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明尼蘇達州美國警察暴力執法導致黑人喬治·弗洛伊德(George Floyd)死亡,同時在美國新冠病毒大爆居家將3月的背景下,觸發了美國各州反對種族歧視此起彼伏的抗議活動及騷亂。美國廣泛的抗議活動促使媒體對流行文化中種族的描繪方式進行了反思,結果之一就是美國最熱門電影《亂世佳人》從華納媒體提供的隨選視頻服務平臺(HBO Max)的目錄中暫時刪除。據HBO官網,此片在重新上架前,將添加更多的歷史背景內容。《亂世佳人》是一部什麼電影?為什麼它會遭下架的命運呢?
《亂世佳人》是很多和我同齡的人最喜愛的電影之一,它是根據小說家瑪格麗特·米切爾的英文同名小說《飄》改編的美國史詩般的歷史浪漫電影 (英文名字都是《Gone with the Wind》,中文直譯為隨風而去,我國將書譯為《飄》, 而將電影翻譯為《亂世佳人》)。電影男女主角分別由克拉克·蓋博和費雯·麗扮演,費雯·麗因此一舉成名。《亂世佳人》在文化和商業上都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在1939年12月首次發行時,這部超長221分鐘的電影就風行一時,受到廣泛稱讚。1940年的第12屆奧斯卡金像獎中,本片獲得十三項提名中的十個獎項(八項競爭獎,兩項榮譽獎)。其中一項是哈蒂·麥克丹尼爾(Hattie McDaniel)因表演家傭媽咪(Mammy)而獲得最佳女配角獎,成為首位獲得奧斯卡獎的黑人演員。這部20世紀定期重新發行的電影已經根深蒂固植於美國大眾文化中。1998年美國電影協會評選的20世紀最偉大100部電影中,它排名第四。《亂世佳人》持續雄踞最高票房收入榜首超過了四分之一世紀,如果排除了對貨幣通脹影響的因素,它仍然是歷史上票房最高的電影。
《飄》是美國作家瑪格麗特·米切爾(Margaret Mitchell)1936年首次出版的小說, 這也是該作者唯一出版的作品。《飄》從一出版就受到美國讀者追捧,是1936年和1937年美國小說銷量最高的書籍。該書獲得1937年普利茲小說獎。截至2014年,根據哈裡斯民意測驗,《飄》排名美國讀者最喜歡的書榜第二,僅次於《聖經》;全球已經印刷了三千萬冊。
《飄》的故事主線是講述南方塔拉種植園的千金小姐郝思嘉 (Scarlett O'Hara)從1961年至1873年美國最艱難年代的愛情婚姻生活上的掙扎。風情萬種性格倔強的郝思嘉追求者眾多,但偏偏對斯文但又有些懦弱的表哥艾什利·威爾克斯(Ashley Wilkes)情有獨鍾。艾什利卻只愛相貌平凡但溫柔善良的梅蘭妮(Melanie)。在艾什利和梅蘭妮(Melanie Wilkes)訂婚後,郝思嘉賭氣地和梅蘭妮的弟弟查理斯(Charles Hamilton)訂婚,並與他在參加南北戰爭前夕匆匆成婚。查理斯死在美國內戰戰場後,為了付清塔拉莊園的稅而保住種植園,郝思嘉又騙嫁小有成就的商人弗蘭克(Frank Kennedy),但婚後不久弗蘭克就被北方人槍擊身亡。雖然白瑞德(Rhett Butler)自始至終一直就在郝思嘉身邊,有意無意幫助郝思嘉,並多次表達愛慕之心。但郝思嘉心裡只有艾什利,對白瑞德總是漫不經心,並不屑於他的愛。雖然後來在白瑞德勸說下,郝思嘉和白瑞德結婚生女,但郝思嘉還是念念難忘艾什利。白瑞德在遭受失去女兒的痛苦後,也對去贏得郝思嘉的真心實意灰。故事的結尾是白瑞德要離開亞特蘭大他們的家和郝思嘉,直到那時,郝思嘉才真正意識到她心裡真正愛的是白瑞德而不是艾什利。
小說的歷史背景是著名的美國內戰(1861-1865年)和戰後重建,故事的發生地在美國南方的喬治亞州的克萊頓縣和亞特蘭大市。美國內戰的主要原因是南方各州和北方各州長期對黑人奴隸制度的爭議。當時由於北方興起大規模的工業革命和工業化浪潮,不支持黑奴制度。但南方棉花的豐厚利潤加深了南方種植主對奴隸的依賴。參戰雙方為北方的美利堅合眾國(簡稱聯盟,北軍,Union)和南方的美利堅聯盟國(簡稱幫聯,南軍,Confederate)。北軍在戰略和經濟上的優勢使得當時邦聯將軍羅伯特·李在1865年4月放棄南部邦聯在維吉尼亞州的首府里奇蒙,李將軍在里奇蒙淪陷後投降。南北戰爭是美國歷史上最殘酷的戰爭,造成620,000至750,000人死亡,其死亡人數超過越南戰爭之前所有其他戰爭的總和。美國南北戰爭地主要在南部,南方許多基礎設施尤其是鐵路遭到破壞,種植園也被破壞和荒蕪。最後結果是南方邦聯瓦解,奴隸制被廢除,四百萬黑人奴隸被自由釋放。
戰後重建 (1865-1877)是美國南北戰爭之後動蕩不安時期,旨在重建南方各州和讓400萬新釋放的奴隸重新融入美國社會的努力。
《亂世佳人》影片中穿插很多美國南北戰爭和一些黑奴的情節。下面舉一些例子,也許你可以猜出這部電影下架的原因。
電影以美國內戰之前1861年4月在郝思嘉父母的塔拉種植園作為開始,然後郝思嘉新婚的丈夫查理斯,夢中情人艾什利和很多南方的年輕人參加邦聯軍隊保護奴隸制。
電影內有個情節,在一場舞會上,組織者要為南方邦聯軍隊募捐,男士可以通過捐錢選擇自己想要邀請的舞伴。雖然白瑞德認為南方邦聯會戰敗,但他依然出價一百五十美元黃金和當時剛剛失去丈夫的新婚守寡的郝思嘉跳舞。出乎大家意料,她竟然答應了邀請和穿戴喪服和白瑞德共舞。
當艾什利的妻子梅蘭妮生孩子時,郝思嘉去火車站找醫生幫助。她在火車站看到擁擠了很多在戰爭中傷亡戰士,醫生說很多受重傷的士兵等著他,沒法騰不出時間去幫助梅蘭妮接生。沒有選擇之下,毫無經驗的郝思嘉擔幫助梅蘭妮接生下新生子。由於當時亞特蘭大的情況非常糟糕,白瑞德偷了匹瘦馬和一輛小型貨車,然後和郝思嘉帶著梅蘭妮及她新生的孩子和一個年輕的黑女僕跟隨撤退的軍隊離開亞特蘭大,動身回去郝思嘉父母的種植園塔拉。白瑞德中途加入邦聯南軍離開。當郝思嘉回到莊園的時候,發現母親已經過世,父親因悲痛失去了理智,姐姐妹妹也病倒。除了她離家前的貼身奴僕媽咪和一個黑人工頭,獲得了自由的奴隸們都已經離開了種植園。北方軍隊把種植園所有的棉花樹都燒掉了。每天的維持一家大小的衣食住行非常艱難,有次當飢腸轆轆的郝思嘉發現地裡挖剩下的小蘿蔔時,她說道:」上帝可以作證,我不會被北方佬擊倒,我一定要熬過這段日子,當一切過去,我保證不再讓我和我的家人再也不會挨餓.....「
當郝思嘉嫁給弗蘭克後,她開始獨自經營一個磨坊。當時佐吉亞州治安很亂也很貧窮,聯盟北方軍隊實行了戒嚴。她每天來去磨坊都要經過一個犯罪率高的貧民區。以前在塔拉做奴隸工頭的大沙姆已經獲得自由也住在這個貧民區。有天兩個人試圖攔截搶劫郝思嘉,剛好被大沙姆碰見,大沙姆幫助她逃脫困境。
從《亂世佳人》首映到現在華納媒體提供的隨選視頻服務平臺下架已經八十餘年了,這部電影依然可以稱為美國電影的一個裡程碑。道理很簡單,因為《亂世佳人》講訴一個好故事,而且講得很精彩。在上世紀三十年代世界經濟大蕭條時,《亂世佳人》應該是在正確的時間講的一個好故事。我們需要記住的是,上世紀三十年代種族隔離在美國南方是法律規定,在美國北方雖然沒有法律規定,卻是客觀存在的事實。這部電影誕生於一個價值觀和假設和現在完全不同世界,和其他經典的小說一樣比如莎士比亞和荷馬的作品,政治正確的《亂世佳人》也許並不值得,也許只能是謊言。
《亂世佳人》對美國的奴隸制被描述為高尚的而不是邪惡;管教而不是傷害;種植主生活是文雅而精緻。這也許是這次《亂世佳人》下架的主要原因。我們拭目以待新的改變。
無論歷史如何變遷,《飄》的最後一句總是真的:」畢竟,明天又是新的一天!(After all, tomorrow is another 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