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客減減減!臺驚呼旅遊業變「慘業」,有人大喊「還我陸客」

2021-02-17 菲律賓生活通
臺灣生活通微信號:taiwantongtong

臺灣生活通,旨在為想了解臺灣和在臺灣生活的華人服務。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李名】兩岸關係急凍,陸客自由行自8月起暫停後赴臺人數迅速下降,估計今年年底前讓臺灣少賺200多億元新臺幣的觀光收入,旅遊產業變成「慘業」。

資料圖為中國大陸遊客與日月潭標誌碑留影。中新社發 陳文 攝

  臺灣《旺報》26日盤點稱,近年來,陸客的出境熱潮帶給周邊國家和地區一筆觀光財,但兩岸關係不佳,陸客來臺從2015年最高峰時的418萬人次「年年減」,到2018年已跌到269萬人次。今年上半年陸客赴臺有所增加,但8月1日起停止陸客自由行後,9月和10月陸客赴臺連續兩個月共大減23萬人次,其他國際旅客的總和也彌補不了大缺口,造成臺灣入境旅遊連續負增長。旅遊業估計,光是9月和10月減少的陸客就讓臺灣少賺約106億元新臺幣,預計這種情況至少延續到明年5月;如果「大選」後兩岸關係不佳,陸客來臺續減,臺灣一年會損失好幾百億元甚至上千億元新臺幣的觀光財。日前,有網民刊出一系列花蓮東大門自強夜市的實況,只見人潮相當稀少,悽涼景象讓民眾不禁大喊「還我陸客」。  此外,民進黨強推「反滲透法」也被認為是陸客減少的重要原因。據《中國時報》26日報導,20多家承辦兩岸參訪團的旅行社遭到臺灣調查部門的鎖定及搜查。臺灣國際觀光救援服務協會理事長許高慶稱,任何交流參訪必然伴隨觀光,遊戲規則也是當局制定的;如果真有協會或公司違規,大可取消其邀請陸客赴臺參訪的資格,現在卻是旅行社直接被扣上違法帽子。他強烈質疑當局此舉是選舉操作。臺灣觀光學院前校長李銘輝質問,為何現在只查大陸、其他地區不查?  蔡英文當局則不斷誇大旅遊「政績」。臺「移民署」數據顯示,今年11月和去年11月相比,赴臺旅客負增長3.29%,其中陸客減少53.88%,但國際旅客增加一成,港澳增加6%,「新南向」旅客也大幅增加。臺觀光局稱,合理推估今年赴臺觀光將突破1179萬人次,全年觀光產值達146億美元。旅遊業者則直言,蔡英文上任前3年,無論是觀光旅館還是一般旅館營收和馬英九第二任期前3年相比都是「慘兮兮」,即使最近大力撒錢補助旅遊業,仍補不了陸客市場的大缺口。  如今陸客赴臺自由行已經暫停5個月,針對何時可以解禁,大陸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25日表示,暫停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的原因,各界都很清楚,大陸希望兩岸旅遊合作能夠儘快重回正確健康的軌道,但需要兩岸同胞共同做出努力。香港中評社稱,臺灣2020年「大選」即將決出勝負,如果選民選擇認同「九二共識」的政黨上臺執政,問題就有希望迎刃而解。文章說,明年1月11日進行的選舉不只影響自由行陸客能否重返臺灣,也影響兩岸關係的未來,「臺灣選民當知手中選票的分量,應珍而重之」。臺灣便民電話
火 警 急 救:119
匪         警:110電話障礙臺:112交 通 路 況:168市內查號臺:104

英語查號臺:106

臺灣氣象局:166國   際    臺:100

免責聲明:本平臺部分圖文信息轉載自網絡,其內容僅代表原作者個人觀點。本平臺僅供信息傳播服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後臺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臺媒稱陸客大減令臺灣經濟寒冬蔓延:蔡英文把事情搞砸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8月22日報導,臺灣海峽兩岸旅行發展協會理事長姚大光21日建議開放陸客來臺轉機可72小時免籤,帶動中轉和入境旅遊。醒吾科技大觀光學院院長李銘輝表示,大陸遊客今年出境會超過1.2億人,但來臺可能只剩250萬人次,只佔陸客出境遊的2%,臺灣吃不到這塊餅實在可惜。
  • 陸客銳減 臺灣觀光業慘了!
    然而,臺灣的觀光旅遊業卻沒有享受到陸客出境遊熱潮的利好,反而持續遭遇寒冬。臺灣觀光業者感嘆:這光景怎一個慘字了得,臺灣旅遊業的春天何時才能來?   多處人潮「雪崩式下滑」   墾丁是南臺灣著名的度假勝地,細膩的沙灘、湛藍的大海甚為迷人。但是,這般美麗的景色如今卻只吸引了零星的遊客,沙灘上、停車場、墾丁大街都空空如也,沒有人氣。
  • 陸客赴臺變多是韓國瑜功勞?蘇貞昌可不這麼認為……
    臺交通部門統計今年4月來臺觀光人數突破110萬人,其中陸客佔比超過30萬人為最大宗。
  • 疫情重傷營收 謝金河警告:臺灣5大慘業 4月會更糟
    第一個是依賴陸客消費的精品、禮品店。寶得利3月營收年減99%,美容的羅麗芬同期營收衰退76%。84.2%;劍湖山只剩872.5萬元,少76.4%,飯店業者都苦撐待變。40%;長榮航空67.86億元,下滑54.1%,比華航還慘
  • 陸客急速減少,對臺灣影響到底有多大?
    有人將希望寄托在個人遊上。但臺「觀光局」官員說,以往穩定的個人遊陸客,辦證申請人數也從7月底開始日減1000人,預估到8月底,實際的赴臺個人遊人數就會首度出現縮減。日前,綠營「小英基金會」所屬的網絡論壇,刊發了一篇名為」沒有中國觀光客的空氣真好」的奇文。
  • 疫情衝擊、陸客不來,臺灣經濟慘兮兮
    臺灣地區旅遊業慘澹。(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疫情對臺灣經濟正造成怎樣的衝擊?民進黨當局採取了哪些應對措施?會對經濟民生產生怎樣的影響?一系列問題凸顯,成為近來島內各界關切的熱點。從餐廳賓館「熄燈」、旅行社股價慘跌到航空公司鼓勵員工休無薪假,臺灣餐旅和交通業成為疫情首當其衝者。
  • 預計2019年大陸遊客增加 臺旅遊業有望「轉正」
    旅遊業預估今年赴臺旅客將超過1100萬人次,預估大陸遊客約270萬人次,仍是入境臺灣的最大客源,繼續蟬聯對臺灣觀光外匯收入貢獻度「第一名」。資料圖為風景如畫的日月潭。中新社發 陳文 攝臺北市林姓旅遊業者表示,預計2019年赴臺大陸遊客至少30萬人次,預估2019年入境臺灣的旅客更將上看1200萬人次。
  • 臺灣民眾爆發了:我們要陸客,還我們陸客!
    16日,中國國民黨2020參選人、高雄市長韓國瑜從屏東開始學習傾聽之旅,在一場與旅遊觀光業者的座談會中,有旅遊業者在場高喊「還我陸客,我們要陸客」,引發眾民宿業主拍手較好。該名民眾表示,不知道蔡當局為什麼這麼「厲害」,竟然能在這麼短的時間把我五、六年來辛苦經營的積蓄,全部還回去。他情緒激動地高喊「我們要陸客,對不對?」其他旅遊業者隨之報以熱烈掌聲回應,大家紛紛表示,這句話說出了大家的共同心聲。他們拜託韓國瑜,2020年若當選,請一定要把兩岸關係搞好,「把陸客還給我們。」此外,當地旅遊業者還反映了包括交通、產業及醫療等各項問題。
  • 賴正鎰:臺灣觀光存3大隱憂,東南亞客增但消費僅有陸客2/5
    (圖片來源:臺灣《工商時報》)  中國臺灣網3月7日訊 據臺灣《工商時報》報導,臺灣商業總會理事長、觀光旅館公會理事長賴正鎰今天表示,去年來臺旅遊人數達到1100萬人次,緩慢成長,年增3.05%,但從大數據分析發現藏著3大隱憂,他還提出「5大觀光目標」建言,希望臺當局取經觀光成長最快速的日本和新加坡的政策,擬定中長期觀光大戰略並加速落實執行策略,只有做大觀光餅,臺灣民眾才能共享觀光利。
  • 陸客銳減蔡英文卻稱赴臺觀光人次大增 被臺網友諷「有夢最美」
    據臺媒《經濟日報》4月3日報導,據臺「交通部觀光局」統計,去年5月到今年2月,共10個月的時間裡,赴臺陸客人數與同期相比減少了112.7萬人次。 若以在臺陸客每人每天消費金額232.1美元(註:約1597人民幣),平均停留7天計算,那麼,臺觀光相關從業者約損失558.5億元(註:新臺幣,約126億人民幣,下同)。
  • 赴臺自由行陸客數量將「歸零」!臺媒:每月將蒸發45億
    從去年8月以後赴臺的自由行人次月月減少,最近幾天向「移民署」申辦入臺證,已跌到平均一個工作日只有100多人,到2月將無人申請。林姓業者說,去年1月有約10萬名陸客赴臺自由行,2月因有農曆春節,人次增加到13萬人次;今年雖然春節在1月,但因自由行籤注即將到期,赴臺人次越來越少,今年跨年和春節是最後兩個高峰期,「然後畫下句點」。
  • 鎖定陸客自由行群體 臺北101正式開通微信支付功能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臺灣「中央社」2月25日報導,臺灣地區「大選」後赴臺的大陸遊客旅行團數目減少,但臺北101發現陸客購買力反向上升。臺北101方面25日宣布啟動與第一銀行合作的微信支付功能,成為全臺首個可使用微信錢包的百貨業,預估可帶來億元商機。
  • 南投日月潭旅遊業陷困境 國民黨「立委」:盼陸客回流
    南投縣日月潭近年分別受到陸客銳減、新冠肺炎疫情重創觀光。中國國民黨籍南投縣區域「立委」馬文君表示,肺炎疫情對日月潭無疑是繼陸客不來後第二隻「黑天鵝」,蔡當局除了要設法短期紓困,長期也要考慮與對岸良性互動的可能,拓展境外觀光,多多益善,若政策凡事以政治考量,民生經濟恐怕首當其衝。
  • 竇文濤:臺灣遊客在日本也有不文明行為 不比陸客好
    觀光產業變「慘業」。來聽聽臺灣女主播竹幼婷的親身體會!作為大陸人,你在港臺地區遭受過歧視嗎?為何普通話一開口遍遭冷臉!濤哥,也照顧一下家輝哥嘛)竇文濤:我覺得幼婷是特別好的臺灣美眉,你看臺灣美眉就是這樣,就是她哪怕都已經懷孕了,但是答應給大家奉獻的,她一樣都不缺。竹幼婷:我希望還可以看的時候,還可以給大家看一下。
  • 別以為搞個大新聞,陸客就能回來了!
    隨著陸客的減少,臺灣的旅遊業損失慘重,兔大隊長也替他們感到捉急。古人有言:「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中華文化正統所在」的臺灣應該明白其中之義。然而,招不來陸客,臺灣一些人沒有反躬自省,結果拋出一些陰謀論。
  • 不只墾丁、花蓮觀光雪崩 高雄旗津去年大減百萬人潮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 」報導,陸客銳減,全臺觀光產業有感。除了墾丁、花蓮人潮「雪崩式下滑」之外,高雄地區去年各大景點旅遊人數也慘跌,其中以旗津大減超過百萬人次最為明顯。另外,玩高雄必訪的打狗英國領事館人氣腰斬,連續兩年大幅度下滑。
  • 高雄打「名人牌」招攬陸客 「帽子歌后」鳳飛飛等人被搬出
    除了紀念日,高雄還規劃「名人巷」,即名人居住過的地點、喜歡的小吃、登臺表演的地方,都會通過追憶活動,喚起大家對高雄這個城市的愛與認同。例如鳳飛飛曾被稱為「勞工天使」,未來紀念活動會走入高雄加工區。韓國瑜則在選前、當選及就職典禮上,都高唱《好好愛我》。高雄的做法,引發鳳飛飛出生地桃園的不滿。桃園觀光旅遊局局長楊勝評稱,成功營銷必須有幾項原則,包括「連結在地」和「產業配套」等,鳳飛飛出生在大溪,故居在大溪老街,包括親戚至今仍然居住於此,與當地有深刻連結性。
  • 臺灣不只墾丁、花蓮觀光雪崩 高雄旗津去年大減百萬人潮!
    中國臺灣網3月26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陸客銳減,全臺觀光產業有感。除了墾丁、花蓮人潮「雪崩式下滑」之外,高雄地區去年各大景點旅遊人數也慘跌,其中以旗津大減超過百萬人次最為明顯,另玩高雄必訪的打狗英國領事館人氣腰斬,連續兩年大幅度下滑。近半年來墾丁多家旅宿飯店「下架」,「汰弱留強」倒閉潮擋不住;而去年被國際旅遊雜誌列為10大旅遊城市的高雄,也面臨「雪崩」慘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