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那些經典食色電影都吃了些啥野的?

2021-01-08 神婆愛吃

[ Wild ]

等秋雨幹,

想在草地上滾兩圈,

和不認識的樹擁抱,

就想撒個野。

出去國外野是沒譜了,但野生的心如困獸,一心就像買個讓我收心的「遠東西」回來。如果問全世界哪裡人的心最「野」,我想義大利人可以先上場。無論是和他們戀愛還是工作,最好做隨心所欲的準備。90%的義大利人,心裡長滿離離原上草。

飽受周折,我終於收到義大利Emilia Romagna艾米利羅馬涅大區的四個野食盒:玩家體驗盒,初戀體驗盒,激情體驗盒,大快體驗盒,都是由Confindustria Emilia(艾米利亞羅馬涅大區工業家聯合會)推薦的產品。

不行,我無論如何也要找個浪漫電影拗個經典吃食。

一根棍子就可以撩妹第一名。

你不得不承認,義大利人這個技能是天生的!

電影《美食、祈禱、戀愛》是我對義大利認知的最初來源。初到義大利,當地朋友嘲笑女主懂娛樂,卻不懂快樂。刻薄又可愛地說:你們工作太辛苦,搞得精疲力盡。然後,你們回家,在周末穿著睡衣成天看電視。你們不懂快樂,你們需要提醒才懂。有句廣告詞:現在是啤酒時間。你們回答,沒錯,我該買半打啤酒。你們喝光,隔天醒來感覺卻很糟。

2010年的文青電影說出了2020年社畜的辛酸。野氣義大利人的快樂不需要提醒,就像他們從來沒有工作辛苦的概念,義大利人隨時都可以是周末狂歡。誠如電影《飯禱愛》裡,把城市歸置到各個形容詞裡,倫敦是傳統、斯德哥爾摩是遵守、紐約是抱負,而羅馬是sex。雖然電影裡翻譯是性。但我私心裡覺得,羅馬的sex更接近於性感或者欲。

女主伊莉莎白,從紐約逃離,來到羅馬。學會了手勢義大利語、學會了吃意面是不叫pasta,而是linguini、pappardelle、spaghetti,學會不負罪感地吃愛吃的披薩,然後把牛仔褲的尺碼越換越大。放縱慾望,享受他。

拋開那些接頭隨時接吻的路人,單從美食來說,羅馬實在太欲了。女主的朋友在義大利一個月多,就已胖了10磅。一群人吃個飯,要點什麼?大盤的酥炸朝鮮薊、意式生火腿佐甜瓜、茄子佐煙燻乳酪、奶油培根義大利麵、兔肉醬寬意面、白酒蛤蜊面、豬腸佐番茄薄荷醬、小牛肉火腿卷,再來兩大壺岡扎諾葡萄酒。

這就是我不敢在深夜打開義大利電影的原因。沒有人可以在深夜看完義大利食色電影後,就安心洗漱入眠。不點上一份十三香小龍蝦,如何能安撫自己被勾搭後躁動不安的胃。在為吃不怕胖的問題上,我是精神義大利人。

沒有人可以拒接意式的隨性所欲,就像《羅馬假日》裡,公主在西班牙廣場說出的願望清單一樣:「我希望整天都能隨心所欲,我想坐在路邊咖啡館,逛商店,在雨中散步,找樂子,甚至尋求刺激。」在義大利,自然而然想成為浪漫野氣的意中人。

當我初遇這,從烏菲茲美術館的大衛到梵蒂岡的廣場,亦或者花之聖母大教堂的穹頂,這些看得見的凝固藝術是義大利隨處可見的浪漫。但,實則,義大利人才是義大利最浪漫的產物。即便是我已然是那個在情場裡「油鹽不進」之人,也不得不承認,義大利男人的小甜嘴,仍能讓我臉紅心跳好幾秒。

我看《羅馬假日》裡印象極深的一幕是:安妮公主出逃,剪了個喜歡的短髮,吃著Gelato在市井溜達,被鮮花攤主遞了一束花,她握手表示感謝沒想到要給錢。攤主握著手重複說著1000裡拉。這一束花從1000裡拉,退讓到100裡拉,公主的錢也不夠。她說,「對不起,我沒錢。」生意不成,花店攤主拿回了那束花後,隨即又抽出1支花送給公主,胖手瀟灑一揮說,「拿著吧,鮮花配美人。」

我很想問,能不能換成吃的?

玩家體驗盒:一瓶Giacobazzi氣泡白葡萄酒,一支Montali香料哈裡薩辣醬,一包Europi「雷吉安尼」麵包棒,一包Molino Denti油炸天婦羅麵粉。

把酒冰到6-8℃,會有脆脆的感覺,這款麵包棒奶油味,剛好配。說明書上說:「如果你想要獲得真正的感官體驗,請蘸香料哈裡薩辣醬一起吃。」我試了,結果連喝了好幾口酒,暗暗想,就像男人整蠱玩的把戲,太壞了!

倘若無所事事到什麼也不想下廚的精神義大利人,到底該吃什麼?Grissini Torinesi!大多時候,脆麵包棍是所有義大利餐廳的標配。看一家餐廳夠不夠義大利風情,不如先看桌上有沒有擺著一份隨意享用的脆麵包棍。就比如在《飯禱愛》的聚會餐廳中,每一桌必備脆麵包棍。

當我嚼著脆麵包棍,沾點橄欖醬時,像安妮公主一樣,在午後來一杯起泡酒。此刻,我給自己一個心裡暗示,現在你是羅馬神婆了。Montali香料哈裡薩辣醬,也是辣椒96%,不含防腐劑,不含麩質。其實蠻過癮的!

世界野餐的夢想,其實,簡單到一根脆麵包棍就可以被滿足。

不過義大利的食材,我還是很放心的。手工麵包棒真的健康,小麥粉,棕櫚油,橄欖油,鹽,酵母,麥芽小麥粉,看不到別的任何添加劑。

夜宵時候,手笨的義大利男人,如果用Molino Denti油炸天婦羅麵粉做意式炸海鮮,就不太會失手,方便!

以為,這不過是電影的效果而已,去了義大利,才發現在義大利,不論什麼年紀的女性皆可擁有公主級待遇。義大利男人的小甜嘴,值得被讚美一萬遍。網上還有過個tag叫「義大利男人撩妹世界第一」。

我一度懷疑,是因為義大利人每天都吃Gelato,才說得出這般甜膩的情話:

- 想起來在義大利被搭訕,一個男孩過來問我「你猜義大利國旗什麼顏色?」,我說「嗯.. 綠白紅,為什麼要問我這個?」。他說:「看著你思考的眼睛,我覺得比說hello要好。」

- 點錯咖啡了,我下意識說不想要這個,義大利男紙突然上手捏我臉好溫柔地說我給你換一杯,然後就換了一杯「我愛你」的拉花…...

- 我坐火車從奧地利去義大利,對面坐一個威尼斯小哥。當晚正好下雨了,我說「歐洲的夜空非常美,可惜下雨就看不到了。」他回答,「那有什麼關係,我可以看你的眼睛呀,比夜空更美。」

- 你是星期天這麼好看,還是每天都這麼好看。

......

面對相似的土味情話,我的確雙標了。我對某音玩梗式的土味情話接受無能,但卻輕易沉迷於義大利男人的情話之中。我想這大概是因為,一切是發生在義大利。在咖啡館裡、在花店門口、在許願池邊、在教堂的石頭牆下,穿著襯衫的帥氣男子眼睛亮亮的、極度認真地稱呼你為小公主,讚美你的美麗。我才不會懷疑他是否別有用心。都怪這義大利,過分浪漫隨意。

刷義大利式的電影。用叉子把茄汁意面捲成球,仿佛可以一口吞咽下整個夏日滿足和遺憾。

情慾、食慾,絕非電影主題,又永亙不變藏在電影的細枝末節裡。空氣裡,自然而然是調情的氛圍感。就像《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在上海、北京都無法成立。唯有在浪漫的義大利鄉間。陽光、多汁的杏梨、海灘殘缺的雕塑、磚頭泳池水裡突然觸碰的腳、無所事事的十七歲少年,無人路過的秘密基地草地,恰如其分需要一個吻。在義大利,調情是一種禮節。可能這正是這座城市適合戀愛原因。

愛情如果有具象態,大概是義大利的模樣。即便我有時也覺得談戀愛的膩歪勁兒還不及我吃一碗蟹粉湯包來的過癮。但,走在義大利的路上,自然而然地覺得好像抽個空談戀愛也不錯嘛。就著路人的熱吻作為免費前菜,可以吃下一大盤茄汁意面這事兒,對義大利來說太過日常。

義大利版本的硃砂痣和明月光?

我說的是紅醬和青醬!

看完意式電影,恨不得馬上買機票出發去義大利。去找個野山坡、找個海邊懸崖、找個無人草地,吃披薩也好,吃意面也不錯,就著陌生的空氣,和眼睛一起飽餐一頓。但,因為疫情,實在不宜遠行。

我記得張愛玲在《異鄉記》裡寫,中國人的旅行永遠屬於野餐性質,一路吃過去,到一站有一站的特產。仔細想來,張愛玲實在毒辣。拋開買買買,邊走邊吃,可不是正是老饕中國人的旅行主旋律嗎?我談起義大利的回憶,想到的除了義大利男人的甜言蜜語,繞不開的是意式濃縮、各種pasta、gelato、青醬嘛。

紅醬和青醬的清香,隨著腦中記憶,順勢借著口水分泌而出,都怪那些義大利的食色電影,總想要騙我的身體和舌頭去野餐。越是想,越是要。好吧,既然出不去,留在後院邊看電影邊做世界料理。把這一站站的特產在家製作,假裝去環遊世界。於是,我的《神婆私藏中古食譜》被擺上了「旅行」的餐桌。

《給朱麗葉的信》:辣味番茄醬意面

《給朱麗葉的信》絕對是義大利旅行最佳的推介片,一望無際的田野,筆直的公路,實在太適合自駕旅行了。美景在外,人心都會蕩漾,愛情發生也是必然。所以,這部電影的標籤是戀愛、喜劇。但我作為食色者,比起關心女主蘇菲和查理的真愛不晚。我倒是更在乎一心撲在和供應商吃吃喝喝的未婚夫身上。

每次看未婚夫維克託,都是完全一臉幸福地沉浸於美食之中。是完全不顧外物(以及未婚妻)地迷戀美食的歡愉。幼稚、熱情的閃閃發光的老饕。

如果和一個即將開餐廳的大廚未婚夫在世界愛都蜜月,他會如何安排行程呢?去最古老最美的葡萄園品嘗蘇瓦韋白葡萄酒,去120公裡外的絕密森林尋找極品松露,去參加酒品拍賣會,以及讓你幫他和酒莊莊主拍照。去朱麗葉故居、去城堡、去露天劇院這種經典遊客旅行點絕不在他的計劃裡。

我對維克託,實在是有心心相惜之感。除了不是一個好未婚夫,他絕對是一個極好極好的舌頭旅行的最佳搭檔。他會找朋友幫忙安排去最古老最美的葡萄園品嘗蘇瓦韋白葡萄酒,吃意棍切片時淋上頂級的橄欖油,甚至於可愛到可以讓當地廚娘無償提供自己的絕密燴飯技巧。

畢竟,美食總能輕易打開人與人的距離。尤其是,當你分享出美食,接收者的味覺雷達非常敏銳時。就像酒莊朋友邀請維克託吃一片奶酪,他說的讚美不是太棒太贊,而是「我希望自己是一隻躲在你奶酪作坊裡的小老鼠」。這樣愛吃懂吃的痴人,實在太適合一起搭伴尋找美食。

其實義大利菜與中國菜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都講究食材的選擇,都苛求醬料的配比。單從醬料來說,即分為:青醬、紅醬、白醬、黑醬。個人習慣來說,我偏愛青醬通心粉。

青醬的製作並非難事,每家義大利餐廳的青醬味道都不太一樣。原材料的選擇上,主要是羅勒葉、松子、蒜、奶酪粉、橄欖油。各家有各家的獨門秘法,但每一種食材的風味決定了青醬的出品。最地道的一定是手工研缽磨出來的青醬,破壁機自然也可以輕鬆做出青醬,但是手工研磨的,正因為無法處理得細碎,更顯得口感。

我試過在陽臺種過羅勒,收成不算好,用作西餐裝飾倒是可以,研磨成醬,估計要幾年的存貨。所以,大多時候,還是買青醬更為合適。當然國內商超比較難以採購到。比起紅醬的番茄風味,青醬的羅勒味不太符合大多國人的口感。我的味覺包容度極強,青醬的清香恰好擊中了我的舌頭的選擇。所幸,禮盒內包含了一份青醬。用來烹製通心粉意面再好不過。再撒上一些奶酪乾粉,絕妙的帶著舌頭去義大利野餐。

初戀體驗盒:一瓶Giacobazzi天然幹型粉紅起泡酒,一盒Montali有機純素即食豆腐青醬,500克Europi手工義大利通心管面,一包Molino Denti高纖全麥麵粉。

還是用原來教過的步驟煮管面,只是這次醬不同了!

MONTALI豆腐香蒜醬是有機&素食的,不含麩質,不含防腐劑!羅勒,葵花籽油,馬鈴薯粉,豆腐(大豆、水),特級初榨橄欖油,松仁,大蒜,海鹽,蔗糖,乳酸,別的就沒了。打開包裝,直接加入煮好的意面中,攪拌入味即可食用。

Molino Denti高纖全麥麵粉可以做我之前教過的佛卡夏麵包。

Giacobazzi天然幹型粉紅起泡酒其實可甜可鹽,搭配草莓開心果慕斯很美,搭配羅勒味甜點也剛好!

激情體驗盒:一袋Montali即食辣番茄醬,一包Europi手工三色義大利細面,一包Molino Denti那不勒斯小麥麵粉「真理之魂」,一瓶Giacobazzi藍布魯斯科法定產區索爾巴拉幹型起泡酒。

其中就有三色Spaghetti及辣味番茄醬,即使只有自己,也是個熱辣滾燙的約會!

說起義大利美食,義大利麵和披薩是標配,有了這個食盒,就搞定了!

Molino Denti那不勒斯小麥麵粉做瑪格麗

哦,套餐裡還有高筋麵粉。那可是個好食材。國產的高筋麵粉做意式麵包或者披薩,總是差點意思。我曾試過用國產高筋粉自製披薩餅皮,成品的味道不算差,但是和本土的總是差一點點。不是不夠筋道就是不夠軟乎。

周末說好「要去義大利野餐」。那吃披薩絕不可少。還好,套餐裡有高筋麵粉。搭配上另外套餐裡的低筋麵粉。做披薩比做吐司輕鬆,吐司需要揉出膜。披薩沒那麼嬌貴難伺候,只要揉出的麵團柔軟不沾手即可。

麵團發酵鬆弛後,擀陳28cm的麵餅。再在做好餅皮上抹上辣味番茄醬,撒一些奶酪,丟上幾片九層塔。等等等上15分鐘。外脆裡軟的自製披薩,樣子上是不花哨,極其質樸的模樣,但口味不輸任何一家意式餐廳。

「Vino frizzante」,意思是起泡酒,其實是指用查瑪法(Charmat Method)或人工加壓的方法生產的低壓(1-2.5 Bars)起泡酒。

「Frizzante」這個術語不僅常出現在義大利的葡萄酒標籤上面,有些含氣的礦泉水也會使用。在葡萄酒標籤上常以「Vino frizzante」或「Frizzante」出現,音譯為「弗裡贊特葡萄酒」,通常是指採用馬蒂諾蒂法(Metodo Martinotti)釀造出含有1-2.5bars氣壓的微起泡酒。事實上,註明有「Frizzante」術語的起泡酒,氣體可以通過二次發酵自然產生,也可以通過人工注入的方法加入二氧化碳。只有含天然二氧化碳氣體的Frizzante才是用馬蒂諾蒂法(Metodo Martinotti)釀造的傳統微起泡酒,通常售價略高。經驗表明,市場售價低於3歐元(國內50RMB以下)的Vino frizzante,基本上都是人工加氣的商業化產物,屬於低質粗糙的廉價起泡酒。此類酒與西班牙的「輕微起泡酒(Vino de Aguja)」和德國的「低壓起泡酒(Perlwein)」類似,但與法國的「低壓起泡酒(Pétillant)」有很大的區別,只是酒中的氣壓接近而已。

Vino Frizzante起泡酒分白色和桃紅色。白起泡酒顏色呈淡黃色,桃紅起泡酒呈淺粉紅色至淡紅色,顏色比較豐富。

弗裡贊特起泡酒的香氣以新鮮的果香為主,有幹型,也有甜型。此類酒的酒體輕盈,口感清新活潑,有輕微的氣泡感,但香氣和味道的持久性一般,常用來作為餐前開胃酒或活動場合的開胃酒飲用。由於氣壓較低,不適合作為慶祝(噴射)用酒。

建議酒在10-12℃的溫度下飲用,並與辣番茄醬調味的獨特味道三色義大利細面或者披薩一同品嘗。

這時候,也不能忘記打開Giacobazzi酒莊的起泡紅酒。一口碳水,一口酒。喝到微微醺,坐在軟乎的沙發凳上,看著窗外的草坪,暈暈乎乎地好似去了《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的無人野草坪。想要不清醒,喝個酒就行了,別和太烈,暈過頭就不好玩了。氣泡紅酒的度數不算高,一人獨酌不怕,兩人共飲氛圍也上佳。

Europi手工三色義大利細面,綠色是波菜汁,紅色是番茄汁,黃色是原味。義大利麵用大量的水冷卻,每100克面1升水。把水煮沸後加鹽,然後放入所需量的義大利麵。烹調時間因意面種類而異,因此最好在煮沸時每隔一段時間檢查一下,以達到所需的烹調程度。建議5-7分鐘為宜。

Montali即食辣番茄醬配料:切碎的番茄(68.6%),雙重濃縮番茄醬(18.6%),甜椒(紅色和黃色),葵花籽油,辣椒(1.4%),特級初榨橄欖油,大蒜,洋蔥,鹽。可能含有微量的牛奶、魚、堅果、芹菜和大豆。

使用方法是打開包裝袋,將醬汁直接放在煮熟並瀝乾的義大利麵上,然後混合。用橄欖油稍稍把辣番茄醬加熱,倒上煮了10分鐘左右的三色意面Spaghetti,撒上蒔蘿裝飾一下。用叉子捲起來閉眼吃,就像重溫了一遍《飯禱愛》。面前是在街頭熱辣擁吻的路人,眼前是茄香四溢的義大利麵。舌尖上的旅行,輕而易舉地在出發。

更別提維克託痴迷的義大利麵了。絕對的意餐經典菜品。未婚夫維克託先生距離蜜月出發不過12小時,行李都不收拾,還在鼓搗各種粗細口味的義大利麵,把滿後廚都掛滿意面測試品。他是懂得義大利菜的。因為要想做好義大利菜,原料是最重要的。

要知道,世界上的義大利麵有600多種,形狀多到130多種。當然我們最常吃的是長型義大利麵、蝴蝶面、長通粉。每一款都有合適自己的醬料,每一份都有自己適宜的烘焙方式。比如說,我們常吃的長型義大利麵Spaghetti,多是搭配番茄醬。貝殼面大多用來料理麵條湯,或是用於意式油醋醬汁的沙拉中。螺旋面則搭配濃鬱醬汁奶油奶酪醬或肉醬最為適宜。

如果說,你煮的意面從未得到過好評,我任性地認為那不是你的問題。那是幹意面和醬汁買錯了。

要更進一步的美味關係。

對方「作」一點,你也能應對!

在義大利會點單是一件極考驗功底的事。義大利的餐飲界可能也存在區域鄙視鏈。義大利北部喜歡吃米,中部喜歡吃肉,南部喜歡吃麵,更南部吃海鮮。你要是跟著當地人的喜好點餐,才可以像《致命伴旅》裡,安吉麗娜朱莉一樣,優雅地選擇了「The scampi and champagne risotto(香檳煎蝦義大利燴飯)」,被威尼斯餐廳侍者大讚:excellent choice ,而德普只能委屈地懷疑,是他不喜歡我選的菜嗎?可能,你選擇了義大利麵吧。

《致命伴旅》:義大利燴飯

義大利菜裡必不可少的單品,莫過於意式茄汁燴肉飯。國名度等同梅子飯糰對日式野餐的意義,也等同於蛋炒飯對大城小鎮裡的大排檔的意義。要想有一個正統的意式野餐,這道菜必不可少。

在義大利有句古語:「稻米生在水裡,死在葡萄酒裡。」這是做好正宗的意式茄汁燴肉飯的訣竅。在食材選擇上,米是重頭戲,大多是選擇義大利Arborio米或者是Carnaroli米,口感上來說,這兩者比較接近於國內的糯米。而且烹飪核心難點,居然是要掌握住半生不熟的口感。難怪,我從義大利回來的朋友狂吐槽,為什麼義大利的炒飯又貴,米飯還生的。

義大利燴飯的妙處還在於包裹著半生不熟的米飯裡的醬汁。雞湯、肉湯、魚湯之類都是極好的選擇,湯汁的味道決定了燴飯的口味。而品嘗一份意式茄汁燴肉飯夠不夠正味。絕對是若隱若現的酒香。和某些江浙區域的蛋炒飯可能要加一勺紹興黃酒來調味一樣。義大利的燴飯在燴前,要加上半杯高烈度的葡萄酒才正宗。

《西西里的美麗傳說》:海鮮沙拉

「如果不去西西里,就像沒有到過義大利:因為在西西里你才能找到義大利的美麗之源。」旅居義大利16年的歌德在自己的日記裡寫下這段話。

我對西西里最初的印象來源於莫妮卡·貝魯齊。穿著極顯腰身的V領白色連衣裙,低眉順眼地行走於男人們的覬覦和女人們的竊竊私語之間。她的風情萬種,自成一派。瑪蓮娜,就是西西里。

地中海的陽光和海風眷顧著西西里島。濃烈的色彩碰撞,也不顯得豔俗,反而增添風情。同樣,也是西西里美食的風格。海島,永遠是美食的駐紮地,海產是最恰意的食材選擇。從西西里市場隨手買到的海鮮,當然鮮蝦、魷魚、貽貝是最佳。搭配上西西里島產出的檸檬、橄欖、芫荽、義大利黑醋,是永遠不出錯的混搭。

意式沙拉非常簡單,講求原味,將當地的食材隨意組合,醬汁的選擇更是簡單:特級橄欖油(Olioextravervgine di oliva)和義大利黑醋調和,再來一點點楓糖漿就完成。

當然,若是要擁有西西里式的風味,我的沙拉公式要稍作變動。食材基底是選擇「海生海長」的貽貝、魷魚、鮮蝦,分別炒熟或白灼,具體操作看當日心情隨機處理。醬汁的核心是檸檬汁。將檸檬對半切開,擠汁。芫荽切碎倒入檸檬汁,加入一些黑胡椒、海鹽。直接淋上煮熟的海鮮之上。冰箱內有什麼蔬菜都可以搭配上。夏日清爽感的義大利海鮮沙拉,簡單到不需要廚藝加成。

當然,代表西西里的可不止是海鮮沙拉,Couscous alla Trapanese也值得被票選出。Couscous是西西里沙拉常用的穀物。有人稱之為義大利亂燉,極其恰當。

Couscous加魚湯煮熟,貽貝、魷魚、鮮蝦炒熟,翻炒時的醬汁上主要依靠魚湯和番茄來增添風情。出鍋後用杏仁片、芫荽加以點綴。一口吞下穀物和海鮮互相成就。鮮、香、軟糯。是複合型的夏日鮮美。

《託斯卡納豔陽下》:佛羅倫斯牛排

看了太多義大利式電影,不免會有一種誤解。就是義大利好像是用來療愈的。療愈失戀、離異和生活一切的不滿意。就像,去一趟西藏,身心都能得到了淨化一般。義大利對於西方人來說,是這樣的療愈聖地。

就像被背叛、離婚的法蘭西斯,女朋友勸她去義大利玩。她毫不猶豫地拒絕了。女朋友說:拜託,那可是義大利啊!

那可是義大利啊!於是,法蘭西斯最終還是和一車同性旅行團出發了。而後,因為一個個的預兆和突如其來的意動,她買下了一棟300年的老別墅。

誰會在旅遊的時候突然就買了一棟破舊別墅呢?這一切不科學。但,如果發生在義大利,發生在文藝復興起源的託斯卡納,好像變得合理了一點。因為,拜託,這裡是義大利啊!

託斯卡納的首府是佛羅倫斯。中部地區的人們愛吃肉,所以,佛羅倫斯最出名的莫過於Bistecca alla Fiorentina。在義大利,一個酒名,一種奶酪,一道菜餚,它的名字都不是隨便起的,要配上這個名字,它的每一個工序,每一道鑑別,都有嚴格的標準和要求。因此,想要叫自己佛羅倫斯牛排,那是有硬性指標的。

牛排的肉必須來自於義大利的一種叫Chianina 的牛,它同時也是世界上體型最大和最古老的牛;牛排必須採用牛腰部的肉,也就是我們熟知的T骨部位,起版重量在1-1.5公斤左右,厚度一般是三指到四指厚(5-6釐米)。把牛排塗滿鹽,胡椒,橄欖油醃製,用木炭烤製成,柔嫩多汁。至於要幾分熟。只許3分熟,沒有其他選擇了。因為這就是佛羅倫斯牛排。

好吃眩暈到我也想買一棟破舊別墅,常住在這裡吃牛排。

至於酒,明智的選擇是最後一個食盒。

大快體驗盒:一瓶Giacobazzi經典法天然幹型(36個月發酵)起泡酒,一支Montali黑橄欖醬,一包Europi「都靈人」麵包棒,一包Molino Denti全麥麵粉。

Europi「都靈人」麵包棒更輕脆,含有6%植物人造奶油的0號麵粉的麵包棒。Montali黑橄欖醬,其實就是100%橄欖,不含防腐劑,不含麩質。

Giacobazzi經典法天然幹型(36個月發酵)起泡酒。這款酒是用最好的索爾巴拉藍布魯斯科葡萄釀造,按經典法在瓶內自然發酵。酒瓶放在精煉酵母中至少36個月。製造出複雜而優雅的起泡酒,有著和諧的味道和誘人綿密的珍珠氣泡。

建議酒在6-8℃的溫度下飲用,麵包棒蘸黑橄欖醬一起吃。

「Spumante」泛指起泡酒,但在義大利卻與Frizzante有實質性區別,通常指用經典法(Metodo Classico)釀製的優質起泡酒,且酒中二氧化碳含量≥3.5 bars,比如V.S.Q或V.S.Q.A等起泡酒,與法國的香檳酒十分相似。不過,有些起泡酒不會註明Spumante術語,反而會註明「Metodo Classico」,以此表示是優質起泡酒。

Molino Denti全麥麵粉做夏巴塔麵包比較好,也可以做各種中式的餅。

有人說,2020是野餐元年。只要是公園草坪的地上,總能長出一塊格子野餐布、一個野餐籃和一個穿著紅色碎花裙的野餐少女。這並沒有什麼不好,誰不是被憋壞了,想約上閨蜜帶上自己最好看的衣裙去草地上,互相趴著給對方拍照呢?

你可以帶上泡椒鳳爪像家庭聚會一樣的實在野餐,也可以帶上滿車的裝飾去擺拍野餐。當然,也可以和我一樣,帶上義大利式的美食、美酒,和一顆假裝在義大利旅行的好心情去野餐。

野餐,有人為了野,有人為了餐。誰說大中午喝上一杯玫瑰氣泡酒、咔呲咔呲吃著脆麵包棍,不算是野餐呢?我的心在曠野,我的舌頭在義大利。我在義大利野餐進行時。找不到最地道的義大利食材,如何算得上義大利野餐,還好,Emilia Romagna艾米利羅馬涅大區的四個野食盒完美滿足了我的義大利野餐夢想。

在義大利有20個不同的地區,每個地區都有自己獨特的個性和傳統,每個地區都提供獨特的體驗。在義大利,有著二十多種傳統,卻擁有同樣一種精神,就是對生活的熱情。慶祝這些傳統,風土和寶藏,以紀念義大利的魔力和身份。

Confindustria Emilia艾米利亞羅馬涅大區工業家聯合會,用自己的舌頭去品嘗不同的義大利,再挑選出最能代表當地味道的特色。從小吃到餐前酒,正餐到小吃,再到餐前酒。囊括了我的舌頭關於義大利的所有記憶。

周末做一份意面或者披薩,或者什麼也不做,就帶上中意的起泡酒和脆麵包棍,假裝去義大利野餐,做一個無所事事的人,也不錯。

本文所用食材均可以在義大利生活Italian Life Style小程序購買,100%義大利進口質量有保證。

神 婆 問

你 喜 歡 哪 些 意 大 利 菜 ?

「把葡萄須埋在土裡,

它就會生根發芽,

同樣的道路,

不時改變一下生活方式,

思想便會深邃。」

——《託斯卡納豔陽下》

Food Bless You!

中國國際美食博覽會顧問

《神一樣的餐桌》製片人

相關焦點

  • 十部食色生香的美食電影
  • 那些經典的義大利電影,你看過幾部?
    有人說,「唯有在義大利電影中,義大利才是最真實的,且是超越現實之上的情感真實。」因為無論在哪個時代, 義大利電影都淋漓盡致地展現了義大利人的困窘、焦慮、興奮、自嘲或戲謔,用靈動的方式表現深厚的人文關懷。
  • 食色,性也--觀《蒲公英》
    我喜歡美食,愛屋及烏的喜歡上了與美食有關的一切,書、電影,電視,看著那些真實的或虛構的美味,想像立刻敏感起來,閉上眼彷佛可以就感受到那些香氣那些誘人。初看到蒲公英的封面,完全沒有想到這會是跟美食有關的電影,粗樸的封面彷佛是講述日本農民工們的生活,在我的印象裡,似乎美食只能用精緻纖細來形容。這自然是錯誤的感覺。許多美食,形式簡單,比如小店裡的一碗紅燒肉,大排擋上一份大腸面,都可以讓人吃的盪氣迴腸。
  • 那些電影裡告訴我們的,關於義大利的美好.
    而且BVLGARI寶格麗向來都與電影有著極深的淵源,光是女明星們在各種影展紅毯上的造型,就因為寶格麗的點綴而在影史上留下過許多經典的瞬間:1957年,伊莉莎白·泰勒和第三任丈夫Mike Todd亮相坎城,佩戴了丈夫贈送的奢華珠寶
  • 日本人的年夜飯到底都吃些啥??
    過年這幾天有沒有胡吃海吃鴨?羊老師祝大家在新的一年多吃不胖,把自己養得白白瘦瘦的!今天應個景,羊老師給大家介紹一下隔壁霓虹國人民過年都吃點啥。在日本,過年過節的時候吃的東西叫作「おせち」料理(寫成漢字是「御節」。現在主要是在正月吃,但日本現在按照西曆過年,所以他們的年夜飯其實是12月31日)御節料理大概長這個樣子。
  • 我蛙每天吃的都是些什麼?真誠發問吐血整理!
    我想最近通過「旅かえる」當了爸媽的同學,都體會到了當父母不容易。我剛剛當媽但也是操碎了心。如果你還沒當上,這是一款只有日語的佛系養成遊戲,主角正是上圖中這隻吃得很 high 的小蛙蛙。養孩子嘛,吃喝拉撒首當其衝關心吃。雖然我貌似養了個書呆子,但也絲毫沒讓我少操心他吃的都些什麼。
  • 食色艾維
    (香草汁拌胚芽新麥粉當天壓面,即使吃多了,也最多是飽腹感,而不會覺得脹,有胚芽的當年新小麥磨成的麵粉,很容易消化,口感也非常好。來農園吃生態小火鍋的客人每次在將信將疑品嘗後都會欣喜的讚美,真的很不錯。說實話,吃碗麵條很容易,自己壓個新鮮的面也不難,但是有胚芽的新小麥,還沒有添加劑,外加新鮮生態蔬菜汁調和,估計你也只能在艾維吃到了。)
  • 看看重慶人的年夜飯都都些啥菜!有你喜歡吃的嗎?
    漸漸地,漸漸地,距離過年的時間越來越短了......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重慶人的年夜飯都吃些啥吧!看看有你喜歡吃的嗎? 回鍋肉 回鍋肉不愧為「下飯之王」,配上青椒、蒜苗、豆乾等各種喜歡的配菜,隨隨便便都可以吃兩碗飯。
  • 看《權力的遊戲》細說中世紀歐洲人都吃些啥
    文章來源:愛博西雅中食展話說,《權力的遊戲》這部美劇上映以來,吸了不少粉,除了吸引人的劇情之外,小編也很關心劇中那些人都吃的啥,為啥沒有一個像樣的菜,連麵包都是黑呼呼的,說到這,咱們來看看中世紀的歐洲人都吃些啥?如果你也好奇,不防跟著小編探個究竟。
  • 義大利電影《美麗人生》重登大銀幕,你去看了沒?一起重溫動人畫面與經典臺詞
    1月3日,《美麗人生》這部經典的義大利喜劇電影重登大銀幕,你們走進電影院去重溫了嗎?
  • 五十知天命,都知道了些啥?
    「吃一塹,長一智」,酸甜苦辣都嘗過,就漸漸看透了人生,也看淡了人生。1、忙來忙去,忙啥?人生一輩子,幾十年,從跨出學校大門的那一天開始,忙著找工作,忙著結婚生孩子,後來,忙著房貸車貸,供養孩子讀書。白天努力工作,夜裡還常常熬夜,甚至通宵達旦,不得不咬牙堅持。忙了這麼多年,你忙了些啥?大部分的時間,其實都在瞎忙,做一些無用功。
  • 義大利麵不是源自義大利?那些我們都誤會了的美食
    ,很多料理喜歡加上義大利、法式等字樣,好像加上了這些字看起來就比較好吃,但其實這些料理真的是這些國家發明的?  日本人每天都吃壽司卷?許多人只要講到日本就會想到壽司卷,但其實壽司卷在日本並不是那麼受歡迎的,因為壽司卷是模仿日本文化而誕生的料理。
  • 去義大利之前,7部經典必看的電影
    有不少旅行靈感都來自於電影,一部好的電影,動情的配樂,經典的臺詞,完美的取景,總讓你有一股想要出發的衝動~有時候連劇情都忘記了,卻始終忘不掉幾個經典的場景...魂牽夢繞,想要去身臨其境一次;電影與取景地之間存在著一種曖昧關係,電影讓風景增色,風景因電影生輝。
  • 《花樣廚神》一部讓你食色雙收的電影!
    《花樣廚神》作為暑期檔唯一一部「食色」題材大電影,不僅為觀眾帶來足以舔屏的視覺盛宴,更分享了三代人的美食體驗和親情故事,受到眾多影迷的熱烈期待。在出現以下畫面的時候,整個電影院仿佛都是咽吐沫和獨自咕嚕咕嚕叫的聲音。比如滋溜溜冒著油的紅燒肉
  • 在家的這些日子 我都幹了些啥
    回首這段日子,在家高強度的宅生活,我到底都幹了些啥可能是在家時間太多,導致一直都只找連續劇看,對於電影基本沒怎麼看,主要是一個片兒1,2個小時就結束了,又要從新打算幹點啥,所以索性還是找些能長時間投入的連續劇看比較帶勁兒窪冢洋介又演電視劇了,當然得看了!
  • 尋找義大利電影中那些最美取景地
    22年前,義大利電影《美麗人生》在坎城電影節首映時獲得全體觀眾含淚起立鼓掌達12分鐘之久,時至今日仍在豆瓣上以9.5分的高分位列排行榜第6。最近,《美麗人生》4k全畫面藍光修復版在中國上映,讓我們藉此機會一起尋找義大利電影中那些最美取景地。
  • 在義大利,我買了啥?
    在義大利,我買了啥?上次說日本買了啥,一堆代溝說你說的那些東西最近賣的好好哦!
  • 大武漢的食色江湖,外地人都饞哭了
    交織成了如今極具特色的食色江湖。在武漢,特定的時節品嘗特定的美食,這是絕對的美食奧義。春日的野菜,夏季的瓜果,秋天的板慄,隆冬的腊味,這樣的特定美食,也是作為一名吃貨的儀式感。以時易食,在什麼時間吃什麼樣的美食,這絲毫馬虎不得。若是不能趕在風物上線前第一時間品嘗,可能也只能得到一個「已售罄,明年請早」的招牌。
  • 影訊丨《花樣廚神》曝終極海報 楊紫瓊Henry深夜放毒食色撩人
    將於8月26日公映的花樣「食色」電影《花樣廚神》,由著名導演金鎮雅(GinaKim)執導,楊紫瓊、Henry(劉憲華)、黃經漢主演,近日再曝終極海報,海報中花樣挑夫Henry分分鐘變身廚師,趴在一堆新鮮食材中相映成趣,一樣的高顏值
  • 現在吃燒烤路子都這麼野?忍得了烤榴槤,最後1張圖到底在吃啥?
    而且和天掃羅一樣,萬物皆可燒烤,各種食材在經過炭火烤制之後,撒上特質的醬料粉,能激發出食物本身特有的香氣,像夏日裡最受歡迎的各種肉串、還有羊腰、雞翅、烤魚、烤各種蔬菜,都頗受吃貨的喜歡,不過你以為出了這些食材就算了嗎?廣大的吃貨們,對於吃燒烤,路子是越來越野了呢,比如下面這幾種,你敢吃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