事情依舊沒有任何進展。就在雙方僵持不下之際,市場監管部門建議韓先生可以做一次車輛鑑定,以進一步支撐其換車的主張。
但恰恰是這次鑑定,撕下了這臺「官方認證二手車」最後的遮羞布。經天津本地一家檢測機構檢測後,發現韓先生所購車輛車輛C柱及後翼子板有切割焊接跡象,認定該車存在結構性損傷,且達到了事故車標準,與特斯拉官方二手車承諾的條款明顯不符。
據悉,待檢驗報告到手後韓先生也曾再次聯繫過特斯拉方面,希望能以換車的方式解決問題。然而即便有了「實錘」,特斯拉也沒有半點鬆口,依舊是「換車可以,但要加錢」,不得不說這樣的處理方法有些「強盜邏輯」在裡面。
迫不得已,韓先生一紙訴狀將特斯拉告上了法院。從2019年12月其在北京市大興區人民法院預立案算起,截至目前已經耗時整整一年,歷經四次開庭一審,兩次延期審限,延審總時長共計達到80餘天。
最終在12月4日,北京市大興區人民法院作出了一審判決:撤銷韓潮與特斯拉汽車銷售服務(北京)有限公司籤訂的《二手車訂購協議》。特斯拉在判決生效十日內向韓潮退還379700元購車款,並依照《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賠償1139100元。(退一賠三)
根據韓潮在其個人認證微博上發布的判決書(部分)內容顯示,法院認為:
「涉案車輛的維修確實涉及到大面積切割、焊接等,這種修理方式和程度必然對消費者的購車意願產生重要影響,而特斯拉公司僅僅告知韓潮『車輛不存在結構性損傷』,尚不足以達到應有的信息披露程度。不論從積極的作為還是消極的不作為來說,特斯拉公司都符合欺詐的客觀要件。綜合本案事實,特斯拉公司對涉案車輛所發生的事故以及維修情況是知曉或者應當知曉的,其具備欺詐的主觀條件。」
看到這裡,是不是以為韓先生要迎來十全十美的大結局了?實則不然,對於一審判決結果,特斯拉方面表示,本案一審判決尚未生效,特斯拉將依法提起上訴,並相信法院最終會對本案有一個公正的處理。
當然特斯拉「嘴硬」也有自己的道理,在特斯拉提供的一份涉案材料中表示「從汽車行業角度考慮,本案的葉子板維修在行業是常見的維修項目,如該明顯錯誤的鑑定結論被採信,會對整個行業的外圍鈑金件的定義和維修都產生重要的影響,誤導消費者,被告也請貴院對此嚴格把控,依法審查。」
如果我沒有理解錯的話,特斯拉的言外之意就是「整個行業都默認這樣的操作,勸法院耗子尾汁」。
不僅如此,當韓先生起訴特斯拉後,特斯拉還通過微信、簡訊、郵件等各種途徑要求他歸還代步車,並且按8個月、每天1500元計算,支付30萬元左右的代步車使用費,著實令人有些摸不到頭腦。
看來雖然此事已經來回折騰了近15個月,但還遠沒到落下帷幕的時候。或許對於車主韓先生來說,真正的「長徵」才剛剛開始。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