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1月21日訊 「書香盈歲月 新桃換舊符——2020年國家圖書館年俗文化展」今天在國家典籍博物館第三、四展廳拉開帷幕。衡水剪紙、姑蘇年畫、楊柳青年畫、北京剪紙等非遺佳作薈聚一堂,與國家圖書館40餘種經典文獻聯袂展出,使觀眾記憶深處的年味兒重新變得生動鮮活起來。
剪紙-吉鼠迎春
「鼠王傳說」「老鼠娶親」等一系列民間故事和同題材的年畫,讓看展的孩子們樂不可支,小老鼠竟這麼有趣!年俗文化展用圖文結合的形式「鼠年說鼠」,向觀眾們講述了生肖與幹支的來歷和古代民間豐富的祀鼠活動,展示了古代人民除舊布新、祛災納吉的美好願望。展覽還通過年畫、年俗傳說等內容,描繪了小年、除夕、正月初一、元宵節等重要節點的慶歲風俗,同時穿插詩句,生動呈現了古人賀歲慶年的情景。
四展廳展出了書法、花鳥畫、民間傳說等主題的衡水剪紙40餘件。衡水剪紙相傳始於西漢,當地悠久的歷史和厚重的文化造就了衡水獨具特色的民俗剪紙藝術,經過不斷發展完善和改革創新,形成了以傳統中國繪畫為基礎,並保持了寫意、工筆等諸多表現方式的獨特藝術風格。展廳中心的巨型多媒體投影則輪播全國各地各個流派的年畫精品,與周圍的衡水剪紙、櫃中展品交相輝映。
衡水剪紙 百蝶圖
為拓展年味展示空間,展覽還在第三展廳設置單獨區域,展出由翁連溪、劉禹、金亮、謝呈波、馮德寶、賈陽等私人藏家提供的珍貴姑蘇年畫等10餘件,劉韌剪紙工作室提供的北京剪紙40餘件,以及楊柳青年畫社提供的10餘件楊柳青年畫等新春題材作品,在多彩多姿的年畫、剪紙與溫馨雅致的書香中,營造出鮮明的節日氛圍,為觀眾帶來年味十足的新春文化盛宴。衡水剪紙協會副秘書長謝良雨現場演示,讓觀眾近距離感受「圓如秋月、尖如麥芒、方如青磚、缺如鋸齒、線如鬍鬚」的衡水剪紙的藝術魅力。
國家圖書館館長饒權表示,今年是國家圖書館舉辦年俗文化展的第六年,六年來通過不同主題呈現我國多彩的春節民俗文化,將典籍中記錄的年節習俗的傳承與流變、春節等傳統佳節背後深藏的歷史底蘊進行挖掘展示,並配合楹聯、年畫、剪紙等不可或缺的春節標識性符號,讓國圖成為廣大群眾體味傳統年俗文化、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魅力的重要場所。
剪紙 老鼠過年——包餃子
為配合2020年國家圖書館新春系列活動,國家典籍博物館還策劃舉辦了「庚子新春音樂沙龍」「名家帶你寫春聯」等特別活動,通過演奏傳統曲目、吟誦經典詩文、「書春」送福的方式烘託出新春佳節的喜慶祥和,為讀者朋友提供優雅美妙、生動有趣的藝術文化體驗。
此次展覽由國家圖書館與衡水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將持續至2月底。開幕式上,衡水市委常委、宣傳部長馬福華代表衡水市人民政府向國家圖書館捐贈剪紙作品,國家圖書館副館長張志清接受捐贈,並向其頒發捐贈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