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探訪濟南七裡堡綜合批發市場,商戶絕大多數已經復工

2020-12-27 東方網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市場上絕大多數商戶已恢復正常經營 新時報記者曹茜 攝

&nbsp&nbsp&nbsp&nbsp卸貨、裝車、砍價、挑選……3月17日上午10點,當記者來到濟南七裡堡綜合批發市場時,這裡的人們早已忙碌起來。這個有著1600多家商戶的綜合市場,每天向濟南市民供應近2000噸蔬果糧油。城市裡最有煙火氣的地方,莫過於農貿市場。他們的戰疫經歷又何嘗不是這個城市戰疫的縮影。如今,這裡的商戶絕大多數已經恢復正常經營,熟悉的生活也正在回歸。

&nbsp&nbsp&nbsp&nbsp水果店生意恢復八成運輸通行證解決了大難題

&nbsp&nbsp&nbsp&nbsp17日上午10點多,七裡堡綜合批發市場商戶陳清林的一車水果剛剛到貨,砂糖橘、楊桃、櫻桃、哈密瓜……幾個小夥子正把一箱箱新鮮水果從貨車上搬到陳清林的小店裡。

&nbsp&nbsp&nbsp&nbsp陳清林是福建人,在七裡堡綜合批發市場經營這家水果店已經有10多年了。今年春節前,他只回老家待了一天就回到了濟南,大年初二就繼續營業了。現在想想,他著實有些慶幸,如果不是提前回來,他還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復工。

&nbsp&nbsp&nbsp&nbsp疫情緊張的時候,陳清林的生意也受到了影響。「一方面走親訪友的少了,買水果的也少了;另一方面,因為交通管制,從外地進貨的水果進不來。」陳清林說。

&nbsp&nbsp&nbsp&nbsp運輸受阻的不止陳清林一家,得知商戶們的需求後,歷城區市場監管局、七裡堡市場有限公司經過多方協調,分5批為商戶辦理了900多個通行證,解決了運輸難題。

&nbsp&nbsp&nbsp&nbsp「最近生意好了很多。」陳清林給濟南不少超市供貨,銷售數據很能說明問題,「一車大概能拉七八噸水果,現在我們一天能賣一車多,銷售額可以到往常的八成。」從買完就走到精挑細選蔬菜攤一天能賣3000斤

&nbsp&nbsp&nbsp&nbsp史志成在市場上有一個蔬菜攤,與陳清林不同,他做的是零售生意。今年大年初四,他就從泰安老家回來了。「我還有一個弟弟,在濟南經營一家餐飲店,年前採購了上萬元的食材,準備春節期間使用,沒想到因為疫情無法營業,我也只好提前開張,幫他把食材賣出去,儘量挽回一些損失。」史志成說。

&nbsp&nbsp&nbsp&nbsp對於普通市民來說,蔬菜一直是「剛需」。不過市民購買方式的轉變,他一直看在眼裡。「春節期間,市民來買菜,都是一個人買一大堆,買了就趕快走,匆匆忙忙的。」史志成說,「最近能看出來,有些市民開始挑選了,不那麼匆忙了。」目前,史志成每天能賣出大約3000斤蔬菜。

&nbsp&nbsp&nbsp&nbsp「農貿市場向市民供應蔬菜、水果、糧油,不能停業,所以我們在大年初二就開始組織商戶恢復營業了。到大年初五,80%的商戶就已經都回來了。」濟南七裡堡市場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郝鵬介紹,七裡堡市場有1600多戶,目前已經基本全部復工。疫情期間,市場6個大門關閉了3個,開放的3個當中,一個是進貨的專用入口,兩個是市民的入口,除了商戶和市民每天測溫登記,市場內每天上下午都要做一次消殺,保證安全。

&nbsp&nbsp&nbsp&nbsp消除客人的擔憂茶葉店專門為客人定製茶杯

&nbsp&nbsp&nbsp&nbsp相比於農貿市場的熱鬧,七裡堡茶城顯得有些冷清。不過,茶城的商戶天乙祥茶業的負責人閆春霞告訴記者,3月份,藉助「3·15」的促銷活動,他們的營業額已經與往年基本持平了。

&nbsp&nbsp&nbsp&nbsp其實,閆春霞的茶葉店正式恢復營業也不過十幾天的時間。「2月份因為疫情的原因,沒有開門營業,但我們的工作人員是一直在工作的。」苦心經營12年,閆春霞的茶葉店在濟南小有名氣,積累的固定客戶超過2000人。店鋪雖然沒有營業,但各個工作人員的朋友圈卻是一片火熱。「我們通過微信群向客戶推介產品,效果同樣不錯。」閆春霞說。

&nbsp&nbsp&nbsp&nbsp2月份正是春茶上市的時候,疫情期間不方便運輸,閆春霞的茶葉生意確實受到不小的影響。不過恢復營業後,銷售額也緊跟著提了上來。「今年是鼠年,我們為此定製了一批鼠年的茶禮,受到很多客戶的歡迎。」開業後,為了讓客人放心到店品茶,閆春霞還購置了一批小茶杯,高溫消毒後提供給客人使用,每位客人到店品茶後可以直接帶走,下次再到店裡來就有了專屬茶杯。

&nbsp&nbsp&nbsp&nbsp「現在正是我們創品牌的時候,接下來我們計劃在濟南開直營店。」說到今後的計劃,閆春霞信心十足。

&nbsp&nbsp&nbsp&nbsp原標題:記者探訪七裡堡綜合批發市場,商戶絕大多數已經復工

相關焦點

  • 七裡堡市場要搬到唐王?新時報記者探訪當地:有蔬菜市場項目正在徵地
    11月17日上午,一條「七裡堡批發市場有可能要搬到唐王片區」的消息引發網友關注。新時報記者探訪歷城區唐王街道大徐家莊村,該村已張貼擬徵收土地補償安置公告。七裡堡綜合批發市場部分功能擬搬遷的消息得到了歷城區工業和信息化局(商務局)工作人員的確認。
  • 鮮桃價格僅為去年一半批發10元6斤仍少人問
    文/片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任玉停攤位爭相「特價處理」每斤低至1.5元  6月29日上午,記者來到七裡堡綜合批發市場看到,批發桃子的攤點一個挨著一個,不少攤位上掛著寫有「特價處理」的牌子,價格從10元4斤、10元5斤到10元6斤不等,卻少人問津。  「這是今年頭一批毛桃。」
  • 即墨服裝市場開市復工 許多商戶轉戰線上經營
    要求外地商戶持山東省健康通行卡復工,青島本地居民可持身份證進入市場購物。記者調查了解到,今年的疫情對眾多服裝實體店是一次「大考」,許多實體店面臨經營困難危機,而多數涉及電商線上銷售的商戶,不僅沒有因疫情受到影響,反而抓住了線上經營的商機。/現場 /商戶每天至少測溫3次  3月11日,即墨服裝市場開市復工首日。
  • 濟南14歲「賣菜郎」王龍澤火了:邊賣菜邊讀書,還包攬所有家務
    在剛剛過去的國慶假期裡,一段拍攝濟南14歲的賣菜少年的視頻火了。在歷城區七裡堡蔬菜批發市場,少年熟練地賣菜、收錢、招呼顧客,閒暇之餘就在菜攤旁邊看書補習功課。記者了解到,視頻中的孩子叫王龍澤,現在是稼軒中學的一名初三學生。早在他5歲時,就跟著父母在七裡堡蔬菜批發市場賣菜。
  • 濟南這裡要打造「明湖灣」!還有一農產品批發市場將運營!濟南這些...
    濟南開元廣場將被重裝打造「明湖灣」備受關注的德雲社項目計劃2021年底完成主體建設2022年6月投入運營濟南市公益性農產品批發市場明年6月試運營開元廣場將被重裝打造「明湖灣」12月21日,濟南文旅集團邀請市民觀察團對天下第一泉風景區、遊船改造及服務質量提升等進行巡訪,並點評集團2020年工作開展情況。記者在會上獲悉,濟南文旅集團已併購開元廣場項目,將重裝打造「文旅·明湖灣」項目。
  • 廣州服裝批發外貿訂單減少 商戶廣拓客源促銷「自救」
    客戶推薦新款;採購商們穿梭於各個服裝批發市場,看款比價,尋找合適的貨品;搬運工則打包著大袋大袋的該商圈由23個服裝批發市場組成,有近2萬個檔口,2019年日均   廣州市天河區沙河街道商會表示,近一個月來,沙河服裝批發商圈的發貨量和復工人數都在穩步增長,現在主要的困難是,外貿訂單減少後,以外貿為主要
  • 別了 東環批發市場 信義市場
    部分商戶在整理商品。 曾經的東環批發市場。 說到銀川的老市場,應該沒有人不知道東環批發市場和信義市場,這兩個老市場承載了許多銀川人的記憶。 曾經的情愫,大約會隨著它們的搬遷和拆除,一併埋進記憶深處…… 信義市場拆遷有不舍也有期待 有著30多年歷史的信義市場拆遷工作於3月16日全面開始,17日下午記者來到市場看到,這裡已經不復往日熱鬧的景象,絕大多數商鋪的捲簾門都拉了下來,停止營業了,中間的過道裡堆放著雜物,有工作人員正在進行清理。
  • 濟南地鐵2號線:開啟地鐵換乘時代,串起「老濟南味兒」
    2號線揭開神秘「面紗」,舉行開放日活動,新時報記者「嘗鮮」打卡部分地鐵車站。這幅作品由中央美院設計師李震、蔣巍、馬瑞設計,創作前,他們深入到老商埠區的商戶與居民中搜尋大量的素材,作品背景建築影像取自老濟南經典的街區景象及歷史建築影像,通過前景郵筒、路燈、信號燈等物件的呈現,展現背後的城市故事,並把帶有歲月感的城市變遷史凝縮在每一個呈現出的物件上,隱喻出整個城市的變遷史。
  • 廣州歷史最長服裝批發市場 11萬商戶喜提優質營商環境
    黨建引領基層治理體制機制創新 搭建六網合一「呼應」平臺8月的一天上午,廣州市人民南路地區,商戶推著小拖車來往於批發市場和倉庫之間。人民南周邊地區是廣州歷史最長、規模較大的服裝批發集散地,目前有包括十三行服裝批發市場在內的批發市場62個、商戶11萬戶。高度密集的人流物流,在社會治安、交通秩序、消防安全等方面帶來諸多挑戰。
  • 記者實地探訪批發市場、冷鏈庫
    樂清日報全媒體記者了解到,樂清強化進口冷鏈食品「全受控、無遺漏」閉環管理,嚴格執行證明查驗制度,確保冷凍生鮮等食品的安全。12月8日上午,樂清日報全媒體記者跟隨樂清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員走訪了樂清市農副產品批發市場、蒲岐海德力冷鏈庫,針對冷鏈食品的核酸採樣、倉儲、運輸等環節進行實地採訪。
  • 豐臺五大批發市場營業 買流感藥須登記信息
    原標題:買流感藥須登記信息   本報訊(記者張楠)從昨天起,批發市場大量經營者和務工人員逐步開始復工營業。豐臺區市場監管局在加大對違法經營行為執法查處的同時,對全區所有經營主體發放《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行政提示書》,同時要求,為了及時排查、篩選潛在的受感染人群,藥店將及時登記流感類藥品購買者的有關信息,並將信息反饋社區防控組,以便於社區防控能夠定點跟蹤、提早介入。此外,為了降低人群在商超等交易場所集聚性感染的風險,還將推動市場在社區建立民生商品臨時售賣點。
  • 北京六大批發市場全部或部分停業
    北京六大批發市場全部或部分停業有消息稱,有確診病例曾到北京新發地批發市場、京深海鮮批發市場、順鑫石門批發市場、懷柔區萬星農副市場、平谷區東寺渠農副產品市場、朝陽區松榆東裡市場等6大批發市場地執行食品抽檢任務。據悉,目前這6大批發市場部分交易大廳關閉或整體暫停營業。
  • 服裝批發市場直播賣貨,是門好生意嗎
    來源:中國商報目前,服裝批發市場已陸續復工,但與疫情前相比,線下客流仍未恢復。商戶紛紛瞄準線上,開啟直播賣貨。電商平臺也伸出援手助力商家解困。那麼,對於服裝批發市場來說,線上銷售是門好生意嗎?圖片來自CNSPHOTO線上線下冰火兩重天往年此時,各地服裝批發城早已客商雲來、人潮湧動 。今年受疫情影響,一些批發市場還未開門營業。而已經營業的市場裡也沒太多人,不少檔口仍是大門緊閉,採購商也不多。
  • 封閉十幾天後,北京新發地市場怎樣了?總臺記者獨家探訪
    6月13日凌晨3時,北京市發布公告:新發地市場暫時休市,並對新發地市場周邊區域實施管控措施,全面排查。目前,市場內的情況怎麼樣了?環境消殺、垃圾清運工作等工作進展如何?總臺央視記者日前獨家探訪了這裡。新發地承擔北京80%以上農產品供應北京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佔地1680畝,日吞吐蔬菜水果近4萬噸,此外還包括水產、肉類等農副產品,承擔了首都80%以上的農產品供應。新發地批發市場地處北京的南部偏西,此次聚集性疫情發生在市場北部,靠近神農門的牛羊肉交易大廳。
  • 撫順路批發市場開市 西紅柿菜花捲心菜只要2塊5
    青島新聞網1月29日訊(記者 黃曉)今天撫順路批發市場蔬菜市場開門營業,白菜1.8元/斤,西紅柿、土豆、菜花、捲心菜統統2.5元/斤……價格實惠、品種齊全、貨量充足,青島人不用再為自家的「菜籃子」擔心了。
  • 嶽塘經開區:金陽城·江南果蔬批發市場迎來商戶
    湘潭在線11月25日訊(通訊員 嶽開)近日,金陽城·江南果蔬批發市場商戶籤約儀式在市場運營中心三樓舉行,來自省內外第一批商戶現場籤約,共計籤約76戶。籤約商戶交易品種涵蓋進口水果、哈密瓜、臍橙、紅提、葡萄、桔子、香梨等,商鋪車位籤約比例近1:2。下一步,金陽城將根據商戶交易品種不同分批陸續籤約,後續籤約戶數預計達500戶。
  • 廣州江南果菜批發市場每日蔬菜交易量達到7800噸
    記者從廣州江南果菜批發市場獲悉,自2月4日開始,批發市場每天的蔬菜交易量已經達到7800噸。助力抗疫,江南市場號召商戶積極組織貨源,為城市提供穩定、安全和足量的農產品供應。由廣州江南市場、江穠匯、江楠鮮品等聯合捐贈的首批貨值近100萬元人民幣的民生物資,也於2月4日抵達武漢並分批派送給武漢多家醫療機構。金羊網記者 宋金峪 攝
  • 探訪濟南口罩市場:現貨充足,購買人數有所增加
    13日記者探訪多家漱玉平民大藥房,店內有多種口罩出售。有5.2元10隻的努恩牌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還有售價21.6元50片/盒的一次性醫用口罩,貨量充足;濟南本地生產的棉布口罩,單價2.9元,約有上百隻。這家藥店同時也供應多種兒童口罩,有單包裝10隻9.9元的,也有33.7元一盒50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