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電影史上一個特殊的日子
對於費雯麗,我們總是習慣這樣評價她
——「她有如此美貌,本不需要如此演技,她有如此演技,本不需要如此美貌」
如同油畫中走出的古典精緻的相貌
但回顧費雯麗作為
真正的表演藝術家的一生
你會發現她的才華更甚於美貌
1938年憑藉電影《亂世佳人》獲得 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 ,也是第一位獲此殊榮的英國女演員。
之後費雯·麗回到英國發展戲劇,1950年後再次闖蕩好萊塢。
1951年憑藉《欲望號街車》獲得第16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沃爾皮杯最佳女演員獎,1952年第二次問鼎奧斯卡最佳女主角。
1953年成為第一位獲得英國電影學院獎(被稱為英國「奧斯卡」)的英籍女演員,1963年獲得戲劇獎託尼獎最佳女主角獎。
1967年7月7日因肺結核在英國倫敦伊頓廣場54號的家中病逝。
1999年被美國電影學會選為百年來最偉大的女演員第16名。
費雯麗具有一種天生的高貴氣質,在高貴中隱隱帶有一絲哀愁。
有一種天然的沉靜之美,這種沉靜讓人愛憐。
這種氣質唯她獨有,後人似乎難以仿效。
不同年齡段的費雯麗
她的美直到25歲左右才被世界發現,《亂世佳人》裡那些不厭其煩的大特寫宣告上帝又給人間帶來一位天使,美到攝人魂魄的眸子溢滿甜美,任性中隱隱有種驚惶與防備的神經質。
到了《魂斷藍橋》,她飾演的馬拉又呈現出完全不一樣的性格:一個被命運和自身性格毀滅掉天真從而無法面對自身的悲情女子。
費雯麗在裡面完美演繹出馬拉戰前的天真無邪
▼
和淪為妓女後的脆弱憔悴
▼
之間的轉變,又一次完美地證明了她超乎想像的演技。
這種集天賦和美貌於一生的滾燙的靈魂,給了她令人嘆為觀止的演技,也幫助她成就人人稱羨的愛情。
然而,儘管費雯麗的相貌無限接近於《飄》原著對郝思嘉的描寫。
她那雙淡綠色的眼睛純淨得沒有一絲褐色,配上烏黑的睫毛和翹起的眼角,顯得韻味十足,上面是兩條墨黑的濃眉斜在那裡,給她木蘭花般白皙的肌膚劃上十分分明的斜線,這樣白皙的皮膚對南方婦女是極其珍貴的。她臉上有著兩種特徵,一種是她母親的嬌柔,來自法蘭西血統的海濱貴族;一種是她父親的粗獷,來自浮華俗氣的愛爾蘭人。
但是其本人的性格中似乎卻缺少了郝思嘉的強韌和木空一切。
受盡肺結核的折磨,流產數次使她接近崩潰,精神疾病害她有異於常人,她與奧利弗的愛情不被眾人祝福,她只活了54歲。
生命的火焰太熾熱過早的連肉身一併焚毀
經典難以復刻,酷愛翻拍的好萊塢也沒有重啟過《亂世佳人》,但後輩對費雯麗的追慕卻似乎從來沒有停止過。
90年代有傳拍《亂世佳人》續集,伊莎貝拉.阿佳妮(之前介紹過她法蘭西永遠的女神,生日快樂)很喜歡費雯麗,同時也有這個意向,所以為《paris match》拍了這組照片,儘管後來不了了之,但這也算是兩個天才女演員的世紀聯繫吧。
澳洲女星凱特布蘭切特(被譽為當代最偉大的女演員之一)也曾在一個好萊塢29位明星為《亂世佳人》結尾的經典告別片段試鏡視頻中出鏡。
(就是這段)
有趣的是,這裡面大魔王反串的是白瑞德,視頻裡還有小雀斑反串郝思嘉的鏡頭,有WIFI的可以點開看看。
當然,還有不少她的影迷來模仿她在電影中的裝扮
▼
這是看到的最像的一位coser了
然而,就像我們都知道的,《亂世佳人》不可複製,費雯麗也只有一個
一點題外話|
因為查資料,重溫了《亂世佳人》,發現郝思嘉這個角色即便用現在的觀點來看仍然離經叛道到讓人瞠目結舌。
用現在某些人的話來說(雖然很不喜歡用「婊」這個詞)
就是「綠茶婊」中的「戰鬥婊」。
成日招蜂引蝶,沒有任何女性朋友,覺得天下男人都該愛她。
為了氣艾斯利嫁給了個愛她她卻完全不愛的查爾斯。
第一任老公戰死,一點不難過,覺得是種解脫。
下決心要守護住莊園,不惜向最討厭的白瑞德賣弄風情。
白瑞德暫時無法出手相助後,便搶了妹妹的未婚夫。
第二任丈夫死後她也是一點不難過,接著嫁給了一直傾慕她的白瑞德。
和梅蘭妮建立了深厚的友情,但仍然抓住一切機會向艾斯利示愛。
她自私自利到讓身邊人恨得咬牙切齒,天生不知道什麼叫道德束縛。
用原書中白瑞德的評價就是
「一個只從實際出發看問題而不多談什麼道德來掩飾問題實質的女人。」
「我們都是叛教者,親愛的,都是自私自利的無賴。要是整個世界都歸於毀滅,我們兩人都會一點不在乎的,只要我們自己安全舒適就行了。」
但是就是這樣的女人,卻牢牢著抓住了讀者和觀眾的吸引力。
她追逐愛情,但愛情沒有盤踞生命的全部,甚至於在明確了艾斯利對她長期精神出軌了之後,卻看清了這種只是「幻想」的感情的本質。
她不貞潔,不溫順,甚至不喜歡自己的孩子。(對女兒更多的是驕傲,愛意遠遠沒有白瑞德濃烈)
除了美貌,她身上沒有任何當時南方社會對女性的普遍美德。
但同時她又強大堅韌真實到你不能不佩服她的地步。
當戰火蔓延到亞特蘭大,城裡的人都逃命出城。斯嘉麗遵守著當初她答應艾希禮好好照顧梅尼的承諾,留下來照顧懷孕的梅尼。
在白瑞德的幫助下她帶著一個身體極度虛弱的產婦、一個嬰兒和一個遇見事情就像鴕鳥、極度不靠譜的女僕回到了她的家鄉泰拉。
當斯嘉麗經過大炮、戰火、北方大兵等重重困難後回到家鄉,不得不獨立肩負起當家人的責任。她在莊園裡種植收割,她每日為食物和生活所需發愁。
當北方大兵私自闖入斯嘉麗的家裡的時候,斯嘉麗敏捷地拿起手槍,當大兵向她走近,她果斷地對他頭部開了一槍,並妥善地將屍體埋藏。
除了艾希禮,她遇到的男人都成為實現現實需要的工具,她對他們的態度更像是利用而不是捆綁,即便常靠男人上位,卻能讓人無視男人在她身上的烙印。
她不是某個「王的女人」,反而會把他們都變成「郝思嘉的男人們」。
從現在人的角度來看,她更像一個「現實主義利己者」,但是我們又不能否定她的人格魅力。
愛死高低眉了
既然她的行為處事更像一個現代人的思維,那對於當代的影視劇終的女性角色是不是有更多的參考意義呢?
希望你們都來留言和我們討論。
推薦閱讀|輕戳
小燕子 | 瑟曦 | 二丫 | 奇點 | 五美
勞模姐 | 阿佳妮 | 新小花 | 關曉彤 | 張藝興 | 袁靚靚
午夜夢巴黎 | 卡羅爾 | 素媛 | 罪惡之城 | 對抗性侵 | 遇見你之前
漫威 | 迷妹 | 美戰 | 小女警 | 小丑女
烏龍女校 | 夏天 | 鍾無豔 | 實習生
傲骨賢妻 | 紙牌屋| 迪士尼
牡丹與玫瑰 | 廢柴 | 太陽的後裔 | 一吻定情 | 奶酪陷阱
餘罪 | 歡樂頌| 仙劍 | 小丈夫| 羋月傳 | 武神 | 明妃傳 | 老九門
不推薦閱讀|慎點
王思聰 | 雙標 | 鬧伴娘 | 主義 | 仇男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