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上海正式實行被網民戲稱「史上最嚴」的垃圾分類。
最近,上海居民被垃圾分類逼瘋了的事,已經刷爆了朋友圈,各種版本的段子、吐槽層出不窮。
有網友吐槽為了扔垃圾跑到江蘇,逃離上海;甚至還有網友戲稱:「阻止我成為上海人民的,不是高房租,不是高物價,不是996…是垃圾分類。」
吐槽歸吐槽,逃離上海肯定是沒有用的,因為上海只是作為試點,很快全國各地都有可能推出自己的垃圾分類管理辦法。
但就在我們被垃圾分類快「逼瘋」時,我們被靈魂拷問「你是什麼垃圾?」時,我們苦苦分辨什麼是幹垃圾、溼垃圾時,有人卻洞察出商機。
應了我們常說的那句話:小麻煩,往往隱藏著大需求。
為什麼需求藏在麻煩背後?
我們以前發布的《一個令人討厭的小麻煩,卻造出一家市值超千億美金的公司》這篇文章詳細解釋了,Netflix這家市值超千億美金的公司,就是因為創始人哈斯廷斯忘記還一盤錄像帶,結果繳納了40美元這個麻煩而創立的。
我們很多人從事的行業都已經有很多年的歷史,覺得應該沒有什麼未被發現、未被滿足的需求了。如果有,早就有人做了。
其實,這個世界上,沒有「被完美滿足的需求」。所有自滿的巨頭背後,都有一批不滿的消費者。只不過他們的抱怨聲,被媒體的讚揚聲掩蓋了。
掀開蓋住麻煩的石板,下面都是真正的需求。
下面,我們就通過,掀開垃圾分類給上海居民帶來的這個「麻煩」,來看看它背後都有哪些真需求?
我們首先遇到的麻煩就是如何區分到底什麼是幹垃圾,什麼是溼垃圾?
否則:
這個當然只是玩笑,廣大網民遇到問題,第一反應還是搜索:
但什麼東西都搜一搜,這個太麻煩了,有沒有更方便的方法呢?
需求總是藏在麻煩背後。
於是就有人開發了垃圾分類的小程序:
看到照相機功能了嗎?拍照就可以自動識別出來到底是什麼垃圾,是不是很方便?
如果你覺得拍個照都麻煩,那我們只能靠死記硬背把日常的垃圾背下來了。
可如果你覺得這樣死記硬背太枯燥了,也麻煩,怎麼辦?
別著急,你看,已經有人開發出遊戲機寓教於樂。
比如這款手遊。
再看這款VR遊戲。
怎麼樣,現在最潮流的VR遊戲,你玩幾次是不是就把乾濕垃圾瞭然於胸了?
如果你想說,家裡有小朋友,不想帶小朋友來遊戲場所,想在家也能用遊戲的方式玩。
沒關係,怎麼會沒有人想解決你這種麻煩呢?你看。
怎麼樣,這些人是不是解決了你的麻煩,讓你終於可以分清到底什麼是幹垃圾、什麼是溼垃圾了吧?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麼恭喜你成為一名「拎得清」的人。
成為「拎得清」的人後,接下來最緊要的是,我們要把這些你已經能分清的乾濕垃圾分門別類放在自己家對應的垃圾桶。
類似這樣:
當然這只是一個玩笑,每個人畢竟不能真的這樣隨身帶著四個垃圾桶。
可家裡面我們還是需要乾濕分離的垃圾桶的,但這時,你就會突然發現,垃圾桶不夠用了。
麻煩。那趕緊買吧。
不過,買乾濕分離垃圾桶這件事,我必須要提醒你,現在垃圾桶已經限購了。
你沒看錯,是的,每人限買一件。
終於在發現了這些「麻煩背後是需求」人的幫助下,你把家裡的垃圾安排得妥妥噹噹、明明白白。
但接下來你遇到的麻煩就是:扔垃圾,也不是你想扔就能扔的。
第一、大多數小區,每天丟垃圾只有兩個時段。
這可苦了我們很多上班族。
如果,你最近發現突然有某位員工上班明顯比以前早了許多,一點也不要感到意外,因為他很有可能是因為:不得不早起扔垃圾。
所以網絡上就流傳了這樣一張圖:
可是,工作辛苦、勞累的你,還是想多睡會,怎麼辦?
代扔垃圾服務應用而生。
有單打獨鬥、小本經營的,比如這樣:
(圖片來源:新聞晨報)
當然也可以入住本地生活服務平臺,這樣接單量更穩定,比如:
以上這些還主要是個人提供的代扔服務。
那有沒有更專業的公司或者機構來解決這個麻煩呢?
有,比如餓了麼,我們可以通過餓了麼APP點擊跑腿服務,即可看到「代扔垃圾」選項。
再比如支付寶,支付寶在「城市服務」中開闢了「垃圾分類回收」專欄——易代扔。
服務內容包括家電數碼回收、生活垃圾回收、大件付費回收等上門回收服務。
好了,好了。
終於在這些發現了「麻煩背後需求」的人的幫助下,我們可以把家裡的垃圾順利扔到垃圾桶裡了。
什麼?你說,還沒有。
如果你一定要舉特殊的例子,比如:
比如老鼠夾、老鼠粘板。
嗯,這個麻煩確實有,但是量還不足夠大。
家裡的垃圾解決了,可是到了公司,仍然要進行垃圾分類。
水果、奶茶就不提了。
不對,還是要說一下,奶茶一定要喝完。
否則:
午餐怎麼辦?
如果出去吃還好,一旦點了外賣呢?
絕對不能把殘羹剩飯和外賣盒一起扔,你要把殘餘的湯倒掉,剩菜扔進溼垃圾,外賣盒當然就要扔進幹垃圾了。
你說這也太麻煩了。
是的,這個還真挺麻煩,但是還沒有人能很好地解決這個麻煩。
不過這到讓我突然想在比我們很早就進行垃圾分類的日本,有個玉子屋靠外賣便當每天就能賣出60000多份,最最關鍵的是,他們會上門回收便當盒。
對於我們廣大靠吃外賣的上班族來說,真希望有玉子屋這樣的商家早點幫我們解決外賣這個困擾。
最後的話
你看,當我們上海居民在被靈魂質問「到底是什麼垃圾」時,在所有微信群互相吐槽,如何分類垃圾時,有人已經發現商機,幫我們解決這些麻煩。
現在甚至有人說,「垃圾」創業,已經是下一個風口。
是不是風口不好說,但是我希望你能通過這篇文章,當你遇到一些小麻煩時,你能看到小麻煩背後可能隱藏的大需求。
遇到這些小麻煩,不要從麻煩上面踩過去,而是應該掀開蓋住這些麻煩的蓋板,研究它背後隱藏的需求。
最後,我覺得把我們上海居民逼瘋的麻煩,應該還隱藏著其它商機,你發現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