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微信公眾號「兔子公社」(ID:guanchahome)
各位社員,晚上好!
記得在清明節期間,兔大隊長和大家聊過臺灣觀光業的事情。隨著陸客的減少,臺灣的旅遊業損失慘重,兔大隊長也替他們感到捉急。
古人有言:「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
「中華文化正統所在」的臺灣應該明白其中之義。
然而,招不來陸客,臺灣一些人沒有反躬自省,結果拋出一些陰謀論。
就在昨天(4月7日),香港一家媒體報導:
澳門計程車業聯合會原定於7月4日到9日到臺灣與當地計程車同業交流的計劃取消,原因是臺灣新選出來的領導人蔡英文,一直拒絕承認「九二共識」,因此「中央政府與特區政府下達指令,要制裁蔡英文當局」。資助這次交流團的「澳門基金會」接獲指令後,決定不資助到臺灣,將交流地點改到江西、蘇杭。
隨後,臺灣媒體也紛紛轉載了該報導。
但是,這一消息立即遭到了闢謠。
今天,據澳門《新華澳報》報導,澳門基金會回應稱,「基金會與有關團體並沒有任何接觸和聯繫,亦從未做過絕不資助各社團前往臺灣參觀交流的決議」。
事情雖然得到了一定的回應,但是在臺灣內部還是泛起了「仇視大陸」的漣漪。
今天,三立新聞拋出了一個話題:中國「要制裁蔡英文當局」?!大家怎麼看?
(PS.制裁?兔大隊長不太理解,大陸方面好像還沒有說過要制裁吧。當然,臺灣的個別媒體自己要YY,我們也無能為力。但是,香港某媒體摻和其中、挑撥陸臺矛盾,居心何在?)
由於話題敏感,三立的擁躉們立即在此新聞下把大陸批判了一番。
港臺媒體這個大新聞算是搞成功了,順利地激起了一部分人的不滿。但是,實際問題解決了嗎?
以前,陸客前赴後繼地來到臺灣,你們就罵陸客髒,沒水準,滿世界的抱怨;現在陸客減少了,又說大陸不給你們讓利,「制裁蔡英文」。反正,在你們眼中,大陸做什麼都是錯的。
還有評論說,「中國所謂的制裁,也只是靠陸客!不要忘記蔣經國時代,李登輝時代,也沒有靠陸客!So What!!」
兔大隊長看完後真是被他的智商所感動。
首先,大陸並沒所謂的「制裁」;
第二,即使有制裁,也絕不會犧牲人民的旅遊權利;
第三,即使真的靠遊客,制裁未必不能實現。他所說的蔣經國時代李登輝時代,和今天能同日而語嗎?
據海關數據統計,2015年兩岸進出口貿易額為1885.6億美元。而在1979年,兩岸貿易額僅為0.77億美元。
2015年大陸遊客赴臺總數約415萬人次,為臺灣帶來約2247億元新臺幣(約合448.95億元人民幣)外匯收入,佔觀光業總收入的49%。而兩岸大三通從2008年才開始,更遑論蔣經國李登輝時代。
這位網友對陸客減少不以為然,而臺灣官員擔憂的恰恰就是這個問題。
臺灣「交通部長」7日上午應邀到「立法院交通委員會」,報告「臺灣觀光面臨困境及發展之道」。
「交通部長」說,現階段陸客赴臺申請的變化還不大,短期內來臺灣的陸客差異不大,但是有減少,3月底比3月初大約少1000人。
據報導,民進黨「立委」李昆澤、林俊憲及陳歐珀都關心大陸縮減陸客赴臺問題,並詢問「交通部」可掌握的減少人數及應對措施。
民進黨「立委」陳歐珀(左)質詢臺「交通部長」陳建宇
有意思的是,民進黨「立委」陳歐珀4月7日質詢臺交通部門時,一反常態提案要求增加陸客配額。
而他卻在去年10月於「立院」質詢時提到,臺灣不能過度依賴大陸觀光客。
為此,他還舉數字說明,陸客的出國預算是94美元,但澳大利亞是1223美元、德國也有1063美元,「一個澳洲客或是德國客,可以抵10至12個陸客」,還說「陸客來臺是有人潮卻沒錢潮」,臺灣應該更積極開發其他國家的觀光客。
對此,有臺灣民眾質疑「綠委轉向要求交部增加陸客配額」、「不是反對陸客來臺嗎?怎麼轉向要求增加陸客。」
於是,昨天晚上,陳歐珀在facebook回應,他強調開放陸客應以「質」為主。對於開放陸客配額也是要求高端團為主,非為一般低價團甚至是零元團,只留垃圾,不留產值。
這位陳「立委」真是本末倒置,要是臺灣一些人繼續嘲諷、排斥陸客,別說「質」了,連「量」都沒了。
兔大隊長並不是危言聳聽。
臺灣「交通部長」陳建宇客說了,陸客影響影響可能從4月中下旬開始,減少數量可能達三成。
話說回來,兔大隊長雖然反感一些臺灣業主的大陸遊客的惡意,但是對一些政客的朝三暮四更是厭惡至極。
你看,連臺灣媒體也看不下去了。
過去強力反對「交通部」大肆開放陸客來臺,嚴重影響臺灣旅遊品質的民進黨「立委」,面對大陸可能縮減陸客團來臺配額,以及520將政黨輪替,轉而要求交通部要彈性增加陸客配額,以向對岸釋出歡迎陸客來臺的訊息。——臺灣《聯合報》
本文來自:政經資訊新媒體觀察者網
聯繫·合作:2920915625(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