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趣橫生!盤扣畫《老鼠娶親》栩栩如生

2021-01-07 浙江在線

2020-01-26 06:16 |嘉善縣傳媒中心、西塘旅遊


「老鼠要成親了,老鼠要成親了。婚禮開始,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對拜,送入洞房........」 「鼠」年到來,嘉善縣西塘景區鈕扣博物館的工作人員,在文化顧問韓金梅的指導下,根據民間故事,結合盤扣藝術,創作了一幅盤扣畫《老鼠娶親》。老鼠學著人們嫁女的儀式,撐著高腳燈籠,扛著大紅彩旗,抬著精緻花轎,吹吹打打送新娘,其畫面構圖生動活潑,熱鬧非凡。


《老鼠娶親》這幅盤扣畫源於「老鼠娶親」民俗,它是舊時民間的一種過年民俗,是在除夕和正月舉行的祭鼠活動,也稱「老鼠嫁女」。 傳說中的「老鼠娶親」的具體日期有多種說法,因地而異,除了除夕和元宵節的說法,有的地區是在大年初一,有的地區是在正月初七,有的地區是在正月初十等等,全國各地不僅「老鼠娶親」的日期不一,形式也不一樣。 


為了不打擾老鼠娶親的好事,這一晚人們都會儘量提早熄燈就寢,並在家中廚房或老鼠常出入的角落,撒上一些米鹽、糕餅與老鼠共享新婚的歡樂和一年的收成,這些東西俗稱「米妝」,或稱「老鼠分錢」,希望與老鼠打好交道,以求今年的鼠害少一些。


魯迅先生曾在《朝花夕拾·狗貓鼠》一文描述:「別有一張『老鼠成親』卻可愛,自新郎、新婦以至儐相、賓客、執事,沒有一個不是尖腮細腿,像煞讀書人的,但穿的都是紅衫綠褲。」此畫曾給魯迅先生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正如他說的那樣,這幅寓教於樂的《老鼠娶親》,不但喚起成年人的興趣,對兒童的藝術感染更為強烈。


(原標題《妙趣橫生的盤扣畫《老鼠娶親》,太有才了!》,編輯 沈宇昕。)

1579990571000

相關焦點

  • 老鼠娶親的故事
    老鼠娶親是流傳廣泛的中國民俗故事。相傳正月初三晚上是"老鼠娶親"的大日子,這晚都會儘量提早熄燈就寢,不打擾老鼠的好事。 在古代,老鼠是人類的天敵,到處成群結隊偷糧米、咬齧家具、衣物,並且傳播鼠疫,危害極大。又因科技和醫藥不發達,人類對老鼠束手無策。
  • 正月初三,老鼠娶親
    正月初三,老鼠娶親。 民間習俗,今天晚上需閉燈早睡、防打擾,還要以米、鹽、糕餅為賀,撒在角落,待其自取。 到了子時,屏息凝神,會有嗩吶聲聲。
  • 中班語言教案:老鼠娶親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幼兒園教案>正文中班語言教案:老鼠娶親   活動目標:   1、幼兒在理解兒歌內容的基礎上,初步學習有節奏地朗誦兒歌。
  • 大年初三赤口日 老鼠在這一天娶親啦
    漢族民間亦傳說初三晚上是「老鼠娶親」的日子,所以一般人家都早早熄燈睡覺,以免騷亂了鼠輩(也有人說入夜提早熄燈是為了讓老鼠看不見,無法娶親,以減少其繁殖的速度),並在屋角灑落一些米粒、糕餅,供老鼠食用,稱為「老鼠分錢」,表示和老鼠共享一年的豐收。漢族民間以為正月初三為穀子生日,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飯。
  • 你可知「老鼠娶親」?這在民間是一件大事
    上圖是嶺南版小學四年級上冊第一課《豐富多彩的民間美術》中展示的一個泥塑作品「老鼠娶親」。其實,在民間,關於「老鼠娶親」的美術作品不止一個,而是有很多,包括年畫、剪紙、刺繡、泥塑、蠟染、窗花等等,都有與之相關的題材。為什麼老鼠娶個媳婦兒會這麼被人們看重呢?
  • 大年初三,老鼠娶親,人早睡!
    不管南方北方,一到春節,小老鼠們吹吹打打娶親嫁女的剪紙就出現在家家戶戶的牆上窗上。民間亦傳說初三晚上就是「老鼠娶親(嫁女)」的日子,所以一般人家都早早熄燈睡覺,以免騷亂了鼠輩(也有人說入夜提早熄燈是為了讓老鼠看不見,無法娶親,以減少其繁殖的速度),並在屋角灑落一些米粒、糕餅,供老鼠食用,稱為「老鼠分錢」,
  • 上海歷博年畫展:老鼠娶親一團和氣
    web browser that supports HTML5 video 上海歷博年畫展:老鼠娶親一團和氣
  • 原創鼓樂音樂劇《老鼠娶親》山西首演
    11月30日晚,由新絳縣精心打造的原創鼓樂音樂劇《老鼠娶親》在山西大劇院完成山西首演。《老鼠娶親》根據民間傳說改編,採用現代戲劇時空穿越的表現手法,加入眾多現代詞彙與網絡語言,增添了戲劇詼諧、幽默的表演內容,拉近了民間故事與現實生活的距離,擴展了觀眾的想像空間,讓觀眾在觀看演出的同時感受到非遺的魅力。劇中的演員大多是絳州鼓樂的演奏者,他們憑著對絳州鼓樂的情懷,用心去塑造劇中每一個人物,表演樸實、真誠,非常具有「帶入感」,令現場觀眾動情。
  • 灘頭古鎮 在老鼠娶親的地方看文旅融合(圖)
    【點睛】賣得最好的,當然還是那張「老鼠娶親」,40塊人民幣一張,無論你有多大的煩心事兒,這幅畫都能一掃你心中的陰霾。魯迅所珍愛的「老鼠娶親」年畫,是這裡最傑出的作品,被魯迅先生長掛床頭,同時它也成為美、英、法、意、日等國家博物館的藏品。
  • 【童話寓言故事】老鼠娶親的傳說
    【童話寓言故事】老鼠娶親的傳說 2019-03-25 12: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絳州鼓樂音樂劇《老鼠娶親》專家研討會在京舉行
    9月22日,中央音樂學院等音樂界專家學者及相關人士20餘人,在北京雄安新區舉行了絳州鼓樂原創音樂劇《老鼠娶親》研討會。 在觀看試演作品後,專家學者們認為,將一個非物質文化遺產打造成一部時尚劇,是一個充滿未知挑戰的創新,在此領域,《老鼠娶親》邁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 國內首創絳州鼓樂音樂劇《老鼠娶親》在北京進行專家研討
    2018年9月22日下午,國內首臺絳州鼓樂原創音樂劇《老鼠娶親》出品方山西崇道源文化傳媒公司,邀請中央音樂學院等在京音樂界相關專家學者及文化傳媒市場中介方面企業老總20餘人,假固安大劇院進行專家研討,力求使該劇盡善盡美,雅俗共賞。絳州鼓樂是廣泛流傳於山西新絳一帶的傳統民間藝術。
  • 上聯「老鼠娶親成故事」,網友對出下聯,成為一副妙對!
    比如老鼠,是十二生肖之首,鼠經常和十二地支的「子」搭配,稱為子鼠。鼠年代表十二生肖新一輪的開始,而自古就有「萬事開頭難」的說法,所以人們對老鼠還是十分重視的。老鼠一方面聰明伶俐,一方面又偷吃糧食,所以人們自古就對老鼠含有複雜的感情。有一副對聯就是鼠年所寫,上聯是「鼠年春作首」。這副上聯的「春作首」化用了「一年之計在於春」的俗語老話,可以說這副上聯還是有一些意境和門道的。
  • 今天新年初三情人節,紅包繼續送,傳說初三晚上是「老鼠娶親」的日子
    中文名中國情人節節日時間正月十五、三月初三、七月初七節日類型傳統節日流行地區華人地區中國民間亦傳說初三晚上是「老鼠娶親」的日子,所以一般人家都早早熄燈睡覺,以免騷亂了鼠輩(也有人說入夜提早熄燈是為了讓老鼠看不見,無法娶親,以減少其繁殖的速度),並在屋角灑落一些米粒、糕餅,供老鼠食用,稱為「老鼠分錢」,表示和老鼠共享一年的豐收;至於。
  • 國家圖書館年俗展開幕:看「老鼠娶親」 賞非遺技藝
    「鼠王傳說」「老鼠娶親」等一系列民間故事和同題材的年畫,讓看展的孩子們樂不可支,小老鼠竟這麼有趣!剪紙 老鼠過年——包餃子為配合2020年國家圖書館新春系列活動,國家典籍博物館還策劃舉辦了「庚子新春音樂沙龍」「名家帶你寫春聯」等特別活動,通過演奏傳統曲目、吟誦經典詩文、「書春」送福的方式烘託出新春佳節的喜慶祥和
  • 大年初三「老鼠娶妻」!這個傳說很迷人
    老鼠娶親是流傳民間的民俗故事。在民間,相傳正月初三晚上是「老鼠娶親」的大日子。不單單是在民間俗信方面;有關文學方面的鼠婚故事、曲藝、歌謠遍及各地。同時,以老鼠送嫁為題材的年畫、剪紙、刺繡、泥塑、蠟染、窗花等是吉祥圖案的保留項目。
  • 古靈精怪的小老鼠,它寓意智慧和多子多福
    在民俗剪紙中,表現老鼠繁衍育子的主題大量出現。例如:老鼠娶親、老鼠聯煙、老鼠登蠟臺、老鼠偷油吃等等。老鼠娶親亦稱老鼠嫁女,是我國漢族和部分少數民族地區廣泛流傳的年節民俗剪紙。其最初功能是祭祀生殖神子鼠,目的是祈求結婚早生子、多生子。
  • 初十寓意十全十美,這天有老鼠嫁女祭石頭的習俗你知由來嗎
    01 正月初十,"老鼠嫁女".     另外,石頭節與原始人類的大山及石頭崇拜有著源流關係.因為牆基用石頭壘砌,由於老鼠多,又生活在牆角窟窿裡的緣故.因此正月初十,中國民間傳說是老鼠娶媳婦的日子,亦稱老鼠娶親日,俗稱十指.這天中國民間孩童習慣踢葫蘆玩耍,稱為「老鼠嫁女」.
  • 原來老鼠也是吉祥物
    老鼠名列「四害」之一,歷來都是一種非常不討喜的動物,它除了偷吃糧食,還會損壞物品,傳染疾病,家裡有了老鼠,財產一定會遭受不同程度的損耗,所以老鼠的俗名被稱為「耗子」。但就是這樣一種動物,我們卻常常可以在一些吉祥圖案中看到它的身影,也就是說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老鼠自帶吉祥物屬性,這又是因為什麼呢?
  • 西遊記為何必然會安排老鼠精?老鼠精為何能讓唐僧叫「娘子」
    老鼠娶親如果再往深處挖一挖,其實這個故事還有更多的好玩背景。地湧夫人向唐僧求婚,可以看作是「老鼠娶親」故事的一個變種。老鼠娶親故事,又稱「鼠婚故事」,遍及印度、中國和東南亞。這個故事的兒歌版是這樣的,興許所有的人小時候都聽過。哩哩啦,哩哩啦,敲鑼鼓,吹喇叭,老鼠家裡辦喜事,有個女兒要出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