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牙谷牙狗
編輯 | nana
來源 | 最人物(ID:iiirenwu)
2020年春晚,宋丹丹搭檔張國立表演開場歌舞。下臺接受採訪,她長舒一口氣:「今年就是跟觀眾說一聲再見。」8個月後,六十大壽前一天,宋丹丹在北京人藝退休。用她自己的話說:「到了該觀風景而不再弄潮的年紀了。」這篇文章6000字,預計花15分鐘閱讀,了解「笑星」宋丹丹。
中國人習慣在59歲那年過六十大壽。2020年8月25日,就是宋丹丹的六十大壽。
生日前一天,24日下午,北京人藝青年演員孫茜在微博上公布宋丹丹退休的消息。
隨後北京人藝也給出回應:退休並不意味著不演出,該演出還會演出,不過目前還沒有明確的安排。
萌生退休的想法,由來已久。
2018年,宋丹丹參加綜藝《嚮往的生活》,一場飯局後微醺的她向舊友黃磊和何炅吐露心聲。
那一陣,她第一次在工作中感受到負能量,這讓她不得不小心提防。同時,那段時間她胃病復發。年紀大了,退休的想法自然萌生。
這種負能量,是來自輿論的壓力。當年她在一檔綜藝上吐槽兒子生活能力差,甚至說出「我生了個廢物」這樣言辭尖銳的話。
公眾輿論爆發,「強勢單親母親的控制欲有多可怕」上了微博熱搜。
▲ 宋丹丹和兒子巴圖
緊接著綜藝《演員的誕生》,她對表演的看法和公眾產生分歧,火上澆油的是演員袁立公開指責「內幕」,這讓宋丹丹頗為痛苦。
她在酒店一直哭,極力向身邊人辯解:「我們真的不是在糊弄,我們是真的愛這個節目,這個舞臺。」
輿論最終平息,這個當時已經57歲的老戲骨也越來越少出現在公眾面前。很多人都勸她看開,她也認,但還是不想改。
從進入50歲的時候,她就想明白了:「突然活到50歲,我一回頭覺得什麼都不怕,我想開了……我無私所以我無謂,於是就率真了。」
說自己早已經開看的人,一定經歷過太多太多看不開的時刻。
▲ 宋丹丹60歲生日宴
兩次高考落榜後
宋丹丹意外成了演員
1981年,宋丹丹20歲,考大學兩次落榜。
走投無路,發小拿著《北京日報》給她找了條出路,「北京人藝招演員,你學老師學那麼像,不然去當演員試試吧」,順帶還給她交上了兩塊五的報名費。
那時宋丹丹連話劇是什麼都不知道,只能硬著頭皮去現場。出門的那天早上,她特意拿家裡的火筷子給自己燙頭,還把二姐的高跟鞋偷出來穿上。
來到初試現場,宋丹丹傻了眼。一個個俊男靚女佔據整條街道,把她襯託得格外普通。
走進初試房間,老師讓她跳段舞,她不會,索性做起廣播體操。詩朗誦也不會,就抄起報紙讀新聞。
考完,她還要趕緊溜回家,生怕二姐發現自己偷穿皮鞋。
▲ 年輕時的宋丹丹
也是時來運轉,沒幾天學校通知她複試,宋丹丹喜不自勝。
排練大廳裡,宋丹丹接到的題目是表演母親病危,給父親打電話。她當場「哇」的一聲哭出來,緊跟著進入情景:
「爸,我媽病了,住院了你快來,你快來吧。來的時候給我帶……帶兩瓶酸奶!」
這「兩瓶酸奶」讓所有老師哄堂大笑。
一直到這,宋丹丹都覺得自己運氣挺好的,結果臨門一腳出了岔子。一位老師說:「這姑娘將來準是個大胖子。」
宋丹丹急了:「不是有半年的試讀時間嗎?這期間肯定能瘦下來!如果我做不到,你們隨時開除我!」
正是這句話,此後半年,宋丹丹再沒吃飽過。一直到最後考核前,她整整瘦下來30斤。
進入北京人藝,宋丹丹終於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表演,是她一生的熱愛。但沒過幾年,她又迷茫了。
▲ 話劇《窩頭會館》劇照
在訓練班學習2年後,宋丹丹成了北京人藝話劇演員。
那時她最大的夢想是得奧斯卡,人家告訴她這是全世界最高的表演獎。可現實是她只是個小龍套,舞臺上演宮女甲、路人乙……
跑了三年龍套,宋丹丹在後臺盯著臺上看了三年。三年後,她得到機會,出演話劇《紅白喜事》中的配角小貞。
正是這個角色,讓她獲得文化部觀摩演出一等獎、北京市政府表彰優秀演員獎和1100元獎金。
一位老演員對她說:「宋丹丹,我工作一輩子,全家的存摺上也沒有1100塊錢,你應該把獎金交給劇院,感謝劇院對你的培養……」
她不願意,回懟道:「我就是要從現在開始讓他們習慣,一有獲獎怎麼老是宋丹丹呢?」
也是這部戲,讓趙寶剛看到宋丹丹的潛力,把她推薦到電視劇《尋找回來的世界》,飾演女流氓宋曉麗。
▲ 《尋找回來的世界》 劇照
1985年,憑藉這個角色,她獲得「飛天獎」最佳女配角。
那一年,宋丹丹剛剛24歲,一個風華正茂的年紀。事業的成功掩蓋了愛情的失敗。她已經離婚4年了。
事業成功背後
是她生活的坎坷
19歲那年,宋丹丹與袁鋼相識。她給對方寫小紙條:「我恨你,我必須轉學,因為我什麼都學不進去!」
她愛上對方,對方卻遠走國外。消釋痛苦的方式是新歡,她跟剛認識三個月的男孩扯證結婚,奮不顧身地將所有感情投入到給對方的愛中。
對方發愁作文寫不出來,她把自己關在房間裡一上午,寫出的作文拿到96分的高分,還被發表在《北京晚報》上。
愛情終究沒辦法摻雜進太多不甘。一年後,二人婚姻結束。辦完手續,宋丹丹陪他看了場電影。散夥飯上,他對她說:
將來你成名,任何情況下都不要提我的名字。
一晃6年過去,已經憑藉電視劇聞名全國的宋丹丹,遇到導演英達。
▲ 宋丹丹和英達
彼時的英達,是劇組裡的副導演,剛剛結束一段婚姻。倆人沒戲時就喜歡湊一塊說話,一來二去成了戀人。
愛情的甜蜜,輔助了宋丹丹的事業。1989年,宋丹丹登上央視春晚,出演小品《懶漢相親》。
一句「俺叫魏淑芬,女,29歲,至今未婚」,讓她紅遍大街小巷。但這卻並沒有得到英達父親的理解。回到家裡,他板著臉對宋丹丹說:「幹嘛?拿肉麻當有趣?」
一句話嚇得宋丹丹差點退出春晚。
第二年春晚,黃宏給她打電話,說自己攢出個小品《超生遊擊隊》。宋丹丹一口拒絕,「我這懷著孕呢」。
黃宏說:「要的就是這個,你還省得往裡墊枕頭了。」
▲ 小品《超生遊擊隊》片段
就這麼著,第二年宋丹丹在元旦晚會上表演小品《超生遊擊隊》。幾個月後,她的兒子巴圖出生。
此後她又連續兩年登上春晚。1991年表演小品《手拉手》,1992年扮成老太太表演小品《秧歌情》。
名氣越來越大,隨之而來的負累也很快顯露。一年宋丹丹演出完回家,發現兒子高燒39.9℃。她抱起孩子就往醫院跑,大夫看到她卻笑出聲:
「宋丹丹,你演的老太太太厲害了,你那豁牙怎麼弄的,真像!」
「我兒子高燒40℃,您先給看看。」
「你先告訴我,不告訴不給你看。」
眼淚吧噠吧噠往下掉,她強忍著怒氣說:「我牙是染黑了看不出來。」
那之後,宋丹丹越發厭惡別人看見她就想笑,更受不了別人叫她笑星。
在話劇道路上,她拿到最高獎項「梅花獎」。但上完春晚,她在舞臺上一出場,觀眾便哄堂大笑。她受不了。
從1992年走下春晚舞臺,整整6年她再沒出現過。即便如此,那些小品依舊年年放,「這個太不得了了,它就讓你這一輩子都有名,一輩子都是個笑星」。
▲ 《秧歌情》片段
重回春晚
宋丹丹才找回信心
事業上的不順,延伸到生活更是一場不可逆的災難。
1993年,宋丹丹丈夫英達導演的電視劇《我愛我家》終於拉到投資。
在這部被譽為代表中國情景喜劇巔峰水準的劇作中,宋丹丹奉獻了自己在電視屏幕中最經典的表演——賈家的大兒媳和平。
劇中,和平是市井氣十足的家庭婦女,摳門、算計,但顧家、隱忍、善良,一直織毛衣,整整120集也沒織完。
▲ 《我愛我家》劇組合影
宋丹丹演活了這個角色,英達也賺到了從來沒見過的錢。回到家他把六萬塊錢撒向空中,二人看著漫天的鈔票笑得像瘋子。
那幾年,宋丹丹甘願在家扮演「和平」一樣的角色。他們買了新的房子,宋丹丹一個人帶著裝修隊敲敲打打,11個房間的裝飾物和家具,她一件件挑選。
歷時一年,房子裝好,她對英達說:「抽空來看看新家吧。」
那時她還不知道,那只是房子,再也不是家。
拍完《我愛我家》,英達和編劇梁歡傳出緋聞,這讓飽受情感摧殘的宋丹丹崩潰不已。
1997年,在遭受長時間家庭冷暴力後,她給英達打電話,質問他與梁歡的關係。得到對方斬釘截鐵的否認後,她提出離婚,英達想都沒想就答應下來。
去民政局的路上,英達給宋丹丹唱了首歌:「愛到盡頭,覆水難收,愛悠悠,恨悠悠,為何要到無法挽留,卻又想起你的溫柔。」
宋丹丹聽完哭成淚人。
進民政局前,宋丹丹最後一遍問英達:「你真的和那誰好了嗎?」英達詫異地反問:「怎麼可能?可能嗎?」
辦完手續,宋丹丹發現了英達傳呼機上梁歡的消息:
「事兒辦成沒有?」
「什麼時候回來?」
像黑夜裡躺在床上點燃一支煙,宋丹丹感覺人就那麼一直下墜,下墜,下墜……
離婚後,曾經的朋友齊刷刷站到英達那邊,婚姻、家庭、朋友……宋丹丹什麼都沒有了,被生活徹底打趴在地。
她在自傳中寫到,那時她多次想過自殺,終日以淚洗面。走在街上,她覺得連推車的老頭都不會要自己。
最終挽救她的,是兒子巴圖。
巴圖學校的門衛大爺告訴宋丹丹,你每個周五來接兒子,他都可高興了,嘴裡一直念叨著媽媽來了。
宋丹丹此後把大把時間放在孩子身上,偏偏巴圖又不爭氣。他跟宋丹丹一樣學習不好,而且「全校第一鬧」。
巴圖多次被學校開除,她不得不將兒子送出國。在英國,宋丹丹不會外語,受盡委屈才將巴圖送到一所學校。連續一個星期教他如何辨別東西南北。
直到1年後,她重新出現在央視春晚的舞臺上,才找回生活的信心。
1998年,她搭檔黃宏出演小品《回家》,反響平平。慢慢找到節奏,第二年,她重新將牙齒塗黑,扮上老太太,跟趙本山合作小品《昨天,今天,明天》。
這一次,她獲得了超越此前所有名望的成功,白雲一角成為經典中的經典。
熬過最苦的夜,趟過最深的水,她終於等來回報。
拒演小品的話劇天才
從很小開始,宋丹丹始終認為自己不好看,也不夠聰明。
讀書時那些課本上的知識怎麼也裝不到腦袋裡,連哥哥姐姐都嫌棄她:「認為我是最不開竅的,最笨的,不屑於被他們看的那個。」
最終,她在表演中找到自信。從話劇到小品,再到電視劇、電影,她一路過關斬將,取得極大的成功。
很多隱藏在背後的苦,她悄悄憋在肚子裡;很多當年流的眼淚,她硬生生擦乾。但關於話劇和小品,她始終沒能和解。
那些年,在春晚舞臺上的她為大家帶來太多經典,但這始終沒辦法得到自己的認可。她想要成為一個世界級的演員,沒有這樣的演員是依靠小品取得成功。
但偏偏,身上厚重的小品標籤,某種程度上又阻礙她的前進。
▲ 小品《策劃》片段
在自己35歲到48歲這段「最好的年齡」,幾乎沒人找她拍戲,代表作只有一部《家有兒女》。
這是她創作欲最盛的年紀,卻偏偏被生硬地壓下去。
也是因此,她勸《家有兒女》中飾演她女兒的楊紫不要進入娛樂圈:「還不如好好學習,不然你以後可能會很傷心。」
一直到2008年,演出完小品《火炬手》之後,她接受採訪說:「就算拿槍指著我的頭我都不會去演小品了。」
第二年,她主演的電視劇《馬文的戰爭》火了。在當年的上海電視節上,她憑藉這部影片,獲得中國電視劇最高獎項白玉蘭獎最佳女演員。
頒獎典禮上,聽到自己名字時,她蹭一下站起來,帶著難以掩飾的喜悅上臺領獎:「大家知道我也可以演生活戲而不是只能演喜劇了……導演們都來找我演哭戲吧。」
她轟轟烈烈地開啟人生下半場,卻再沒有帶來驚豔的角色。
▲ 《馬文的戰爭》劇照
很多人批評她演技程式化,每個人都只是在演自己。而她也頗為感慨:「演員這個職業特別殘忍,因為你是被挑選的。」
尤其是2018年,在《演員的誕生》舞臺上,這檔以探討演技為基礎的綜藝中,宋丹丹擔任節導師,有一期她點評選手作品,說著說著忽然哽咽:
「面對一個爛劇本,演員到底能做些什麼呢?我接的爛戲太多,一生就……」
是啊,即便她在話劇舞臺上奉獻了絕佳的作品:《茶館》中的康順子、《 白鹿原》中的田小娥、《萬家燈火》中的何老太……
話劇舞臺上,她被認為是天才,但她仍然沒有成為中國的梅麗爾·斯特裡普、弗蘭西斯·麥克多蒙德。中國也沒有《廊橋遺夢》、《三塊廣告牌》……
人生,是與自己和解的過程
2005年,44歲的宋丹丹在家裡給自己辦了場奧斯卡頒獎典禮。那天恰逢和現任丈夫結婚8周年,她在家裡搭上舞臺,邀請來近百位親朋好友。
站在舞臺中央,宋丹丹清清嗓子說道:
各位好朋友,從我做演員那一天起,我就夢想得到奧斯卡獎,25年來我這腦子裡一直在組織那兩三分鐘的獲獎感言。
眼瞅著年紀大了,這奧斯卡得不上了,我這感言憋得挺難受。今天我就自個兒弄一個典禮,站在這兒跟大家說說。
她從進入北京人藝學習話劇表演開始講起,到這些年的娛樂圈、演藝圈的打拼,再到與黃宏、趙本山的春晚合作……
像是對自己人生漫長的回顧,她頗為感慨。邀請來的樂隊音樂響起,她最終與自己和解:「就算真得了奧斯卡又怎麼樣呢?」
她承認自己沒有那麼天才,「娛樂業是英雄美女的事業,很慶幸自己找到了喜劇」。
一聲長嘆,人們都聽出她內心沉鬱多年的無奈和不甘。她帶著幾分自嘲:「像我這樣媚俗了大半輩子的老女演員,看來註定成不了大藝術家啦。」
她終於變得平和,不再像曾經那樣,看到英達接受採訪的話,大聲咒罵他:「不是人。」
▲ 宋丹丹微博截圖
2019年《我愛我家》劇組重聚,她甚至感謝前夫英達:「很感謝英達,他把一個我們完全沒有見過的形式帶到大陸,給大家帶來很多的歡笑。」
對待兒子巴圖的態度也發生轉變。從前她恨鐵不成鋼,如今她反而溫柔:「不能自食其力媽也養你……幹嘛呀,何必呢,人生很短,本來也沒有意義。」
一個人變了,她周圍的世界就會跟著改變。宋丹丹變了,兒子也變了,幾年前的一次節目現場,巴圖將一首《當你老了》唱給媽媽,宋丹丹當場淚奔。
母子一場,逃不過漸行漸遠的告別和背影,逃不過春去秋來的重逢與和解。
53歲時接受楊瀾採訪,歷經坎坷的她說:
「所有人都會經歷苦難,不要怕。跟誰待在一起舒服就和誰在一起。誰離開我我都不挽留,對任何不喜歡的都要善良地說:再見,不遠送。」
一切都過去了,她承認自己曾經釋放過所有的才華,也驕傲於奉獻過那麼多優秀的角色,帶給很多人快樂,讓很多人感動。
她不後悔,也不遺憾。終於到了「觀風景而不再弄潮的年紀」,她想要好好享受生活,不那麼累了。
2018年,在《演員的誕生》節目中,宋丹丹在電視舞臺上,重演話劇《萬家燈火》的最後橋段。
那是一場重頭戲。守寡多年、病入膏肓的何老太太,硬挺著步子走到臺前,講述自己的一生:「宗祁,我對得起你們何家。我一個人,都把他們拉扯成人了!」
在豆瓣上,這部話劇大部分評論,都在感慨宋丹丹的演技:「她這幾句臺詞,讓人全身起雞皮疙瘩。」
接受採訪,宋丹丹也提起這種表演的暢快感:「我就像手中有線牽著劇場中的所有觀眾,我手一緊,觀眾就哭了,手一松,觀眾就笑了。
作為演員,那種感覺真是太幸福了,太過癮了。」
短暫的時光裡,她又穿越回年輕時為戲付出一切,為愛奮不顧身,昂著頭驕傲地往前走的那個姑娘。
只是一轉身,忽然就到了退休的年紀。
再見,宋丹丹。
本文來源於微信公眾號:最人物(ID:iiirenwu),記錄最真實的人物,品味最溫暖的人間。轉載請聯繫最人物(ID:iiirenwu)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