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上海居民被垃圾分類逼瘋時,有人已找到了商機...

2021-02-17 鐳財經

7月1日,上海正式實行被網民戲稱「史上最嚴」的垃圾分類。

最近,上海居民被垃圾分類逼瘋了的事,已經刷爆了朋友圈,各種版本的段子、吐槽層出不窮。

有網友吐槽為了扔垃圾跑到江蘇,逃離上海;甚至還有網友戲稱:「阻止我成為上海人民的,不是高房租,不是高物價,不是996…是垃圾分類。」

吐槽歸吐槽,逃離上海肯定是沒有用的,因為上海只是作為試點,很快全國各地都有可能推出自己的垃圾分類管理辦法。

但就在我們被垃圾分類快「逼瘋」時,我們被靈魂拷問「你是什麼垃圾?」時,我們苦苦分辨什麼是幹垃圾、溼垃圾時,有人卻洞察出商機。

應了我們常說的那句話:小麻煩,往往隱藏著大需求

為什麼需求藏在麻煩背後?


我們以前發布的《一個令人討厭的小麻煩,卻造出一家市值超千億美金的公司》這篇文章詳細解釋了,Netflix這家市值超千億美金的公司,就是因為創始人哈斯廷斯忘記還一盤錄像帶,結果繳納了40美元這個麻煩而創立的。

我們很多人從事的行業都已經有很多年的歷史,覺得應該沒有什麼未被發現、未被滿足的需求了。如果有,早就有人做了。

其實,這個世界上,沒有「被完美滿足的需求」。所有自滿的巨頭背後,都有一批不滿的消費者。只不過他們的抱怨聲,被媒體的讚揚聲掩蓋了。

掀開蓋住麻煩的石板,下面都是真正的需求。

下面,我們就通過,掀開垃圾分類給上海居民帶來的這個「麻煩」,來看看它背後都有哪些真需求?

我們首先遇到的麻煩就是如何區分到底什麼是幹垃圾,什麼是溼垃圾?

否則:

這個當然只是玩笑,廣大網民遇到問題,第一反應還是搜索:

但什麼東西都搜一搜,這個太麻煩了,有沒有更方便的方法呢?

需求總是藏在麻煩背後。

於是就有人開發了垃圾分類的小程序:

看到照相機功能了嗎?拍照就可以自動識別出來到底是什麼垃圾,是不是很方便?

如果你覺得拍個照都麻煩,那我們只能靠死記硬背把日常的垃圾背下來了。

可如果你覺得這樣死記硬背太枯燥了,也麻煩,怎麼辦?

別著急,你看,已經有人開發出遊戲機寓教於樂。

比如這款手遊。

再看這款VR遊戲。

怎麼樣,現在最潮流的VR遊戲,你玩幾次是不是就把乾濕垃圾瞭然於胸了?

如果你想說,家裡有小朋友,不想帶小朋友來遊戲場所,想在家也能用遊戲的方式玩。

沒關係,怎麼會沒有人想解決你這種麻煩呢?你看。

怎麼樣,這些人是不是解決了你的麻煩,讓你終於可以分清到底什麼是幹垃圾、什麼是溼垃圾了吧?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麼恭喜你成為一名「拎得清」的人。

成為「拎得清」的人後,接下來最緊要的是,我們要把這些你已經能分清的乾濕垃圾分門別類放在自己家對應的垃圾桶。

類似這樣:

當然這只是一個玩笑,每個人畢竟不能真的這樣隨身帶著四個垃圾桶。

可家裡面我們還是需要乾濕分離的垃圾桶的,但這時,你就會突然發現,垃圾桶不夠用了。

麻煩。那趕緊買吧。

不過,買乾濕分離垃圾桶這件事,我必須要提醒你,現在垃圾桶已經限購了。

你沒看錯,是的,每人限買一件。

終於在發現了這些「麻煩背後是需求」人的幫助下,你把家裡的垃圾安排得妥妥噹噹、明明白白。

但接下來你遇到的麻煩就是:扔垃圾,也不是你想扔就能扔的。

第一、大多數小區,每天丟垃圾只有兩個時段。

這可苦了我們很多上班族。

如果,你最近發現突然有某位員工上班明顯比以前早了許多,一點也不要感到意外,因為他很有可能是因為:不得不早起扔垃圾。

所以網絡上就流傳了這樣一張圖:

可是,工作辛苦、勞累的你,還是想多睡會,怎麼辦?

代扔垃圾服務應用而生。

有單打獨鬥、小本經營的,比如這樣:

(圖片來源:新聞晨報)

當然也可以入住本地生活服務平臺,這樣接單量更穩定,比如:

以上這些還主要是個人提供的代扔服務。

那有沒有更專業的公司或者機構來解決這個麻煩呢?

有,比如餓了麼,我們可以通過餓了麼APP點擊跑腿服務,即可看到「代扔垃圾」選項。

再比如支付寶,支付寶在「城市服務」中開闢了「垃圾分類回收」專欄——易代扔。

服務內容包括家電數碼回收、生活垃圾回收、大件付費回收等上門回收服務。

好了,好了。

終於在這些發現了「麻煩背後需求」的人的幫助下,我們可以把家裡的垃圾順利扔到垃圾桶裡了。

什麼?你說,還沒有。

如果你一定要舉特殊的例子,比如:

比如老鼠夾、老鼠粘板。

嗯,這個麻煩確實有,但是量還不足夠大。

家裡的垃圾解決了,可是到了公司,仍然要進行垃圾分類。

水果、奶茶就不提了。

不對,還是要說一下,奶茶一定要喝完。

否則: 

午餐怎麼辦?

如果出去吃還好,一旦點了外賣呢?

絕對不能把殘羹剩飯和外賣盒一起扔,你要把殘餘的湯倒掉,剩菜扔進溼垃圾,外賣盒當然就要扔進幹垃圾了。

你說這也太麻煩了。

是的,這個還真挺麻煩,但是還沒有人能很好地解決這個麻煩。

不過這到讓我突然想在比我們很早就進行垃圾分類的日本,有個玉子屋靠外賣便當每天就能賣出60000多份,最最關鍵的是,他們會上門回收便當盒。

對於我們廣大靠吃外賣的上班族來說,真希望有玉子屋這樣的商家早點幫我們解決外賣這個困擾。

最後的話

你看,當我們上海居民在被靈魂質問「到底是什麼垃圾」時,在所有微信群互相吐槽,如何分類垃圾時,有人已經發現商機,幫我們解決這些麻煩。

現在甚至有人說,「垃圾」創業,已經是下一個風口。

是不是風口不好說,但是我希望你能通過這篇文章,當你遇到一些小麻煩時,你能看到小麻煩背後可能隱藏的大需求。

遇到這些小麻煩,不要從麻煩上面踩過去,而是應該掀開蓋住這些麻煩的蓋板,研究它背後隱藏的需求。

最後,我覺得把我們上海居民逼瘋的麻煩,應該還隱藏著其它商機,你發現了嗎?

相關焦點

  • 被「逼瘋」的上海人,咱得學!
    上午10時左右,上海城管執法總隊開出了條例實施後的第一張責令整改通知書,上海宏安瑞士大酒店因未將生活垃圾分別投放至相應收集容器,被責令整改。      上海市城管執法局介紹,1日當天,上海市各級城管執法部門對1588個小區、406個企事業單位、1853個商家、21家酒店等進行了檢查,共開出623張整改單。
  • 上海家庭「垃圾分類」 觀察筆記
    新京報記者 邵媛媛 攝  2019年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亂扔垃圾的個人將面臨50-200元的罰款,社區「撤桶並點」,居民的生活垃圾必須定時定點投放,上海進入垃圾分類「強制時代」。  因一直在外讀書、工作,我從未正式參與這項在家鄉開展了半年多的環保行動。  我心中的疑惑是,垃圾分類會如何改變一個城市家庭的生活習慣?
  • 快把中國人玩壞了的垃圾分類,也會逼瘋外國人嗎?
    今天你被「垃圾」了嗎?自從上海推出史上最嚴垃圾分類政策以來,各類異想天開的腦洞已經刷爆了大家的朋友圈,從上海灘的主題曲垃圾分類版到《武林外傳》的關中大俠垃圾分類講學,一時間仿佛所有人都在全身心帶入「豬」的立場,為「你是什麼垃圾」進行深入靈魂的哲學思考。目前,上海的強制性垃圾分類第一周已經在城管共開出190張罰單的「耀眼戰績」中鳴金收兵。
  • 上海生活垃圾分類「年報」出爐 分類效果正在顯現
    作為我國首個進行垃圾分類的城市——上海,從去年7月開始實施至今,已有10個月了。近日,上海市公布了2019年上海生活垃圾分類「年報」,數據顯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溼垃圾分出量同比有明顯增長,而幹垃圾處置量同比減少了17.5%。生活垃圾分類效果正在顯現。
  • 垃圾分類打出「文藝牌」二道區垃圾分類系列匯演深受社區居民歡迎
    ,備用;廚餘垃圾有幾種,瓜果皮殼飯菜剩,集中收集可堆肥,能行……」在長江花園三句半表演《垃圾分類,從我做起》以幽默風趣表現形式和朗朗上口的語言將垃圾分類內容融入其中。形式多樣的節目中或多或少貫穿著垃圾分類常識教導觀眾如何做好垃圾分類。
  • 居民垃圾分類知曉率達95%以上
    12月25日下午,蘭州市城管委和蘭州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聯合組織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蘭州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有關情況,市城管委、共青團蘭州市委、市機關事務管理局、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就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開展情況作了發言。
  • 垃圾分類寫入廣州社區居民公約
    南方日報訊 (記者/郭蘇瑩)「戒菸戒酒身體好,垃圾分類不亂扔……」社區公約居民定,約束的是居民自己。近日,一則社區居民公約二次徵求意見稿貼在了廣州市天河區絹麻社區11號大院的公告欄,成為居民們談論的熱門話題。結合了文明新風尚、由居民制定的社區公約正在廣州推廣,沿襲千年的「村規民約」有了新內涵。垃圾分類、文明養寵成為居民們建議寫入居民公約的「高頻詞」。
  • 臺灣人在上海搞垃圾分類回收 為什麼沒人認為他們在作秀?
    「其實,許多上海居民都想為環保盡一份力,關鍵是要有人帶他們做。
  • 垃圾分類這件「小事」如何持續:上海的經驗與思考
    今年7月,《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一周年,據上海市綠化和市容管理局數據,居民區生活垃圾分類達標率從條例實施前的15%提高到90%以上,單位分類達標率達到90%。實際上,上海探索垃圾分類的起步時間更早。早在2000年,上海就被住建部確定為「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試點城市」的八個城市之一。
  • 垃圾分類達人楊玉健:用真誠打動居民
    楊玉健大洋網訊 檢查社區餐廚垃圾分類質量,巡視桶點站崗情況、統籌安排指導街道轄下單位的垃圾分類設施設置和臺帳……瑞寶環監所督導員組長楊玉健一天的工作都圍著垃圾分類打轉。為了手把手教居民如何分類,她曾一天內站崗十幾小時。
  • 銅川垃圾分類宣傳畫
    銅川垃圾分類宣傳畫招募垃圾分類督導員,加強督導員崗前知識和技能培訓,使其熟練掌握垃圾分類的知識技巧,提高廚餘垃圾分揀純淨度。充分利用黨建聯建等方式,發動公司黨員幹部和職工志願者,結對社區開展垃圾分類志願服務行動,引導居民掌握分類常識,普及分類理念,指導居民正確投放,切實把「要我分」轉變成「我要分」,進一步使垃圾分類深入人心。
  • 「垃圾分類」實施垃圾分類 共建美麗家園——致清水河縣廣大居民的...
    實施垃圾分類 共建美麗家園——致清水河縣廣大居民的倡議書廣大居民朋友: 「垃圾分類一小步,健康文明一大步」。清水河是我們的共同家園,創造整潔、優美的人居環境是我們的共同心願。為推行垃圾分類,倡導綠色健康的生活方式,清水河縣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向全縣廣大居民朋友發出以下倡議:一、率先垂範,做垃圾分類的先行者。全縣各黨政軍機關、企事業單位及各級文明單位要號召廣大黨員志願者增強責任意識,嚴格執行垃圾分類,準確規範投放,帶頭踐行綠色辦公、低碳消費,從源頭實現垃圾減量。同時宣傳垃圾分類政策、分類知識,讓垃圾分類走進千家萬戶,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強大合力。
  • 臺灣人如何看待上海的垃圾分類 | 三明治
    2018年臺灣服裝設計畢業後,從實習至出社會在深圳待近一年半的我,決定轉行來上海闖一闖。六月中,隻身買了張來回機票、選定房子、拖著我的行李正式入住。來回過程不到幾天,我在上海安了一個家。搬來上海將近一個月,在這一個月裡,恰巧見證了上海垃圾乾濕分離的浪潮。
  • 上海生活垃圾分類九成居住區已達標
    本報訊(記者 陳璽撼)昨天,全市生活垃圾分類減量推進工作聯席會議公布上海生活垃圾分類「年報」。數據顯示,2019年,上海日均可回收物回收量4049噸、有害垃圾分出量0.6噸、溼垃圾分出量7453噸、幹垃圾處置量17731噸,較2018年底分別增加431.8%、504.1%、88.8%和減少17.5%。「三增一減」,直接體現了上海推進生活垃圾分類的成效。2019年,全市135個街鎮成功創建為垃圾分類「示範街鎮」,10個區創建成為「示範區」。
  • 臺江美倫浩洋麗都:智慧垃圾分類屋「綁定」居民信用
    蒼霞街道有關負責人介紹,作為垃圾分類「2.0版」,該分類屋已進行了信息化改造。稱重地臺帶有稱重傳感器,對居民每次投放以及督導員每次分揀的其他垃圾、廚餘垃圾自動進行稱重,相關數據通過無線通信模塊上傳至後臺。  該分類屋通過後端垃圾分類大數據平臺,可以實時獲取垃圾總投放量、分類投放量、投放準確率等數據信息,然後精準反饋給管理層面,為政府決策提供數據支撐。
  • 餘杭區星橋街道垃圾分類督導員耐心宣教指導 小區居民垃圾分類準確...
    每天清晨6點,她早早地來到小區的垃圾分類投放站點,對前來投放垃圾的居民進行檢查,仔細查看袋中的垃圾是否分類準確,對沒有分對的居民耐心地進行宣教指導,晚上8點多,等到居民們都投放完垃圾她才回家。  為了讓居民更好地養成垃圾分類習慣,去年起,星橋街道全面推行生活小區垃圾分類定時定點投放工作,張鳳琴所在的桐鶴名苑二區於2019年10月21日起進行全面撤桶,實行垃圾分類定時定點投放。
  • 上海寶山區顧村鎮引進高新技術企業多措並舉推進垃圾分類
    中國小康網訊 記者金朝暉上海報導 上海市綠化市容局介紹,2019年以來,住建部每季度對全國46個試點城市垃圾分類考核排名中,上海始終保持第一。上海今年1月-11月四分類垃圾量與2019年相比,可回收物回收量6198噸/日,增長53%;有害垃圾分出量2.6噸/日,增加3.3倍;溼垃圾分出量9428噸/日,增長27%;幹垃圾處置量14178噸/日,下降20%。從數據來看,上海在垃圾分類「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推進,已取得一定成效。
  • 幹垃圾、溼垃圾、有害垃圾……如何做好垃圾分類?看這個社區居民的...
    垃圾分類在社區居家推行的怎麼樣了?如何減少垃圾的產生?8月25日,兩江新區人和街道和睦路社區的一場居民垃圾分類經驗分享交流會議,讓大家了解到了垃圾分類的訣竅。垃圾扔錯了怎麼處罰?有居民介紹了自己垃圾分類經驗和具體方法,從自覺遵守情況到懲罰機制的實行,詳細介紹了如何一步一個腳印做到實現人人分類,全民參與的良好局面。一名業主代表介紹,如何做好節能減排,首先儘量避免使用一次性產品,例如一次性杯子和餐具等,儘量購買可循環使用的產品。「在學校、社區等醒目位置張貼垃圾分類宣傳畫,多渠道提醒指導市民做好垃圾分類。」
  • 入戶宣講垃圾分類 萬個垃圾桶送居民
    日前,道裏區城管局組織50餘名在職黨員深入群力新城小區,開展「垃圾分類、黨員先行」主題黨日活動。黨員免費為居民發放小型垃圾桶,入戶宣傳垃圾分類,進一步提升轄區居民主動參與垃圾分類能動性。近萬個小型垃圾桶將發放到轄區居民手中。
  • 垃圾都分類了,我們的遊戲和電影什麼時候分級?
    上海垃圾分類了,全國人民都在編段子嘲笑上海人。  以前罵人:我%@#¥%……¥  現在罵人:幸虧你生在XX,你要是生在上海,都不知道把你扔哪個垃圾桶。  垃圾分類已經把魔都人民逼瘋了,不少上海人已經成功戒掉了奶茶,因為搞不懂珍珠奶茶裡的珍珠是幹垃圾還是溼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