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罪者9》:人生真的很諷刺,關於柳菲

2020-10-12 唐老師教育集團

追到《食罪者9》了,從1讀到了9,經歷了這麼久的等待,這第9部的故事還是很過癮的,雖然也有些意外,但結構和情節烘託的真不錯。

這一部裡面的溫欣變成了藥引子,絕對女主角變成了柳菲。有時候人生真諷刺,比如柳菲。她曾經有著完美的人生,完美的未來。父親是醫生,母親是教授。一家人無比美好。這樣的美好人生說破碎就破碎了,而且碎的讓人不忍直視。她父親作為醫生去急救賓館裡的女病人,被人誣告強姦。對方買通了女方受害者,還買通了她父親的女助手小護士,證詞強大,且她父親自此人間消失。


這個情節其實不太「圓」。因為對於強姦案,光有證詞,還得有證據。因為警方要以「事實說話」。串供太可怕,雖然受害人和小護士都被買通了,但是沒有一件關鍵證據也不能定案。只是這一事件作為整個故事的靈魂,也是真相最最關鍵的地方,還是充滿著爭議。因為「真相」仍然需要證據來澄清,不能憑藉推理和個人思考,來主觀判斷。

於是作者就複製了一個案中案,就是柳菲。她跟她父親一樣,也變成了詭異的連環殺手的嫌疑人,如同她父親當年被當作犯罪嫌疑人被警察追捕,現在變成了追捕柳菲。只是情節中多了一個男主角,心理學醫生丁潛。其實在這個強大的故事裡面,丁潛的角色並不是特別重要。

反而,變得重要的,是那四個人:江海洋、王悅、李肅陵和胡小雯,還有那個當前的女受害人。。這四個人有著複雜的人生軌跡,甚至是從白到黑來描述也不為過。他們四個人,就是當年陰謀陷害柳菲父親的同夥。這群同夥並不親密,是利益和金錢讓他們迷失徵途。

馬克思引用過這段話:一有適當的利潤,資本就膽大起來。如果有10%的利潤,它就保證到處被使用;有20%的利潤,它就活躍起來;有50%的利潤,它就鋌而走險;有100%的利潤,它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有300%的利潤,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絞首的危險。

人性的弱點在利益和貪念面前,暴露無疑,可怕至極。


其實故事的結構並不新鮮。關於當年的罪惡同夥,在罪案被歲月湮滅的多年以後,開始相繼被害身亡變成連環兇案的情節,我已經是第三次讀到了。第一次是在《清明上河圖密碼》裡面讀到,第二次是在一本小說(忘記書名了),這第三次就是在《食罪者9》裡面讀到。雖然我的閱讀順序並不是作者們創造故事時的真正順序,並且我也不覺得他們參考過別人的思維模式。因為每個人對故事的架構和案情設計都不一樣,這些想法和設計也不一定非得靠借鑑才能得到,有時候人們腦海中的某些想法真的會不謀而合,所以可以理解為「如果情節雷同,純屬偶然」。

《食罪者9》的最終兇手的確很破圈,是一個意想不到的人。只是這個「意想不到」並不是特別值得驚喜,真相的焦點,其實還是在江海洋、王悅、李肅陵和胡小雯以及那個女受害人五個人身上。此因此果,都是他們一手製造的。

只是讀完故事,閉著眼想一想,人生真的相當諷刺。心痛柳菲三秒。


然後溫欣案並沒有結局,真相尚沒有揭開,跟柳菲同病相憐被警方當作嫌疑人的丁潛,還沒有洗脫掉身上的疑點。在此期待這一案情的高光時刻吧,所以肯定有《食罪者10》了,只是它會不會是整個系列的大結局,還真的猜不到了。

相關焦點

  • 《食罪者》系列完結!難以泯滅的仇恨與罪惡.深夜勿看!全程高能!
    《食罪者》系列大結局啦!相信很多小夥伴和小編一樣等了很久《食罪者》的完結篇。苦苦守候的書友們!還不快看看小編的先行劇透!《食罪者》系列是懸疑作家宇塵的長篇小說,他很擅長鋪墊案件的細節部分以及營造恐怖的氛圍。最後再給讀者來一個漂亮的反轉,讓人心中豁然明白,原來自己又猜錯兇手了!《食罪者》系列原名為《無罪謀殺》,但你知道食罪者是什麼嗎?
  • 《食罪者》8丨匪夷所思的事件背後,隱藏著一個不為人知的秘密
    直到最後自己被推下地鐵站站臺,差點喪命,找到那個地鐵站似乎在旁邊看熱鬧的帶孫子的老頭時,丁潛自以為找到了絕對正確的答案:這個老頭是蔣雨馨上中學時的老師,曾經一念之差侵犯了當時才14歲的小姑娘,又在後來看到蔣雨馨的人生磨難和電視訪談,深深懊悔自己對小姑娘犯下的罪孽,所以布局一個一個殺害貌似和歌星安琪有不利交集的那些人,然後以此向蔣雨馨來表明自己的歉意深重
  • 《食罪者5》:紅衣女孩離奇死亡背後的秘密
    宇塵出品的《食罪者》系列故事,以殺人分屍案件拉開序幕,1-4部的每部都以一個類型的兇殺案件為主線,懸念滿滿,翻轉常令人驚掉下巴,感覺相當精彩。每部作品都依次透露一點兒有關男主角的女朋友——溫欣遇害的線索,抽絲剝繭般地展露案件真相的一角。然而,完整的真相卻總是猶抱琵琶半遮面。
  • 《食罪者8》:一首歌引發的血案
    看《食罪者8》的時候,我感覺周圍的空氣都下降了好幾度,並且一度感覺自己要跟著一起陷入進去了。所以,心理不夠強大的人,一定不要看!《食罪者》系列是創新式懸疑作家宇塵的系列小說,它有另外一個名字《無罪謀殺》,目前為止,在喜馬拉雅上的播放量超過10億次,它的內容也確實不辜負這個播放量。《食罪者》系列講述了心理醫生丁潛如何協助警方解開一個個離奇的案件。
  • 《食罪者8》高級心理層級的對戰
    在演唱會上,安琪遭一名狂熱歌迷襲擊,而第二天這名歌迷和另外三人全部自殺死亡,住在對門的大爺告訴警察,似乎前一天晚間,安琪進入過歌迷的房間…《食罪者8》宇塵的《食罪者8》繼續進行,丁潛剛從上一個事件中脫身,轉眼又陷入了蔣雨馨的案件中,他不得不加入調查,畢竟面對蔣雨馨的重大嫌疑,他只能將溫欣的事情暫時擱下,全力解開連環自殺案件。
  • 《食罪者4》:無罪的謀殺
    ——《食罪者4》正如我前面所說,因為忘了寫,所以我又把書快速翻了一遍。那些劇情就在我腦海裡開始一幕幕上演。懸疑小說看多了,很多劇情自己會去揣測,印證,要是被自己猜對了,又覺得沒新意,猜不對,有時候覺得作者安排的劇情不合理,挑挑刺,有時候覺得作者的神通廣大,讓我又看到一本深刻的小說。
  • 《食罪者6》沉寂20多年的懸案究竟還有沒有真相大白的一天?
    看完了《食罪者5》立馬就拿起了《食罪者6》,因為不連著看實在是不過癮。故事依然是圍繞著丁潛未婚妻溫欣之死展開,《食罪者5》中出現的新角色巫雲飛給丁潛透露了一個新的消息,溫欣死的那一天採訪了一個可能涉及20年前一樁碎屍懸案的「食屍鳥」。深情如許的丁潛當然不會放過任何蛛絲馬跡,單槍匹馬就將「食屍鳥」給約了出來。當然了結果肯定應了我們慣常的套路,丁潛被獸用麻醉劑給藥的不行不行的。
  • 《食罪者》第七部|懸案總有撥開雲霧的一天,想不到結局竟是這樣
    《食罪者》系列的第六部和第七部都是圍繞著一個20年前的「東洲碎屍案」展開,案件原型1997年轟動全國的南大碎屍案。案件具體情形我就不在文中敘述了,可自行網上了解。第七部是接著第六部的故事繼續進行的。隨著對案件的深入,連環的案情一個接一個。就像普通麵店小老闆的怨念,你永遠不知道人心有多惡,也永遠不要試探人性。
  • 《食罪者》第八部|自殺遊戲—心理學謀殺,人性的黑暗才是真相
    千呼萬喚始出來,《食罪者》第八部在今年八月刊印了第一版。這部的主角蔣雨馨,相信一直追更的讀者不會陌生,這個名字在《食罪者》系列的第二部讓我們一起期待《食罪者》第九部。
  • 人生真是諷刺,一個人竟然真的會變成自己曾經最反感的樣子
    人生真是諷刺,一個人竟然真的會變成自己曾經最反感的樣子。1:過去的故事總歸成為回憶,會痛,會哭,會想起,到最後總會落幕;我沒有停止過愛你,只是不會再講出來了,因為我無論怎麼努力,你都無法感同身受,我會永遠將你放在我最深的心裡。
  • 18幅關於生活和網絡的諷刺漫畫,看懂的人,都擁有大智慧
    當我們跳出這個環境後,就會發現我們原本的生活環境和習慣存在著許多問題,插畫家塞爾吉奧就是這樣一位擅於思考和自我反省的藝術家,他創作了許多關於我們人生、社會、生活相關的諷刺插畫。 塞爾吉奧將他的插畫作品取名為《心靈射手》,本意也是希望可以通過他的作品給人們帶來警醒。
  • 《9號秘事》第五季:仍然辛辣諷刺,精妙反轉
    本月英劇《9號秘事》第五季開播,還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每集一個獨立故事,發生在單一密閉空間,情節人物集中,用大量臺詞推進劇情,往往在故事最後有個意想不到的反轉,故事類型在驚悚、懸疑、荒誕、溫情之間切換自如,不變的是滿滿諷刺和自嘲的英式幽默。
  • 成語博士買驢諷刺的是?_9月22日螞蟻莊園答題
    成語博士買驢諷刺的是?_9月22日螞蟻莊園答題時間:2020-09-22 09:07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成語博士買驢諷刺的是?_9月22日螞蟻莊園答題 成語博士買驢諷刺的是?9月22日螞蟻莊園每日一題的答案是什麼?
  • 人生就是諷刺,你永遠都不知道它的意思!《請回答1988》之十七
    我們從小就被告知人活著要有意義,可是,人生到底有什麼意義?好像又沒有告訴我們?你有沒有想過人生也許本來可能是沒有意義的呢?人生也許本來就是荒謬的,人生就是諷刺,你永遠都不知道它的意思!當我們生活的很累的時候,我們總是想起那段在學校的時光,那時候似乎也很累,但是真的很快樂!在學生時代,你會覺得這一段的人生真的美好嗎?不會,我們那時候想得更多的是,我們快點長大就好了,也許就不會那麼辛苦啦!你看,當我們在人生的每一個階段的時候,我們總是搞不懂它那一段時光的意思,人生真的就是諷刺呀!
  • 諷刺社會現實醜態的9張插畫,初看搞笑,再看無奈,值得回味
    諷刺社會現實醜態的9張插畫,初看搞笑,再看無奈,值得回味21世紀的人類,比起20世紀、19世紀來說,不僅讓大部分的人類遠離了飢餓和戰爭,從人們的生活質量來說,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孩子們能夠平安的上下學,家裡人也能夠一家團聚,閒時尚可帶孩子外出遊玩散心
  • 9幅值得反思的諷刺插畫,「處世不深」的年輕人,可能不會明白
    我們經常聽到這樣一句話,就是藝術源於生活,但卻又高於生活,通過藝術的形式來表達一些問題,往往更能讓人願意接受,像我們熟知的插畫,就是這樣的很棒的藝術,用簡單直接的繪畫,表達出作品背後想要傳遞的想法,這大概就是作者最需要給大家展現的,世界上有許多正能量的插畫師,今天小編來分享一下,9幅值得反思的諷刺插畫,「處世不深」的年輕人,可能不會明白
  • 剝離了社會諷刺,喪屍片能成票房冠軍是真的「諷刺」
    只可惜,期望是真的,失望也是真的。豆瓣評分跌至 5.6,全網一片吐槽。即便如此,魚叔也甘願以身試毒。故事發生在韓國首爾。劉亞仁飾演的俊宇,是個宅男。這天像往常一樣,起床,洗漱,打遊戲。原以為會是類似《極限逃生》中的橋段——更高樓層上的人,更容易被發現,藉此諷刺階級差異和特權。結果並沒有。直升機起初之所以沒救他們,只是眼瞎。真的只是沒!看!到!而已!以上情節,如果不是為了諷刺,那就顯得非常多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