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前,有位玩梅花的神秘人物,自號「刀骨梅花」多少代傳人,他披露出來一套梅花易數的戰術,看上去很另類。
那時候,讓我佩服不已。
當然,這樣的俠客們很多,比如說,還有「天梅花」、「地梅花」和「人梅花」等,霸氣側漏。
甚至在五年前,還有帥哥祭出來宣稱最為正宗的《古本梅花》傳承人之類。著實讓人耳目一新。
遺憾的是,「你方唱罷我登場,莫嘲風月戲,莫笑人荒唐」,多年後,都一切都歸於寂寞了。
時間真的是大浪淘沙,潮水褪去,才能看到誰沒有穿褲衩。
不管各色各樣的梅花如何綻放,我希望皇極梅花不要光屁股,無論潮漲潮落……為此,我一直默默地培育著這「一樹梅花一樹春」。
講真心話,十年來我遭遇過好幾次關於侵權的投訴,搞怕了。
從壬辰年開始,我就準備註冊個商標,比如說《梅花心易》、《梅花易數》或者《梅花易》之類,沒有商標,你的學術體系總有被起訴侵權的擔憂。
可是,一查詢商標,關於《梅花易數》的相關名號,早已被別人搶註,很傷腦筋。
很感謝山東的一個學生高衛星先生,他給我建議就用《皇極梅花》註冊吧。「皇極」取自邵康節的《皇極經世》,「梅花」取自邵康節的《梅花易數》。高衛星,商界奇才,曾創建山東冠之琳手機大賣場。據說當年該企業名揚四方,最終成為上市公司。後來,集團高層審時度勢,直接轉讓,高衛星先生又轉戰地產業,重新開闢一片新天地。
高手的思維,就是不一樣,我覺得這個建議可行。
隨後就提心弔膽地申請,看能否審批下來。沒想到的是,一等就是一年多,居然手續辦成了。
皇極梅花的商標,我是請京城名家金子燕先生手書。
LOGO是我親自創意,並找專業設計人員製作而成。——黑字為坎水,綠色為巽木,紅色為離火,水木榮華,木火通明,五行流通。一紅一綠兩道彎曲的線條,代表陰陽魚。
陰陽魚有兩種造型,一種是離宮陽極,坎宮陰極,此為鏡像,代表地道;一種是離宮陰極,坎宮陽極,此為本像,代表天道。LOGO中的陰陽魚,用的就是本像。
做學問,就要有一種咬定青山不放鬆的精神。
我舉個簡單例子,不知道老鐵們可注意到《梅花易數》中的「後天時方」?這是個什麼東東?
我現在截圖給大家看一下,做個初步的了解。
這是《梅花易數》中繪製的表格,名叫後天時方。(參《故宮珍藏善本梅花易數》[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2年1月第1版,P184-187)
不知道諸位老鐵可曾思考過,這樣的密密麻麻的表格,有什麼作用?
其實,有易友在多年前,曾在網上求答案。
他們注意到了,遺憾的是沒有深究其中的精義。
我大學期間,跟隨師父學習《梅花易數》的過程中,也沒有注意到後天時方的用法,若是知道,我肯定要請教師父的。
等到我後來注意到後天時方的時候,師父已經和我天涯相隔。
我只能靠自己去琢磨了。
這個後天時方,不是空穴來風。
我們可以從古本《梅花易數》上看到原來的容貌。
《左傳·襄公二十四年》曰:「太上有立德, 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
古人以立德、立功、立言為「三不朽」。
著書立說就是「立言」。試想,《梅花易數》的作者,豈肯浪費筆墨在書稿中列出來「後天時方」呢?
肯定有作用,這是毋庸置疑的事情。
接下來,春哥從學術層面進行討論,希望對諸位有幫助。也權當解答多年前在網上提問的易友吧。
我的師父楊景磐老先生曾考證過,邵康節生前有兩個徒弟,一個叫張珉,一個叫王豫。這兩個徒弟都得到過邵師的術數親傳,然而,師父有要求,必須「隔代相傳」。
什麼是隔代相傳呢?就是在宋代不準公開傳授,只能確保法脈相續,留待後人發揚。
這種講法,恐怕很多易友難以理解。
我給大家講個真實的故事,大家就明白了。
霍邱有位奇門高手,人稱楊神仙。此人早年間留下很多神奇的佔斷佳話,時至今日,依然有很多霍邱人還能如數家珍地講述他的筮案。
楊神仙一生僅傳授了一個徒弟,此人住在邵崗鄉。傳授當初,師徒之間就有約定,唯有等楊神仙去世之後,徒弟才能出來行道。
搞笑的是,楊神仙壽數太長了,幾年前我拜謁楊神仙的時候,他已年近百歲。他的徒弟呢?早已白髮蒼蒼,還乖乖地躲在家裡領孫子。
我推斷邵康節之所以讓倆徒弟隔代相傳,是考慮到當時的時局動蕩,和楊神仙師徒之間的約定,不是一碼事。無論如何,師命難違,作徒弟的只能照辦。
南懷瑾先生也認為《梅花易數》是邵康節流傳下來的。
南師用「流傳」二字去表述,非常準確。因為,我們從《山陰縣誌》中可以查詢到記載,《梅花易數》的真正作者是明末清初的陳士鐸先生。
若是《山陰縣誌》記載的準確,《梅花易數》這本書真的是陳士鐸編著的話,那麼,我可以很肯定地講,陳士鐸先生對梅花易的研究是狠下了一番工夫的。
首先,《梅花易數》全書五卷,其中前三卷的內容大多數吸納甚至直接照搬自明代著名易學實戰高手楊向春的《皇極經世心易發微》的前半部分,併兼採明代喻有功的《周易萬物數》中的實戰要領。後面的兩卷,主要吸收了明代測字名家的實戰技術的精華。
其次,《梅花易數》的後兩卷中,還部分提取了明代趙迎的《範圍數》應用經驗。
後天時方是一門佔斷技術,以佔斷之日的幹支論時辰和方位的吉兇,配合卦象進行參斷。
要點:
㈠佔斷日建所對應的支辰的吉兇意義。
如「滅跡」就是消亡之意,「空亡」為子虛烏有,「敗亡」為衰敗夭亡等。
㈡佔斷時辰所對應的吉兇條文。
㈢動靜方位所對應的吉兇條文。
為便於理解,我截取整個《後天時方》表格的其中一小部分,讓諸位老鐵參照體會。
假若甲子日戊辰時,有人從正南方(午山)來,問投資成敗如何。直接從表格中可以看到,辰時對應「大敗」,午方又對應「破碎」。時和方均兇,此事必然不利。
再參考卦象,多點定位吉兇。
後天時方和卦象會出現吉兇信息的如下情況:
由此可見,後天時方是把卦象放在特定時間和空間中,立體化判斷吉兇成敗的一種實戰技術。
【筮案·推牛斷例】
癸卯日申時,一牛自吾後正北來,狀可憫。適坐時佔,以坤乃牛作上卦;自北方坎來乃下卦,合地水師。坤二坎一乃六三爻動,曰:「師或輿屍。」兇,卦已不吉。子方滅跡,申時稍吉可救,值坐應遲。雖吉時可救,惜來方之兇,難逃前數。
斷曰:「此牛二十七日丙子寅時,當殺與千軍之後,買此牛犒軍分之。」
蓋得申時吉可救,合用九因之法而斷。坎坤三數以九因之,三九二十七,不在坐則三日矣。
(參 明代喻有功《周易萬物數》[M].北京:華齡出版社,2017年9月第1版,P170)
春哥評註:
此筮案是喻有功先生書稿中輯錄,運用以象起卦論斷。坤為牛,為上卦;來自於北方,為坎卦,為下卦。所以得《地水師》。只不過動爻直取坤坎兩卦的後天數,以坤為二,坎為一,合數為三,所以是三爻動。為《地水師》變《地風升》。
此卦解析,沒有參考體用生克,直取爻辭論吉兇,爻辭藏兇。又以後天時方參斷,癸卯日所對應的時辰為申,為吉;所對應的子方為滅跡,為兇。再加上卦象也兇,所以斷此牛有性命之危。
只不過,時辰吉,方位兇,卦象兇,為兇多吉少。
這裡面需要提醒的是,案例中運用的是「後天策數」玩法,這也是梅花易數的一種佔斷技術。將來春哥會給大家介紹的。
【筮案·少年佔例】
壬申日甲辰時,少年相遇我前而來問卜,遂佔。
艮乃少男,自離位來,作下卦乃賁。五爻曰:「賁五丘園,束帛戔戔。」此辭吉,方吉,時吉,當以吉論。
但吾在坐,其應遲,斷曰:「子半月有幣聘之喜,午月酉日應之。」
(參 明代喻有功《周易萬物數》[M].北京:華齡出版社,2017年9月第1版,P169)
春哥評註:
此筮案用的是先天策數起卦,以少年為艮卦,作上卦;來自於南方,為離卦,作下卦。得《山火賁》,艮七離三並午時七數,合數為十七,故而五爻動。卦象爻辭吉祥,至於時辰和方位,也是吉祥。故而以吉祥之事斷。
壬申日所對應的後天時方,截取表格中的部分,我們就不難看出。
接來下,我們再看看《梅花易數》書稿中後天時方的表格原貌。我製圖如下:
後天時方看上去錯綜複雜,隱藏表格背後的原理是什麼呢?
請聽春哥慢慢道來!
喻有功先生在《周易萬物數》中對後天時方的來龍去脈,隻字不提,硬生生地上了一大堆表格,去看吧,明白不明白,那是你自己的事情。
這可苦了後來的研習者。
陳士鐸呢?玩的稍微含蓄點,小表格走起的同時,還增加了幾句話。
我們來看看古版《梅花易數》的照片,就可以發現這樣兩句話:「子陽辰醜陽,戊己下皆吉。」還有四句小歌訣:「子日子罡起,滅跡四位申。五散七破生,十禍日習同。」
這段話是陳士鐸整理在《梅花易數》書稿上的,奇怪的是,鄭同先生點校的《故宮珍藏善本·梅花易數》上,卻變成了「子陽辰醜陽戌,巳下皆吉」,好傢夥,僅僅幾個字,一變動,意思就大不一樣了。
我先講解一下「子日子罡起,滅跡四位申。五散七破生,十禍日習同」,這個歌訣的意思。
這個「罡」就是「魁罡」,說白了就是日建。子日的時候,以子為魁罡;丑日的時候,以醜未魁罡。以此類推,亥日的時候,以亥為魁罡。
魁罡代表什麼意思呢?
就是日太歲,頂著太歲走,那可是兇多吉少。
就像咱們平常所講的犯太歲一樣的,當然,犯太歲主要是針對年太歲而言。殊不知,太歲有年太歲、月太歲、日太歲,還有時太歲。
從魁罡起始數至第四位,就是「滅跡」。滅跡就是神煞中的死神。(參《四庫全書·協紀辨方書》)
從魁罡數至第五位,至辰,就是「散失」。也就是神煞中的官符和死氣。
從魁罡數至第十位,例如甲子日,從子數至酉,就是禍害。也就是神煞中的「河魁」。
作者以子日舉例子,餘下的丑日至亥日,以此類推。少了三個字「餘仿此」。因為古人寫書,惜墨如金,言簡意賅。
我們還要對陳士鐸書稿《梅花易數》中的「子陽辰醜陽,戊己下皆吉」兩句話進行分析。
㈠「子陽辰醜陽」,這句話應該修訂為「子陽亥醜陰」,為什麼這樣講呢?
因為陽順陰逆,在後天時方中以子寅辰巳午未申戌,八個地支為陽順,也即從魁罡到滅跡,順數至第四位。以卯酉亥醜為陰逆,從魁罡逆數至第四位為滅跡。
之所以書稿上出現文字錯訛,恐怕是謄抄過程中的疏漏,以訛傳訛,混淆了。
㈡「戊己下皆吉」,就是凡是「戊日」,魁罡順行一日就是吉;凡是「己日」,魁罡逆行一日就是吉。
所以概括為「戊己下皆吉」。遺憾的是,鄭同先生點校的版本中,直接變成了「戌巳下皆吉」了。
這兩個字一疏漏,麻煩可就大了。
其實,後天時方的表格中,因為謄抄傳播而導致的以訛傳訛現象,也是屢見不鮮。
有必要進行重新修訂了。
春哥通過大數據進行分析,已經找到了答案,正在逐步整理中,時隔不久,也會公布出來,與海內方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