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很多人心中的「喜劇之王」都是周星馳,但對於這個稱號周星馳本人卻不太贊同,在他看來中國的喜劇之王,非趙本山莫屬。
在某次採訪中,關於喜劇之王的解釋,周星馳如此回應。
如果說,周星馳的喜劇是笑中帶淚的個人「圓夢史」,那麼趙本山的喜劇便是淚中帶笑的中國「進階史」,趙本山的作品不光是一代人的青春,更是中國30年發展的進階歷程。
誰也不會想到,當年無父無母,吃百家飯長大的趙本山會成為來日的中國的喜劇之王,其中不乏運氣的成分,但要說功勞最大的,非當年撫養他長大的」盲人二叔「趙德明莫屬了。
1957年,遼寧鐵嶺一個大山裡,一個農村娃出生了,父親趙德仁望了一眼這一眼望不到頭的大山說:「這孩子生在大山裡,又是本字輩,為圖個好養活,就叫他本山吧。」
5年後,恰逢大躍進,趙本山母親張淑琴在生產隊,因為積勞成疾撒手人寰了,日子一天比一天難熬,有時候連飯都吃不上,7歲那年,父親趙德仁因為餓的實在受不了了,開始流浪他鄉,從此杳無音訊。
吃百家飯的趙本山孤苦無依,此時,趙本山的盲人二叔收留了趙本山,不光撫養他長大,還傳給了拉二胡,唱二人轉的吃飯本領。
盲人二叔名叫趙德明,因為小時候被雞劃傷了眼,一直沒錢治療,便逐漸失明了。
據說,有一次趙本山餓的實在不行了,問二叔說:「二叔,你能不能去算命,我幫你拉三弦。」被二叔一口回絕後,趙本山便開始踏上了跟著二叔學藝的道路。
因為趙德明,和宋太祖趙匡胤第四子趙德芳僅僅相差一個字,不少村裡的人都喊他「皇叔」。
當然「皇叔」這個名字,不光是因為名字相似,還因為他精通東北的薩滿之術,跟著二叔,趙本山不光學會了看家本領二人轉,對薩滿術、算命一套也十分精通。
可能是耳濡目染的原因,趙本山早期的關於跳大神的作品《驅邪》,以及後來的趙本山的成名作《摔三弦》扮演的瞎子,都栩栩如生。
因為在地方上表現出色,1974年,趙本山還進入了當地公社的宣傳隊,有了人生的第一個跳板後,趙本山的人生開始了翻天覆地的轉變。
加入社團後,趙本山的表演更多了,知名度有了質的攀升,據說當時趙本山的表演有笑出心臟病的,還有一個青年人,剛剛做了闌尾手術,看了他的表演後直接笑的傷口開裂,重新就醫了。
後來,還一度驚動了當地的「盲幫」,據說有一次還被幾百個瞎子圍住了,說是真的要把趙本山的眼睛挖出來,讓他真正體驗一把「天下第一瞎」。
後來,通過政府調節,趙本山才算是「逃過一劫」。
雖說成了遼寧紅人,但距離上春晚,趙本山還有一段距離,這時候,趙本山的另一個貴人姜昆出現了。
有次姜昆帶隊到遼寧巡演,當時的姜昆已經憑藉《虎口遐想》在春晚上小有名氣,但在當地的表演似乎沒有太好的反響,對此姜昆十分鬱悶。
對此姜昆還專門找了當地觀眾一探究竟:你們這演得照我們鐵嶺的趙本山差遠了
對此,姜昆十分不服氣,專門找到了趙本山,還帶著幾十號人觀看了她的表演。節目完畢,姜昆當即表示,要把趙本山帶上春晚。
1990年,趙本山帶著自己的小品《相親》登上春晚舞臺,幽默,滑稽的小市民形象很快得到了觀眾的認可。
此後,趙本山開啟了在春晚上將近30年的「霸臺」模式,好很多人因為趙本山喜歡上了春晚,趙本山也成了春晚的標誌,成了中國喜劇的標誌。
成名後,趙本山多次在公眾場合表達了自己對二叔的感激之情,除此之外,還專門邀請二叔登臺表演,給二叔一個展現自己的機會。
即便有時候,工作繁忙,但只要有時間趙本山還是會抽出時間來看望和陪伴年邁的二叔,每個月再給幾萬的生活費,盡孝心。
據說,後來因為二叔的身體狀況開始每況愈下,趙本山的工作也更加的繁忙,綜合考慮下,趙本山最後為二叔找了一家條件還算不錯的養老院,只要逢年過節,必然會帶著禮物看望,讓二叔能夠晚年安康。
當年二叔靠著拉三線將趙本山拉扯長大,這也算是苦盡甘來了。
原創作品,抄襲、洗稿必究。
感謝觀看,感謝支持
歡迎點讚、評論、轉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