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藝術公園,從建設初期便格外受到關注。作為城西片區又一片綠地公園,不僅市民可以在這裡休閒娛樂,這裡也將成為成都甚至四川對外展示天府文化,讓遊客感受川西林盤的好去處。
天府藝術公園效果圖
日前,紅星新聞記者來到天府藝術公園施工現場。這座自2019年7月便已開工建設的公園,至今已過去1年半時間,目前建設進展如何?有哪些亮點值得期待?
園內3條主幹道已基本建成
1月7日,在天府藝術公園施工現場,工作人員、工程機械伴隨雪花,正加班加點搶工期,儘早建成為成都大運會獻禮。
天府藝術公園施工現場
順著科興北路一路向北,穿過金牛大道金牛壩路,進入天府藝術公園項目施工現場。進入現場可以看到,整個片區的主要幹道已基本建成。道路兩邊的綠化帶及行道樹已經完成栽種,整個綠化帶中,有樹、有花草、有竹子,各式植物都有。
川西林盤風格的行道樹
據成都城投土地整理開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勇介紹,公園內3條主幹道在景觀打造時,以川西竹文化為主體元素,再配以一些川西代表性的苗木、花草構成。以華嚴路為例,路兩邊的主要苗木為藍花楹,配以竹子等其他苗木加以點綴。呈現方式主要以組團式、簇群式、景觀化進行打造建設,呈現出一種自然、原生態的效果。
「整個天府藝術公園中,華嚴路、禮賓路、鳳凰大道三條最重要的市政道路目前已基本完工。」成都城投土地整理開發有限公司工程管理部部長魯俊告訴記者,其中,金牛賓館南門前的禮賓路已經建成;金牛賓館與華僑城間全長1.8公裡的華嚴路,目前已完成80%建設工作;而位於另一大地標,劇藝術館門前的鳳凰大道,目前可實施部分已完成60%。
川西園林風格的盆景
核心區2大地標雛形已現
整個天府藝術公園佔地3033畝,其南至西三環,北至鐵路西環線,西側到金牛大道,東至沙西線,整個區域內包含有三坊、三湖、三地標。其中三坊為文博坊、文商坊、文創坊;三湖是迎桂湖、荷華湖、芳菲湖,而三座地標建築為天府美術館、當代藝術館圖書館及川劇藝術館。
文博坊片區作為整個天府藝術公園建設的重點,其位置更加靠近三環路,開車從北三環路過即可看到,其內包含有2大地標性建築、一條商業水街以及迎桂湖三部分。
金牛賓館南側禮賓路已經建成
目前2座地標性建築天府美術館、當代藝術館圖書館雛形已現,兩個建築外圍擠滿了工程車,各種建築材料被不斷運往建築上部進行安裝。迎桂湖作為其中重要的構成部分,其整體造型及土建工作正加緊施工中。
湖區兩岸的地標建築天府美術館、當代藝術館雛形已現
據介紹,整個文博坊片區場館文化地標和商業總佔地面積約577畝,其中天府美術館汲取芙蓉花為造型進行打造;當代藝術館圖書館汲取巴蜀山脈為造型進行打造;商業水街著重營造巴蜀特有的人文藝術氛圍。目前天府美術館和當代藝術館主體結構已完成90%,圖書館屋面網架已完成吊裝,商業水街土方施工已完成,正在進行地下室施工,迎桂湖即將進入水環境打造階段。
已建成道路
整個公園預計6月呈現
川劇藝術館作為園區另一地標性建築,目前正在進行基礎施工。「預計今年六月底前完成川劇藝術館地上仿古建築的施工。」張勇說,川劇藝術館主要以川劇文化、川茶文化、川派盆景文化、京劇文化為基調,構建川西文化薈萃的場景。位於川劇藝術館旁,還將建一個盆景藝術園,匯聚最具代表性的川西盆景,在這裡進行培植、展示,與川劇藝術館共同展現川西的文化及特有的盆景植物。
片區沙盤
「考慮到成都大運會的舉辦,天府藝術公園核心區預計將於今年6月建成並呈現。」據張勇介紹,建成後的文博坊、文商坊、文創坊,將以集中集聚博覽區和商業文化地標建築、林盤聚落特色的文化和現代氣息濃厚的高端TOD商務街區、新川西建築風貌的現代文化和創意街區作為產業載體,打造文博坊、文商坊、文創坊,構建「城在園中,城園互融」的城市空間形態,塑造產業協同的中優提質典範區。
靠近三環路的文博坊片區包含兩座地標以及商業水街
可以想像的是,以川西文脈為基調構建的天府藝術公園,未來將呈現出一派川西院落林環水繞的蜀風畫卷,將成為成都又一個「打卡地」。
(文中所述園區內建築、道路、湖泊等名稱均為暫定名)
紅星新聞記者 閆宇恆 攝影記者 呂國應
原標題:成都天府藝術公園建設內景首次曝光,2大地標雛形已現,預計6月核心區域將呈現
【來源:愛看頭條】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