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配套在土地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處理中的差異分析

2020-12-18 中匯信達

一般來說,公共配套設施設計的初衷就是為整個項目服務的,其建造成本應該由其他可售產品分攤,隨著其他可售產品的銷售實現在稅前扣除。但是公共配套設施本身具有獨立的功能,蘊含著較大的商業潛力,實務中有的被開發單位自持,有的被轉讓,從這個角度來說,公共配套設施具有產品屬性,應該作為產品核算對象。在稅務處理中,需要對公共配套設施進行界定,只有稅法認可的公共配套設施才能按照公共配套設施處理。下面我們分別從土地增值稅、企業所得稅來分析公共配套設施的稅務處理,具體政策對比如下:

一、 土地增值稅

在土地增值稅中,對公共配套設施的界定需要關注產權歸屬和處置狀態。產權歸屬具有表現為:1、當產權屬於全體業主;2、無償移交給政府、公用事業單位用於公共事業的。上述兩種情況可以界定為土地增值稅上的公共配套設施,其建造成本由其他可售開發產品分攤扣除。除以上兩種情況之外,都不能界定為土地增值稅上的公共配套設施,包括用於銷售或者實質為銷售(例如出租20年以上)、企業自持(固定資產或者投資性房地產),這類公共配套應該界定為開發產品,正常核算其成本,處置之後其成本才能在稅前扣除。

二、企業所得稅

在企業所得稅中,除了需要關注產權歸屬外,還要看其營利特徵。如果是非營利性的,且產權屬於全體業主或者無償贈與地方政府、公用事業的,才能按照公共配套設施去處理;屬於營利性的或者產權屬於開發企業的或者產權不明確,都不能按照公共配套設施處理,而應作為產品核算對象歸集開發成本,開發產品處置後才能在稅前扣除。如下圖所示:

三、 實務中存在的問題

產權屬於全體業主所有這一認定標準,各地方政策要求要在銷售合同中或者公開場合做出承諾,明確告知客戶。然而開發企業出於各種原因一般都不願意這麼做,在實務中除了物業用房、設備站(電力、人力、自來水)、無償移交給政府的居委會、派出所用房外,其他業態很難按照公共配套設施進行處理。企業因稅務籌劃需要,必須按照公共配套設施去處理的,除了關注各地方關於公共配套設施的具體規定外,可能還需要提前與稅務部門溝通。

相關焦點

  • 增值稅與企業所得稅申報收入差異解析
    但在實際工作中,人們往往更多的習慣於從應稅收入範圍、收入確認實現的條件與時間等稅收政策層面去分析查找兩稅申報收入不一致的原因,而忽視了因為增值稅與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結構不同可能導致的數據提取口徑不同而帶來的申報收入差異問題,致使核查分析工作針對性不強,效率不高。
  • 例解:公益性捐贈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和會計處理
    我們都知道,2019年實施的普惠性稅收優惠政策,把小型微利企業的標準大大放寬了,假定某企業資產總額和從業人數都符合小微標準,但年度應納稅所得額為320萬元,超過了300萬元的標準,按照規定必須要按照25%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80萬元。
  • 四個案例,徹底講透「公建配套」的涉稅分析
    2、屬於營利性的,或產權歸企業所有的,或未明確產權歸屬的,或無償贈與地方政府、公用事業單位以外其他單位的,應當單獨核算其成本。除企業自用應按建造固定資產進行處理外,其他一律按建造開發產品進行處理。#案例1分析——從上規定可以看出,產權歸企業所有,因此不應視為「公建配套」。因為,在銷售住宅產品時,該社區活動中心的土地和建造成本不得扣除。
  • 增值稅收入和企業所得稅收入不一致的7種情形
    在日常稅收徵管中,稅務機關經常會對納稅人申報的增值稅收入和企業所得稅收入進行比對。增值稅申報收入一般會提取12月份《增值稅納稅申報表》累計數,包括按適用稅率計稅銷售額、按簡易辦法計稅銷售額、免抵退辦法銷售額和免稅銷售額等四項收入。企業所得稅申報收入則一般會提取《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主表第1行營業收入金額,包括主營業務收入和其他業務收入。
  • 2020廣東省土地增值稅實務問題彙編
    審核公共配套設施費時應當重點關注:利用地下人防設施建造的車位,是否按照以下方式處理:建成後產權屬於全體業主所有或無償移交給政府的,其成本、費用予以扣除;有償轉讓且能辦理權屬轉移登記手續的,應計算收入,並準予扣除成本、費用;不能辦理權屬轉移登記手續的,不計算收入,不予扣除相應成本、費用。
  • 一般納稅人核定徵收1%企業所得稅可行性分析
    一般納稅人核定徵收1%企業所得稅可行性分析對於正在正常經營的企業來說,企業所得稅和增值稅是必不可免的(當然,另類方式去解決的不算)。而這兩個大稅種,一直是各行業不可忽視的壓力。企業所得稅一般情況下為25%,享受了西開政策、高新企業這些的,為15%;增值稅的話看行業,一般為6%、9%、13%,小規模納稅人為3%,這裡暫且不說,我們只談談一般納稅人。光是這兩種稅,就能讓企業面臨近半利潤的支出了,或許有人覺得危言聳聽,但是只有真正開公司經營的老闆才知道,這並不是無稽之談。
  • 房地產開發企業如何扣除土地價款?
    (總局公告2019年第31號,財稅〔2016〕68號、財稅〔2016〕36號附件2、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20年第2號) 二、一般計稅下如何扣除土地價款 由於我國土地所有權歸國家所有,而國家又不是增值稅納稅義務人,土地並沒有採取進項抵扣的增值稅處理方式,國有土地的出讓行為無法按現行增值稅規則作進項稅額抵扣處理
  • 企業所得稅籌劃,為什麼要使用個人獨資企業?
    作為一家企業,那誰是必不可少的環節。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 ,其他個稅 (城鎮土地使用稅、車船使用稅、房產稅、土地增值稅、印花稅、契稅等)都少不了。而企業所得稅作為三大稅種之一,是國家稅收重要來源之一。
  • 增值稅、所得稅、社保……這些財稅優惠政策,12月31號截止!
    》(財政部 稅務總局公告2020年第10號)、《財政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免徵部分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的公告》(財政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公告2020年第11號)規定的稅費優惠政策,執行至2020年12月31日。
  • 企業所得稅以物易物如何處理?以物易物是什麼意思
    如今企業發展更加的注重安全穩定,這也讓企業更加注重降低風險以及成本,所以開始選擇更為合適的方法,而以物換物也開始逐漸發展為當下企業經常選擇的一種方法,那麼企業所得稅以物易物如何處理?下面讓我們跟隨易貨網一起詳細了解下吧。
  • 企業補發工資「個人所得稅」與「企業所得稅」業務處理
    智華建造企業2019年6-12月由於資金流的問題,經於員工協商每月工資按60%進行發放,剩餘40%的工資在未來兩年分批發放,企業財務對於2019年6-12月工資仍按原工資進行了計提200萬,2019年6-12月份實際發放120萬,假設2020年4月補發了30萬,2021年4月補發了50萬,該企業對於2020年4月和2021年4月補發的工資在個人所得稅和企業所得稅上如何處理
  • 什麼是增值稅附加稅?增值稅附加稅減免政策有什麼?
    增值稅附加稅是附加稅的一種,對應於增值稅的,按照增值稅稅額的一定比例徵收的稅。其納稅義務人與獨立稅相同,但是稅率另有規定,是以增值稅的存在和徵收為前提和依據的。增值稅附加稅的計提標準:1、增值稅附加稅分外資企業和內資企業,外資企業是不用交附加稅的,內資企業得交。
  • 保加利亞個人和企業所得稅介紹-保加利亞稅收政策
    作者: 海外房產投資專家保加利亞是中國「一帶一路」進入歐洲的重要門戶,國內營商環境好,人力成本和企業賦稅低等優勢,吸引很多海外企業紛紛入駐,比如中國華為,中興,格力電器,中建三局等知名企業早已在當地設點布局。
  • 13個問題,幫你搞懂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預繳業務咋處理
    為了進一步方便納稅人和稅務人員正確理解減稅降費相關政策,有效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國家稅務總局實施減稅降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將各地政策執行過程中反映的問題進行了梳理,供納稅人參考學習。 為了推進辦稅便利化改革,從2016年4月開始,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統一實行按季度預繳。實際操作中相關問題咋處理,以下13個問題幫你搞清楚。 1.小型微利企業,可以按月預繳申報企業所得稅嗎?
  • 企業年底扎堆開票風險大,你也是其中之一嗎?
    二、取得發票時間差異存在的稅務風險增值稅暫行條例中對納稅義務時間規定了「先開具發票的,為開具發票的當天」。在實務處理中,該種經濟業務存在很大納稅風險。因為從理論上講,企業所得稅的應稅收入總額要遠遠大於增值稅的應稅收入總額,出現增值稅申報收入大於企業所得稅申報收入這一相反的結果,確實隱含很大的稅收風險,採取相應的風險識別和應對措施,及時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對於防範和化解稅收風險很有必要。
  • 破產清算中,企業所得稅究竟如何處理?律師提示不要忽視!
    破產清算程序是企業進行「安樂死」的靈丹妙藥,在破產清算程序下,所有企業都將伴隨著曾經的輝煌和現在的落沒一併埋進市場的墳墓。企業從設立至消滅,稅務問題將伴隨企業的一生。但是,在企業破產清算中,企業所得稅的處理往往被忽視。然而,破產清算程序中企業所得稅如何處理也困擾著眾多管理人。
  • 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項目一文速覽!
    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項目都有些啥?在進行實際會計處理時該如何協調?二、 費用企業所得稅法第八條所稱費用,是指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發生的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已經計入成本的有關費用除外。三、 稅金企業所得稅法第八條所稱稅金,是指企業發生的除企業所得稅和允許抵扣的增值稅以外的各項稅金及其附加。
  • 13%、9%、6%增值稅稅率合併為一檔8%?!取消增值稅普通發票?!兩會...
    再來看看其他代表們的建議:企業所得稅率降至20%?個稅起徵點提高至1萬元?財政部 原部長樓繼偉5月23日下午在界別小組討論時建議,企業所得稅應降到20%,個人所得稅邊際稅率可從45%降到33%。另外,全國人大代表、湖南科力爾電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聶鵬舉建議:企業所得稅比率降低至17%,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比率降低至13%,對生產高精尖且替代進口產品的生產設備支出實行企業所得稅前加計150%一次性扣除。
  • 年底開出發票只收到30%貨款,必須確認收入交本企業所得稅嗎?
    就這位網友所說的情況,我們需要看看增值稅和所得稅的納稅義務是否已經發生了,雖然希望少交稅,但是該交的稅還是得交的。1. 是否應該全額交稅增值稅的收入確認時間和企業所得稅的收入確認時間很可能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