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家族分崩離析,父母瘋癲離去,亂世中的女子如何居於佳人

2020-12-23 文史海洋FS

小說《飄》意為隨風飄去,是美國作家瑪格麗特.米歇爾創作的以美國南北戰爭時期社會變化為背景,圍繞戰爭前後主人公嘉麗性格,生活等種種突變為主線的一部長篇小說,1936年出版,1937年榮獲諾貝爾獎,1939年以《飄》改編的電影《亂世佳人》在世界電影史上更是經典之作。

作品被多數人認為是以主人公斯嘉麗的愛恨糾葛和人生遭遇為中心的長篇愛情小說,但它更生動再現了美國南方社會種植園經濟由興盛到崩潰、奴隸主生活由驕奢淫靡到一蹶不振,窮途末路,奴隸階級挑起戰爭到以失敗告終,奴隸階級經濟體制被資本主義經濟體制全然替代的美國南部奴隸社會瓦解史。基於這樣的亂世之中,主人公斯嘉麗在面對母親去世,父親瘋癲從而家族分崩離析的困境中如何成為佳人,並傳達女性意識的呢?

一、亂世前在優越生活中養成的性格特點成為不可或缺的因素

斯嘉麗出生在美國南部擁有眾多黑人奴隸的塔拉種植農場裡,因而她身上既有過分講究教養習俗,溫和善良的貴族氣質,也有精明又凡俗的貧民氣質。這些得益於她遺傳了父親粗獷,不拘小節,脾氣火爆豪爽的性格和母親從小潛移默化的道德薰陶,不過這也使得斯嘉麗在想做母親那樣大家閨秀的貴族淑女時,骨子裡又脫不開那些離經叛道的想法和叛逆。

戰前斯嘉麗擁有眾人羨慕的財富地位和家庭背景,她愛慕虛榮,單純,切實際又不失小巧思,因為具有極強的虛榮心,她對於心愛人艾希禮和美蘭尼這兩位南方貴族代表所探討的音樂、詩句,歌賦等書中的一切毫無興趣。相比之下她更愛在舞會中吸引眾人目光,在貴族小姐中奪得穿衣花魁,騎著駿馬留戀於各色男人之間。

她不允許聚會上話題的中心不是斯嘉麗,更對自己不是出風頭的那個,不是引人注目的那個感到不耐煩。這樣單純虛榮的小姑娘對於愛情更是不可一世的態度,對於艾希禮她覺得憑藉自己富有的家庭、無可挑剔的外形條件必定穩操勝券,將他拿下。

在聽到不是自己的消息後,在心裡發出:「啊,這不是真實的,是他哥兒倆弄錯了,希禮是不能愛她的。 像媚蘭那樣一個小耗子一般的小個兒是沒有人會愛上她的。」選擇不相信,不接受,認為美蘭尼那樣的女子怎會受的心愛人的青睞,更認為艾希禮是深愛自己的,在當面表達愛意被拒絕後,為賭氣送上一生幸福。

不難看出斯嘉麗因天生麗質和生活環境的促使,使得她認為高傲的優雅生活是理所應當且毫不費力的,對於觸手可得的糖果和玩具不以為然,而得不得的愛情竟用幼稚天真任性甚至看似瘋狂的「哭鬧方式」來叫囂賭氣。可亂世前的這一切都不能看出斯嘉麗的全貌,就如同滿足自己虛榮心一般。

斯嘉麗保留了對待自己想要事物追求到底的決心,在面對心愛人結婚卻還要表達愛意,斯嘉麗保留了不怕世俗的唾沫,迎難而上的勇氣,最重要的是斯嘉麗一直沒有忘記母親給予自己的良好品質。

二、母親病逝,父親瘋癲,家族敗破,亂世的種種磨去了任性自私,蛻變迫在眉睫

斯嘉麗為氣艾希禮而去與查爾斯結婚,這樣任性的行為在戰亂的爆發下不可再現。斯嘉麗嫁到查爾斯亞特蘭大的家,就離開了家鄉塔拉,在戰爭爆發後,查爾斯和艾希禮的相繼上了戰場,不幸的是丈夫查爾斯病死在戰場上,沒有感情的婚姻也要約定成俗,斯嘉麗就此變成了新婚寡婦,那些讓她閃閃發光,奪得穿衣花魁的美麗服飾便離她遠去了,留給她的是不能帶花札,不能穿豔麗,一襲黑衫的寡婦裙。

比寡婦黑裙更黑的是之後更不幸的生活,不知是深愛艾希禮還是道義作祟,斯嘉麗竟然答應了艾希禮幫忙照顧身懷六甲的情敵美蘭尼。再者斯嘉麗更深受母親病危的折磨,怪不得立馬飛到母親跟前,可是面對懷著孕的美蘭尼斯嘉麗母性光輝告訴她不能做拋棄之事。

美蘭尼生產那天可謂是斯嘉麗亂世生活的開始,面對沒有醫生,自己又對生孩子一竅不通,更要面對不斷呻吟的孕婦,斯嘉麗如同頭上懸著千斤頂,壓力和不知所措壓得她不能呼吸快要暈倒,這樣的場面平常的貴族小姐早已昏倒不省人事,斯嘉麗告訴自己不能倒在這樣尷尬的場面,堅持了下來。而後斯嘉麗拖著剛剛生產完奄奄一息的美蘭尼和被炮火和北方軍嚇得不知如何的不足月嬰兒逃離亞特蘭大這個亂世中心。

途中她們在休息整頓時,遇到了一頭老母牛,這時以前那個大小姐斯嘉麗好像又回來了,面對老母牛顫顫巍巍,敢怒不敢言,確實啊以前的斯嘉麗是連襪子掉了都不會也不需要彎腰去撿的貴族啊,現在呢不僅拖家帶口,還要被迫殺生。

沒辦法嗷嗷待哺的嬰兒需要喝奶,奄奄一息的產婦和自己都需要吃,她們急需活下去的口糧,就這樣斯嘉麗再怕牛,也用自己珍愛的唯一的完整的衣裙,斯成一條一條的布條做成了武器,制服牛的過程即使給足了勇氣也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磨的手上的血泡譁譁流血,不過總算又過了一道坎。

一心回家的斯嘉麗,一是為了病重的母親;二是心裡留存著家是避風所,父母是保護傘的信念,從小到大無論多難只要回到父母身邊什麼困難啊擔子啊都可以卸下,父母都可以幫忙解決。可讓斯嘉麗沒想到的是本以為沒有戰火侵襲的塔拉,農場家裡有著更大的「亂世」等著她,原來母親早已在一天前撒手人寰,父親因為母親的去世神志不清,悲傷過度近乎瘋癲,而那個避風所塔拉農場呢,什麼都沒有,亂七八糟,家裡更有十幾張飢餓的嘴等著吃飯。

本以為的天堂生活付之東流,斯嘉麗痛苦,過度悲傷,但沒有像父親般極度悲傷,被摧毀的不堪一擊,她從農場亂世中振作起來,她想起了自己的母親,溫文爾雅,罵人都沒有高聲調,但卻掌管著整個農場的大家閨秀,想起了自己家族那些個先輩創造農場,忙碌在種植園裡的身影。

至此斯嘉麗懂得難過沒有用,悲傷更不能解決什麼,她要振作,像自己的母親,先輩們一樣迎難而上,她拋棄了貴族小姐的一切,帶領大家下地勞作,像一個黑人奴隸一樣沒日沒夜的勞作。無論是多餓多痛多苦,受到過多少屈辱和困難,她都像個戰士一樣屹立不倒,誓死堅持,她堅持下來了。不僅如此她還學會了指揮家人各得其所,自己事事躬親,帶頭下棉花地摘棉花,在面對暴徒北方軍的侵掃能有條不紊的指導大家藏好該藏的食物和牲畜。

斯嘉麗在戰時是堅強勇敢的,因為她經歷過亂世的殘虐,她本是面對生靈家畜都不敢靠近和不忍傷害的小公主,可在當一個北方老兵擅闖進來試圖傷害她們時,斯嘉麗像一個女戰士般舉起了步槍殺了人。這一切倒是環境和心境給斯嘉麗打了催化劑,讓她迅速蛻變成長。

三、涅槃重生後的亂世佳人

看似一切回歸正常軌道的斯嘉麗,又遇到了北方資本家徵收大筆農場稅的難題,斯嘉麗為了保住家族的命根開始了一系列「任性」的做法,先是想到了本就對自己一見傾心的船長,想再次把握他的心已拿到錢財,斯嘉麗穿著寡婦裙毅然決然的走向舞會,開啟了一條新路。

不知是造化弄人還是時機太好,船長並沒有成為斯嘉麗的囊中物,反而無意碰見的妹妹的未婚夫成了首選,妹妹未婚夫開了一家店手裡有一筆錢,斯嘉麗為了解決困境就謊稱妹妹已嫁人,自己用計嫁給了他解決了稅務問題。而後的斯嘉麗對新的功利世界有了更為清晰的認知,自己不能依附在家庭和男人下,只有金錢才是最大的安全感。

她就在周遭的指責和輕視謾罵下拋開丈夫開了一家木材加工廠,像當時的男人一樣經商,做生意。為了利益不僅把自己的婚姻當做籌碼,為了在一票男人中脫穎而出,她與和南方打仗的北方佬做生意,非法僱傭罪犯為自己沒日沒夜的幹活,結果的確喜人,斯嘉麗的生意經營的比大多數男人好太多了,她也得到了她的安全感。

再說回斯嘉麗的感情生活,一個可以拿婚姻做交易的人卻對青春時期的艾希禮念念不忘,深愛至深,在第二丈夫死後,斯嘉麗喪服還沒脫掉就和船長白瑞德結婚,但二人好景不長,或是太相似,矛盾越來越多,兒女都不長壽再加上艾希禮的出現,斯嘉麗又動搖了。

面對艾希禮她心存希望無視美蘭尼的感受,次次勸說艾希禮與自己私奔,直到美蘭尼死後,艾希禮是個膽小懦弱與新世界格格不入的人,他不可能像斯嘉麗那般。斯嘉麗這時意識到無果和發現自己的真心,再回去找白瑞德時,便一切都晚了。

故事的結尾看似不怎麼樣,但主人公斯嘉麗活過了這一生無怨無悔,改編電影《亂世佳人》更突出了斯嘉麗的愛慕虛榮,貪戀錢財,及時行樂,但也不乏主人公的愛和責任。很多人說斯嘉麗這個亂世佳人在亂世之後就是個自私,卑鄙,貪婪的女人,從斯嘉麗後期做的種種中確實這樣,但不能以偏概全,從她對艾希禮和白瑞德的態度來看斯嘉麗還是懂的愛,知道珍惜只不過一切都晚了;

再從她對待美蘭尼來看,她是一個有愛有責任的新女性,對於艾希禮的情感是不足於撐起那樣的照顧。而且斯嘉麗的經歷是後期再轉變的最大原因,亂世困難給予斯嘉麗自強堅強獨立,更也會附贈對於一切都很難抓住的虛榮和永不滿足的貪婪,這不就是人的本性嗎,只是斯嘉麗敢開誠布公的承認。

作者塑造的斯嘉麗是一個矛盾鮮明的個體,她有水一般的溫柔更有火一般的猛烈,能在命運的重壓下奮起反擊,也會在手裡有一副好牌時把事情搞砸,這些都是基於那個時期那樣環境下,與男性階級和倫理道德「唱反調」的結果。

無論是電影還是小說,作品想告訴我們的並不主要是主人公的喜怒哀樂,而是想讓大家看到以主人公為縮影的女性在面對亂世,面對戰亂,面對一切困難並沒有像作品裡的男性那般認為的不堪一擊,一無是處,沒有智慧,不能立足社會。除去斯嘉麗主人公的光環,也不乏看到在《飄》裡看似是由男性為主的社會中,農場婦女卻是實際掌管者,在戰亂結束後,家裡男性死的死,傷的傷,經濟飄零的情況下,那些所謂只知道家長裡短的貴族小姐,婦人走向社會,團結起來,搞定一切。

像由烤餡餅起家而開起麵包房的梅裡太太,去學校教書的米德太太,教音樂的幫內爾太太,畫瓷器的範尼和埃爾辛太太,再還有塔拉農場的管理者--斯嘉麗的母親,更有即使是情敵但始終與斯嘉麗站在一起,即便再虛弱也會拖著軍刀幫助斯嘉麗抗擊北方老軍的美蘭尼等等。

以斯嘉麗為代表的南方婦女在實際生活中即使沒有權力和自由,但她們都是活生生有血有肉,更有情和愛的人,當她們的情感與倫理禮教發生衝突,相互交織時,她們都會奮起反抗,勇敢且堅韌,不留餘力表達自己,表達對自我意識的追求,更重要的是她們對當時社會經濟的巨大貢獻,是真正意義上的亂世佳人。

相關焦點

  • 《飄》在中國,電影為何譯作《亂世佳人》?
    《飄》在中國由傅東華翻譯的《飄》第一個中文譯本。《亂世佳人》海報中的郝思嘉與白瑞德。今年是美國現代女作家瑪格麗特·米切爾誕辰120周年,同時也是小說《飄》第一個中文譯本問世80周年。父女二人凝視著美麗的落日餘暉中的塔拉,二人身影漸漸縮小,同時主題音樂響起……1940年,影片《飄》獲得第12屆美國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電影劇本、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彩色攝影、最佳藝術指導、最佳剪輯八項大獎。同年,電影《飄》引進到國內,在上海上映四十多日。電影最初譯為《隨風而去》,後來改為《亂世佳人》。
  • 不看《亂世佳人》,你就不飄了嗎?
    為什麼要下架《亂世佳人》? 《亂世佳人》是根據瑪格麗特·米切爾小說《飄》改編的愛情電影。影片以美國南北戰爭為背景,講述了主人公斯嘉麗與白瑞德之間一段跌宕起伏的愛情故事。1940年,該片在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上獲得了在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女主角在內的十個獎項。
  • 亂世佳人涉嫌種族歧視?這部經典電影可是改編自文學經典《飄》
    《亂世佳人》下架!???想起高一英語課講到人權運動,老師給我們放了《亂世佳人》的片段,她提到片中角色黑媽媽(也就是黑人保姆)行動笨拙,有醜化黑人的嫌疑,反映當時的種族歧視。故事情節,太多年了不太記得,印象中是很不錯的,我為情節一度落淚。當年不明白瑞德的真心,一直堅定地站艾希禮,後來才意識到艾希禮是個情感上的懦夫,恍然大悟:原來瑞德才是男主。
  • 傳奇影后奧利維亞·德哈維蘭,亂世佳人梅蘭妮,隨風而去了
    風一樣的時代已經過去了,亂世佳人奧利維亞1916年生於日本東京,父母都是英國人,父親是名有名的律師,母親是舞臺劇演員。一邊渴望著自己有個安穩的生活,一邊又要十分努力地追求自己的夢想,她的繼父認為一個女孩子就應該在家裡當大姑娘,不應該拋頭露面在外面瘋瘋癲癲地演戲唱戲
  • 美國種族衝突下《亂世佳人》的命運
    美國廣泛的抗議活動促使媒體對流行文化中種族的描繪方式進行了反思,結果之一就是美國最熱門電影《亂世佳人》從華納媒體提供的隨選視頻服務平臺(HBO Max)的目錄中暫時刪除。據HBO官網,此片在重新上架前,將添加更多的歷史背景內容。《亂世佳人》是一部什麼電影?為什麼它會遭下架的命運呢?
  • 《亂世佳人》下架引起波瀾
    圖片來源 亞馬遜網站  綜合編譯 賈曉靜  上映75年來,《亂世佳人》一直是美國最受歡迎的電影之一。如今,這部以美國南北戰爭為題材的經典之作,因「對奴隸制的錯誤描述」大受抨擊,並被美國華納旗下流媒體平臺HBO Max從播放名單上「除名」。  《亂世佳人》改編自美國作家瑪格麗特·米切爾的小說《飄》,獲得10項奧斯卡獎,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最成功的商業電影之一。
  • 川普不服《寄生蟲》,力薦《亂世佳人》——原著《飄》才是寶藏
    我們的《亂世佳人》才是經典。」因為這句話,我又看了一遍《亂世佳人》。果然年輕時看不懂,現在再回顧,感觸頗深。白瑞德的扮演者一出場,我就驚呼:太帥了!可是當年為什麼沒品出來呢?看完電影,心癢難耐,買了傅東華翻譯版《飄》,果然,這次買對了。摘抄一些精彩的景色描寫片段,你便懂得此版妙處。1.這時候,太陽變做了一團血紅的波動物,正向燧石河對岸的山背後落下去,於是那四月白天的溫熱,就漸漸減退成一種微弱而芬芳的清冷了。
  • 上映81年的《亂世佳人》,這次真的「飄」了?
    昨天,HBO Max臨時下架了反映美國南北戰爭的史詩片《亂世佳人》,造成轟動。要知道,《亂世佳人》曾被美國電影協會(MPAA)列為20世紀最偉大的電影之一。就在今年2月,美國總統川普還在一次集會上還提到,對今年奧斯卡最佳影片評選結果不滿,應該讓《亂世佳人》這樣的電影回歸。
  • 電影《亂世佳人》又上架了
    由於美國黑人的示威,美國華納流媒體平臺HBOMax下架的經典高性能電影《亂世佳人》在引入視頻後於再次上映。然而《亂世佳人》的國內視圖不受影響,但是「說明視頻」是在HBO在線觀看《亂世佳人》之前創建的。重新推出的電影《亂世佳人》在放映前已在視頻中放映,電影傳媒學者JacquelineStewart告訴觀眾,「你將看到的是史上最為恆久流傳的電影之一,但它從宣布開始製作的那天起,就多次被抗議。」代表了內戰初期美國,「將其描繪成一個優雅和美麗的世界,沒有承認這個世界基於的奴隸制系統的殘酷」和刻板的黑人角色的浪漫描寫。
  • 《亂世佳人》電影中的時尚
    時尚與美的盛宴一個小女人和她的小身軀經歷了隨亂世而飄無法複製的大女人無法複製的 亂世中的翹佳人
  • 電影《亂世佳人》完整版
    《亂世佳人》是根據瑪格麗特·米切爾小說《飄》改編的愛情電影。由維克多·弗萊明 、喬治·庫克、山姆·伍德聯合執導,費雯·麗、克拉克·蓋博等主演,於1940年1月17日在美國上映。2020年6月10日,在「弗洛伊德事件」影響下,華納旗下HBO Max以「美化種族主義」為由,將經典影片《亂世佳人》下架, 2020年6月25日重新上架,僅在影片播放前加上了相關說明視頻,保持了影片的原版形態 。
  • 《亂世佳人》:被敘述的南方
    其實,《亂世佳人》不是純粹地被下架,而是需要為影片添加種族歧視方面的說明。| 經典電影《亂世佳人》海報。這意味著,以後我們觀看這部電影之前,需要先接受這樣的觀點:這部影片的內容對黑人有歧視,對黑人的描寫存在刻板印象。這樣的處理方式,有點像我們過去學習語文課文,最後總要有一個思想中心總結。
  • 一生要看的50部電影之三——亂世佳人
    亂世佳人  好萊塢電影史上最值得驕傲的曠世巨片  奧斯卡史上一個不可逾越的&34;  一首人類美好愛情的絕唱,一幅反映社會政治、經濟、道德諸多方面的巨大而深刻變化的歷史畫卷。  《亂世佳人》是根據女作家瑪格麗特·米切爾的暢銷小說《飄》改編而成的,耗資巨大,場面恢宏,人物眾多,劇本一再更改,三易導演,小說贏得了普利茲文學獎,電影也最終奪得多項奧斯卡大獎,甚至在幾十年後仍是全球最賣座的影片,不能不說是電影史上的一個奇蹟。
  • 《亂世佳人》,一部失敗者的哀歌
    一部小說《飄》,和一部電影《亂世佳人》,令到歷史的失敗者,煥發新生。持續了4年的南北戰爭,最終以北方聯盟的勝利而告終。南方人失去了幫助他們發家致富的蓄奴制,還要被批判,唾棄。有些人選擇融入北方的新文明,有些人選擇頑固死守過時的舊制度,有些人,則選擇用文字去進行懷念。
  • 周末電影《亂世佳人》
    接近4個小時的多項奧斯卡得獎影片《亂世佳人》,導演拍這麼長的電影,開始大家肯定覺得瘋了吧,這麼長,不得把人給看睡著。
  • 名著《飄》的續集《斯佳麗》,為亂世佳人續寫「明天」的故事
    小說《斯佳麗》是由美國著名南方作家亞歷山德拉·裡普利為經典名著《飄》作的續集。原著《飄》中,作者瑪格麗特.米切爾以瑞特·巴特勒離斯佳麗而去結束了《亂世佳人》的故事,並留下了一個引發人們無限遐想的「明天」的結尾,而且瑪格麗特·米切爾生前堅決拒絕這個故事有個結尾。
  • 永遠的亂世佳人——費雯·麗
    1939年12月15日,超過30萬人湧上亞特蘭大街頭,迎接他們心中的明星,這個明星不是某個人,正是電影《亂世佳人》。這部史詩級巨作在1940年一舉奪得八項奧斯卡大獎,電影上映後當年票房約4億美元,相當於現在的60億美元左右,這個世界紀錄至今無人企及。
  • 《亂世佳人》被下架:過度追求「政治正確」是正確的嗎?
    《亂世佳人》改編自著名小說《飄》,原著中的主人公斯嘉麗生活在南北戰爭前的南方貴族莊園的環境中,而歷史上,南北戰爭之前,南方農場主確實有很多黑人奴隸,在美國南方的黑人都遭受了不公的待遇和殘酷的種族歧視。斯嘉麗所愛的男性人物是一名南北戰爭中的「3k黨」(the Ku Klux Klan)成員,這使得故事具有了一定「美化3k黨」的嫌疑。
  • 費雯麗,永遠的亂世佳人
    如同油畫中走出的古典精緻的相貌但回顧費雯麗作為真正的表演藝術家的一生你會發現她的才華更甚於美貌1938年憑藉電影《亂世佳人》不同年齡段的費雯麗她的美直到25歲左右才被世界發現,《亂世佳人》裡那些不厭其煩的大特寫宣告上帝又給人間帶來一位天使,美到攝人魂魄的眸子溢滿甜美,任性中隱隱有種驚惶與防備的神經質。
  • 電影《亂世佳人》重新上架
    因為美國黑人遊行示威活動,6月9日從美國華納流媒體平臺HBO Max下架的經典高分影片《亂世佳人》,在片頭加了說明視頻後,今天又重新上架。 但國內看《亂世佳人》不受影響,只是HBO在線看《亂世佳人》之前有了「說明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