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室之不可絕望——一個科幻作家眼中的《三體》電影

2021-03-02 科幻星雲網

科幻星雲網微信號:kehuanxingyunwang

參加某豪華旅遊團的雲天明一覺醒來,發現行駛在漆黑公路上的旅遊大巴裡只剩五個人,他們的目的地是一棟山頂豪宅,車上那些互不相識的乘客,名為羅輯、葉文潔、雲天明、程心和章北海。

一段沒什麼意義的劇情之後,雲天明忽然發現自己身處一間幽暗的客房中,屋門緊閉,地上躺著一坨形狀模糊的物體。他低頭仔細打量這坨物體,與此同時,陰森的背景音樂響起,此時他知道躺在地上的應該是一坨死人。但這死人看起來不大像死人,可以確定的是它已經死透了,因為每次這物體出現在鏡頭中,耳邊都會奏響滲人的恐怖片音效;可它無論如何不像個人類,準確地說,不像地球人。

它有兩個眼睛,一個鼻子,一張嘴,一個腦袋,一個身子,甚至有一頭烏黑茂密的頭髮。不過它穿著銀色緊身衣,手持雷射槍,腦門中央有個碩大的「3」字,種種特徵表明,這坨物體是一隻外星人,——一個三體人!

鏡頭特寫「3」字。

雲天明轉過頭:「是誰殺了他?」

葉文杰說:「不是我。」

羅輯說:「是程心。」

程心說:「是章北海。」

章北海說:「不是我,也不是程心。」

雲天明說:「是葉文潔。」

葉文潔倒下去,死了。

羅輯說:「是程心。」

章北海說:「其實是我。」

雲天明說:「不,不可能是你。」

程心倒下去,死了。

雲天明倒下去,死了。

章北海倒下去,死了。

羅輯倒下去,死了。

葉文潔站起來說:「是我。」

鏡頭特寫「3」字。

在無比精彩的密室推理之後,葉文潔丟掉刀子,從死掉的外星人腰間摘下通訊器,開始與三體人進行聯絡。畫面淡出,密室血淋淋的屍堆中搖搖晃晃站起來一個男人的身影,這就是《三體I》電影版的故事。

——是的沒錯以上都是扯淡。《三體》第一部怎麼可能出現後兩部的角色?三體人的真身怎麼可能出現在地球?葉文潔怎麼可能殺了人之後不洗手面不改色地拿起對講機出賣地球?

……至於三體人,你懂的。

首先我對孔二狗和張番番兩位並無惡感,必須聲明,敢於扛起中國科幻電影大旗勇敢邁出第一步的都是真正的戰士,我們應該對勇敢者抱有足夠的尊敬。「遊族影業」放出《三體》電影即將開拍的消息及首個預告片之後,舉國上下為之沸騰,貴圈內外一片哀嚎,如一方巨石丟入死水,吐槽聲像小浪花此起彼伏,在這種情勢下科幻星雲網約我寫篇白爛的稿子談談相關問題,本來我不願意湊這個熱鬧,因為已經扮演網易網友點評過多次了(不要懷疑,一半的網易網友是科幻作家假扮的),不過在稿費的誘惑下,我決定脫去馬甲絮叨兩句,猜測一下《三體》大電影究竟會是一副什麼模樣。

我花了一晚上時間特地觀看了張番番導演的兩部作品《密室之不可告人》和《密室之不可靠岸》,發現第一部我是看過的,只是半途睡著了不記得劇情;第二部也在電影院見過海報,那時候夜場不打折票價太貴,沒捨得看。平心而論,豆瓣的打分還是比較公允的,懷著5分評價的心態去看電影,既沒有太高期望,又有點小小的期待,能夠獲得不錯的觀影體驗,仿若走入一家正規的連鎖洗腳店,明知腳底按摩只到小腿就停止了,內心還是惴惴期望著小妹對你青眼有加製造點不可告人的驚喜出來。

張番番導演作品的優缺點稍後再談,我們再來看一個電影片段,這是貴圈狂熱科幻迷通過眾籌集資自編自導自演的《三體小電影》的一個場景。

一段沒什麼意義的劇情之後,雲天明忽然發現自己身處一間幽暗的客房中,屋門緊閉,地上躺著一坨形狀模糊的物體。他低頭仔細打量這坨物體,與此同時,陰森的背景音樂響起,此時他知道躺在地上的應該是一坨死人。但這死人看起來不大像死人,可以確定的是它已經死透了,因為每次這物體出現在鏡頭中,耳邊都會奏響滲人的恐怖片音效;可它無論如何不像個人類,準確地說,不像地球人。

這東西該怎麼形容呢?從某個角度看,很像一捆乾燥發黴的腐竹;換個角度,又像幾條黏在一塊兒的鹹魚。仔細想想,也可以形容它為一堆亂糟糟的方便麵,一堆「你泡了一碗紅燒牛肉麵用菸灰缸壓住杯蓋然後去玩英雄聯盟、一擼就是一下午到晚飯時間跟好基友出去吃燒烤把方便麵的事情忘得乾乾淨淨、第二天放寒假離開學校直到一個多月以後回到宿舍突然發現電腦屏幕後面長出一朵橘紅色的奇異植物、仔細看才發現原來是被水泡發的麵條膨脹起來頂翻了杯蓋與菸灰缸又在乾燥溫暖的空氣中逐漸風乾、所變異成的某種具有殺馬特特質的紅燒牛肉口味仙人球」的風乾方便麵。

不,你又發現這位死者其實個頭很小,是螞蟻那麼一丁點大的一隻昆蟲,只是近大遠小的錯覺和壞心眼攝影師的機位選擇欺騙了你的眼睛。一隻幹透了的蟲子,用鼻孔呼氣稍微重一點,就能把這具屍體吹到門縫底下去。

無論如何,屍體的特徵是很明顯的,它有著類似頭部的結構,具有能發射和接受光線的傳感器官,身體高度脫水乾燥,甚至可以燃燒起來。雲天明一看就明白了:這是一個三體人,處在亂紀元休眠狀態的乾燥三體人,當恆紀元到來時浸泡在水中就可以恢復活性。

雲天明轉過頭:「是誰烤乾了他?」

簡單對比就能發現兩種版本的異同。第一個版本中的外星人是容易被理解和接受的,而第二個版本則是從合理性出發的各種猜測。大劉並未在《三體》中正面描繪三體人的樣子,三體迷對此進行過海量討論,每個人眼中都有一個三體人,有的像腐竹,有的像鹹魚,有的像「你泡了一碗紅燒牛肉麵……」的泡麵,還有的是螞蟻一般大小的蟲子(你知道這來自寶樹君的《三體X》)。

我想說的是,兩個版本並無對錯之分,學界對外星人的形象一直有對立爭論,一派認為外星人跟人類必須很像,例如梳個鍋蓋頭就能扮演的瓦肯人;一派認為外星人長成地球人這樣才是進化失敗,每個星球環境天差地別,物種多樣性必須在此體現。我們既能欣賞都教授那樣的俊朗侵略者,也能欣賞《黑衣人》中外星打工仔群魔亂舞,各有各的賣點,無關優劣與成敗。

但我還是選擇後者,理由很單純:花錢進電影院,畢竟還是別致好玩開腦洞的東西吧?

在這裡摘錄一段張番番導演在《騰訊電影沙龍:《三體》為中國科幻片打頭陣》的訪談實錄:

李多鈺:我插一個問題,可能很多人都會關注這個問題,三體人你打算怎麼拍?因為劉慈欣根本沒寫三體人,三體人是到底是什麼樣?我想知道導演怎麼拍?

張番番:我看完整《三體》的這三本書,三體世界也好,三體人也好,原著提供給我非常簡單的一個觀點,就是極簡主義。三體人派來的就是一個水滴,有什麼呀?什麼都沒有,就是一個水滴,簡單極了。在那樣一個世界,就劉慈欣描述三個太陽世界如此混亂,什麼樣的東西可以在那種混亂的狀況下存在或者說生存,我覺得也應該是非常非常簡單的東西,極簡單。所以我只告訴大家說我現在的出發點是極簡單,是什麼咱們肯定是用CG的手段去完成。

李多鈺:我可以理解為它根本不是人嗎?

張番番:不不不,這事是這樣的,我這事曾經思考了很長時間,糾結了很久,包括脫水,劉慈欣小說裡的脫水。但有一個問題,你看我們現在所有在座的朋友們,大家對「人」這一個字的理解,都會想兩個眼睛,一個鼻子,一張嘴,一個腦袋,一個身子,四肢,所以這個概念已經根深蒂固了。

我第一次去瀋陽自動化研究所去拍機器人,說今天終於撈著拍著水下機器人的機會了,到了進去以後,說打開大門我們一看,我就問陪我們的廠長,我說咱們水下機器人呢?他說這就是,在一個平臺上支著一個大的潛艇,我說這個就叫機器人?他說這就叫機器人。

為什麼我會大吃一驚?就是因為它沒對上我那想像,沒有一個腦袋、四肢,沒這東西,所以我相信既然我們界定它為三體人,我覺得它應該也是一個類人形的東西,也應該具備一些基礎,別去突破,你脫水,脫完水以後五官都扭曲了,這變成恐怖片了,這就不是科幻片了。

通過整個訪談,基本可以確定張番番導演是平常不太看科幻的,也是個非常務實的人。他所描述的三體人形象並非貴圈大多數科幻迷所想像的,反之,是廣電總局所熟悉的,是對中國電影票房貢獻最大的那部觀眾所能接受的。搞電影研究的@西夏2067曾說過現在電影主要賣的是「城鄉結合部市場」,這部分觀眾文化層次可能沒那麼高,比較難、也不願意花力氣去理解高深的電影語言,他們花錢走進電影院是為了在九十分鐘裡看看好看的畫面,輕鬆看完一個故事,大笑幾次,然後丟掉票根離開,不需要太多思考,也不太可能進入重塑人生觀的賢者時間。

我們喜歡紅燒牛肉麵版的三體人,是因為這更合理、更有趣、更有畫面感,更「科幻」。可反過來,這更花錢、更古怪、更醜惡,更「燒腦」。讀過《三體》、有著豐富科學知識的人會自動腦補畫面無法表達的部分:是啊,當亂紀元到來,太陽近了,三體人要將全部的水分從體內排出,方便麵般的身體結構是方便排水和吸水的,細胞脫水,他們迅速乾燥緊縮,肢體糾纏,然後「火焰的海洋上布滿湧浪和旋渦,黑子如幽靈般沿著無規則的路線漂浮,日冕像金色的長袖懶洋洋地舒展著。大地上,已脫水和未脫水的人都燃燒起來,像無數扔進爐膛的柴火。」

但更多的人會覺得這難以理喻。這是外星人嗎?根本不像人,為什麼叫外星人?長成這個樣子怎麼幹活兒?咋就能一下子就變成幹皮皮,又一把火燒著了?——換成穿著銀色緊身衣手持雷射槍的外星人就順眼多了。當恆星接近,集體毀滅的場景照樣動人心魄,又不用向上級領導解釋怪力亂神的三體人形象,這聽起來是不是更合邏輯?

這個話題擱下,回頭說說電影本身。張番番導演的兩部《密室》都算是中規中矩的懸疑推理片,優點就不說了,缺點在我來看有兩個:第一,不夠美;第二,不夠順滑。

關於審美的話題可以聊一整天。審美是個很奇怪的東西,有就是有,沒有就是沒有,中國人的傳統審美觀建國幾十年被消磨得差不多了,改革開放以後才慢慢樹立起來,看看新農村建設的成果就知道沒有個幾十年時間這玩意兒是難以恢復的,要不但凡走出國門我們都會驚嘆其他國家的建築精美、裝飾明快、城市顏色豐富,那不是別人太花哨,是我們一直太樸素。

《密室之不可靠岸》本來可以拍得很美的,懸疑片為什麼不能美一點?整個舞臺是一艘漂浮於大洋的豪華遊艇,由綠海至藍海,從日出到日落,觥籌交錯,光影迷亂,有無數機會可以拍出漂亮的鏡頭,可張番番導演避開了所有展現審美的機會,就連全劇高潮沉船上的那場戲都拍得自絕於觀眾,把「漂浮於海面的鋼鐵」這麼美的意向搞得灰濛濛暗沉沉,生怕別人不知道要閃回交代幾段苦情回憶似的。整個電影看完,沒有獲得一點審美感受,這方面確實比較糟糕。

另一方面,導演對演員和劇本的調教不夠,導致戲演得很不順滑,客串的配角不消說,蘇有朋可絕對不是個爛演員,可兩部戲裡面都感覺他在跟電影的節奏較勁,有時沒入戲,有時又太用力,磕磕絆絆,令人心生同情。第一部的本子略好,顯得節奏感尚可,第二部的劇本較為稀鬆,這個缺點就被加倍放大了,屏幕上的所有人都感覺不在狀態,男主除了賣肉之外再無亮眼表現,一部電影看完,疙疙瘩瘩的,腦子裡的生物鐘都快被打亂了。

是個導演就有缺點,不能因為缺點就把人家全盤否定。就像張番番導演所說,電影是個系統工程,在2億元大投資之下會有很多優秀的電影人加入團隊中。毫無疑問,《三體》電影需要一個非常優秀的藝術(美術、創意)總監,以及非常勤勉給力的製片。

作為貴圈一名普通科幻寫手,我非常期待看到《三體》電影的成功,看到中國科幻電影從2015年起騰飛,看到如我一般的寫手可以不再為幾百元稿費挑燈夜戰,而是叼著雪茄出現在片場,為自己的改編電影出謀劃策。

作為一名不太純粹的科幻迷,我非常期待看到《三體》電影的成功,看到我們夢裡出現過的宇宙星辰在大屏幕上慢慢亮起來,看每個我們叫得出名的角色被最適合的演員扮演著,看每個熟稔於心的場景變幻,隨著劇中人一起念出那些令人熱血沸騰的臺詞。

此時,我是個樂觀主義者。張番番導演的《三體》會和我們想像的不太一樣,可那未必代表不成功。藉助《星際穿越》的紅火和大劉多年來的良好口碑,電影本身節省了大量宣發成本,只要踏實前進,秉著認真二字從一而終,即使最終得到的不是一部汪洋恣肆的狂想曲又怎樣?第一部《三體》所要做的只有一件事而已:證明中國是可以拍大製作的科幻電影的,拍科幻電影是有人看的,是能掙到錢(不賠錢)的!

引得更多資本來玩這個遊戲,便是贏了。

【科幻愉悅生活】科幻星雲網致力於傳播一種更加輕鬆的了解科幻的方式。

喜歡,就請點擊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點擊 [閱讀原文] 查看全文。

相關焦點

  • 【科幻資訊】《三體》大電影將拍6部曲 監製劉慈欣導演張番番回應質疑
    原著作者劉慈欣將擔綱影片監製,《密室之不可靠岸》導演張番番執導。時光網記者採訪幾位主創,請他們談談如何面對質疑。 時光網訊 《三體》大電影終於正式起航。11月27日下午,影片製作方遊族影業CEO孔二狗,《三體》作者劉慈欣,導演張番番等主創召開新聞發布會,直面來自媒體和讀者們質疑。
  • 《三體》為什麼流浪:《三體》電影難產的背後
    雨果這個名字在中國公眾認知裡,是法國大文豪的名字,也是馬丁·斯科塞斯一部電影的片名。劉慈欣的努力,讓這個獎項像奧斯卡、諾貝爾一樣,成為了值得傾一個行業之力去爭取的獎項。 據說《三體》出現之後,劉慈欣同代作家都閉關拼命寫史詩級科幻巨作,想要體驗雨果獎的巔峰榮耀,留給世人一部震鑠古今的科幻史詩。
  • 《三體》為什麼流浪?——《三體》電影難產的背後
    雨果這個名字在中國公眾認知裡,是法國大文豪的名字,也是馬丁·斯科塞斯一部電影的片名。劉慈欣的努力,讓這個獎項像奧斯卡、諾貝爾一樣,成為了值得傾一個行業之力去爭取的獎項。據說《三體》出現之後,劉慈欣同代作家都閉關拼命寫史詩級科幻巨作,想要體驗雨果獎的巔峰榮耀,留給世人一部震鑠古今的科幻史詩。
  • [三體]預告片首發!
    今日下午,遊族影業成立發布會上宣布,[三體]將以單部投資兩億,共六部的規模進行拍攝。原著作者劉慈欣擔任監製,執導筒的還是之前傳說的,[密室之不可靠岸]導演張番番。隨之曝光的,是[三體]首款概念預告片↓↓紅岸基地位於內蒙古大興安嶺的雷達峰。基地對外宣稱是監聽與摧毀敵國衛星等太空目標,實際上是用來尋找地外高智慧文明。1971年,對人性感到絕望的葉文潔,通過紅岸基地向外太空發出信號,該信號四年後被三體文明截獲。
  • 《三體》三部曲,在中國科幻迷的心中有著不可取代,無法撼動地位
    《三體》獲雨果獎,稱「諾貝爾科幻小說獎」中國科幻小說巔峰之作劉慈欣現身《三體II》上海首演現場,終於給出不要拍攝答案2019年改編自科幻作家劉慈欣短篇小說的電影風格也很三體:不要拍攝不要拍攝!不要拍攝!不要拍攝!最主要的是《三體》的影視化改編一直都是困難重重。電視劇從一開始就遭到強烈反對,電影項目也是屢次流產。由張番番執導,馮紹峰和張靜初主演的電影《三體》,原定 2016 年趁大熱上映。
  • 不吐槽《三體》大電影?不可能!
    而張番番作為導演,最為人熟知的作品是2010年和2011年的《密室之不可告人》《密室之不可靠岸》,豆瓣評分5.8 & 5.2。《密室之不可靠岸》劇照,導師楊坤的胸不錯。當然,影片還沒開拍,我們不能以主創的履歷來判斷好壞,更何況現在連演員都沒有確定。
  • 流水的導演,鐵打的《三體》,《大聖歸來》團隊能拍好《三體》嗎
    如果說「孔二狗」這一聽起來就不靠譜的筆名讓人對《三體》電影捏了一把汗,那麼「孔二狗」的相關言論更是讓人對《三體》電影的前途感到絕望。孔二狗:三體要毀也得毀在中國人手裡。(為什麼非要毀呢?)而作為《三體》電影的導演張番番,其水平更加讓關注《三體》電影的網友感到不靠譜。導演提前惡補知識  由網絡作家孔二狗擔任總裁的遊族影業,昨日在京正式成立,並公布了公司的拍攝計劃,最令人期待的是該公司獲得劉慈欣授權,將科幻小說《三體》搬上大銀幕,將拍6部曲,單片投資高達兩億元。
  • 動畫片導演拍《三體》科幻電影?2億投資血本無歸的教訓忘了嗎?
    6月23日晚,動畫電影《西遊記之大聖歸來》官方微博發布公告,宣布製作公司十月文化擔任《三體》真人院線電影的承制工作,這將是十月文化首部真人院線電影,這部電影由《大聖歸來》導演田曉鵬作為《三體》真人院線電影的導演。
  • 中國科幻迷淚奔!《三體》真人電影重拍!《大聖歸來》導演接手
    因此,劉慈欣以並不高的價格,將三體一系列的改編權打包賣給了這家公司,大劉雖不願透露具體的價格,但稱目前的科幻小說版權的費用是當年他出售價格的10多倍,而媒體證實購買版權的就是那部至今沒有辦法完成的《三體》電影版。
  • 中國科幻迷淚奔!《三體》真人電影重拍!《大聖歸來》導演接手!
    同時更重磅的消息是,曾製作爆款動畫電影《西遊記之大聖歸來》的製作公司十月文化宣布,該公司已經獲得真人版《三體》院線電影的承制工作,《大聖歸來》導演田曉鵬將擔任該片導演。因此,劉慈欣以並不高的價格,將三體一系列的改編權打包賣給了這家公司,大劉雖不願透露具體的價格,但稱目前的科幻小說版權的費用是當年他出售價格的10多倍,而媒體證實購買版權的就是那部至今沒有辦法完成的《三體》電影版。
  • 美國人眼中的《三體》
    這個問題是中國科幻界長久以來叩問自身的問題。過去,有批評指出中國式科幻小說或許存在視野狹隘的問題,一些取材自中國古代典籍的科幻作品,到了國外就受到冷遇。有評論認為,以「大國崛起」的姿態自居,自顧自講述與國外讀者文化背景脫節的中國故事,而期待國外讀者來主動了解,本身就是一種文化 「不對等」 的想法。在這一方面,《三體》無疑是一個突破。
  • 電影難產背後,《三體》為什麼「流浪」
    在此之前,只有科幻圈和深度科幻迷才知道有世界科幻大會這麼個活動,有雨果獎這麼個獎,還是世界科幻最高獎項之一。雨果這個名字在中國公眾認知裡,是法國大文豪的名字,也是馬丁·斯科塞斯一部電影的片名。劉慈欣的努力,讓這個獎項像奧斯卡、諾貝爾一樣,成為了值得傾一個行業之力去爭取的獎項。
  • 中國科幻電影如何突破瓶頸期?|流浪地球|三體|科幻|科幻電影
    2019年,科幻電影《流浪地球》46億的票房神話,在國內掀起了一陣科幻影視熱。自去年年底至2020年9月,先後有B站、騰訊影業和Netflix聲稱將把劉慈欣的科幻巨製《三體》改編成動畫/電視劇集。在2020中國科幻大會上,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副理事長、南方科技大學教授吳巖在發布《2020中國科幻產業報告》時也表示:「中國科幻產業平穩向上發展。
  • 科幻小說排行榜精選十部,《三體》即將拍攝成電影電視劇
    科幻小說排行榜第四名:三體【作者:劉慈欣】三體是劉慈欣創作的系列長篇科幻小說,由三體、三體Ⅱ·黑暗森林和三體Ⅲ·死神永生組成,第一部於2006年5月起在科幻世界雜誌上連載,截至2015年底,三體系列第一部的英文版在全球銷量已超過11萬冊,三體三部曲被在中國的銷售量總計已超過100萬冊,近期據作者透漏,三體即將拍攝成電影電視劇。
  • 奈飛將拍攝劉慈欣科幻巨作《三體》
    ■本報記者 王筱麗流媒體巨頭奈飛日前宣布將製作根據中國科幻作家劉慈欣代表作品《三體》改編的英語劇集,將由《權力的遊戲》主創大衛·貝尼奧夫、D·B·威斯以及劇集運作人亞歷山大·吳共同製作,劉慈欣和《三體》英語版譯者劉宇昆擔任顧問製作人,劇集已獲得整季預訂。
  • 劉慈欣深度參與《球狀閃電》,科幻電影「戰國時代」降臨?
    ,與之相比的,中國卻沒有一部成功的科幻電影……不知道編劇張小北和摩天輪會如何打造《球狀閃電》呢?談創作:《球狀閃電》是大劉最適合電影化的作品劉慈欣無疑是國內科幻小說作家中有著最廣泛影響的,他不僅僅關注宏大的宇宙,也關注當下的人生,並且能把二者結合起來,比如《三體》中一個文明的毀滅甚至與「文革」相關。「黑暗森林法則」、「面壁者」、「執劍人」這些他所創造的詞彙也一度成為資本圈的熱詞。2015年,劉慈欣成為第一個獲得雨果獎的亞洲作家。
  • 國產科幻電影領域能否誕生《三體》級別作品?
    《三體》2015年,中國作家劉慈欣的小說《三體》首獲世界科幻藝術屆最高獎雨果獎,不僅振奮了全國的科幻迷,更是掀起了一股「三體熱」。隨後,就傳出了《三體》要被翻拍成電影的消息。從《阿凡達》的高票房到《彗星來的那一夜》的高口碑,證明了科幻電影在中國市場的廣泛前景。在長春電影節藍星球科幻與電影高峰論壇上,影視人、科幻作家等參會嘉賓一致認為,未來中國將成為科幻電影產業的第一大消費市場。調查顯示,90後的年輕人是科幻電影的中堅消費力量。
  • 中國科幻電影十年之痛,背後是《三體》填不完的巨坑
    一邊是影視寒冬和疫情的雙重夾擊,另一邊是國家和電影人保有希望,科幻電影改編進展到底如何?下一個5年,還有哪些作品可以走進觀眾視線? 從擱淺到重啟,《三體》改編的意義 「其實,開發進度還處在很早期。」 遊族旗下三體宇宙北京辦公室的徐丹對全現在提到。
  • 《三體》電影將拍6部 孔二狗:毀也要毀到中國人手裡
    日前,有著遊戲背景的遊族影業宣布正式成立之時,同時公布了首批產品計劃,備受關注的科幻小說《三體》將被改編成同名電影,遊族影業計劃以單部影片投資
  • 于和偉稱參演是「最科幻的事」,《三體》影視化,曾被叫停電影
    于和偉稱參演是「最科幻的事」,《三體》影視化,曾被叫停電影 這部改編自中國著名科幻小說作家劉慈欣的作品《三體》的電視劇此次也是備受關注,畢竟作為中國科幻小說界的一張名片,網友們只會擔心是否影視化會毀了經典,而不會有相反的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