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爾·吉勃遜,美國演員、導演及製片人。
01幼時埋下電影的種
1956年1月3日出生於美國紐約,父親是鐵路司機,母親是澳大利亞歌劇院的一名演員。1968年,由於梅爾·吉勃遜的父親抗議美國參與越戰而舉家搬遷到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居住。
受家庭的影響,很小時梅爾·吉勃遜就對電影和宗教產生了較大的興趣。
中學畢業後梅爾·吉勃遜進入了澳大利亞雪梨國家戲劇藝術學院學習表演。並且憑藉著刻苦的學習與俊朗的外貌,他被女導演朱迪·戴維斯發掘,出演了《夏日城市》。
02演員之路
從雪梨國家戲劇藝術學院畢業後的梅爾·吉勃遜加入了南澳大利亞劇團,有機會就出演一些小角色,而後逐步涉足影壇。
1979年,梅爾·吉勃遜參演的著名導演喬治·彌勒的《瘋狂的麥克斯》讓梅爾·吉勃遜一舉成名。
《瘋狂的麥克斯》是一部耗資僅3000美元,但在全球卻賺取了一億美元的動作電影。
它被吉尼斯授予「利潤最高的動作片」直到2000年才被電影《女巫布萊爾》打破。
繼《瘋狂的麥克斯》後梅爾·吉勃遜又出演了《致命武器》,《衝鋒飛車隊》等電影,並在1989年和Bruce Davey一起創辦了屬於自己的電影製片公司Icon Production(艾肯影業)。
03演而優則導
1993年梅爾·吉勃遜執導了他的第一部影片《無臉男人》。
《無臉男人》是一部小成本的電影。
影片裡的演員除了梅爾·吉勃遜外是知名演員外,沒有其他知名演員參與。
儘管梅爾·吉勃遜盡力為自己的電影做足了宣傳,可票房依舊不理想。
可以說梅爾·吉勃遜的親自指導的第一部電影《無臉男人》不太成功的,但也不能說它是失敗的。
梅爾·吉勃遜執導的第二部電影是1995年拿下了10項奧斯卡提名,5項奧斯卡大獎的《勇敢的心》。
最初時,梅爾·吉勃遜拿到《勇敢的心》的劇本時,梅爾·吉勃遜拒絕出演,他覺得自己太老了,不適合劇中的角色。但後來仔細考慮後,梅爾·吉勃遜不僅打算出演,並且要自己操刀執導。
這一次的執導讓梅爾·吉勃遜成為了世界巨星。
然而在梅爾·吉勃遜的下一部電影,2004年執導的《耶穌受難記》卻讓他飽受爭議。
《耶穌受難記》是一部宗教題材的電影,影片講述的是耶穌殉難前的12小時所發生的事。
因為是宗教題材的電影,再加上影片中的對話全部使用的是亞拉母語、拉丁語和希伯來語,許多製片公司不願意與梅爾·吉勃遜合作。
最終梅爾需自己出資2500萬美元製作電影。
電影上映後,由於影片中含有許多暴力場景,《耶穌受難記》被許多國家列為限制級影片。
但,即使如此,由於基督教觀眾對電影的喜愛,《耶穌受難記》首周就拿下了1.25億美元的票房,最終票房達到6.1億美元。
時隔兩年後,2006年,梅爾·吉勃遜又拍攝了極具爭議的電影《啟示錄》。
《啟示錄》講述的是瑪雅帝國時期,一名叫虎抓的男子與他的族人在原始森林裡過著安逸的生活。
但一天清晨,部落突然遭到襲擊,一群外來的瑪雅人到他們的部落,抓走了所有族人,其中包括虎抓。
瑪雅人抓了虎抓及其族人後強迫他們穿越過叢林,將他們帶到了瑪雅人的首都。
隨後他們將抓來的俘虜中,女人當奴隸賣掉,而男人則送上祭祀臺祭祀神明。
看到族人一個個被殺死,再加上想起臨走前被自己藏在井下的懷孕妻子與兒子,虎抓奮起反抗,逃出了瑪雅首都,並在叢林中依靠智慧與追擊他的瑪雅人開展生死搏鬥,最終解救了自己,解救了兒子與妻子,並帶著兒子妻子在叢林中開啟新的生活。
《啟示錄》依舊是一部爭議巨大,不被許多人理解的電影。
許多人認為影片暴力野蠻,並且沒有將瑪雅文化中的數學,天文和藝術方面的成就展現出來。
但,儘管飽受爭議,不為許多人看好,但《啟示錄》依舊獲得了成功,影片拿下了超過六億的票房,並且獲得了第79屆奧斯卡最佳音效剪輯提名、最佳混音剪輯提名、最佳化妝提名。』
2016年,梅爾·吉勃遜又執導了戰爭片《血戰鋼鋸嶺》,並大獲成功。
影片在全球取得了1.64億美元的票房,並且取得了第89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音響效果獎和最佳剪輯獎。
04不一樣的梅爾·吉勃遜
梅爾·吉勃遜曾說到過,「我做過很多瘋狂的事,所以我很驚訝我還健在。好萊塢就是一個工廠,你必須意識到你是在一個工廠裡工作。而且你是這個機制中的一部分,如果你發生了故障,就會被替換掉」。
在1996年的第68屆奧斯卡頒獎禮結束後,許多人想找梅爾·吉勃遜執導他們指定的影片項目,可梅爾·吉勃遜都婉言拒絕了,他說:「作為演員,我願意嘗試任何電影,但作為導演,對不起,我只拍心目中的電影」。
文:藏狐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