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吃驚不已的臺灣文創細節

2021-03-04 中文戲

臺灣文創是好點子一籮筐,我是笨賊一籮筐——我在說我,沒說你們吶。

文創要做到細節,之前有個必然的階段,你大的方向不能錯。臺灣幾十年的生活美學和藝術精神,隨便走到哪裡,都能感覺得到,大地,農田,山間,海邊,全都朝著「一看就該是」的那個方向。這很了不起。這是鋪底,我反覆思考,確認能做到這一點,就是因為精細化的生活感知和想要分享,想要祝福別人的人性在起作用——如果你只有吉米,沒有幾米,就不可能做到這一步。

我在李欣頻的書裡看到過一隻狗,大概是挪威的一個海邊,人們悠閒地享受著自己的福利,一早就來酒吧裡坐著,好山好水好無聊地欣賞落日。這條狗也一樣,只不過它有它專屬的地方,坐下來,望著遠方,獨自思考,對人世間的一切充耳不聞,估計即使中國大媽在旁邊高唱社會主義革命歌曲,它也紋絲不動,要知道,它曬的可是共產主義的太陽。這條狗是這樣的,每天日落時分就從較高的海岸岬角上下來,開始敲酒吧的門——要點吃的——這有兩層意思,一是它是直接要不付錢的,二,它是吃點餐的(點餐的方式是去敲不同的門)。作為對酒吧以及酒吧客人的回報,它的意思是,日落了,該回哪回哪去。

這條狗就這樣被培育成了景點(下次你要去的話,不要費心給它帶吃的,它吃不慣,人家估計也知道方便麵裡邊有不利於消化的東西)。我舉這個例子,是因為我看到了臺灣同樣的細節,比如,一家蜜蜂主題農莊入口的那個蜂房,蜜蜂早已用時間在這裡做了窩;又比如,一家跟南瓜有關的民宿,它用了很多的弧線、圓形、半圓形,完美地詮釋了人類關於圓的美學推演,最後巧妙地到達我們發自內心的微笑。

人,人周邊的一切,包括動物,植物,都是文創的一部分。我可以加上狗來講故事,也可以加上任何別的東西。所以,從道理上,「朕知道了」「朕又來了」的膠帶,夜光運動手環、聖旨文件夾、密奏文件夾、明信片、立體貼紙、手絹、束口袋,包括臺北故宮博物院又與超過90家廠商合作「讓文物再生與重生」,已推出的「翠玉白菜」傘、「冰山一腳」潮襪、「富春山居圖」茶杯墊,「宮樂美人胡椒瓶」等,差不多近2400種文創商品,這很值得驕傲嗎?當然了,因為你會發現世界上也許最值錢的東西原來是中國傳統文化這樣俯拾即是的種子,是隨便找個東西,甚至瞎編個理由,都可以「有中生無」「無中生有」地循環不已!好吧,我仔細思考過這個問題,臺灣故宮已經能推2400種文創產品,其實他們完全可以推出一萬種兩萬種乃至十萬種產品的——只是時間還沒到,當新一輪文創產業布局成熟的時候,這肯定算是世界上最來錢的一個產業!你要把四川博物館打開,把陝西博物館打開,把故宮博物院打開,這個產業可比那個假貨寶寶值錢多了!

臺灣人的經營裡總是充滿了笑容,豁達,樸實,熱情,修養。這是細節。

南投縣信義鄉的「梅子夢工廠」,從單純的梅子種植產業,把梅子賣到了極致,賣的是有系統的細節,細節中的系統。

新竹市的米粉、貢丸和玻璃,都成為了大產業,這是創意的細節。

三義木雕、美濃紙傘、白米木屐,每一樣都還在不斷文創。

為了熟悉臺灣的旅遊資源,我集中看過近百部臺灣電影,有一部是講一個收集臺灣聲音的藝術電影,桂美倫演的,哇!這位臺灣導演,完全是用旅遊、用文創的思路在拍臺灣,這個聲音的主題可以很好地做成旅遊產品啊!臺灣的節慶,臺灣的森林,臺灣的海洋,哪一樣都可以這樣玩啊!顯擺一句,我就是帶著這樣的思路,把海南島轉了十多遍,心想,有一天怎麼給海南全島做一份大旅遊文創規劃。

臺灣的文創細節還包含在各種命名的書法上。掌生穀粒,這名字,大陸幾乎就沒有這麼好的名字,甚至,我就沒在大陸見到過一個有品位的包裝。

就說說書法吧!誠品書店的一個「閱」字,就是一個完整的情懷故事,準確到極致,意趣到妙絕!「阿原肥皂」的書法體,還有「食養山房」,「日星鑄字行」,書法出來的商標,都讓我驚嘆!這才是書法,才是書法的運用,才是多少年沒斷過的傳統的營養輸出!書法在雲門舞集裡已經表演得驚心動魄——即使是宣傳單廣告中的那個「舞」字,隱隱的有「舜」字的味道,也讓我完全沒有準備的眼目驚得毛髮直豎!你要知道,《雲門》是黃帝的專用樂曲,黃帝之《雲門》,堯之《大鹹》,舜之《大韶》,禹之《大夏》,看見了嗎?同樣種子級別的舞蹈源頭,還有多少可以用啊!好吧,寫到湖南韶山的時候,我再專門寫舜帝的《大韶》吧——韶山完全可以有另外的主題旅遊。

一說到書法滿是淚。大陸的書法盛行的幾乎都是官員字,書法家協會主席的字,是老幹部字,常常醜得無鹽無味。我已經忍不住了,準備練字了。我說過,我只準備練三十天,把絕大部分當代老幹部字老協會主席的字甩幾條街去。

明年嵊州羲之故裡的國際書法朝聖節見。

相關焦點

  • 文創 | 臺灣文創繁榮的背後:無情感,不文創
    因此若無情感,不文創,何來文旅?文創的最根本是人,那種「走心」、「勵志」的文創所帶來的震撼遠遠比商業化文創所帶來的影響力大。臺灣旅遊業繁榮的原因不是因為風景名勝,而是當地所營造的文化氛圍和傳達出來的文化精神。
  • 文創中的臺灣!
    那麼,我們不妨來看臺灣。記得馮侖在談到對臺灣的感覺最為恰到好處,他寫道:我看臺灣的感覺,就是一個教養很好的中年婦女,你慢慢品、慢慢看,發現她的優點、責任、家庭,慢慢地看出來的東西越來越多。所以我到臺灣覺得沒有壓力,很親切。
  • 這次去臺灣,我在尋找潮汕的文創生機
    站在臺灣的街頭,思緒萬千,那遠在屏東縣的潮州鎮,近在耳旁的臺灣話(閩南語),艋胛剝皮寮的布袋戲……無不訴說著這片千裡之外的土地與潮汕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這次去臺灣,我在尋找潮汕的文創生機。在去臺灣的前夕,一則消息刷屏了朋友圈,汕頭第一家24小時書店結業,4年零5個月,1610個日夜,38640個小時,壹蔦書巢在一片唏噓聲中落下帷幕。
  • 臺灣文創不止誠品
    宏觀面總結,無非「三歩曲」:1.政府培育2.財政扶持3.民資進入,產業智變民資全面進入時,產業生態和市場通路已趨於成熟,臺北華山/松山/西門、高雄駁二、花蓮酒廠等文創基地遍布全臺,文創品牌厚積薄發,源源不斷的創造力和新技術湧入,塑造臺灣文創在華語文化圈不可撼動的領頭羊地位
  • 臺灣文創之旅
    臺灣的文創環境非常好,每一家商店都會有自己的小設計。
  • 松山文創園 ——臺灣文創產業啟示錄
    臺灣在經濟發展的過程當中,與國際接軌的步伐邁出得更早些,文創產業發展的經驗更豐富,臺北當局非常注重文創產業的發展,在臺北城市中心用大片的土地規劃了西門町的西門紅樓、忠孝東路的華山1914,光復南路和忠孝東路之間的松山這三個文創園區,形成了臺北最亮的文創星雲,2013年臺灣文化創意產業的產值突破萬億元新臺幣,並創造4.3萬個就業崗位,臺灣的文創園區成為城市觀光不可或缺的風景
  • 【臺灣文創】這麼牛!產值破萬億,臺灣文創生機盎然的十大關鍵
    民資全面進入時,產業生態和市場通路已趨於成熟,臺北華山/松山/西門、高雄駁二、花蓮酒廠等文創基地遍布全臺,文創品牌厚積薄發,源源不斷的創造力和新技術湧入,塑造臺灣文創在華語文化圈不可撼動的領頭羊地位。●洞見臺灣文創10個關鍵詞●
  • 臺灣文創園區的管理模式
    應臺灣廣藝基金會邀請,我到臺灣參加了華山藝術節,藝術節期間,考察了三個臺灣的文創園區。
  • 一木之城 | 臺灣文創成功的背後
    馮侖談到對臺灣的感覺最為恰到好處,他寫道:我看臺灣的感覺,就是一個教養很好的中年婦女,你慢慢品、慢慢看,發現她的優點所以我到臺灣覺得沒有壓力,很親切。她的端莊,不是張牙舞爪,是什麼事情都比較有次序、有規矩,她的嫻熟、優雅,不是給別人看的,是內心的一種狀態。臺灣,最受觸動的不是它有什麼獨特景觀,不是它有什麼產業規模,而是它營造的文化氛圍和傳達出來的文化精神。
  • 臺灣文創:風景之外,風情更重要
    文創的最根本是人,那種「走心」、「勵志」的文創所帶來的震撼遠遠比商業化文創所帶來的大。臺灣旅遊業繁榮的原因不是因為風景名勝,而是當地所營造的文化氛圍和傳達出來的文化精神。那是一種既不是照搬歐洲個體自由,也不是奉行日本群體意志的文化精神,更像是中華文化所孵化的現代文明。
  • 【文創考察】解讀臺灣八大類文創商業
    從文創產業園到特色民宿,8類臺灣文創產業的代表作品解讀從整體上看,臺灣文創產業繁榮的背後是對情感的營銷。學習臺灣的文創創業,不僅是觀察文創業的表面繁華,更重要的是理解是臺灣怎樣創造整個文創產業的價值鏈。
  • 臺灣文創,源於這批熱愛生活的文創先行者!
    因此臺灣不僅是觀察文創業的表面繁華,更重要的是理解臺灣怎樣創造整個文創產業的價值鏈。只有理解透這裡的人文地理、政策舉措、產品研發、生產製作、消費市場特徵等全價值鏈後,我們才能在本地因地制宜地打造出最適合本地化的文創項目。知學學院[在地臺灣-探尋臺灣文創之路 第五季]將於2016年3月26日再次開啟!
  • 臺灣文創產業:「小而精」的「大聚變」
    當下,中國消費市場即將進入品質消費、情感消費的時代,儘快學習臺灣的文創產業操作經驗,用體驗感去營造實體商業的吸引力,已經是全行業的頭號課題。也是我們這次考察的初心。來臺灣之前,懷揣著滿滿的焦慮:有網際網路+還是+網際網路的疑慮;有經濟降速導致企業換擋轉型的浮躁;來到臺灣,一個個文創項目看下去:臺灣的書店、美食、咖啡館、動漫產業、臺灣的文創零售……
  • 從「多元文化」到「創意臺灣」 ——臺灣文創園區的華麗轉身
    而在臺灣這種創意帶來的更是熱血沸騰與深刻感動。為何在臺灣,創意可以如此勃發?看看臺灣的這些文創園區,也許你就會找到答案。2002年,在文建會的主導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計劃被納入臺灣發展重點計劃,並對文化創意園區的規劃與建設制訂了詳細的計劃。經過近30年的建設,臺灣的文化創意園區已經成為所在城市的新名片和經濟發展的助推器。目前,臺灣已經形成五大文創園區帶頭發展,各地方文創園區遍地開花的局面,為臺灣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
  • 從「多元文化」到「創意臺灣」——臺灣文創園區的華麗轉身
    而在臺灣這種創意帶來的更是熱血沸騰與深刻感動。為何在臺灣,創意可以如此勃發?看看臺灣的這些文創園區,也許你就會找到答案。2002年,在文建會的主導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計劃被納入臺灣發展重點計劃,並對文化創意園區的規劃與建設制訂了詳細的計劃。經過近30年的建設,臺灣的文化創意園區已經成為所在城市的新名片和經濟發展的助推器。目前,臺灣已經形成五大文創園區帶頭發展,各地方文創園區遍地開花的局面,為臺灣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
  • 短短十年,臺灣文創是如何崛起的?附臺灣10大文創品牌案例
    民資全面進入時,產業生態和市場通路已趨於成熟,臺北華山/松山/西門、高雄駁二、花蓮酒廠等文創基地遍布全臺,文創品牌厚積薄發,源源不斷的創造力和新技術湧入,塑造臺灣文創在華語文化圈不可撼動的領頭羊地位。10個品牌洞見臺灣文創10個關鍵詞誠品書店 人文思維
  • 臺灣專題|臺灣史博館的文創事業
    從文化到商品並形成產業的過程,在今天來說,可以歸納為「文創」。這個概念,最早是英國提出來的,臺灣大概是2004年把這個概念引進來。其實英國叫作「創意產業」,到了臺灣叫作「文化創意產業」。究竟這個「文創」是如何運作的,其實很多人腦子裡多少有些概念,但就像「後現代」、「後後現代」那樣的詞一樣,令人有些混淆,而且又因其被泛濫使用,以致一些真文創恥與「文創」為伍了。
  • 臺灣文創產業:「小而精」的「大聚變」 視野
    學習臺灣的文創產業,不僅是觀察文創業的表面繁華,更重要的是理解是臺灣怎樣創造整個文創產業的價值鏈。只有理解透這裡的人文地理、政策舉措、產品研發、生產製作、消費市場特徵等全價值鏈後,我們才能在本地因地制宜地打造出最適合本地化的文創產業項目。1、經濟轉型——臺灣文創產業的源頭。追溯臺灣文創產業的源頭,也是來自於臺灣經濟的轉型。
  • 臺灣文創園區發展特色
    而流行音樂、電影業、音樂及表演藝術業、視覺藝術產業四大門類佔比不超過3%。因此,作為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載體的園區,其大部分定位或者核心業態也是圍繞前六大業態展開,並以後4個業態為輔。儘管臺灣的文創園區起步較晚,但在策劃、產業聚集、運營模式等方面都有自己的優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 不可錯過的臺灣文創
    臺灣商品中心邀您參觀來自臺灣的品牌創意設計,為您的商品尋找合適的品牌形象,讓您的精神及文化融入品牌,提升品牌形象,吸引消費者,從而建立品牌忠誠度。關係企業「洛德藝術」成立於2013年,除藝術家與藝術畫作之經紀代理外,更進行藝術授權服務、藝術文創商品開發。提供服務:各式商品、商業、藝術文創目的之IP授權,包含吉祥物及藝術圖像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