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 擊 銀 河 臥 談 會 關 注 我 們 👆
宋丹丹,退休快樂。
對,這七個字就是我修改了無數次的開頭。
昨天,宋丹丹正式退休。
我看到這則熱搜時,悵然若失。
意外、遺憾、意難平。
我總覺得似乎還欠一場話劇、差一個小品,缺一部情景喜劇.
2020年,宋丹丹很忙。
她忙著演話劇,登春晚,上綜藝,忙著和舞臺告別。
退休,是她60歲的關鍵詞。
演出結束後,她如釋重負:「我覺得這是一個完美的結束。」開場歌舞《春潮頌》,是這位「小品女王」的春晚謝幕。是梁天寫信稱讚的晚輩,是倪大紅口中表演教科書般的學姐。這是一個因恥於母親做暗娼而離家出走,卻又被迫淪落為暗娼的少女。少女的純潔和天真,妓女的粗魯和放蕩,最後的冷漠和無奈。她只需要按部就班地走下去,就會離奧斯卡的獎盃越來越近。作為一個懷揣奧斯卡夢的話劇演員,她對小品表演非常排斥。她開始成為春晚舞臺上笑聲的保障,也開始她十餘年的小品生涯。這笑聲,是對她小品表演的讚譽,也是她無法擺脫的標籤。1993年,宋丹丹憑藉話劇《回歸》斬獲得第九屆中國戲劇獎梅花獎。
一個是家庭決裂的宋丹丹,另一個是紅得發紫的「和平女俠」。宋丹丹決絕地提出離婚:「你要是不離婚我也出去找!」直至三年後,宋丹丹告知英達自己已經出軌的事實,這段婚姻才畫上句點。作為父親,他只留給巴圖一句:
「我和那孩子緣分已盡。」小品《昨天、今天、明天》,也成為至今不可逾越的經典。爺爺總會把電視調到最大聲,並下令停止一切新年娛樂活動。一定要安靜地圍坐在電視機前,感受春晚最樸實、純粹的快樂。「或許因為演了小品,大家就認為我不適合演影視劇,根本沒有影視劇找我。」儘管她在話劇舞臺上一次次貢獻出教科書般的表演,也再難擺脫小品演員的枷鎖。她說:
「我看見自己演的小品總會覺得,這女演員如果不是我,我得覺得她多逗啊。」那時的宋丹丹不過三十多歲,正處在女演員最好的年紀。我在知乎上看過這樣一則評價:「《家有兒女》之於80 90後,就像《我愛我家》之於70 80後,不可或缺,不可替代。」2005年,她開始嘗試著接受自己的標籤,同生活和解。「從我做演員第一天起,我就夢想得到奧斯卡獎,25年來我這腦子裡一直在組織那兩三分鐘的獲獎感言。眼瞅著年紀大了,奧斯卡得不上了,我感言憋得挺難受。今天我就自個兒弄一個典禮,站在這兒跟大家說說。」面對採訪,她直言不諱:「除非他們拘留我給我判刑,不然我真的不想去(上春晚)。」宋丹丹很欣喜,她知道導演看得到,她不只是小品女王。
但隨之而來的,卻是如法炮製的劇本和千篇一律的角色。從《親愛的她們》到《美好生活》,再到《我待生活如初戀》。「小品女王」的標籤沒摘掉,她又背上了「婆婆媽媽」的刻板印象。甚至有人直言:「宋丹丹沒有演技,她只是本色出演。」在《演員的誕生》的舞臺上,宋丹丹說:
「我爛戲接得太多。」「我那會兒第一次感受到,在一個工作環境裡,你就覺得周邊全是負能量的,然後我充滿小心地提防著,太可怕了。」
「也許我並沒有那麼天才,而那些年輕時的經典作品,大概就是我才華和運氣的極限了。」這位給大家製造過無數歡笑的老人,開始被指責和謾罵淹沒。她看著賈玲、沙溢和沈騰,反覆地說:「你們都是好演員,都很有天賦,最好的演員都在這了。」2020年除夕夜,她再一次站上了那個改變她一生的舞臺。幾十年裡,她一直再為我們製造歡樂,最後難道真的要在噓聲走下舞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