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派大師畢沙羅108幅作品欣賞

2021-12-10 中國美術家網

畢 莎 羅

Pissarro Camille

(1830-1903年)

法 國 印 象 派 大 師

1830年生於安的列斯群島的聖託馬斯島

1903 年 卒 於 巴 黎

在他去世前一年,
遠在大溪地島的高更寫道:
「他是我的老師。」
在他去世後3年,
「現代繪畫之父」塞尚
在自己的展出作品目錄中恭敬地籤上
「保羅塞尚,畢莎羅的學生」

001《遮蔽的早晨》

1896 年  油彩.畫布  54.3 x 65.1 cm  美國紐約大都會美術館

在印象派諸位大師中,畢莎羅是惟一一個參加了印象派所有8次展覽的畫家,可謂最堅定的印象派藝術大師。畢莎羅是始終如一的印象派畫家,他對印象派的重要意義甚至超過莫內,他品德高尚贏得所有人的欽佩,在印象派畫家心目中,他是這個鬆散大家庭的家長,是印象派的先驅,因此人們尊稱他為印象派的摩西(上帝的傳喻者,以色列人的領袖)。

畢莎羅堪稱印象派團體中的「中流砥柱」,儘管其他幾位印象派大師的「社會知名度」比他大,但總體作用仍有所不同。不管外界有多大的壓力,也不管內部有多大的紛爭,畢莎羅靜靜地堅守著,先後吸引了塞尚、高更、修拉、西涅克等參加聯展。

出身商人之家的畢莎羅不願隨父親經商,但到了法國學畫,他生活窘困,畫賣不掉,不得不做油漆匠來謀生。但他說:「繪畫使我快樂,它是我的生命,其他無關緊要。

畢莎羅與其它印象畫家不同的是,他不沉迷於雲光倒影,水霧迷離的表現,而是把對生活的深刻信念,與法國傳統的鄉村文化融入畫作中,專心致力於描繪土地與鄉村,充份表現出對自然界親切而深厚的情感。60歲後的他,生活有所改善,但是因腿疾而不能行走,就天天在窗邊作畫,直到病逝。

002《古堡花園》

1876 年  油彩.畫布  112.7 x 165.4 cm  美國堪薩斯尼爾斯阿德金博物館

「古堡花園」展現了印象派畫家在描繪風景時所能表達到的精細程度,大自然的一草一木,在畫家應用光線的變化,表現色彩的不同上,呈現了風景畫面中色調的變化及光影的多樣性。

 

003《埃納裡的池塘》

1874 年  油彩.畫布  80.6 x 91.44 cm  美國康州耶魯大學藝術畫廊

 

004《彭退斯的偏僻山丘》

1876 年  油彩.畫布  私人收藏

 

005《喝咖啡的農家女孩》

1881 年  油彩.畫布  65.3 x 54.8 cm  美國伊利諾州芝加哥藝術機構

從略高處取景的這幅畫面,使渾圓的形象沉浸在明淨的空氣中,給人一種特殊的感受,使觀賞者如臨其境。

畢莎羅的構圖最令人震驚的,正是這種對主體的自然描繪,好像我們正悄悄地走進房間,看見屋裡的少女,正專心的用湯匙盛起殘留在杯子裡的牛奶。若我們突然站在她身旁,恐怕會使她嚇一大跳,說不定還會把僅存的牛奶打翻了呢!

有人曾向竇加問起米勒和畢莎羅,他回答:「米勒嘛?是的,他的《播種者》確實是在為人類播種;而畢莎羅筆下的農民都是為了給自己掙麵包而勤於勞動。」 畢莎羅對形態與技法進行了仔細的研究,成功地取得了他那充滿恬靜氣息的畫面。

在這幅畫中,畢莎羅恰如其分地確定好形態,只用了少數幾種色彩,而那些濃鬱的色調卻能顯現出水晶般清澈的畫面來,而且還呈現出天空裡無盡的深淺層次,重疊交錯又分外清晰。

畢莎羅正是利用這種深淺層次和透明力度來表現光線、體積和空間,以上下重疊,彼此相互融合的筆觸來描繪人像。

畢莎羅本人提到他的這幅作品時,曾自豪地說道:「我永遠不會再畫出比這幅畫更刻劃入微、更精工細琢的作品了。」

  

006《艾米塔吉的大核桃樹》

1875 年  油彩.畫布  32.5 x 40.8 cm  私人收藏

 

007《坐著的農婦》

1885 年  油彩.畫布  73 x 59.7 cm  美國康州耶魯大學藝術畫廊

 

008《牡丹和桑橙》

1877 年  油彩.畫布  81 x 64 cm  荷蘭阿姆斯特丹梵谷美術館

 

 009《彭退斯的小徑》

1872 年  油彩.畫布  私人收藏

 

010《瓦茲河畔的日落》

1880 年  油彩.畫布  54 x 64.8 cm  私人收藏

 

011《雪中大道》

1879 年  油彩.畫布  54 x 65 cm  法國巴黎馬摩坦博物館

 

012《巴黎蒙馬特林蔭大道》

1897 年  油彩.畫布  74 x 92.8 cm  俄羅斯聖彼得堡艾米塔吉博物館

畢莎羅晚年排除了外界畫法對他的幹擾,表現出一個充滿自信的印象派的元老畫家的精湛技巧和恢宏氣魄,後期主要描繪繁華的城市和街道建築,多取俯視角度,他更多是從樓上居室俯視描繪街景。

這是一幅境界寬廣的城市風景畫,畫家以敏銳的觀察力,精心地捕捉了俯瞰的蒙馬特大街車水馬龍的喧囂情景。街道兩側盡收畫面,由於視角寬廣,樓房林立,只能憑感覺用粗筆點畫出來,然而顯得特別生動,加之透視準確,畫中車馬人流仿佛在畫中移動,它描繪了現代都市的繁忙熱鬧場面。

畢莎羅放棄了固有色的觀念,以補色體現景物的明暗變化,用原色做適當調整。以細碎的筆觸體現光的顫動,造成模模糊糊的形象。

畫面中街道寬廣,行人與馬車都是速寫而成的,簡練、靈動,景物朦朧模糊、跳躍閃動,各種暖灰、冷灰、深灰、淺灰構成一幅格調高雅的城市風景。

它預示了20世紀未來派畫家所熱衷描繪的景象,現代都市快速運動節奏。在這幅畫上,構圖宏偉,街景莊嚴而有氣派;色彩豐富柔和,在冷暖色對比中,充滿中間調子的過渡,形成一種細緻而變化豐富的灰調子,但卻很明亮,它顯示著光的飽滿,其筆觸均勻而不失活潑變化,粗獷與細緻融為一體,表現出畢莎羅特有的藝術風格。

 

013《劇場》

1898 年  油彩.畫布  65.5 x 81.5 cm  俄羅斯聖彼得堡艾米塔吉博物館

 

014《進入村莊》

1872 年  油彩.畫布  46 x 55.5 cm  法國巴黎奧塞美術館

015《莫瑞河畔》

1901 年  油彩.畫布  46.1 x 55.1 cm  私人收藏

 

016《在蒙福科皮埃特播種的農夫》

1875 年  油彩.畫布  46 x 55 cm  私人收藏

 

017《山坡景觀》

1897 年  油彩.畫布  65.8 x 92.2 cm  私人收藏

 

018《厄哈格尼的草地》

1886 年  油彩.畫布  60 x 74 cm  私人收藏

 

019《聖歐諾下午的雨后街道》

1897 年  油彩.畫布  81 x 65 cm  西班牙馬德裡提森波那米薩美術館

 

020《保羅- 埃米爾.畢莎羅》

1890 年  油彩.畫布  41.5 x 33.5 cm  私人收藏

 

021《洗衣婦》

1880 年  油彩.畫布  73 x 59.1 cm  美國紐約大都會美術館

 

022《收穫,彭退斯》

1881 年  油彩.畫布  46 x 55.2 cm  美國紐約大都會美術館

 

023《塞納河的洪水》

1896 年  油彩.畫布  54.5 x 66 cm  私人收藏

 

024《瓦茲河畔的街道》

1890 年  油彩.畫布  私人收藏

 

025《農民採集乾草,厄哈格尼》

1886 年  油彩.畫布  38 x 46 cm  私人收藏

 

026《特殊的小站》

1871 年  油彩.畫布  44.5 x 72.5 cm  英國倫敦可陶德學院畫廊

25歲的畢莎羅在萬國博覽會上,一下子被柯洛的風景畫吸引住了,這決定了他終生走風景寫生的藝術道路。

他後來曾專程拜訪過柯洛,並得到柯洛的指點和教導。60年代中期,畢莎羅是以柯洛的學生自居,參加沙龍畫展,直到70年代他的畫風還受著柯洛風格的影響。

在這幅作品中,我們明顯感覺到運用柯洛的表現手法創作,單純清新的藍綠色調和樸素優雅、帶有古典韻味的幽靜氣氛顯而易見,畫法沉穩,雖有柯洛影響,但仍然是畢莎羅的。

 

027《藝術家的女兒畫像》

1872 年  油彩.畫布  72.7 x 59.5 cm  美國康州耶魯大學藝術畫廊

 

028《彭退斯附近的草地》

1874 年  油彩.畫布  55 x 92 cm  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國家博物館美術

 

029《彭退斯的夏天》

1877 年  油彩.畫布  56.5 x 91 cm  私人收藏

 

030《早晨的灰色天氣》

1902 年  油彩.畫布  46.5 x 55.3 cm  美國加州舊金山現代美術館

 

031《諾伍德上方的狐山》

1870 年  油彩.畫布  35.3 x 45.7 cm  英國倫敦國家畫廊

 

032《瓦茲河畔的小木屋和牛》

1880 年  油彩.畫布  私人收藏

 

033《布維爾的聖雅克教堂早晨陽光》

1901 年  油彩.畫布  74 x 93 cm  私人收藏

 

034《薛登漢林蔭大道》

1871 年  油彩.畫布  48 x 73 cm  英國倫敦國家畫廊

 

035《晚上蒙馬特的林蔭大道》

1897 年  油彩.畫布  53.3 x 64.8 cm  英國倫敦國家畫廊

 

036《艾米塔吉附近的山腰》

1877 年  油彩.畫布  114.9 x 87.6 cm  英國倫敦國家畫廊

 

037《厄哈格尼的收穫》

1901 年  油彩.畫布  53.9 x 64.7 cm  加拿大渥太華國家畫廊

 

038《被雪覆蓋的羅浮宮》

1902 年  油彩.畫布  65.4 x 87.3 cm  英國倫敦國家畫廊

 

039《從路維希安瀏覽風景》

1869 - 1870 年  油彩.畫布  52.7 x 81.9 cm  英國倫敦國家畫廊

 

040《鋤地的農婦》

1882 年  油彩.畫布  65 x 54 cm  私人收藏

 

041《彭退斯偏僻住戶》

1867 年  油彩.畫布  151.4 x 200.6 cm  美國紐約古金漢博物館

 

042《秋季路維希安附近的風景》

1870 年  油彩.畫布  89 x 116 cm  美國加州保羅蓋茲美術館

 

043《厄哈格尼的農民家》

1884 年  油彩.畫布  83 x 96.6 cm  美國加州洛杉磯郡立美術館

 

044《牧羊女和山羊》

1881 年  油彩.畫布  私人收藏

 

045《布吉佛的塞納河》

1871 年  油彩.畫布  43.5 x 59.7 cm  私人收藏

 

046《彭退斯的偏僻處》

1877 年  油彩.畫布  64 x 54 cm  私人收藏

 

047《巴金庫爾的二月早晨》

1893 年  油彩.畫布  65 x 81.5 cm  荷蘭國立渥特羅庫勒穆勒美術館

在這幅畫中,畢沙羅的繪畫技巧極其細膩,顯然他已從印象主義技法達到「倫敦技法」,及分光技法了。所謂「倫敦技法」,乃是指1870年當普法戰爭爆發,畢沙羅偕同家人逃難到倫敦時,他曾對「分析陰影」﹝那按照季節和時間進行探索的畫法〕特別感興趣。

但是,畢沙羅的繪畫始終遠離康斯塔伯的按照季節和時間進行探索的畫法,而尋求脫爾諾那種氣氛與光影效果,目的就在於保存一種鮮明而確定的結構,以及構造出一種清晰而生動的畫面。

在這幅畫中,光線由弱逐漸轉強,筆觸急速地運轉,看上去敏感而顫動,色彩隨之更加明朗、更加燦爛。在這樣簡潔的構圖中,表現出初升的太陽照耀在草地上的,深邃意境,而且充滿了生氣。

旭日的拋射,使萬物拖曳著長長的淺藍色陰影,背景是一座小山,山上簇簇樹叢中隱約露出白牆藍頂的房屋和一座教堂。整個畫面全都籠罩在一大片藍色的天空之下。

 

048《生火的農家女》

1888 年  油彩.畫布  法國巴黎奧賽美術館

這幅畫明顯地有著點描派的影子,但畫中所營造出的多層次,豐富性的閃亮效果,是其它畫所少見的。而且更可看出畫家的功力,當他心中有了靈感時,便能迅速地完成奇特的作品。

 

049《漢普頓的綠色草地》

1891 年  油彩.畫布  54.3 x 73 cm  美國華盛頓區國家畫廊

 

050《盧昂日落,多霧的天氣》

1896 年  油彩.畫布  54 x 65 cm  法國巴黎奧塞美術館

051《蒙福科皮埃特的小屋》

1874 年  油彩.畫布  55.6 x 45.8 cm  私人收藏

 

052《蒙馬特大道的多雲早晨》

1897 年  油彩.畫布  73 x 92 cm  澳洲墨爾本維多利亞國家畫廊

 

  053《彭退斯的白菜田》

1882 年  油彩.畫布  73 x 92 cm  私人收藏

 

  054《自畫像》

1903 年  油彩.畫布  41 x 33.3 cm  英國倫敦泰德畫廊

畢莎羅(Camille Pissarro) 1830年7月10日生於安迪列斯群島的法屬殖民地聖湯姆斯,父親是一位原籍葡萄牙的法國猶太人,開了一家商店,專賣小飾物,與安迪列斯群島的一個克裡奧耳女人結了婚,生下畢莎羅。

在畢莎羅度過了一個充滿異國情調的童年生活之後,1841年他的父親認為應該送他到法國讀書,於是讓他住在薩瓦裡所開的包管食宿的公寓裡,就位於巴黎附近的帕希。

1848年,他又被住在熱帶地區的親人叫回去。但是,商業買賣對他毫無吸引力,閒暇時他就到港口碼頭,為那些裝卸貨物的工人畫一些速寫。

 

055《院子裡的農民,厄哈格尼》

1889 - 1902 年  油彩.畫布  80 x 65.4 cm  私人收藏

 

056《厄哈格尼景觀》

1892 年  油彩.畫布  46 x 55 cm  私人收藏

 

057《查林柯洛士橋,倫敦》

1890 年  油彩.畫布  60 x 90 cm  美國華盛頓區國家畫廊

 

又過了五年,他結識了年輕的丹麥畫家弗裡茨.麥爾白,藝術的吸引力促使他離家出走,隨著麥爾白到了委內瑞拉。就在那裡,他終於實踐了薩瓦裡會給他的建議:「你應該畫一些椰子樹!」

1855年,畢莎羅的父親終於允許他到巴黎學畫,於是他又回到巴黎,那一年巴黎正在舉行萬國博覽會。當時他拜訪了兩位藝術家,他還會聲稱自己是這兩位藝術家的學生:一位就是帶他到委內瑞拉的丹麥畫家麥爾白;另一位則是柯洛,畢莎羅尤其對柯洛推崇備至,還覺得自己與柯洛志同道合。

 

1859年,畢莎羅以《蒙莫朗西風光》這幅畫,參加官方沙龍展覽。他像柯洛一樣,熱愛這個小島的田野景色,經常描繪日常生活的自然景象,和通往村落的入口小徑、農場房舍的庭院、花園和菜園等。

058《埃納裡附近的彭退斯》

1872 年  油彩.畫布  55 x 92 cm  法國巴黎奧塞美術館

 

059《厄哈格尼的春天》

1900 年  油彩.畫布  25.75 x 32.25 cm  私人收藏

 

060《園丁》

1883 - 1895 年  油彩.畫布  81.5 x 65 cm  美國華盛頓區國家畫廊

在瑞士學院,他認識了莫內,兩人成了好朋友。就在這幾年當中,他的作品一直能在沙龍展出,直到1863年為止。1863年他的一幅作品第二次遭到官方評審委員會的拒絕,但同時他也有三件作品參加了落選展。

畢莎羅在巴黎蒙馬特山有一間畫室,並經常與其他年輕畫家在蓋布瓦咖啡館聚會。在巴黎的這段期間,畢莎羅愛上了母親的女僕朱麗.維萊,卻遭到家人極力的反對而無法結合,但畢莎羅力排眾議,不顧一切地與朱麗在一起,朱麗還為他生了兩個兒於,大兒子路希安後來也成了畫家。

1870年,普法戰爭開始,畢莎羅偕同朱麗一起奔赴倫敦,並在那兒結婚。家庭成員增加了,但經濟收入並未增加,在路維希安居住時,曾有位鄰居試圖以八十法郎買下他的幾幅畫。

 

061《雪地裡的房子,彭退斯》

1875 年  油彩.畫布  46.4 x 39 cm  私人收藏

 

062《堆乾草》

1892 年  油彩.畫布  65.5 x 81.3 cm  美國伊利諾州芝加哥藝術機構

 

063《在花叢中的朱莉和魯道夫》

1879 年  油彩.畫布  38 x 46 cm  私人收藏

 

064《厄哈格尼花園中的兒童》

1892 年  油彩.畫布  58 x 71 cm  私人收藏

在普魯士軍隊兵臨巴黎城下時,畢莎羅與家人曾在布列塔尼短期小住之後,才避往倫敦,匆忙逃難中,就把他的所有畫作都拋棄了,有幾幅還是莫內替他放到倉庫裡去的,但待他半年後回來時,發現這些畫已經遭到破壞,有些甚至損壞得無法修補。

畢莎羅在倫敦曾和莫內重逢,並與他一起發現了康斯塔伯、脫爾諾和波寧頓的繪畫,並受到感動和影響。他描繪倫敦城市和郊區的景致,並透過巴黎藝術品商人杜朗.魯耶賣出了幾幅作品。

但是,對他來說成功尚未到來,他認為:「我的畫並沒有引起人們的注意,一點也沒有!」,他曾在給杜瑞的信中說道:「這樣的想法始終糾纏著我。 」返回法國後,他定居旁瓦茲,一待就是十年。在這十年當中,為了養家餬口以及應付債務,他日以繼夜的工作。這段時期他與阿爾芒.吉約曼和住在奧文尼.蘇爾.瓦茲的保羅.塞尚往來密切。

1874年,「藝術家、畫家、雕塑家、版畫家與無名氏合作會社」成立了,這個團體向攝影家納達爾在卡普西尼林蔭大道,借到一個地方展出了一個月的時間,畢莎羅以五幅作品參加這個畫展,從此,他未曾在這類畫展中缺席過,甚至把他越來越多的風景畫拿出去參展。

然而,在當時的藝術圈裡,只有少數屈指可數的人去維護這些參展人,而批評和攻擊這類畫展的卻大有人在,例如,阿爾伯特.沃爾夫曾在「費加洛報」上寫了一篇文章,無情地攻擊畢莎羅:「請諸位轉告畢莎羅先生:樹木不是紫色的,天也不是黃油油的,在任何地方都看不到他所畫的那種東西,任何人只要稍微有點頭腦,都不會接受這種亂七八糟的東西。」

065《溪旁洗腳的女子》

1895 年  油彩.畫布  73 x 92 cm  美國伊利諾州芝加哥藝術機構

 

066《厄哈格尼的教會》

1884 年  油彩.畫布  66.8 x 54 cm  美國巴爾的摩沃爾特斯藝術博物館

067《在彭退斯花園的珍妮.畢沙羅》

1897 年  油彩.畫布  73 x 60 cm  私人收藏

輿論的無情批評並未對畢莎羅造成打擊,相反地他勇敢的去面對它,個性剛毅執著、善良溫和的他,迫切需要牢固的友誼,於是他努力地促使這批畫家團結在一起,而這些畫家卻漸漸地脫離集體的畫展。直到七零年代末期,他才得到藝術批評界的青睞。

為了接近大眾,他獻身於以粉彩、蛋彩、扇貝和蝕刻製作一些色調偏淡的作品,從事純屬裝飾性的工作。在這個經濟優渥的時期,使他得以在伊雷格尼購買了一所房子,安安靜靜地從事繪畫工作。

80年代初,印象派團體徹底地解體,這時,他被秀拉和希涅克的「點描派」繪法所吸引,當秀拉和希涅克知道畢莎羅在支持他們時,還頗為自豪。畢莎羅在1886年所畫的《第厄普的鐵路》畫中,做到了絕對的點描主義手法。

 

068《巴金庫爾的霧》

1894 年  油彩.畫布  33 x 41.3 cm  私人收藏

 

069《彭退斯路日光》

1874 年  油彩.畫布  52.3 x 81.5 cm  美國麻州波士頓美術館

 

070《沐浴者》

1895 年  油彩.畫布  35.3 x 27.3 cm  美國華盛頓區國家畫廊

最後,他還是捨棄了與他志趣不相投合的點描主義,又重新按照自己的方式來作畫;然而,畢莎羅除了一直為拮据的經濟所困外,又因患有眼疾,使他不能露天作畫,但這些困擾並未阻撓他繪畫的意願,於是他改在畫室中工作,並且經常到盧昂、巴黎、第厄普和勒哈佛等地方小住,並且從他居住公寓的窗口或從旅館的房間,來描繪城市風光。

畢莎羅的作品由於在法國和美國獲得成功,使他在一生中的最後十二年裡得到寬慰和安定的生活。在美國,經杜朗.魯耶的推薦而享有盛名,杜朗.魯耶還為他舉辦了一次個人畫展。

畢莎羅一向與年輕人相處親密,並保持友好的關係,在繪畫研究方面還充當他們的顧問。他對先後印象派之間所發生的爭論感到驚奇,參加後印象派的高更和梵谷,則公認畢莎羅是他們的老師和典範。

1903年11月,他在巴黎逝世,給人們留下的印象是:「他是一個具有偉大心靈的人,這個人對生活充滿熱情與愛戀。」

071《雨天巴黎的廣場》

1898 年  油彩.畫布  73.66 x 91.44 cm  美國明尼蘇達州明尼阿玻裡藝術機構

 

072《冬天下午的杜來麗花園》

1899 年  油彩.畫布  73.3 x 92.4 cm  美國紐約大都會美術館

 

073《春天早晨的杜來麗花園》

1899 年  油彩.畫布  73.3 x 92.1 cm  美國紐約大都會美術館

 

074《樹林中浴者》

1895 年  油彩.畫布  60.3 x 73 cm  美國紐約大都會美術館

 

075《盧昂港的汽船》

1896 年  油彩.畫布  45.7 x 54.6 cm  美國紐約大都會美術館

 

076《冬天早晨的蒙馬特大道》

1897 年  油彩.畫布  64.8 x 81.3 cm  美國紐約大都會美術館

 

077《盧昂的拉比沙利》

1898 年  油彩.畫布  81.3 x 65.1 cm  美國紐約大都會美術館

 

078《伊拉格尼的洗衣女》

1893 年  油彩.畫布  45.7 x 38.1 cm  美國紐約大都會美術館

 

079《冬天下午的杜來麗花園》

1899 年  油彩.畫布  73.7 x 92.1 cm  美國紐約大都會美術館

 

080《伊拉格尼的白楊樹林》

1895 年  油彩.畫布  92.7 x 64.8 cm  美國紐約大都會美術館

樹木的垂直效果,與田野的低矮,二者之間的對比關係,形成簡單的結構,把畢莎羅與其他印象派畫家的繪畫區別開來,使畢莎羅的繪畫具有一種寧靜、沉思感,而不再有"印象派"的緊張氣氛。

畢莎羅是印象主義之父,在經歷了分光主義畫法之後,在他的晚期又重回到明亮的風景畫土來,這些風景畫建立在完整而平衡的結構之上,顏色絢麗多彩,同時在明朗的色調和反光中,又顯得格外透明,也更加鮮豔。

 

081《兩位農村婦女》

1892 年  油彩.畫布  89.5 x 116.5 cm  美國紐約大都會美術館

 

082《彭退斯的駁船》

1876 年  油彩.畫布  46 x 54.9 cm  美國紐約大都會美術館

 

083《蘋果和水壺》

1872 年  油彩.畫布  46.4 x 56.5 cm  美國紐約大都會美術館

 

084《彭退斯附近風景》

1878 年  油彩.畫布  74 x 60 cm  美國紐約大都會美術館

 

085《彭退斯的加來斯山丘》

1867 年  油彩.畫布  87 x 114.9 cm  美國紐約大都會美術館

 

086《彭退斯道路上的牧牛者》

1874 年  油彩.畫布  54.9 x 92.1 cm  美國紐約大都會美術館

 

087《倫敦水晶宮》

1871 年  油彩.畫布  47.2 x 73.5 cm  美國伊利諾州芝加哥藝術機構

 

088《彭退斯的公共花園》

1874 年  油彩.畫布  60 x 73 cm  美國紐約大都會美術館

 

089《瓦茲河附近的彭退斯》

1873 年  油彩.畫布  45.3 x 55 cm  美國麻州克拉克藝術中心

 

090《下午的迪耶普港口》

1902 年  油彩.畫布  54.3 x 65.5 cm  私人收藏

 

091《彭退斯草地上的白馬》

1872 年  油彩.畫布  46 x 55.2 cm  私人收藏

 

092《塞登姆山丘附近》

1871 年  油彩.畫布  43.5 x 53.5 cm  美國德州華茲堡金柏莉美術館

 

093《在厄哈格尼藝術家的花園》

1898 年  油彩.畫布  73.4 x 92.1 cm  美國華盛頓區國家畫廊

 

094《冬天的陽光和雪》

1870 年  油彩.畫布  46 x 55.3 cm  西班牙馬德裡提森波那米薩美術館

 

095《早晨日光下的義大利大道》

1897 年  油彩.畫布  73.2 x 92.1 cm  美國華盛頓區國家畫廊

 

096《彭退斯的花園》

1882 年  油彩.畫布  54.5 x 65.7 cm  私人收藏

 

097《馬利港的塞納河》

1872 年  油彩.畫布  35.5 x 46.5 cm  私人收藏

 

098《柵欄》

1872 年  油彩.畫布  37.8 x 45.7 cm  美國華盛頓區國家畫廊

 

099《盧昂碼頭》

1883 年  油彩.畫布  46.3 x 55.7 cm  英國倫敦可陶德學院畫廊

 

100《羅浮宮花園,雪效應》

1900 年  油彩.畫布  私人收藏

101《勒阿弗爾的碼頭》

1903 年  油彩.畫布  66 x 100 cm  私人收藏

 

102《聖歐安景觀》

1876 年  油彩.畫布  58.4 x 80.6 cm  美國康州耶魯大學藝術畫廊

 

103《談話》

1881 年  油彩.畫布  65.3 x 54 cm  日本東京國立西洋美術館

 

104《厄哈格尼的六月雨天》

1898 年  油彩.畫布  66.7 x 82.7 cm  美國伊利諾州芝加哥藝術機構

 

105《採蘋果》

1881 年  油彩.畫布  65 x 54 cm  英國倫敦理察.格林畫廊

 

106《路徑》

1889 年  油彩.畫布  72.4 x 59.7 cm  美國密西根州底特律藝術機構

 

107《路維希安景觀》

1872 年  油彩.畫布  41.3 x 54.7 cm  私人收藏

畢莎羅向柯洛學習,決不是生搬硬套的模仿,而是一種特有的靈敏悟性,把柯洛的畫法完美地融入自己原有的熟練技巧和瀟灑格調之中,以極其自然的形態出現在畫面上。

畫中看到的既有柯洛影子,但更多的是畢莎羅自己的清新的空氣、明媚的陽光、柔和深遠的雲天,給人的時空和色彩的感覺妙極了,這種印象的真實感能喚起每個人如同身臨其境的回憶。

 

108《彭退斯的陰天》

1876 年  油彩.畫布  53.5 x 64 cm  荷蘭鹿特丹布尼根博物館

相關焦點

  • 「印象派之父」畢沙羅的素描作品
    自從1866年,畢沙羅把家搬到蓬圖瓦茲,這裡是他最喜歡不過的地方了,這個農村小鎮每個景色都使畫家陶醉。在這裡畢沙羅創作了大量的素描和油畫。《蓬圖瓦茲的市場》和《埃拉尼的牧牛女工》,這兩幅畫是他最滿意的作品。
  • 2020上海莫奈和印象派大師展都有哪些畫作展出?
    莫奈和印象派大師展上海站時間:2020-12-11至2021-03-22 莫奈和印象派大師展上海站地點:上海 | 外灘壹號 莫奈和印象派大師展上海站門票價格:98,118,188,428 來源於 大 河 票 務
  • 畢沙羅的樹林,我們今天來了解一下新印象派點彩畫法
    畢沙羅《樹林》新印象派的點彩畫法,從自己的角度來分析,它分成兩種,一種是修拉自己的畫法,另一種是其他印象派畫家的畫法。比如就為了畫好《大碗島星期天的下午》一畫,修拉就畫了不下上百幅的畫,這其中不僅有素描,還有許多小幅油畫。因而修拉的點彩畫法,是最遵循他所發明的光的混色畫法,點彩是真的點與彩。其他印象派畫家,比如梵谷,比如畢沙羅,他們繪畫的流程就不若修拉如此的繁瑣了。就隨性這一印象派畫家的特性而言,修拉是最不像印象派畫家的畫家。
  • 隱秘的傑作:印象派與後印象派大師的素描作品
    【編者按】作為西方繪畫史上劃時代的藝術流派,印象派與後印象派具有恆久的魅力。著名的藝術大師如畢沙羅、馬奈、德加、塞尚、莫奈、莫裡索、雷諾瓦、高更、梵谷、修拉等創作了諸多世人熟知的油畫作品。但很多人並不知曉,他們還留下了許多精彩絕倫的素描藝術作品。
  • 欣賞印象派大師莫奈作品,謹記3點創新思維,開啟繪畫的色彩世界
    欣賞印象派大師莫奈作品,謹記3點創新思維,開啟繪畫的色彩世界。從莫奈名畫中探尋印象派繪畫的不同視角,揭開你心中的迷霧。所有的藝術都是為了喚醒人心對真善美的追求。對美的理解不同,決定了畫家表現的內容不同,印象派畫家一反傳統繪畫的觀念,創造出了新的藝術形式,給繪畫藝術開闢了嶄新的領域,賦予了繪畫以新的活力,給世人呈現出來美麗的色彩。我們後世學畫人,欣賞莫奈的色彩魔力,羨慕他神奇的畫筆,如果大家也想畫出印象派的顏色,就要先從他的畫作中探尋大師心靈軌跡,以給我們啟迪。印象派繪畫從一開始就是一種革新。
  • 畢沙羅點描巨作為倫敦蘇富比新一季拍賣拉開完美序幕
    本夜之星是出自大師畢沙羅(Pissarro)、席涅克(Signac)及馬克(Marc)睽違市場多年的傑作,以及拍場罕見的梅金傑(Metzinger)及科赫(Koch)的精彩佳作。今次是這三幅作品首次登上拍場。領銜作品卡米耶・畢沙羅(Camille Pissarro)的點描傑作《霜降,農家少女在生火》初登拍場,以13,296,500英鎊成交,創藝術家之第二高世界拍賣紀錄。
  • 印象派作品為什麼那麼貴?
    據當今美國藝術交易市場的統計,美國人購買的繪畫作品中,泛印象主義繪畫作品佔到了70%-80%。梳理目前世界上價格最貴的10幅畫,其中有3幅是印象派作品。據悉,藝術品市場中,蘇富比與佳士得一直以來將印象派與現代主義劃歸一體進行上拍。作為西方核心的交易板塊,其市場價值以及價格於19世紀下半葉到20世紀八九十年代攀至頂峰。2000年之後,印象派雖然仍佔主導,但交易逐漸被當代藝術板塊所取代。根據法國研究機構做出的全球數據統計,印象派佔到30%-35%,當代藝術佔到40%-45%,剩下的則為古代大師作品與歐洲藝術。
  • 卡米耶·畢沙羅Camille Pissarro—印象派的摩西
    卡米耶·畢沙羅(Camille Pissarro,1830年7月10日-1903年11月13日),法國印象派大師在他去世後三年,「現代繪畫之父」塞尚在自己的展出作品目錄中恭敬地籤上「保羅·塞尚,畢沙羅的學生」。 在印象派諸位大師中,畢沙羅是唯一一個參加了印象派所有8次展覽的畫家,可謂最堅定的印象派藝術大師。他是始終如一的印象派畫家,是印象派的先驅,有印象派「摩西」之稱。
  • 小言金庸33 | 王言:印象派之「金庸群俠傳」
    然而,只有畢沙羅完完整整地參加了印象派所有8次展覽,你可以說,他是最堅定的印象派藝術大師。同一主題畫不同是印象派畫家的拿手好戲,畢沙羅筆下的杜樂麗花園的不同時節。但畢沙羅始終是最有效、最有效的粘合劑,他誇讚莫奈是「我們中最偉大的藝術家」,他帶著塞尚去戶外寫生,他一眼就看出了梵谷繪畫的優點,甚至,他不僅是「印象派元老」中唯一認可喬治·修拉的人,更是認認真真地向這位晚輩虛心求教,學習了幾年全新的點彩畫法。
  • 談談印象派創始人之一莫奈
    但凡畫油畫的人,都應該知道「印象派」的稱號源於莫奈的《印象·日出》這幅名畫。多年前在湖南省博物館舉辦的一次世界名畫巡迴展上,我有幸看過莫奈日出系列中的一幅原作。靜靜的凝視了很久,微閉著眼,感受畫家用筆時的灑脫隨性。激動了好幾天。
  • 來莫奈和印象派大師展 解鎖光與影的迷幻世界
    為了讓更多觀眾欣賞到這些傳世經典名作,法國巴黎馬摩丹莫奈博物館將攜57幅經典館藏作品亮相中國上海,我們將不出國門即能欣賞到法國國寶級印象派大師們的巔峰巨作,享受一次與印象派絕世真跡零距離接觸的視覺盛宴,走進莫奈及他的印象派朋友們為您營造的光與影的迷幻世界。
  • 美國印象派畫家施爾德·哈森油畫作品欣賞
    這位藝術大師的一生創作出了很多的作品,可以說是一位高產的畫家,施爾德·哈森的作品包括了油畫、水彩、蝕刻板畫等等。在施爾德·哈森的藝術的一生中,除了留下來的有限的作品之外,更多的是對藝術領域的精神上的財富。施爾德·哈森作為一名印象畫派的代表,對印象主義的推廣和傳播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 提香、倫勃朗、莫奈、高更……60幅殿堂級大師典藏油畫29...
    印象派的創始者,他革新了色彩的認知,改變了光影的呈現方式;是後印象派的三大巨匠之一的高更?走上了藝術「歧路」的商人,半生遁避莽荒,卻成為繪畫史上濃墨重彩的一頁……除了他們,還有格列柯、魯本斯、凡·戴克、雷諾茲、戈雅、透納、畢沙羅、雷諾瓦……如雷貫耳的名字、赫赫有名的大師,從14至20世紀初,歐洲藝術發展史上代表性流派的代表性畫家,首次匯聚一堂,即將「組團」登陸蓉城!
  • 汴梁藝術|河南國際藝術品保稅倉:西方印象派保稅畫作賞析
    印象派繪畫是西方繪畫史上劃時代的藝術流派,19世紀七八十年代達到了它的鼎盛時期,其影響遍及歐洲,並逐漸傳播到世界各地,但它在法國取得了最為輝煌的藝術成就。19世紀後半葉到20世紀初,法國湧現出一大批印象派藝術大師,他們創作出大量的經典巨製,例如: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莫奈的《日出·印象》。印象畫派成為全世界藝術市場主流代表人物的有莫奈、馬奈、畢沙羅、雷諾瓦、德加、塞尚、梵谷、高更等人。
  • 「精讀」油畫大師愛德華·馬奈:他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印象派畫家
    馬奈最大的強項是現代生活題材,他在巴黎的林蔭大道和咖啡館裡不停地寫生,但他的作品遠不是自然的直接轉錄,他對十九世紀末巴黎現代生活的洞察力十分敏銳。,但是他與印象派畫家關係密切,深深受到印象派畫家的崇敬,普遍上認為他是印象派的奠基人。
  • 塞尚大為尊敬畫家Camille Pissarro簡歷和作品賞析
    畢沙羅是一位個性堅強,重視友情的印象派畫家,他也喜好寫生,畫了相當多的風景畫,他的後期作品是印象派中點彩畫派的佳作,此外,畢沙羅的人像畫也有他特殊的風格。畢沙羅自幼便對藝術表現出濃厚興趣,但直至二十五歲才有機會到巴黎接觸藝術界。他在巴黎結識了畫家柯羅,後來又在私人畫室認識了莫奈、塞尚、巴齊耶、雷諾瓦和西斯萊。他早期所繪畫的巴黎風景,在1864-1870 年間均入選官方畫展。
  • 法國後印象派畫家羅特列克油畫作品欣賞
    羅特列克承襲印象派畫家莫奈、畢沙羅等人畫風,以及日本浮世繪之影響,開拓出新的繪畫寫實技巧。土魯斯·羅特列克藝術特點作為後印象派畫家,羅特列克的繪畫技巧深受印象畫派啟發,但又結合浮世繪筆法與個人寫實的才華而獨樹一格。他的繪畫作品主要可分成兩大類型:油畫與石版畫。
  • 《印象派簡史》莫奈和他的朋友們
    上學時在美術課本中了解過許多畫家和他們的作品,尤其對印象派印象深刻。前兩天看了BBC的紀錄片《印象派簡史》(也被譯作《莫奈和他的朋友們》)覺得現在的我不僅喜歡他們的畫,更喜歡畫這些畫的大師們~愛德華·馬奈2014年11月5日,他的《春天》在美國紐約佳士得拍賣行拍得3320萬美元。想起早年懷才不遇的這些大師們,死後其作品卻大受追捧,不免令人唏噓不已。
  • 美國印象派「十人團」畫家油畫作品欣賞
    法國印象派對美國藝術家產生了深遠影響,在觀賞了印象派的作品後,畫家們受到極大震撼,讚嘆不已。有的甚至漂洋過海來到法國小鎮吉維尼,成為莫奈的鄰居,建立了親密的友誼。
  • 不同星座的繪畫大師,有著怎樣的作品,和欣賞價值
    對於繪畫家而言,他們的作品和性格又能代表他們的各自星座嗎?讓我們來看一下這些繪畫大師的作品吧,給我們一種怎樣的感覺。 一、金牛座——達利(4.20~5.20) 達利是一位很有名的西班牙繪畫大師,由他創作《睡眠》有著很高的藝術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