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21日訊 肇源縣古恰鎮將生活垃圾分類治理工作作為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提升群眾幸福感的重要抓手,構築起「戶分類、村收集、企業轉運、縣處理」的農村生活垃圾收集轉運處理體系,得到村民的稱讚。
每天,古恰鎮沿街住戶和商戶聽到《蘭花草》曲調,就知道保潔員來收垃圾,自覺地把自家分好類的垃圾拿給保潔員,裝入垃圾運輸車運走。
古恰鎮古恰村村民高原:「自從垃圾分類處理情況下發後,每天定時定點鎮裡來車回收,我們把垃圾送出後他們就拉走了,這種垃圾分類處理是利國利民利己的好事,特別方便。」
古恰鎮城管執法大隊隊長馮曉偉:「鎮中心地段的垃圾箱已經取消,採取保潔員定時清運垃圾的方式,群眾挺認可,下一步我們將這種運行模式推廣到各村。」
垃圾分類得到古恰鎮的廣泛推廣,並逐步完善「收集網、運輸網、處置網」體系。與此同時,古恰鎮不斷加大城管執法力度,積極培養村民日常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的習慣,為全縣開展生活垃圾分類處理與循環利用提供了可借鑑、可複製、可推廣的成功經驗。
肇源縣城鄉住房建設局服務中心主任王冰:「全縣垃圾分類處理工作先行由頭臺、古恰進行試點,從試點推行來看,兩個鎮對垃圾分類處理工作高度負責,管理體系完備,方式方法得當,效果非常好,這給全縣各鄉鎮開了一個好頭,計劃在年底全縣農村全部推行垃圾分類處理工作,讓農村的生產生活環境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