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國非遺傳承與國際文創論壇在京開幕

2020-11-18 中國青年網

人民法治網訊 為積極相應落實文化和旅遊部、商務部、國務院扶貧辦舉行的首屆「非遺購物節」及系列「非遺」主題活動,由中國中小商業企業協會聯合中國國際文化交流中心,倡議發起的「走向世界的非遺更精彩 」為主題的2020中國非遺傳承與國際文創論壇今日在京開幕。活動期間將持續推出多場線上、線下的非遺作品展示、宣傳交流等活動。

中國國際文化交流中心秘書長許紅海在論壇開幕致辭中表示,文化遺產是中華民族在幾千年歷史中創造的燦爛文化,是中國民族精神傳承、文脈延續的重要載體。2020中國非遺傳承與國際文創論壇將以文化為紐帶,推動不同文明之間的對話,拉近國與國、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讓中國的「朋友圈」越來越大,同時也讓有著獨特優勢的「非遺」在帶動就業、在脫貧攻堅、在復工復產發揮更加巨大的作用。

作為本次論壇協辦單位,中國中小商業企業協會副會長、蘇州玉雕名家文同軒玉雕工作室範同生指出,2020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各項工作任務更重、要求更高。如今,人民群眾追求個性化、多樣化、定製化的消費趨勢,喜愛使用自然環保的產品,喜歡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這些都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具備的,它可看、可聽、可穿、可用、可吃,存在人民群眾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希望通過「非遺」系列活動能幫助更多非遺產品得到推介和宣傳,讓非遺更好融入當代生活,讓更多人關注和消費非遺。

本屆中國非遺傳承與國際文創論壇還邀請到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北京市工藝美術大師張春源,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中國國際文化交流中心理事熊澄宇,全國政協委員、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高級工藝美術師田靜等嘉賓就非遺的傳承與保護進行專題發言。

全國政協委員、故宮博物院原常務副院長、清華大學文經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王亞民帶來了讓非遺融入當代生活的精彩報告。在回顧故宮出品的「網紅」產品,王亞民認為,「故宮文創產品爆款」離不開文化IP的提取、優秀的創意設計師團隊、注重受眾實用體驗及工匠精神等幾個方面。從「宮囍.龍鳳呈祥」文創展活動看出,故宮博物院肩負著保存、傳承中華民族優秀文化藝術的重要使命,也在積極探索文化產業的多方面發展。「宮囍.龍鳳呈祥」項目不僅體現中華婚典文化的古韻之美,還激發當代文化旅遊創意的靈感。皆是從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出發,在創意設計上貼合受眾的需求,工藝製作上執著對細節的追求。文創應該關心社會,關注人民群眾。

為全面客觀地了解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基本情況、傳承方式、面臨的困境等,中國中小商業企業協會聯合中國國際文化交流中心、文同軒、瑪雅宮匠、北京民生智庫開展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發展現狀調研」,共計收集千餘份調查問卷,開展了詳實的調查研究。北京民生智庫大數據研究院院長包啟挺在發布報告時講到,近年來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正在有序開展,並取得了較大進步,但也存在某些不足之處。本次調研結果顯示,44.1%的受訪傳承人認為非遺領域「面臨傳承危機,主要靠國家和政府的保護」,僅有5.9%的受訪傳承人認為非遺領域發展「處於鼎盛時期」,總體發展態勢不容樂觀。且製作工藝、曲藝失傳是當前非遺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巨大危機。調研結果顯示約60%的非遺項目通過社會傳承的方式來選定傳承人。打破了過去依靠血緣、家族等傳承方式的局限性,將非遺傳承開放直面社會,從社會吸引非遺人才,擴大非遺傳承人培養範圍。

報告中就非遺項目發展的出路作出如下幾點建議:

(1)堅持政府為主導,加強對非遺項目的保護

我國非遺項目處於保護初期,繼續堅持以政府為主導的保護措施可以更好地推動非遺項目保護進程的發展,同時根據各區域特點制定相應的保護措施,對瀕臨失傳的非遺項目進行影音資料的留存和保護。建立有效的保護機制,引導非遺項目健康持續發展;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嚴查非遺「抄襲」問題,保護非遺傳承人合法權益;打造非遺項目品牌,注重IP帶動發展,推動非遺項目尤其是手工藝類的產業化發展。

(2)建立人才培養機制,注重非遺傳承人才培養

了解各非遺項目傳承現狀和非遺傳承人訴求,建立人才培養機制,為非遺項目傳承做好接班準備。依託校園資源優勢,通過教育教學途徑,重視青少年非遺項目傳承保護意識的建立,培養具有工匠精神和創新能力非遺傳承人群。

(3)搭建行業交流平臺,促進非遺交流切磋

針對各非遺項目之間交流不頻繁的現狀,整合非遺傳承人對交流方式的訴求,可以搭建專門的非遺交流平臺,將各非遺項目傳承概況、發展經驗進行共享和交流,幫助非遺傳承人了解行業內發展情況,同時也是另一種推廣渠道,有助於其他非遺項目傳承人了解非遺產品。

(4)非遺項目下沉,提高民眾保護意識

非遺項目的傳承和發展需要技藝,更需要智慧的支撐,非遺項目的發展現狀決定了非遺項目人才緊缺的重要性。而非遺項目進校園的發展趨勢也表明了非遺對青少年市場的渴望和大學生人才的優勢所在。通過非遺與校園、社區合作,開發非遺項目推廣課程和實踐課程,向普通民眾普及非遺項目,為進一步開展文創活動提供一定的認識基礎和合作經驗。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了文化自信的重要意義。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非遺」作為我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想得到很好的傳承,需要激發年輕一代的興趣和熱情。本次論壇為強調非遺傳承的重要意義,特別安排瑪雅宮匠品牌創始人、清宮內務府大司匠後人賈正賢在論壇拜師正式向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北京市工藝美術大師張春源行拜師之禮。賈正賢在拜師禮成後表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最大的特點是其根植於人民需求之中,表現在傳統技藝的珍貴性和稀有性,非遺產品活力和競爭力依賴於技藝的有序傳承,進而藉助非遺這一國際性語言傳播非遺文化、行銷非遺產品。瑪雅宮匠作為傳承132年的宮廷造辦技藝,其高雅的格調和無限的藝術魅力吸引著人民的喜愛。

賈正賢強調,作為一名80後的非遺傳承者,必須守望好像瑪雅宮匠一樣優秀的中華民族文化的根脈和文脈,研習好非遺文化和審美研究,才能確保我們做出來的產品不脫離民族特殊的生活生產方式,符合民族個性化、藝術化、多樣化的需求。非遺文化的活力和競爭力依賴於人本身而存在,它以聲音、形象和技藝為表現手段,並以身口相傳作為文化鏈而得以延續,是「活」的文化及其傳統中最脆弱的部分。作為一名清宮內務府匠作司司匠傳承後人,如何挖掘好、傳承好、保護好,甚至是賦予作品更多的活力和產品力是非遺新秀們面對的一道必考題。通過此次拜師,希望能夠繼續鑽研精進對中國傳統珠寶藝術的研究和學習,在熱愛中探索,在困境中成長,扛起保護和傳承「非遺」的大旗,通過努力不斷地拓展和創造非遺產品的邊界。

當前形勢下,為了促進非遺項目的傳承和發展,傳承人的選擇和培養是至關重要的環節,需要考察和培養傳承人多方面的能力。在社會傳承為主流的情形下,「師徒傳承能力」不可避免成為評價傳承人是否合格的首要條件,活態傳承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有賴於優秀非遺傳承人的薪火相傳,又以人才培養和人才隊伍建設更為重要。而目前很多非遺項目都面臨傳承人才青黃不接的問題,此次論壇舉行隆重的拜師禮活動,不僅讓大家近距離欣賞了傳統的拜師收徒儀式,而且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注入了新鮮血液,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更好的繼承發展提供了動力,營造了「復興傳統文化,重振師道尊嚴」的良好社會氛圍。

值得關注的是,2020中國非遺傳承與國際文創論壇期間還開設為期八天的文創作品展示,並為參與作品展示的35位非遺新秀頒發:「指尖賽技藝、非遺放異彩」紀念證書。

這些凝聚「匠心」的非遺之作,無不彰顯非遺文化精神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希望能為廣大傳承人特別是傳統技藝類非遺傳承人實現其手藝價值提供更好的機會,進一步營造社會共同參與、關注和保護傳承傳統優秀文化的濃厚氛圍。(夢陽陽)

(來源:人民法治網)

相關焦點

  • 共議非遺傳承與創新發展 小罐茶發聲2020非遺大會分論壇
    圖:嘉賓領取小罐茶「非遺寶盒」伴手禮,揭秘「非遺新物種」11月19日-20日,由人民日報社新聞信息中心、中國非遺保護研究中心、中國文化產業發展研究中心、安徽省非遺研究會、黃山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2020首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論壇大會
  • 重逢:2020中國非遺音樂高峰論壇在京舉辦
    10月10日至12日,由摩登天空和中國傳媒大學戲劇影視學院、中國傳媒大學科學研究處聯合主辦,藝術中國作為支持的2020中國非遺音樂高峰論壇在中國傳媒大學和兩個LIVE HOUSE(北京糖果LIVE HOUSE和北京樂空間)舉行。
  • 大師小匠喜獲2020中國非遺傳承與創新發展高峰論壇兩項大獎
    12月11日,第二屆中國非遺傳承與創新發展高峰論壇暨2020年度非遺傳承創新模範人物頒獎典禮在北京友誼賓館召開。論壇以「人類非遺傳承、創享美好生活」為主題展開討論,目前中國共有崑曲、京劇、中國書法、古琴藝術、中國傳統木結構營造技藝等40項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為人類非遺,這些項目的列入人類非遺目錄後,對中國文化的傳承傳播和對外交流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 助力非遺文化傳承 小罐茶與2020首屆中國非遺論壇大會達成戰略合作
    9月19日,2020首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論壇大會新聞發布會在黃山市人民政府新聞發布廳舉行,本次會議正式公布了「2020首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論壇大會」落戶黃山的重大消息,以此推動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活態傳承與創新。
  • 白馬時光非遺文創榮獲2020中國版權最佳創意產品獎
    (原標題:白馬時光非遺文創榮獲2020中國版權最佳創意產品獎) 近日
  • 首屆中國丹寨非遺周開幕--山西青年報2020年10月21日08版:文旅...
    10月18日,由文化和旅遊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資源開發司指導,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主辦的中國丹寨非遺周在貴州丹寨萬達小鎮開幕,旨在推動中國非遺保護傳承工作,讓更多非遺走進景區,促進非遺和旅遊深度融合。
  • 非遺+文創 秀洲這場文化之旅正式啟幕
    請輸入圖片描述為進一步推進秀洲文化創意與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發展工作,推動文化創意、文化遺產與旅遊產業深度融合、創新發展,秀洲區特舉行「秀文創 潮非遺」2020秀洲區文化遺產之旅系列活動暨秀洲農民畫文創活動
  • 重逢:中國非遺音樂高峰論壇即將開幕
    中國非遺音樂高峰論壇暨展演,定於2020年10月10日-10月12日舉辦,這是由摩登天空與藝術中國聯合創辦的聲音中國(sound.china.cn)所發起、創建的「中國非遺音樂數字工程」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北京國際音樂產業高質量發展促進大會」的N論壇項目和「2020北京宣傳文化引導基金」資助項目,由摩登天空和中國傳媒大學戲劇影視學院聯合主辦,支持單位為藝術中國(art.china.cn
  • 北京聯合大學牽頭舉辦首屆大運河非遺論壇
    才大穎先生致辭作為2020北京大運河文化節系列活動之一,本次論壇旨在探索建立大運河沿線非遺交流對話機制,搭建南北非遺融合創新發展平臺,來自南北各地政府機構、行業、企業和30餘所高校的管理者、學者和研究生參加了本次論壇。
  • 「中國丹寨非遺周」:從苗族蠟染、古法造紙到非遺旅遊與論壇
    作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領域規模最大、層次最高的非遺主題文化活動,從10月17日起,首屆「中國丹寨非遺周」在貴州省丹寨萬達小鎮舉辦,並將持續一周多時間,包括論壇、展覽、演出、文創大賽等多個環節。此次活動由國家文化和旅遊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資源開發司指導,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等主辦,貴州省文旅廳、黔東南州及萬達集團等多家機構聯辦。
  • 700餘件「鐵」字號文創上新 2020鐵路文創產業創新與發展論壇在京...
    北京商報訊(記者 胡曉鈺)12月8日,「燃情文創·擁抱小康」——2020《人民鐵道》鐵路文創產業創新與發展論壇暨鐵路文創精品成果展在京舉辦。活動現場,來自國鐵集團宣傳部、客運部、貨運部、物資部的領導和在京直屬企業、18個鐵路集團公司多經開部及旗下文旅公司、中國中鐵、中國鐵建、中國中車、北京交通大學等路內外的多位嘉賓與會,圍繞我國鐵路歷史文化與精神、我國文創領域發展現狀與機遇、鐵道文創行業的深遠意義等話題進行了主旨分享。
  • 2019文創中國峰會」來啦!九江一活動入榜中國文創二十大熱點事件!
    事件五:全球中國文化中心陸續舉辦「中國文創產品展示周」上榜理由:歷時52天,在全世界35個中國文化中心開展86項重點活動,加快中國文化走出去的步伐,也形成了中國文創聯動全球的網絡。事件六:北京市首個文化金融服務中心在國家文創實驗區投入使用上榜理由:用一站式專業服務打通文化與金融,獲得源源不斷的活力,1+1>2讓文化企業走得更遠。
  • 重逢:2020中國非遺音樂高峰論壇在北京拉開帷幕
    2020中國非遺音樂高峰論壇現場  2020年10月10日-10月12日,一場非遺音樂的盛會在北京上演——由摩登天空和中國傳媒大學戲劇影視學院、中國傳媒大學科學研究處聯合主辦,藝術中國作為支持的2020中國非遺音樂高峰論壇在中國傳媒大學和兩個LIVEHOUSE(北京糖果LIVE HOUSE和北京樂空間)舉行。
  • 宋保樹成全國非遺傳承創新模範人物
    本報訊(記者申萍)日前,第二屆中國非遺傳承與創新發展高峰論壇暨2020年度非遺傳承創新模範人物頒獎典禮在京舉行,我市農民剪紙藝人宋保樹被評為非遺傳承創新模範人物。宋保樹是河間一位農民剪紙藝人,繼承了傳統的民俗剪紙文化,並潛心鑽研,博採眾長,突破了剪紙難於裝裱的難關,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剪紙藝術風格,創作出大量剪紙精品,為保護和傳承剪紙文化藝術作出很大貢獻。其剪紙作品多次在國內外展出,並獲得諸多獎項,被許多博物館和國內外知名人士收藏。
  • 李雅軒太極李敏弟獲頒中國非遺傳承創新功勳模範人物獎
    水母網12月21日訊(YMG全媒體記者 何曉波 攝影報導)日前,第二屆中國非遺傳承與創新發展高峰論壇在京隆重舉行。武林泰鬥級人物,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中華李雅軒太極派系傳承人李敏弟大師被授予此次大會中國非遺傳承最高獎項「中國非遺傳承創新功勳模範人物」獎。
  • 2020中國大運河文化帶京杭對話即將在京開幕,活動亮點搶先看
    時至今日,京杭大運河在中國南北經濟文化交流中仍發揮重要作用,有關大運河的故事被世代傳頌,故事的迷人之處就在於故事仍在繼續。2020中國大運河文化帶京杭對話(以下簡稱"2020京杭對話")將於9月23日在北京開幕。
  • 2015中國·湖南(國際)藝術博覽會開幕
    印象派代表畫家——保羅·塞尚的直系後裔瑪麗·羅茲在昨日開幕的2015中國·湖南(國際)藝術博覽會上說。由湖南省文化廳、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湖南省分會、長沙市委宣傳部共同主辦的2015·中國湖南(國際)藝術博覽會在湖南省展覽館開幕。此次藝博會是湖南首個大型國際藝術博覽會,五大展出單元進行國際文化藝術交流,為湖南文化藝術事業搭建對外溝通交流的平臺。
  • 國際美食嘉年華活動在京開幕 40餘個品牌商品亮相
    中新網北京10月18日電 (陳杭)美食盛宴、音樂LIVESHOW、設計師主題櫥窗、動漫潮流…… 「舌尖上的一帶一路」第二屆國際美食嘉年華(下稱嘉年華)活動10月17日在京開幕。朝陽區首創·郎園Station園區內多家原創設計品牌及餐飲品牌,與瑞士、澳大利亞、土耳其、印尼等國家的40餘個品牌商品共同亮相,當天吸引七千餘人次遊客參加。
  • 傳承非遺技藝,非遺文創產品為「順意好禮」大賽添人氣
    激烈角逐決賽,網絡投票結果出爐此次入圍決賽的作品是在深入挖掘文旅內涵基礎上、創造設計的具有順義本土特色和強烈民俗文化色彩的文創品牌商品,為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提供載體。依託北京市順義區文化和旅遊局「順意好禮」品牌平臺優勢,30套文創作品激烈角逐,最終,順義非遺文化創意作品以絕對票選優勢雄踞榜首。根據大賽組委會規定,網絡投票人氣排名第一且總計得票最高的參賽作品,在決賽路演環節可享有總成績「+1」分的特別獎勵。
  • 三亞國際文博會明日開幕:國內省市展館捧出文旅盛宴
    2020第五屆三亞國際文博會 明天開幕啦! 文博會為期4天 地址在三亞市天涯海角國際會展中心 今年有哪些亮點呢?」展會模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創新讓中國非遺引領著「國潮」時尚,2020第五屆三亞國際文博會則為國內各省市的非遺產品提供了一個盛放在海南自貿港展會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