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會大廈內羅伯特·李將軍雕像被移除

2020-12-25 環球網

圖源:維吉尼亞州政府

海外網12月23日電 據美國合眾國際社(UPI)22日報導,當地時間12月21日,美國維吉尼亞州政府收回了100年前捐贈給國會大廈國家雕像廳的南方聯盟羅伯特·李將軍雕像。維吉尼亞州州長拉爾夫·諾瑟姆(Ralph Northam)21日在一份聲明中宣布,工人們昨晚將北維吉尼亞陸軍同盟軍司令的雕像拆除。

這位將軍的雕像自從1909年起,一直作為美國各州有權展示的兩座雕像之一,屹立在美國國會大廈的雕像收藏大廳中。羅伯特·李將軍的雕像,同美國第一任總統喬治·華盛頓的雕像,和維吉尼亞州的其他藏品站在一起。

本月初,美國國會大廈的州歷史雕像委員會選擇著名黑人維權人士芭芭拉·羅斯·約翰斯(Barbara Rose Johns)取代李的雕像。根據歷史學家的說法,約翰斯在民權運動中發揮了關鍵作用。1951年,她在年僅16歲時,帶領學生反抗位於維吉尼亞州法姆維爾的黑人學校過度擁擠,環境惡劣等問題,並最終成功。

三年後,美國最高法院在布朗訴教育委員會(Brown versus the Board of Education)案中覆審了五起種族隔離案件,約翰斯的案件就是其中之一,該判決宣布種族隔離違反憲法行為。該委員會於夏季一致投票建議拆除李雕像,並應委員會的要求將其移至維吉尼亞博物館。

美國國會大廈州歷史雕像委員會代表傑恩·沃德(Jeion Ward)在一份聲明中說:「每當我想起芭芭拉·約翰斯,我就會想起她在年輕的時候多麼勇敢。是時候讓我們歌頌這些維吉尼亞人了,他們默不作聲地做了偉大的事情。這是我們州政府值得驕傲的時刻,我很榮幸成為其中的一員。」

約翰斯的雕像必須得到全體大會的批准,才能委託雕刻家雕刻。如果獲得批准,這尊雕像將成為雕像廳收藏中,唯一代表青少年的雕像。諾瑟姆的擬議預算包括50萬美元,用於替換美國國會大廈中的李雕像。

2020年5月25日,喬治·弗洛伊德(George Floyd)因涉嫌在陣亡將士紀念日使用偽鈔,而被警方在手無寸鐵的情況下殺害。他被殺後,要求拆除聯盟雕像的種族正義抗議活動再次出現。從那以後,明尼阿波利斯警察德裡克·肖文被控二級謀殺和過失殺人罪,另外三名警察被控協助和教唆罪。

今年6月,在全國範圍內針對種族主義和警察暴行的抗議活動中,美國眾議院議長南希·佩洛西(Nancy Pelosi)呼籲拆除11座描繪南方聯盟士兵的雕像,其中包括50個州在國會大廈雕像廳捐贈的100座雕像。(海外網/李芳 實習編譯/馬鑑博)

相關焦點

  • 美國國會大廈被佔領,200多年前華盛頓曾為它安放基石
    美國當地時間1月6日下午,數百名抗議者聚集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特區,為支持川普進行示威活動。隨後,示威遊行轉向暴力傾向,部分抗議者進入美國國會區域,並攻破了國會大廈,議員們被緊急疏散。美國當地時間1月6日下午,數百名川普支持者佔領美國國會大廈。 資料圖從1800年以來,國會大廈一直是美國政治的象徵,國會會議在此召開,歷代美國總統亦在此宣誓就職。
  • 黑人優先、雕像斬首、經典下架……種族問題撕裂美國文化
    目前全美反種族歧視抗議活動已持續逾兩周,美國長期存在的種族問題急劇升溫。 當前,抗議浪潮雖漸漸平息,但如何改革警察執法以消除系統性種族歧視、應否移除南北戰爭時期維護奴隸制的南方邦聯紀念物及標識等爭議話題熱度不減,美國社會像開鍋的水一般難以平靜。
  • 黑人優先,雕像斬首,經典下架,教授停職...魔幻大戲正在美國上演!
    Ziyan | 校對 Ac現在「Black Lives Matter」席捲了全美,其實不僅僅是非裔,我們希望所有族裔都能得到平等的對待。而現在,各地政府、企業、學校似乎為了安撫非裔,紛紛出臺了一系列「專屬於黑人的特別優待」,花式討好實在令人看不懂。
  • 美國「恥辱一日」:國會大廈再次被攻陷,不是英軍是川粉
    九派新聞實習記者 王晨瑤 李毓抗議者湧入國會,議長的講臺被拿到網上拍賣美國東部時間1月6日上午,川普在白宮以南的草坪上向他的支持者發表了長達58分鐘的講話。「今天在這裡的所有人,都不想看到我們選舉的勝利結果被民主黨竊取。我絕對不會承認。」他說,「我不會讓民主黨吞沒我們的聲音。」他希望支持者能在國家廣場前聚集並儘快前往國會抗議。
  • 數數美國國會大廈歷史上的暴力事件
    在超過220年的時間裡,美國國會大廈從未見過如此壯觀的景象: 大批憤怒的人群強行穿過雄偉的大理石柱,國會的玻璃被砸碎,神情緊張的警衛們將槍口指向美國人民,國會議員們爭先恐後地蹲在桌子底下
  • 從華盛頓到羅斯福,一座座雕像被推倒……當繩索套上「偶像」的脖子...
    而由南方蓄奴州成立的美利堅聯盟國試圖脫離聯邦引發的美國歷史上最大規模內戰「南北戰爭」結束155年後的2020年,已有至少23座紀念物倒下,勢頭遠超此前:6月1日,位於阿拉巴馬州蒙哥馬利市一所以南方軍事將領羅伯特·李將軍名字命名的高中前,羅伯特·李的雕像被推倒。
  • 推倒羅伯特·李 簡直就是翻了美國的天
    當然,上圖不是軍警,是參與遊行的人,這陣勢,果然是美國範。事情據說是由於地方政府準備移除一個人的銅像引發的,這個人叫羅伯特·李,美國內戰時期南方將軍。在中國的網絡上,流傳著李將軍的一句名言:他說:「戰爭是軍人的職業,我們要是這樣做,就等於把戰爭的責任推給了無辜的老百姓。我雖然算不上一個優秀的軍人,但我絕不會同意這樣做!」」說這話的情境在美國南北戰爭中,南方軍即將失敗之前,有人提議化整為零分散到老百姓家裡去,進入山區開展遊擊戰,這種狀況下更顯得李將軍的偉大。
  • 國會大廈內親歷騷亂唯一中國記者:示威者在面前破窗而入
    作者按:2021年1月6日,當示威者衝入美國國會大廈時,我是少數還留在國會大廈中央大廳內等待的記者,也是當時在現場唯一的中國記者。事件過後,一位中國媒體前輩和一位美國歷史學家朋友不約而同地提醒我,應把在這一天經歷的細節記錄下來。因為歷史和記憶都太容易淡忘,當有一天你試圖去回憶和翻找時,可能早已遺失。
  • 國際觀察丨弗洛伊德之死導致美國大分裂!「是審視悲慘失敗的時候了」
    具體表現在:謀求連任的川普和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的立場明顯相左,川普與國會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帶領的民主黨人間立場衝突加劇,國會參眾兩院的共和黨保守派和民主黨自由派意見觀點不同,川普與歐巴馬、小布希等前任總統的立場不同等。拜登下跪此後,紐約州布法羅城又發生了一起警察暴力行為導致一名75歲老人被推倒在地的惡劣事件。
  • 美國首名現役軍人因衝擊國會大廈被捕
    據美國《軍事時報》網站1月15日報導,一名現役的國民警衛隊成員因參與衝擊國會山而被捕。據美國媒體稱,這是目前已知的第一個因衝擊國會山而被捕的現役美國軍人。據美國媒體報導,雅各布·弗雷克是維吉尼亞州陸上國民警衛隊的下士步兵,和他在衝擊國會山時合影的託馬斯·羅伯遜,同為維吉尼亞州洛基山警局的警察(當時二人不在執勤狀態)。羅伯遜現年47歲,之前也曾在美國陸軍預備役服役。根據聯邦刑事訴狀,兩人都在當地時間周三遭到逮捕並被指控,罪名是「在知情狀況下未經合法授權進入受限建築」和「暴力進入國會大廈內並妨礙治安」。
  • 「我們將駕機撞向國會大廈,為蘇萊曼尼報仇」:美國空管收到駭人...
    【環球網軍事報導 記者 陳振宇】「我們將在周三駕駛一架飛機撞向美國國會大廈,為蘇萊曼尼報仇。」據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發布的獨家報導,紐約多名空中交通管制員於當地時間1月4日收到了這一駭人的音頻威脅。
  • 碎玻璃、破門窗……國會山上的垃圾記錄著美國民主的脆弱
    (圖片來源於網絡)在6日美國國會騷亂發生後,國會大廈內外一片狼藉,衝突中留下的垃圾四處可見。7日,國立美國歷史博物館策展人、歷史學家弗蘭克·布拉奇克就開始翻著國會大廈外的垃圾箱尋找歷史的見證;至於國會大樓裡面,工程建築辦公室的工作人員也在數著破碎的門窗,列著一條長長的報修單。
  • 美國國會「陷落」,一名女性中槍身亡!推特緊急封禁川普帳號
    美媒報導,當地時間1月6日下午,數百名川普支持者聚集在華盛頓特區,舉行抗議活動,部分示威者闖入美國國會大廈,向正在進行的國會聯席會議施壓,迫使其拒絕確認拜登選舉獲勝。當時國會聯席會議正在確認大選結果,議員被迫撤退,國會聯席會議中斷。期間一名女性中槍身亡。
  • 我這回登頂德國國會大廈了
    布蘭登堡門今天約了下午3點半參觀國會大廈,是8月份我在網上用翻譯軟體預約的。4年前的9月,我到過國會大廈,但卻沒有登頂。我那時也坦然地將其作為一個自然的旅遊缺陷接受下來。沒想到今生還有機會再來柏林,有彌補缺陷的機會。我折騰到10點才出發。先去布蘭登堡門。
  • 美國國會大廈淪為軍營,大批美軍佔領大廳,抱緊槍枝彈藥席地而睡
    據《紐約時報》報導,當地時間1月13日,美國國會大廈內部的最新照片公開,畫面中顯示,大量美軍士兵躺在國會大廈內部休息。除了躺著休息的士兵之外,國會大廈外部也有大量士兵在持槍執勤,前來參加會議的議員都需要跨過地上躺著的士兵。
  • 心灰意冷:美國國會大廈遭抗議者攻陷後,白宮突然爆發辭職潮
    美國大選早已塵埃落定,距離拜登入主白宮也僅剩下兩周時間,但川普及其支持者卻仍不死心。為推翻選舉結果,川普支持者在華盛頓"打響第一槍":通過暴力"攻佔"美國國會大廈。這樣幾近瘋狂的舉動讓一些共和黨官員寒心,白宮辭職潮再度上演。
  • 1814年英軍攻陷華盛頓,火燒國會大廈!如今美國自己重演歷史
    眾所周知,美國是一個立法、司法、行政「三權分立」的國家。其中,國會行使立法權,是美國最高立法機構。美國國會所在地即美國國會大廈,是美國獨立後,由華盛頓總統親自奠基,1800年投入使用。美國獨立的標誌是《獨立宣言》的發布,而美國國會最主要和最明顯的任務,也在於立法。
  • 國會大廈暴亂後,跪著打掃垃圾的韓裔議員在美國紅了
    「當38歲的韓裔眾議院議員安迪·金(Andy Kim)看到國會大廈裡被砸爛的家具、被撕碎的美國國旗、菸頭和其它垃圾時,他感到震驚和心痛。於是,他找到了一個大的垃圾袋,跪下來打掃垃圾。這個畫面被攝影師抓拍,照片在網上迅速傳播開來,與支持川普美國抗議者的面孔形成鮮明對比,這位髮際線有些後移、戴著黑框眼鏡、身著藍色西裝一絲不苟在打掃垃圾的韓裔議員走紅了。
  • 國會大廈上演「全境封鎖」,美國發生腎麼事了?
    一名暴徒在美國國會大廈的走廊裡穿梭,他高舉著川普的旗幟,眼看著就要把辦公室的大門敲破。「他們」指的是美國議員、國會的工作人員,以及即將要上任總統的喬·拜登 —— 這些人正躲在桌子底下、椅子背後,祈禱著自己能夠安全回家。
  • 有人要開飛機撞美國國會大廈,川普或被調查
    如今,隨著1月6日美國國會認證大選勝者的期限到來,美政壇的爭鬥即將終結,而本就複雜、緊張的劇情,也再度被推上了高潮。  目前,美國正面臨著3重混亂危機。  1,美國首都華盛頓的混亂。  3,"911事件"或再度重演,美國國會大廈面臨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