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福利】《宰相劉羅鍋》的尺度!擦,當年咋沒發現這麼香豔!

2021-03-03 人文歷史

4月9日上午,知名網友@李鐵根 發布微博,曬出3段《宰相劉羅鍋》的香豔動圖截圖。動圖內容是秀女接受宮女、太醫體檢。場面令人陷入深深回憶!

體檢

@李鐵根 在微博中打趣寫道:「那個蟬鳴的夏天,那個懵懂的少年,所有寧靜都被一部叫做《宰相劉羅鍋》的電視劇所打破。皇宮海選秀女,太醫對參賽選手進行細緻嚴苛的體檢,15分30秒,時空凝滯,風雲失色,電視機前一個少年突然觀測到兩顆黯淡卻閃耀著人性光芒的星球。那一刻,他立下志向,長大要做一位天文學家!」

太醫與宮女一起檢查

網友看後紛紛表示震驚,直呼「毀童年!」有些網友卻遺憾表示不記得「根本沒看到有這些鏡頭啊,可能我沒看這一集吧,或者是爸媽換臺了。」

這個檢查真是……

相關:揭秘後宮選妃各項身體標準

漢桓帝:歷史上選妃標準最苛刻的皇帝

看慣了唐明皇和楊貴妃、漢武帝和衛子夫等皇帝娘娘的愛情故事,很多人以為:皇帝在選擇配偶的問題上一定也是相當隨機的,看上誰就是誰。當然,這只是一些個案,在古代,皇帝選妃有著相當嚴格的標準。入選對象不僅僅要出身名門,還要沒有麻子,沒有口臭,沒有鼻炎,沒有腋臭,沒有痔瘡,沒有腳氣,沒有任何婦科疾病。

當然,這只是些泛泛的條文,漢代就有皇帝定下了嚴苛的選妃標準,今天看來,簡直匪夷所思。

漢桓帝劉志一定是個酷愛科學計量方法的人。對於後宮嬪妃的身體各個部位都有著嚴格的尺寸觀念。身高必須七尺一寸,肩寬必須一尺六寸,臀寬要比肩寬少三寸,從肩膀到手掌必須二尺七寸,手掌手指共要四寸長,從大腿到腳長三尺二寸,足長八寸……

這樣一番計量下來,實在不知道到底還能有幾個名門閨女能夠符合標準,這不是苛刻,簡直是不可理喻!同時也看得出來:這劉志一定也是個無趣的男人。女人的妙處在於各有各的不同,環肥燕瘦,各有所妙,一旦後宮佳麗三千全成了一個模子的流水線產品,那作為皇帝還有什麼樂趣可言呢?當然,可以想像:即便成了劉志的妃子,也必定要幾十年如一日的維持原有身材,既不能胖,也不能瘦,否則身材脫離了標準,那就該嘗嘗冷宮失寵的滋味了!

明朝後宮:想當皇后要通過重重考試

在大明一朝,誰想貴為皇后,就得像今天英語專業考級那樣,四六八級逐級過關,一直考過「八級」,才有資格母儀天下。據《明史•后妃傳》記載,朱元璋汲取歷朝後宮亂政的教訓,於洪武元年修纂《女訓》作為管理后妃的「家法」。在后妃的遴選上,為防範朝中權臣與後宮勾結,規定「凡天子、親王之後、妃、宮嬪,慎選良家女為之,進者弗受,故妃、後多採之民間。」而且偏重於選擇清貧之家的女子,試圖以此輔佐皇帝去節儉勤政。當然,這不過是一個良好的願望罷了。但明代選后妃的制度卻是十分規範,其過程大致分為「八級」,逐級加以篩選淘汰。

第一級是「海選」。在皇帝屆大婚年齡時,派遣宦官到全國各地挑選十三至十六歲之間的良家美少女,從中海選出五千名。這五千人相當於拿到了一張選美「準考證」。皇家則支付若干銀幣作為聘金與路費,令被選少女父母按規定時限送女兒京城應選。

第二級叫初選。這初選得選擇一個大場子,由太監們把少女每百人排成一行,按年齡大小排序,逐一察看後,把那些或稍高、或稍矮、或稍胖、或稍瘦的少女淘汰。這初選便會淘汰掉一千人。

第三級叫複選。一般於初選的第二天,這些初選過關的少女繼續列隊,太監們用十分挑剔的標準,仔細察看每人的五官、頭髮、皮膚,當然也包括「三圍」,只要有一項不合規定,即令「靠邊站」。然後就是讓大家自報門第、姓名、年齡等,以考察音色、儀態,淘汰掉嗓音粗濁、口齒不清、儀態欠雅者。如此又篩掉二千人。

第四級是精選。太監們用尺子細量少女的手足,再讓她們走上幾十步「臺步」,看看步姿與風韻。於是,那些腳稍大的,手腕稍粗的,舉止不端的,又遭淘汰。最終留下一千名美女召入宮中繼續參加「考級」。而太監們的使命也至此打上了句號。

第五級是留宮。分頭安排宮中的老宮娥,將美女們逐一「引至密室,探其乳,嗅其腋,捫其肌理」。其體檢的嚴格程度不亞於選「航天員」。通過體檢,確定其中的三百人成為入選留宮的宮女。

第六級是晉嬪。這三百名留宮的美女,由皇帝的特派專員詳細觀察一個月,依據她們的性情言語,判斷是否性格溫柔敦厚,是否具有智慧並且賢惠。據此,再篩掉二百五十人,剩下的五十人便自動晉級為嬪妃。

第七級是「選三」。所謂「選三」,就是由皇太后或太妃從五十人中選出三個供皇帝欽定。這倒有點類似科舉廷試後張榜的「一甲三名」。以明熹宗選後為例,當年由太妃劉氏親召五十人,「與之款語,試以書算詩畫諸藝」後選定三人,即皇后張嫣,貴妃王氏、段氏。

第八級是欽定。劉太妃先把張嫣等三人的美態轉告皇帝,熹宗再親自召見三人,直接進行面試。熹宗見著三個姝豔絕倫的美人,真有些左右為難,舉棋不定,便讓趙選侍決斷。趙建議定張嫣,於是欽定張嫣為中宮皇后,王氏封為良妃,段氏封為純妃。是年,張嫣年方十五。

一般「選三」後陪選的兩名美女,都會被封為貴妃,但也有被賜予金銀幣退回家的。如明光宗當太子時選太子妃,劉大姑與郭氏姐妹進入最後一輪角逐,郭氏老大被選為太子妃,其妹與劉大姑落選,賜給金幣後返回家中。據載,這位劉大姑自感身價百倍,回故裡後不願再嫁凡夫俗子,做了一輩子老處女。

令人不無遺憾的是,明朝如此苛刻的選後制度,選出來的后妃終未能輔佐朱元璋的子孫們,保住那大明的一片江山。



—————————————————

【提示】

發送ls001至ls045中任何一個,可收到人文歷史收集的往期最頻點擊,例如ls008、ls015、ls020、ls033……(ls即是漢字歷史的首字母,一次發一個,不要貪心哦)

分別發送「習近平」「毛澤東」「鄧小平」「宋美齡」「蔣介石」「周恩來」「劉少奇」收到

【人物】專題系列文章。

—————————————————

人文歷史為您集納了最新鮮、最有價值、最細節、最具人情味的歷史趣聞。

商務合作:留言或添加QQ304664957



相關焦點

  • 電視劇《宰相劉羅鍋》回顧,當年也是火的一塌糊塗
    《宰相劉羅鍋》,是由北京天寅影視藝術策劃中心出品的歷史題材古裝劇,由導演韓剛、張子恩執導,李保田、張國立、王剛、鄧婕等人主演。清朝乾隆年間,山東青年劉墉進京趕考,在京城因緣際巧的碰上了當今皇上,並與皇上下了一盤棋,沒想到從此與皇上的寵臣禮部侍郎和紳結下了不解怨恨。因為背負羅鍋,劉墉又稱「劉羅鍋」。在比棋招親中,戰勝各方棋手,被招為六王爺的女婿,相約中了狀元就成婚。劉墉果然不負眾望高中狀元,並被派往江寧任知府,政績卓著。
  • 1996年電視劇《宰相劉羅鍋》
    電視劇《宰相劉羅鍋》是由導演韓剛、張子恩執導,李保田、張國立、王剛、鄧婕等明星領銜主演的古裝劇。
  • 《宰相劉羅鍋》實際上既不是宰相也不是羅鍋,這是真的嗎?
    《宰相劉羅鍋》是前些年熱播過的一個電視劇。李保田一直是我非常喜歡的一個演員。他曾經拿獎拿到手軟,最後乾脆宣稱:「以後不要再給我獎了,我得到的,已經夠多了。」
  • 為何《宰相劉羅鍋》之後,李保田和王剛張國立再無合作?
    除了《神醫喜來樂》,李保田還有一部非常著名的電視劇,被公認為歷史戲劇的開創作品,即《宰相劉羅鍋》。顧名思義,這部戲劇講述了宰相劉羅鍋和大貪官和珅鬥智鬥勇的而故事,並且最後終於擊敗了對方。在這部戲中,李保田飾演的劉羅鍋非常出色,他用自己精湛的演技生動形象的演繹了這個角色,這讓觀眾印象深刻。
  • 經典宰相劉羅鍋,為什麼李保田沒能和張國立、王剛繼續「鐵三角」
    說起李保田,大家都會想起他的這一部電視劇《宰相劉羅鍋》,他在裡面飾演的劉墉簡直是將其演活了,為我們帶來了一個非常經典、印象深刻的劉羅鍋形象。到底是為什麼李保田沒能繼續延續同時也因為在合作《宰相劉羅鍋》的時候,因為李保田不管是對於劇本還是表演非常的認真,要求非常的高,所以在與張國立、王剛的合作當中也出現了一些矛盾,這也是導致他們三個人後來沒能繼續合作下去的原因。李保田一生敬業拍戲,乾淨做人,太過低調,也正因如此常被忽略和低估。
  • 《宰相劉羅鍋》為什麼是戲說歷史之祖?喜劇外殼下還有什麼?
    最近兒子在聽劉寶瑞的單口相聲《君臣鬥》,也沒經過筆者指點,他自己居然就摸索著在電視上找到了《宰相劉羅鍋》,從第一集開始看起來,智能時代真不一樣。不過看了兩集,兒子的問題來了:這和《君臣鬥》怎麼不一樣啊。
  • 為何李保田老師拍完宰相劉羅鍋沒和張國立王剛再合作他是個倔老頭
    相信大多數觀眾都看過電視劇《宰相劉羅鍋》,由李保田、張國立、王剛三人主演,飾演「劉羅鍋」的李保田當時已經拿過幾次大獎,「和珅」王剛才開始嶄露頭角,而「乾隆」張國立也還是稚嫩的演員。但之後,李保田沒有再與二人合作,「鐵三角」後來由張鐵林加入了《宰相劉羅鍋》播出於1996年,
  • 老劇《宰相劉羅鍋》,鄧婕顏值超耐打,李保田的劉墉成經典
    說起《宰相劉羅鍋》這部電視劇,不少的八零後九零後的網友肯定都看過,畢竟這可是很多人的童年回憶,吃著一毛錢的冰棍,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圍坐在電視機前,津津有味的看著劉羅鍋戲耍和珅,這樣美好的畫面,伴隨著網際網路的高速發展,生活節奏的加快,恐怕再也不會出現了!
  • 《宰相劉羅鍋》裡的搞笑一幕,康熙看了要打人
    原創 團隊特邀作者 朝文社作者|我方特邀作者楊基寧《我們愛歷史》為頭條號籤約群媒體字數:3945,閱讀時間:約11分鐘當年火遍大江南北的電視劇《宰相劉羅鍋》,裡面曾有一段這樣細節,很是讓人抓狂。
  • 她憑藉漂亮長相,在《宰相劉羅鍋》讓觀眾影響深刻,後不演戲了
    《宰相劉羅鍋》是一部戲說劇,這部戲收視率在當年很高,李保田、張國立、王剛都成為紅極一時的明星。除了這些演員外,鄧婕是絕對女一號,但另一位配角演員戲份雖然不多,但讓人印象深刻。不過,她也拍攝多部戲,像《粉紅》、《紅塵》等電影,還有電視劇《寧都兵暴》、《野火春風鬥古城》、《三不管》、《宰相劉羅鍋
  • 《宰相劉羅鍋》裡的搞笑一幕,康熙看了要打人……
    《宰相劉羅鍋》,裡面曾有一段這樣細節,很是讓人抓狂。當時英國使團來我大清覲見,為了禮節問題,便和劉羅鍋吵起來了。聰明如劉羅鍋這樣的幹吏,居然也說出了「天下所有土地屬於我大清國」這類昏話。為了能讓雙方談妥禮儀,最終是那個洋修女靈機一動,給劉羅鍋說,不是我們英國使團不下跪,而是我們英國人生理上有缺陷,大腿骨少了一塊,沒法子跪。劉羅鍋很認真地摸了摸英國大使的腿,居然就信了。
  • 清朝「宰相」除了劉羅鍋,還有一個河南商城人
    我們在看古裝劇的時候,都知道宰相這個職位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幾乎是每個當官的人的終極夢想。那些著名的宰相們,例如唐朝的名相房玄齡,魏徵,宋朝時候的大文學家王安石不僅文章了得,也頗有治國的雄才大略,也做過宰相。這一個個名字可謂是名垂千古啊。
  • 《宰相劉羅鍋》延伸出兩大IP,張國立翻身之作
    上世紀九十年代,一部《宰相劉羅鍋》掀起清廷劇的第一個高潮,打出了「不是歷史」的招牌。從而獲得了極大的創作自由!用通俗的敘事模式、幽默滑稽的喜劇風格來娛樂大眾區別於之前歷史正劇的最鮮明特色!這部劇可以說是轟動一時。重播率僅次於《還珠格格》和《西遊記》!而這部經典之作藝術價值娛樂價值達到雙高!細細品味回味無窮!
  • 演過320集和珅,《宰相劉羅鍋》找演員時,王剛為何一口拒絕
    王剛近十多年拍過320多集的「和珅」,但是1994年《宰相劉羅鍋》劇組找王剛出演「和珅」時,王剛卻立馬拒絕了。王剛告訴劇組的製片人張國軍,自己要出國了,大概要50多天才能回來。對方依然堅持說:行,那我們說好了,我等你!
  • 電視劇宰相劉羅鍋中,六王爺和乾隆是什麼關係?
    《宰相劉羅鍋》僅僅一部由編劇杜撰出來的電視劇而已,根本談不上什麼原型不原型的……劇中的和珅和劉墉除了名字是真實的之外,在他們身上發生的事情與真實歷史無關!至於所謂六王、八王、九王,那就更加無從談起了。劇中提到,這三位王爺都是乾隆帝的叔叔,可乾隆帝的八叔和九叔是誰呢?
  • 大家熟悉的宰相劉羅鍋其實是這樣,大家都被騙了
    只要看過《宰相劉羅鍋》這部宮廷劇的人都知道,他應該是一樣佝僂著腰子,神似一個羅鍋的人,每天都在與清朝的大貪官鬥智鬥勇的一個清官形象。在任何歷史中,都沒有證實,劉墉曾經擔任過宰相,而且在清朝官員體系中,宰相的職位也早就被廢除了。 其二,電視劇中多以劉墉和軍機大臣和珅相互較量為故事線索展開。 其實歷史的真相是,劉墉與和珅可以說根本不是一個時代的對手,或者說不是一個量級的存在。
  • 《宰相劉羅鍋》這麼多年,有幾個人知道他們兩個在劇中是主僕,在現實中是父子?
    看過《宰相劉羅鍋》的都是80後和70後吧,這部電視劇雲集了如今的眾多老戲骨,每一個人的演技都經得起考驗!
  • 八九十年代國產影視尺度太炸裂!
    上周末帶小外甥看了《海王》,這位00後走出電影院的時候,走出電影院時跟哥來了一句:呵,你們上世紀出生的人,還真是保守
  • 《宰相劉羅鍋》中爆紅,男星從不拍廣告遭封殺,背後原因曝光
    在古裝劇《宰相劉羅鍋》中演出清代宰相劉墉的男演員李保田是國家一級演員,他出道至今37年,創造了無數經典形像,獲獎無數;然而不為人所知的是,李保田其實是不折不扣的戲痴,為了演戲他毅然決然地離家8年,就連走紅後也不曾接過廣告代言,甚至為了演好戲慘遭13家公司聯合抵制。
  • 褚時健投資經典劇《宰相劉羅鍋》的現實諷刺
    乾隆駕崩,和珅在獄中不停念叨:「太上皇,奴才冤枉啊。」嘉慶看戲,忽而高興,他自己其實也在演戲,可是悲哀的是,他發現身邊都是一群阿諛逢迎的小人,於是忽而冷靜微怒。或是暗指嘉慶念剛直不阿的老臣。最後一幕:劉墉回家途中,遇到幾個孩子打彈球。以一個面具換來一顆彈球(看圖,暗合了上面龍王的道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