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一種工作是不委屈的!被罵是一種能力?

2021-02-12 領袖匯


聲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除未經確認,都會註明作者和來源,如有異議,請聯繫我們,我們會立即處理。

甲骨文臺灣區前總經理李紹唐說:「被罵是一種能力。」是的,不管你想不想接受,現實環境就是如此。面對委屈時,你真的不需要太在意旁人的眼光,只要記得,永遠對自己負責。

「胸懷是委屈撐大的。」人生在世,註定要受許多委屈,面對各種委屈時,在學會一笑置之,超然待之的同時,更重要的是要學會轉化勢能。

沒有一種工作是不委屈的

有剛畢業的小孩子問,說你能不能告訴我:

剛進職場的時候遇上工作上的難處了怎麼辦?

還有就是從校園過渡到職業人的心態該怎麼調整?

另外就是剛剛開始工作的時候收入不高,該怎麼解決生存的問題?

這一刻我看見朋友圈裡有人發了一條狀態,說十年後你回頭看今天這一刻,自己所遭遇的一切,那都不叫事,真的。

然後我給他回覆說,哪裡需要十年?

一年的光景,就足夠讓你感覺千山萬水物是人非了。

一、經歷艱難,記住美好

但是想了一會,我就刪掉了這剛打出來的一排字,然後我敲出了另外幾個字回復他:沒有一種工作是不委屈的。

這句話不是我說的,是很多年前我看《藝術人生》裡有一期採訪了劉若英,朱軍問她,為什麼你總能給人一種溫和淡定,不急不躁的感覺,難道你生活中遇上難題的時候你不會很氣急敗壞嗎?

劉若英的回答就是,那是因為我知道,沒有一種工作是不委屈的。

很多人都知道,劉若英在出道前曾經是她師父,就是著名音樂人陳昇的助理。劉若英在唱片公司裡幾乎什麼都要做,甚至要洗廁所,她跟另外一個助理兩人一周洗廁所的的分工是一三五和二四六,這另一個助理的名字叫金城武。

二、你能展現的只有行動和態度

剛進職場的時候,我們要學習基本的職場規則,要儘快熟悉自己工作崗位上的必要技能,我敢說我們大學裡學的那些東西,基本上到了工作環境的時候九成是用不上的。

這個時候一個人的學習能力跟領悟力就是最大的競爭力,當然除此之外,更多的是我們心態上的調節,這件事情小到我該不該跟隔壁的同事打一聲招呼,大到比如直系領導給我安排的事情跟公司的流程規則有衝突,這個時候我該怎麼辦?

你有沒有發現,這個時候你就像一個黑暗中獨自摸索的孩子,沒有家人,沒有老師,沒有師兄師姐可以問,周圍一群陌生人漫無表情的穿梭於辦公室裡的走廊過道上,就像電影裡的快鏡頭,你身後的景象千變萬化飛速流轉,你自己一個人孤獨的停留在原地。

我自己本身是個慢熱的人,加上性格內向,所以職場第一年裡我的狀態就是很恍惚的,這種狀態就是,我自己會經常在座位上邊幹活邊發呆,這時候周圍的同事或者領導喊我的時候,我總是會很久才反應過來,然後「哦」一聲,這個時候領導已經走遠了。

當然從另一面來說,他們也不會因為你做的不對而用力批評你,這種不悲不喜的狀態,或者就是所謂的職業成熟人吧。

所以就是因為這種看似不被認可的狀態,你會感覺自己一直做得不好,而且也不知道怎麼才是對的。還有就是,要只是坐在座位上幹活也就算了,很多時候你是需要跟各種同事打交道的。

他們沒有好壞之分,他們只有跟你的磁場合與不合的感知,於是你覺得有時候很小的事情溝通起來很是吃力,哪怕就是申請個印章,哪怕就是填一個流程審批表,一步步關卡讓你覺得就像冒險遊戲一樣,只是這一場遊戲裡沒有刺激好玩的那一部分,只剩下闖關的寸步難行了。

三、每個人都在熬,但你要主動學

而我也開始知道,那個坐在我對面辦公室裡的領導,他每天需要考慮整個部門的協調狀況,那個每天早出晚歸的CEO,他需要跟投資人說服各種前景跟趨勢,他還需要面對各種錯綜的媒體關係外加各種其他跟我國有關部門的打交道。

那個在這一秒裡的大爺,或許就是下一秒裡別人面前的孫子罷了。

四、創業比工作更委屈

我身邊最近多了很多出來創業的朋友,以前我覺得這是一件很厲害的事情,但是時間長了我也開始辯證的看待這些事情。

那些有想法有思路有策略的創業者,大部分都是不慌不忙一步一步慢慢完善。

而另一部分人,純粹就是為了那一句所謂的「再也不在公司裡幹的比狗還累了」就跑出來了,結果自己組建團隊的時候發現不是幾百個難處,而是沒有終點的難處。

因為你早上醒來的第一件事情已經不光是要養活你自己,而且還有你手下的一批人。

於是那些他們以為自己曾經嚮往的「自己當老闆多自由」的想法,瞬間就沒有了,這個世上哪有什麼絕對的自由,不過是腳上戴著拷鏈跳舞的表演者罷了。

我在一個創業論壇上認識了一個北京的創業者,他的朋友圈狀態每天都是一邊給自己打雞血一邊想執行方案,有一天夜裡我看見他還在加班,於是我問他一句,你這麼辛苦,值得嗎?

他的回答是,我一開始就知道,作為一個創業者,你既要有叱吒風雲高瞻遠矚的格局跟視野,你也得有一個能彎下腰當宜家搬運工裝修辦公桌椅,以及種種類似清掃垃圾的農民工心態,否則你就不要來談創業了。

他還告訴我,無論你是一個創業者還是職業人。

你會發現每個階段都有對應的難題,每個角色都會有對應的難題。

這個世界不會因為你是一個打工的,就讓你的苦多一些,也不會等你成為一個老闆的時候,你的牛就會多一些,那些納斯達克敲鐘背後的重重苦,是媒體包裝出來的幻象裡永遠不會寫出來的。

嗯,在我的判斷原則裡,他就屬於那一類理智型的創業者,這種人即使在創業路上走不下去了,角色換成一個職業人,他也不會是糟糕到哪裡去的人。

五、都在為更好的生活堅持著

我們改變不了別人,但至少我們可以在自己身上把持好基本的禮儀這一關就好。

有一次一個按摩的姑娘告訴我,說下個月就要回老家不做了,我於是問她為什麼,她說自己弟弟去年剛考上大學需要幫交學費,自己沒什麼學歷只能出來做這一份工作,現在老家的經濟好一點了,所以就不想在這裡上夜班這麼辛苦了。

後來我漸漸發現,每隔一段時間我去到這一家美容店,按摩的姑娘們都會換一批新的面孔。

於是我開始明白,她們跟我一樣,也是慢慢從新人過渡到成熟人,解決了基本的生存問題後,再去尋找更好的出路,於是又一批新人進來,如此循環。

六、不奢求極致,只需慢慢變好

當然如果這條路上如果有人與你同心,那麼這份委屈可能會變得少一些淡一些,就像我喜歡的一個大叔昨晚朋友圈裡說的那一句,和高人聊天,最大的收穫不是獲得了什麼秘訣,而是知道哪些彎路可以避開。

同樣的道理,這些過來人,以及或許我有一丁點資格作為另外一波人的過來人身份,我所能告訴你們的就是,沒有一種工作是不委屈的。

明白了這一點,或許我們對所謂「會好起來的」期盼不再是一種極致追求,要馬上呈現物化的東西,而是一種潛移默化的進步跟慢慢變好。

畢竟,無論在什麼樣的歲數裡,成長這件事情,都是我們靈魂裡一輩子的課題。

相關焦點

  • 沒有不委屈的工作 被罵是一種能力
    甲骨文臺灣區前總經理李紹唐說:「被罵是一種能力。」是的,不管你想不想接受,現實環境就是如此。面對委屈時,你真的不需要太在意旁人的眼光,只要記得,永遠對自己負責。「胸懷是委屈撐大的。」人生在世,註定要受許多委屈,面對各種委屈時,在學會一笑置之,超然待之的同時,更重要的是要學會轉化勢能。
  • 沒有一種工作不辛苦,沒有哪種生活不委屈
    疫情是一場災難,也是一面鏡子,讓人們看到了平時忽視的生活真相: 沒有一種工作不辛苦,沒有哪種人生不委屈。 「容易」二字 著名美學家朱光潛說: 「年輕人,沒有一段工作是不委屈的,沒有一段人生是不曲折的,沒有一段未來是註定光亮的。」
  • 沒有一種工作不委屈!每個人都在熬,你要主動學!
    人生在世,註定要受許多委屈,面對各種委屈時,在學會一笑置之,超然待之的同時,更重要的是要學會轉化勢能。沒有一種工作是不委屈的最近有剛畢業的小孩子問我,說你能不能告訴我:這一刻我看見朋友圈裡有人發了一條狀態,說十年後你回頭看今天這一刻,自己所遭遇的一切,那都不叫事,真的。然後我給他回覆說,哪裡需要十年?
  • 沒有一種工作不委屈,只是你太玻璃心
    朱軍問她,為什麼你總能給人一種溫和淡定、不急不躁的感覺,難道遇上難題的時候,你就不會氣急敗壞嗎?劉若英的回答是,那是因為我知道,沒有一種工作是不委屈的。劉若英出道前,是陳昇的助理。那時候,在唱片公司裡幾乎什麼都要做,甚至還要洗廁所。她跟另外一個助理,兩人分工,一個人一三五,一個人二四六,而另一個助理就是金城武。
  • 沒有誰比誰更容易,沒有一份工作是不委屈
    甲骨文臺灣區前總經理李紹唐說:「被罵是一種能力。」是的,不管你想不想接受,現實環境就是如此。沒有一份工作是不委屈的     《藝術人生》裡面有一期節目是朱軍問劉若英:「為什麼你總能給人一種溫和淡定,不急不躁的感覺,難道生活中遇上難題的時候,你不會很氣急敗壞嗎
  • 【好文欣賞】沒有不委屈的工作
    但是想了一會,我就刪掉了這剛打出來的一排字,然後我敲出了另外幾個字回復他:沒有一種工作是不委屈的。這句話不是我說的,是很多年前我看《藝術人生》裡有一期採訪了我最喜歡的奶茶劉若英,朱軍問她,為什麼你總能給人一種溫和淡定,不急不躁的感覺,難道你生活中遇上難題的時候你不會很氣急敗壞嗎?劉若英的回答就是,那是因為我知道,沒有一種工作是不委屈的。
  • 與人衝突,是一種能力
    他們拒絕困難,不敢提要求,不想欠別人的。討好的人最不願意的就是引起別人的不開心。別人不開心,就會對你有意見,就會引發關衝突。而委屈自己滿足別人,則很好的迴避掉了衝突的可能。你讓他們說出「我不願意」來拒絕別人,他們得做好接受別人的衝突的心理準備。這對他們來說,需要很大的勇氣。
  • 沒有不委屈的工作(都看看吧)
    但是想了一會,我就刪掉了這剛打出來的一排字,然後我敲出了另外幾個字回復他:沒有一種工作是不委屈的。這句話不是我說的,是很多年前我看《藝術人生》裡有一期採訪了我最喜歡的奶茶劉若英,朱軍問她,為什麼你總能給人一種溫和淡定,不急不躁的感覺,難道你生活中遇上難題的時候你不會很氣急敗壞嗎?
  • 【1449】沒有不委屈的工作(深度好文)
    但是想了一會,我就刪掉了這剛打出來的一排字,然後我敲出了另外幾個字回復他:沒有一種工作是不委屈的。這句話不是我說的,是很多年前我看《藝術人生》裡有一期採訪了我最喜歡的奶茶劉若英,朱軍問她,為什麼你總能給人一種溫和淡定,不急不躁的感覺,難道你生活中遇上難題的時候你不會很氣急敗壞嗎?
  • 聰明是一種能力,善良是一種選擇
    她給我講了一個故事,關於她的兒子: 她兒子是城市裡長大,高中之後去了縣城。縣城裡的孩子樸實,沒有大城市裡的孩子,渾身洋溢著一種優越感,自然而然的,是許多人家境也很一般。 她們家境好,她很早就開始辦企業,現在每年的收入也穩定,所以她的兒子在班上,幾乎成了最有錢的孩子之一。
  • 誰的職場不委屈?哪份工作不辛苦?
    「我實在受不了他的咆哮,」他說,「他像瘋了一般當眾罵我,太傷自尊了。」他口中的「他」,是他的直屬領導,一個對自己和別人都要求甚高的人,性格有點急躁。這次事件起因是在一個團隊項目中男孩出現了失誤,雖然不是什麼致命的錯誤,但是給團隊的協作效率帶來了一定影響。而他領導的那通臭罵無非就是嚴厲地批評,盛怒之下,言語中帶了點上綱上線,譬如拖累了團隊。
  • 單親媽媽,工作太委屈,如何擺脫困境?
    這時候再加上工作不順,更是難上加難。畢竟,孩子的學習開支佔了大頭,還要還房貸,即便在工作上受了委屈也很難瀟灑辭職。錢的壓力很大,有可能還要多打份工,所以才會猶猶豫豫不敢下決心辭職。那麼,在工作上受了委屈,是要選擇辭職,還是繼續做呢?
  • 最可悲的女人有兩種,一種是「鬥雞」,一種是祥林嫂
    從內容上聽,應該是對婆婆不滿,大概意思是數落婆婆嫌棄她花錢多,婆婆辦事不周到,婆婆欺負她。整個罵聲大概持續了一個多小時,女人的聲音原本有些尖利,再加上一些氣憤委屈的情緒,就更加穿透人心了。在這期間,只到一個孩子的哭聲,沒有人哄,至於那個被罵的婆婆,沒有一點聲響。
  • 「快」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作風
    梭梭能屹立於荒漠之中,是因為它從來不觀望、不猶豫,能抓住雨水來臨的機遇,迅速生根發芽,蔓延成片。    在知識爆炸、信息瞬變、適者生存的新時代,以快制勝應成為幹事創業的重要素質。因為,快是一種能力,要求我們必須具備見微知著、準確識變的敏銳洞察力,順應規律、搶抓機遇的精準決策力,化危為機、破局解難的快速執行力。
  • 書評 |《哪有工作不委屈,不工作你會更委屈》
    這是電影《這個殺手不太冷》中的經典片段,借一對無心人之口道出所有有心人的難事。最近我收到朋友寄來的一本書《哪有工作不委屈,不工作你會更委屈》,讀過之後,我經常會想,有時我們成年人承受委屈的能力還真不一定勝過瑪蒂爾達這個只有十二歲的少女。金黃色的封面搭配著極具雞湯味道的書名,曾經讓我深深地誤會它是又一本「成功學巨作」。
  • 有一種成長叫「挨罵」
    經過這次教訓,他開始想到要「爭取不被罵的資格」,漸漸讓自己表現又往上提升一級,可以開始負責一些排程、調度等較重要的工作,這是受辱時的他所看不到的結果。 的確,不管是被罵對還是被錯罵,都要學會把這種被「壓落底」的壓力,轉為向上的動力。這種轉念,就象是旋轉門,轉過去,就能進入另一個更高規格的殿堂。
  • 有一種委屈,叫做你覺得你媽委屈
    今天我想說的是,有一種委屈,叫做你覺得你媽委屈。 最近有一部賈玲的電影刷了屏,名字叫《你好,李煥英》,這個李煥英就是賈玲母親的名字。 劇情內容就不提了,我相信很多人都看過了。我注意到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不少觀眾表示,自己帶著父母去電影院看這部片子,自己哭得是稀裡譁啦,但是父母完全無感,不明白有啥可哭的。
  • 有一種委屈,處在曖昧關係中的人才能懂
    《現代漢語詞典》中「曖昧」一詞的基礎含義是昏暗幽深、模糊不明朗,在許多情景下「曖昧」特指男女之間態度含糊、不明朗的關係。它是一種很特別的男女朋友關係,存在於友情之間,又超然於友情之上。這樣一種關係既可以是男女之間從相識到相戀的一個自然的過渡,也可以是一種人為的關係限定。當一段曖昧關係夾雜著委屈時,它通常屬於後一種曖昧關係。
  • 工作哪有不委屈的(深度好文)
    這世上沒有哪一種工作是不委屈的        剛進去社會的人問我,你能不能告訴我:剛進職場的時候遇上工作上的難處了怎麼辦
  • 有一種修養叫,遇事不指責
    從翻車開始指責,可以追溯到當初為什麼買車,買車的錢又是怎麼向娘家借的,說得委屈了會哭,哭得狠了說不定就要說到離婚夫妻關係的殺手,有時候並不是出軌、家暴,而是在我遇到困難時你沒有幫一把,在我痛苦難過時你依然在不依不饒地指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