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生活垃圾分類」始終保持第一

2020-12-19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北極星固廢網訊:2019年以來,住建部每季度對全國46個試點城市垃圾分類考核排名中,上海始終保持第一。今天上午,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27次會議聽取本市實施《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情況 。

來自市綠化市容局的信息顯示,2019 年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實施以來,垃圾分類逐步成為引領低碳生活的新時尚,市民分類習慣初步養成,居住區和單位分類達標率雙雙達到95%;全程分類體系基本建成,幹垃圾焚燒和溼垃圾資源化利用總能力從2018 年的15250噸/日上升到26095噸/日,今年可基本實現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預計2021年底,全市幹、溼垃圾處理總能力有望超過3.8萬噸/日 ;垃圾分類實效趨於穩定,「四分類」垃圾實現 「三增一減」——可回收物回收量、有害垃圾分出量、溼垃圾分出量增長,幹垃圾處置量減少。

此外,本市推行「管理+科技」,分類實效明顯提高。為優化投放環境,按照「定點要堅持、定時要靈活,破袋要引導、撤桶要鼓勵」的原則,配置投放點「除臭、破袋、洗手 」三件套設備,加裝智能監控裝置,落實全程分類品質智能監管。今年1-10月「四分類」垃圾量與2019 年同期相比,可回收物回收量5948噸/日,增長 47%,有害垃圾分 出量2.6 噸/日,增加3.3 倍;溼垃圾分出量9318 噸/日,增長25%;幹垃圾處置量14173 噸/日,下降20%,達到本市生活垃圾處置總量控制目標。

未來,上海將著力完善以法治為基礎、政府推動、全民參與、城鄉 統籌、因地制宜的垃圾分類長效機制,加強科學管理、鞏固分類實效、注重短板治理、回應社會關切,不斷提升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水平——

全面提升垃圾分類「智治力」。建成生活垃圾全程分類信息化平臺,深化智能監控在定時定點、誤時投放等場景應用,逐步實現志願者撤守後的智能化科技管理,結合非現場執法,實現違規行為及時發現、及時處理。

著力提高資源化利用水平。完善可回收物目錄,完善可回收物體系,指導市場做好對接,確保低價值可回收物出路穩定;積極協調可回收物循環利用項目進入本市工業園 區和循環經濟園區,依託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加快市域內外可回收 物再生利用項目建設。

促進源頭減量破題見效。繼續落實餐飲服務業不主動提供一次性餐具、旅遊業不主動提供客房一次性日用品等措施,調整完善限制提供的一次性用品目錄;建立健全塑料製品生產、流通、使用、回收處置等環節的管理制度,有效治理塑料汙染;深入開展「光碟行動」,引導餐廚垃圾減量;推行溼垃圾就地處理,完成溼垃圾就地處理設施達標改造和規模化菜場溼垃圾就地處理設施配套,推進小型菜場溼垃圾對接有機肥廠。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相關焦點

  • 上海生活垃圾分類「年報」出爐 分類效果正在顯現
    作為我國首個進行垃圾分類的城市——上海,從去年7月開始實施至今,已有10個月了。近日,上海市公布了2019年上海生活垃圾分類「年報」,數據顯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溼垃圾分出量同比有明顯增長,而幹垃圾處置量同比減少了17.5%。生活垃圾分類效果正在顯現。
  • 上海生活垃圾分類九成居住區已達標
    本報訊(記者 陳璽撼)昨天,全市生活垃圾分類減量推進工作聯席會議公布上海生活垃圾分類「年報」。數據顯示,2019年,上海日均可回收物回收量4049噸、有害垃圾分出量0.6噸、溼垃圾分出量7453噸、幹垃圾處置量17731噸,較2018年底分別增加431.8%、504.1%、88.8%和減少17.5%。「三增一減」,直接體現了上海推進生活垃圾分類的成效。2019年,全市135個街鎮成功創建為垃圾分類「示範街鎮」,10個區創建成為「示範區」。
  • 今年上海可基本實現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生活垃圾全程分類體系基本...
    今年上海可基本實現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生活垃圾全程分類體系基本建成 要聞 來源:東方網      時間:2020-12-11 09:32:44
  • 上海家庭「垃圾分類」 觀察筆記
    新京報記者 邵媛媛 攝  2019年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亂扔垃圾的個人將面臨50-200元的罰款,社區「撤桶並點」,居民的生活垃圾必須定時定點投放,上海進入垃圾分類「強制時代」。  因一直在外讀書、工作,我從未正式參與這項在家鄉開展了半年多的環保行動。  我心中的疑惑是,垃圾分類會如何改變一個城市家庭的生活習慣?
  • 垃圾分類|《西安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解讀
    《西安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共八章八十一條,分別從立法目的、適用範圍、政府職責、規劃建設、減措施、監督管理、法律責任等方面對我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進行了規範,引導單位和個人自覺履行生活垃圾管理義務,把權利義務規範落到實處。
  • 上海急推垃圾分類,真實原因曝光
    2019年7月1日,上海率先步入生活垃圾分類強制時代。人自認為是理性動物,魔都盆友們應該更是如此。
  • 垃圾分類這件「小事」如何持續:上海的經驗與思考
    今年7月,《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一周年,據上海市綠化和市容管理局數據,居民區生活垃圾分類達標率從條例實施前的15%提高到90%以上,單位分類達標率達到90%。實際上,上海探索垃圾分類的起步時間更早。早在2000年,上海就被住建部確定為「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試點城市」的八個城市之一。
  • 2020年上半年上海全市垃圾分類排名出爐
    上海市分減聯辦今日(7月7日)公布「2020年上半年度全市各區及各街鎮生活垃圾分類實效綜合考評」結果。2020年上半年,全市16個區生活垃圾分類實效綜合考評均在92分以上,達到「優秀」標準。從考評結果來看,垃圾分類在上海已經成為大部分居民的生活習慣,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上海實踐」逐步形成,並進入了常態化、長效化、規範化時期。看看新聞Knews記者觀察到:同比去年7月發布的數據,楊浦區提升5位躍居榜首,進步最大的浦東新區、金山區分別上升12位和10位,進入前6行列。
  • 就在上海居民被垃圾分類逼瘋時,有人已找到了商機...
    7月1日,上海正式實行被網民戲稱「史上最嚴」的垃圾分類。最近,上海居民被垃圾分類逼瘋了的事,已經刷爆了朋友圈,各種版本的段子、吐槽層出不窮。有網友吐槽為了扔垃圾跑到江蘇,逃離上海;甚至還有網友戲稱:「阻止我成為上海人民的,不是高房租,不是高物價,不是996…是垃圾分類。」
  • 生活垃圾分類宣傳資料
    生活垃圾分類宣傳資料 2020-12-13 12: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蚌埠:蚌山區積極推進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工作
    近日,蚌山區城管局、環衛所積極貫徹落實《蚌埠市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及《蚌埠市推進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在蚌山區天橋花園喻義巷、天橋大院、建委大院小區進行定點宣傳,並給小區的居民發放了家用15L垃圾桶、環保可溯源垃圾袋、垃圾分類宣傳手冊及籤署居民參與垃圾分類承諾書,對服務小區內居民普及垃圾分類知識和投放引導。
  • 生活垃圾該如何分類?
    生活垃圾分類投放要求有害垃圾:是指生活垃圾中對人體健康或者自然環境造成直接或者潛在危害的物質。日常生活中產生的廢藥品及其包裝物、廢殺蟲劑和消毒劑及其包裝物、廢油漆和溶劑及其包裝物;廢礦物油(廢化妝品等)及其包裝物、廢膠片及廢相紙、廢螢光燈管、廢溫度計、廢血壓計、廢充電電池、廢扣式電池等廢鎳鎘電池和氧化汞電池以及電子類危險廢物等。注意:分類投放有害垃圾時,應注意輕放。
  • 上海高校垃圾分類情況如何?達標率已躍升至100%
    自2019年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已一年有餘,高校生活垃圾分類減量工作做得如何?近日,界面新聞記者走訪了上海交通大學和上海師範大學。箱房配備了煙感噴淋、紫外線消殺和排風除臭系統,能有效解決細菌和氣味問題,並杜絕了幹垃圾引燃的安全隱患。上海交通大學生活垃圾分類箱房內收集容器配備情況。
  • 上海民聲|垃圾分類 集貿市場上新神器
    希望有關部門能有效推進農貿市場、菜場的「垃圾分類」。建議人 常麗華上海已全面推行「垃圾分類」,已經成為了這座城市的「新時尚」。但我平時出門買菜,看到一些菜場內只是擺放了幾個分類垃圾桶,並未按要求建造垃圾箱房;有的雖然建了箱房,但也沒有配置溼垃圾就地處理設施。
  • 垃圾分類從頭疼到閉眼都會 秒懂垃圾分類絕招
    03 上海和北京的垃圾分類有何不同?目前國內正在加速推行垃圾分類制度,2019年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2020年5月1日,《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其它重點城市最遲在2020年底開始強制實施。在垃圾分類的命名方式上,或許有些人存有疑惑,為什麼上海和北京略有不同?上海:溼垃圾、幹垃圾、有害垃圾和可回收垃圾。
  • 環保行動中,另一個城市將實行生活垃圾分類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上海中已經有段時間,朝古都的西安市將於正式實施。什麼是垃圾分類百度的定義如下:百度人們生活的地方,必然會有各種各樣的生活垃圾。只有少數家庭會把有價值(可以出售)的一小部分送到垃圾收集站,剩下的垃圾通常被混在一起扔進社區的垃圾桶或垃圾車裡。為什麼要分類之前的垃圾處理方式主要是填埋、堆放、焚燒、回收利用,不僅佔用土地資源,汙染空氣、土壤環境和地下水資源,而且容易滋生蚊蟲、傳播病原體。
  • @在校學生,上海向你們徵集垃圾分類小發明、好方法、金點子
    主辦方還精心準備了強有力的垃圾分類青年講師團,用年輕人的綠色青春姿態,Show出垃圾分類的「新時尚」。大中小學生們可以通過「上海發布」、「上海教育」、「綠色上海」、「青春上海」、「阿基米德」等微信公眾號了解活動詳情。
  • 上海垃圾分類已進入2.0版 但可回收垃圾與幹垃圾混投現象仍很普遍
    讀者來信公共場所垃圾混投怎麼破解《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執行至今,成效有目共睹,垃圾分類已成為上海城市精細化管理的一張名片。如今,垃圾分類正在跨越「初級階段」,開始向進階版邁進。但在近期的執法檢查和監督中,執法人員發現,居民區的垃圾分類相對較好,而在路邊、車站碼頭、商場醫院的公共區域等高流動性場所,垃圾混投的情況仍較為普遍。希望市相關部門儘快想辦法改變這種情況。 ——讀者牧坤根據讀者反映的情況,記者在調查後發現,之所以高流動性公共場所的垃圾箱混投情況較為普遍,原因主要是部分人員還不太清楚垃圾是如何分類的。
  • 垃圾分類|日常「拎不清」的生活垃圾分類小貼士
    垃圾分類時代不知道該如何分類該怎麼辦?(一)可回收物,表示適宜回收利用的生活垃圾,包括紙類、塑料、金屬、玻璃、織物等;(二)有害垃圾,表示《國家危險廢物名錄》中的家庭源危險廢物,包括燈管、家用化學品和電池等;(三)廚餘垃圾(溼垃圾),表示易腐爛的、含有機質的生活垃圾,包括家庭廚餘垃圾、餐廚垃圾和其他廚餘垃圾等;
  • 生活垃圾分類地鐵宣傳列車正式發車
    儀式現場  12月16日上午,南寧市垃圾分類辦在南寧軌道交通地鐵一號線南湖站舉行生活垃圾分類宣傳地鐵專列發車儀式地鐵宣傳列車內景  「垃圾分類新時尚,綠色南寧新主張」地鐵宣傳列車共有6節車廂組成,每節車廂對稱形式投放垃圾分類宣傳畫面30餘幅,宣傳標語十餘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