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揭露少女「性化」的法國電影在美國引起軒然大波

2020-09-20 全現在

完美世界旗下深度資訊平臺「全現在」專稿,無授權不得轉載。


作者丨李卷


9月9日,一部名為《嬌娃》(《Cuties》)的法國電影在Netflix上線。

3天後,美國共和黨參議員特德·克魯茲(Ted Cruz)公開呼籲對Netflix及電影導演進行調查,他的同僚湯姆·科頓(Tom Cotton)也發表評論,認為《嬌娃》是一部「令人作嘔的電影」,可能會引發嚴重的「戀童癖犯罪問題」,他在聲明中寫道:「我們必須打擊Netflix公司傳播兒童色情片的行為,這嚴重危害了美國家庭。」

不到24小時,這篇批評文章在Facebook上收到了2萬多條評論,同時「取消Netflix」的標籤登上Twitter趨勢榜首,退訂Netflix的用戶數量是平日的8倍。

「父母們在哪裡?放任孩子拍這樣的電影?」科頓的文章下有支持者大聲質問道。當被問及是否看過電影內容時,這位支持者回覆:「不,我還沒看過。但我讀過評論,我看過預告片,我知道這部電影多瘋狂。」

誰會想到一部法國獨立電影能在美國總統大選之前掀起一場政治風暴?

Netflix預告片。圖片:Netflix


誰是《嬌娃》?


故事片《嬌娃》的創作靈感來源於法國女導演邁穆娜·杜庫雷(Maïmouna Doucouré)的個人經歷。主角是一個塞內加爾難民家庭的11歲女孩艾米,她和母親、弟弟一起蝸居在巴黎最貧窮的社區裡,等待父親從塞內加爾來找他們。當父親帶著新妻子到來時,艾米目睹了母親的痛苦和掙扎,同時又被姑姑以穆斯林的宗教信仰加以管教,她在禮拜中被告知「女性身體有罪,純潔是被救贖的唯一希望」。

在傳統家庭和網際網路文化的衝突之下,艾米被學校的一群跳電臀舞的「壞」女孩們吸引,加入了她們的舞團「Cuties」。Cuties發布在社交網絡上的「性感的HipHop舞蹈」視頻獲得了許多關注,受到鼓勵後,女孩們在比賽中模仿流行舞蹈視頻中的成年人,穿上緊身的短衣短褲,並且將一些從色情網站上看到的性感動作加入編舞中。

Cuties的一些過激行為也招致學校同學的排斥。比賽決賽和艾米父親的婚禮在同一天舉行,艾米雖然完成了決賽的表演,但在登上舞臺的那一刻,她意識到這不是自己想成為的樣子。艾米哭著回到母親身邊,在母親的安慰和允許下,她換下「性感舞者」的表演服裝,但沒有穿上傳統服飾去參加婚禮,而是穿著T恤和牛仔褲,加入到跳繩的女孩們中。

影片爭議畫面之一,Cuties模仿成年人的舞蹈動作。圖片:YouTube電影預告片


影片中的爭議片段來源於導演杜庫雷曾在巴黎觀看過的一場舞蹈比賽,她回憶道:「舞臺上的女孩穿著非常性感的短裙和透明的衣服,她們以非常具有性暗示的方式跳舞,就像視頻軟體上成年人做的那樣。觀眾中也有許多非裔母親。我被驚呆了,又震驚又欽佩地看著。我問自己,這些年輕姑娘是否明白自己在做什麼。」導演告訴《時代》雜誌,她的目的是向人們表明:「我們的孩子應當有足夠的時間做一個真正的孩子。」

對於影片中展示了女孩們「性感舞蹈」的鏡頭,美國電影評論家羅傑·埃伯特創立的影評網發文認為,《嬌娃》用「不舒服的畫面挑起了關於女孩性化(Sexualization)的嚴肅對話」,在媒體和廣告中,女孩們身著坦胸漏背的衣服或擺出性暗示的表情,以一種成人的方式被呈現在大眾眼前,特別是在社交網絡時代,這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現象。

2020年初,杜庫雷憑藉《嬌娃》在聖丹斯電影節上獲得最佳導演獎,併入圍柏林電影節新生代單元水晶熊獎。《滾石》雜誌給《嬌娃》打了3星(滿分5星),稱這部電影是「一幅有關成長之痛的敏感肖像,值得一看」。8月《嬌娃》在法國上映後,市場反響平平,但至少並沒有引起消極爭議。

法國市場之外,《嬌娃》將版權交給了Netflix,電影被翻譯成40多種語言,在190個地區上線,沒有想到的是,這部法國人眼中的普通電影在美國卻引發「取消Netflix」的狂潮。


爭議從何而來


對《嬌娃》的批評其實在影片正式上線Netflix之前就已經開始,這源於一張宣傳海報。

在法國上映時的原版海報中,Cuties舞團的四個女孩挎著大大小小的購物袋走在大街上,而在Netflix的宣傳海報中,平臺選取了四個女孩在比賽中的定格動作,她們「過於性感和成人化」的演出服和舞蹈動作引發了爭議。

左圖:法國海報。右圖:Netflix海報。圖片:Twitter


另外,當時Netflix對電影的描述是:「 11歲的艾米迷上了一支跳電臀舞的團體,她希望加入這些女孩。艾米開始探索自己的女性氣質,打破了家庭傳統對她的束縛。」 這幾乎讓美國的「評論家們」立刻發起了猛攻。

發生爭議之前Netflix的電影頁面,使用的圖片中女孩們展示身體曲線的動作令批評者們憤怒。圖片:Twitter


對此Netflix為「使用不當的宣傳海報」向公眾和導演杜庫雷道歉,承認這張海報不代表電影內容,新海報換成了女孩的普通肖像,影片描述也作了相應修改,新的配文是:「11歲的艾米被自由的舞者們所吸引,開始反抗她保守的家庭傳統。」

影片在Netflix上的新頁面。圖片:Netflix截圖


但據美國基督教會的保守派組織「父母電視委員會(PTC)」稱,委員會已經對這部電影進行了審查,發現其中的兒童角色明顯被性化,《嬌娃》掩蓋了社交媒體的危險性,忽視流行文化中的性意象對孩子產生負面影響的隱含信息。

PTC說,除了這些女孩的性感舞蹈和服裝外,還有一個場景顯示艾米拉下內衣拍攝不雅照片發布在社交媒體上,她還被堂兄發現偷手機,並試圖通過引誘他以擺脫麻煩。PTC節目總監梅利莎·漢森(Melissa Henson)在公開聲明中說:「現在是疫情期間,數百萬的觀眾在家觀看Netflix的節目,讓我們擔心不僅僅是女孩們會看到這部電影,更嚴重的是,她們看過之後會認為小女孩被『性化』是正常的。」

《嬌娃》在美國Netflix上線後口碑大跌,爛番茄網站上專業影評人的平均打分是7.33/10,而觀眾評分低至1.14/10。YouTube的預告片獲得超過200萬的踩,踩贊比達到49:1,許多評論從為人父母的角度出發,認為性感舞蹈等情節是在給戀童癖「遞刀子」,批評這部電影「使戀童癖正常化」。不少人聯繫到愛潑斯坦的蘿莉島事件,共和黨政客奧馬爾·納瓦羅(Omar Navarro)認為:「這部電影的女孩和男孩身上展現的過強性慾令人噁心,這在道德上應受譴責。戀童癖者、兒童強姦犯和變態會在《嬌娃》上大飽口福。」


保守與自由的論戰


而在這一切背後,《嬌娃》實際上成為美國保守議員的政治工具。

長期以來美國科技公司站隊左派,川普上臺以來的表現更加劇了黨派失衡。根據選舉數據分析網站OpenSecrets7月的調查,在市值超過1000億美元的17家美國科技公司中,Netflix員工的政治捐款中有98%捐給了民主黨人,最保守的高通公司也有50%的捐款贊助給民主黨人。

距大選不到兩個月時,《嬌娃》成為攻擊自由派的切口。共和黨參議員特德·克魯茲等人不僅在社交媒體上呼籲「取消Netflix」,而且直接致信司法部,要求調查這部電影的製作和發行。克魯茲在致檢察長威廉·巴爾(William Barr)的信中要求他們「確定Netflix的高管和參與《嬌娃》製作的人是否違反了任何有關兒童色情製品的製作和發行的聯邦法律」。

特德·科魯茲。圖片:AFP


希望司法部介入的提議得到了許多共和黨州議員的支持。密蘇裡州參議員喬什·霍利(Josh Hawley)還致信Netflix執行長裡德·哈斯廷斯(Reed Hastings),要求平臺刪除這部電影。

目前還沒有被點名的「重要人士」對此做出評論,但美國保守派和自由派媒體的論戰並沒有停止。

美國保守派雜誌《國家評論》認為創作者的「崇高意圖」和影片的「藝術價值」 不能掩蓋《嬌娃》在道德上犯的錯誤。雜誌引用了美國國家失蹤與被剝削兒童中心(NCMEC)的公開信內容:「儘管我們讚揚邁穆娜·杜庫雷揭露了不受控的社交媒體對年輕女孩的威脅,但我們不能容忍通過對年輕女演員的過度性化和性剝削來表達自己的觀點。」

《華盛頓郵報》、《洛杉磯時報》等媒體自爭議發生以來一直站在電影一方。11日《華盛頓郵報》網站發表評論文章,指電影出《嬌娃》中女孩們並沒有因為按照自己意願跳了性感舞蹈而感受到「自由和快樂」,恰恰相反,電影反覆強調了她們模仿了成年人卻迷失自我的悲傷和厭惡情緒。

對電影的譴責是出於對兒童的關注還是爭取保守選民的政治籌碼?《華盛頓郵報》對保守派的真正動機存疑,文章嘲諷道:「保守派看完後可能會發現自己喜歡上了這部電影,不,我可不是說他們私下裡對兒童電臀舞有特殊品味。」

16日《華盛頓郵報》直接邀請導演杜庫雷發表文章,她寫道:「 有的人認為電影中的某些場景令人不舒服。但如果真的去傾聽11歲女孩說的話,她們的生活就是不舒服的。」

「這部電影確實開始了一場辯論,儘管不是我想要的,」 她表示,「我希望這次對話不會變得太艱難,至少不要陷入&39;的漩渦裡。」

「先看電影再評價」


但對於撤下電影,Netflix表示不可能。Netflix認為,這部電影是對於「兒童性化」這一社會現象的反思。Netflix France在聲明中表示:「這是一部獲獎電影,揭示了如今年輕女孩從社交媒體上、從社會中承受壓力的現狀,我們鼓勵所有關心這些重要問題的人去看這部電影。」羅傑·埃伯特評論網站也表示支持:「描述不等於認可。藝術應該能揭示禁忌而不必提倡禁忌。」

導演杜庫雷也對電影引發的爭議做出了回應,她對美國媒體The Verge表示,實際上她與反對者們的目標是一致的,正是因為看到了兒童們遭遇的潛在威脅,才希望通過電影來揭示這樣的問題。

導演邁穆娜·杜庫雷。圖片:AFP


於是在電影開拍之前,她花了將近18個月的時間,研究未成年人是如何在社交媒體上接觸成人內容,從而在影片中真實地展現了社交媒體時代孩子們塑造自我形象的意識。

在調查訪談中,杜庫雷發現,「女孩們看到的是,女人越多地在社交平臺上展現性感形象,她就越可能成功。孩子們只是在模仿她們所看到的東西,她們並不理解一些事情,但是也想同這些成功的例子一樣獲得名譽。毫無疑問,這很危險。」 因此在她看來,儘管電影可能很難詮釋地盡善盡美,但社會有必要就這一問題展開反思和討論。

因此杜庫雷表示,希望人們先看電影究竟在講什麼內容,然後再做出自己的評判。她鼓勵觀眾以「不針對主角個體批評」的視角來看這個故事。

電影中不包括任何性愛畫面,也沒有裸露鏡頭。法國將《嬌娃》分級為適合所有人觀看,Netflix的分級為適合16歲以上人士觀看。

《嬌娃》的發行人大衛·格魯巴赫(David Grumbach)對電影遭受的抵制表示不理解:「起初我們認為這只是美國人之間的問題,幸運的是這種現象在法國沒有發生,法國向所有觀眾推薦了這部電影。我們永遠不會與批評這部電影的人保持一致,他們如此公然地表明自己的謊言和惡意。」法國導演協會則直接批評道,「一群保守的美國人」正在打擊創作自由。

雖然法國媒體和電影界表現出絕對支持態度,法國觀眾中也有一部分人對導演發出質疑,不過他們的重點在於在對這些「庸俗畫面」的處理上,公眾評論認為電影「表現手法粗劣,過於直白和過時」,不足以支撐導演想要表達的野心。

15日,塞內加爾首都達喀爾的一家酒店也放映了《嬌娃》。老闆亞瑟·賈杜爾(Arthur Jadoul)表示他是在看了法國媒體的好評後才決定放映。當晚的觀眾電影對電在美國引起的軒然大波有所了解,但觀影氛圍不錯,人們在影片結尾報以熱烈掌聲。一位出身塞內加爾家庭在巴黎長大的律師對《華盛頓郵報》說,她在主角身上看到了自己。

至於性剝削的爭論,老闆賈杜爾反問道:「那人們看到化著妝的美國啦啦隊女孩時又作何聯想呢?」


參考文章

https://www.latimes.com/entertainment-arts/movies/story/2020-09-18/cuties-netflix-not-what-i-expected-female-rage

https://www.bustle.com/entertainment/netflix-cuties-controversy-explained

https://www.nytimes.com/2020/08/21/movies/netflix-cuties.html

https://www.rogerebert.com/reviews/cuties-movie-review-2020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opinions/cuties-director-maimouna-doucoure-why-i-made-the-film/2020/09/15/7e0ee406-f78b-11ea-a275-1a2c2d36e1f1_story.html

https://www.nationalreview.com/corner/cuties-anti-exploitation-organizations-weigh-in/


————

關注公眾號「全現在」,朋友圈的世界也會不一樣。

相關焦點

  • 一部兒童電影引發的美國憤怒
    本報特約記者 董 銘法國兒童題材電影《嬌娃們》上周在流媒體平臺網飛上線後,遭到來自美國兩黨議員的怒批。據美聯社14日報導,反對者以「性化未成年少女」為由,不僅要求網飛換掉涉嫌性挑逗的海報並撤下影片,還要求司法部調查創作者、發行方和播放平臺,甚至有數十萬人要求取消網飛訂閱帳戶。
  • 另一種文明衝突:法國嬌娃在美國遭遇尷尬
    影片的女導演麥穆娜·杜庫雷也沒有想到,這部帶有自己生活觀察和個人體驗的處女作,竟然會被冠以「性化未成年人」「教唆戀童癖」的惡名,而被幾十萬美國人、政客和民間組織口誅筆伐。「11歲的艾米生活在巴黎的廉租房裡,出身塞內加爾裔穆斯林家庭的她,偶然間被學校裡的少女舞團所吸引,也跟著她們一起穿起了緊身褲,跳起了熱辣的舞蹈……」看影片簡介,這似乎是一部關於少女成長的青春勵志片。
  • 另一種文明衝突:法國嬌娃在美國遭遇痛批
    幾個月前,當流媒體巨頭Netflix決定買下《嬌娃們》的北美網絡發行權時,大概沒有料到,這部既沒有大牌明星,又沒有複雜劇情的法國藝術片,居然會給自己帶來前所未有的信譽危機。影片的女導演麥穆娜·杜庫雷也沒有想到,這部帶有自己生活觀察和個人體驗的處女作,竟然會被冠以「性化未成年人」、「教唆戀童癖」的惡名,而被幾十萬美國人、政客和民間組織口誅筆伐。
  • 另一種文明衝突:法國嬌娃在美國遭遇痛批
    影片的女導演麥穆娜·杜庫雷也沒有想到,這部帶有自己生活觀察和個人體驗的處女作,竟然會被冠以「性化未成年人」、「教唆戀童癖」的惡名,而被幾十萬美國人、政客和民間組織口誅筆伐。《嬌娃們》 急著站隊的美國人 Netflix把《嬌娃們》定檔於9月9日上線,按說雖然獲了獎和且不乏好評,但這麼一部說法語的獨立電影,通常關注度並不會太高,可偏偏就在開播前一個月,有人發現Netflix在前期宣傳該片時,用的是幾個女孩穿著熱辣的緊身衣,擺出撩人造型的海報。
  • Netflix上線女童電影涉嫌戀童癖,引發美國網友強烈抵制
    Netflix上線性化女童電影,引發美國網友強烈抵制!這部法國喜劇電影這部「未成年女孩跳電臀舞的電影」,大量的性感畫面,被認為是性化女童,這在「世界由一群戀童癖統治」的美國,引發廣泛強烈抵制。
  • 法國電影《蛇》以孫子兵法警句為導語
    法國法國政治間諜片《蛇》以「故明君賢將,所以動以勝人,成功出於眾者,先知也。——《孫子兵法》公元前五世紀」開場,情節引人入勝,步入驚心動魄的諜戰場,讓法國公眾對中國的兵家文化引起了興趣。    法國故事片《蛇》,又名《莫斯科夜航班》。
  • 「今年的歐洲電影依舊比美國好!」 專訪法國《正片》主編米歇爾·西蒙
    首先必須強調的是,只以政治、社會的角度看待電影,好則將電影視為表達良心的工具,劣則將電影當做揭露弊端的武器,其實都將這門第七藝術看低了。),拋開具體質量不議,以一部電影帶動如此之風潮,亦是近年之罕見。 MC:不包含任何愛國主義的情緒,我必須說今年的法國電影依舊是歐洲最強的,尤其我們從承接歷史傳承這一點來說。形式多樣,從杜蒙到阿薩亞斯;從博努瓦·雅克到史蒂凡·布塞…… ELLEMEN:布塞的《女人的一生》(Une Vie)是一部很優秀的電影。
  • 法國坎城金棕櫚獎,哪些法國電影得過獎?(附資源)
    那麼,這些年在坎城電影節上得過金棕櫚獎的法國電影,有哪些呢?法語君根據法國維基上關於坎城電影節的資料,給大家整理了一下:接下來,法語君給大家重點講講,其中幾部經典的法國電影。這部電影改編自Julie Maroh的畫集《藍是種溫暖色》,由蕾雅·賽杜主演。講的是一位Adele的女生,遇上了藍色頭髮的Emma,而開始了一段溫暖的戀愛經歷。是的,這是一部同性主題的電影。
  • 昨日,法國凱撒電影:我還是想悄悄地留住波蘭斯基... 法國人:我*
    法國凱撒學院大會說了:「這些有星星的人都不是被評選出來的,而是因為他們重要的「歷史成員」身份,而自動生成的。」整這招?!別說法國人民不買單!連法國凱撒學院大會內部,擁有投票權的成員也不買單!凱撒電影協會重新選了代表。男女平等的諾言是被遵守了,可是名單裡怎麼會有一個...叫做波蘭斯基的東西。」這個叫做波蘭斯基的東西早已引起了全世界人民的眾怒,人們覺得他應該待在監獄裡,不管如何,都不能再出現在光鮮亮麗的電影界裡。
  • 法國和美國的這兩部電影,你更喜歡看哪一部
    刺蝟的優雅《刺蝟的優雅》是Les Films des Tournelles公司出品的劇情片,該片改編自法國小說家、哲學教授妙莉葉·芭貝裡撰寫的小說,由莫娜·阿查切導演 ,莫娜·阿查切、妙莉葉·芭貝裡擔任編劇,喬絲安·巴拉思科、伊川東吾等主演。於2009年7月3日在法國上映。
  • 都是DLC,為什麼《戰地1》的法國DLC會引起巨大爭議?
    E3期間EA宣布《戰地1》多人戰役將不包含法國陣營,改為附加在DLC裡。此事在國外引起了巨大爭議,再次反映出公眾對DLC機制的不信任,而《戰地1》可謂結結實實地撞上了這種懷疑。《戰地1》是一款以一戰為背景的遊戲,從名單中我們可以看到,當時的三個主要同盟國都已經到位(德、奧匈、奧斯曼);而協約國陣容方面,有義大利和美國,卻缺少了最主要的法國和俄國。
  • 金正日女兒樸妍雅長相曝光後,引起了軒然大波
    相信很多人看過電影,也對玉漱公主,不僅因為演技高超,還因為顏值更高,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金正日在韓國也被稱為韓國的第一美人,在與成龍合作拍攝電影神話之後誰能想到,這樣的神仙組合,在女兒樸妍雅的長相被曝光後,引起了軒然大波。 因為太醜了!
  • 娛樂圈「禍從口出」的明星,仝卓沒啥,最後一位引起軒然大波
    娛樂圈「禍從口出」的明星,仝卓不算啥,最後一位引起軒然大波今年的娛樂圈也是發生很多的事情,有很多的明星離婚不算什麼,還有一些明星因為禍從口出招惹了很多的事情,因此就淡出娛樂圈,不怎麼出現在大家的面前,仝卓就是非常典型的代表
  • 女團blackpink新mv中「性化護士」又上熱搜遭網友厭惡
    追溯到最近的便是「性化護士」事件,在blackpink的新歌《LovesickGirls》中,jennie身穿了一套護士服的造型出鏡,jennie身著緊身短裙、高跟鞋,染著綠藍相間的頭髮,與真實的護士形象迥然不同,於是韓國衛生醫藥工會嚴厲批評該行為,表示其「性化護士」,表示這樣事件會增加護士遭遇性暴力傷害的風險,其影響十分惡劣
  • 薇婭鄭爽曬出面膜,引起了軒然大波?徐璐:我也在用
    薇婭鄭爽曬出面膜,引起了軒然大波?徐璐:我也在用最近鄭爽薇婭同框直播分享面膜引起了軒然大波,讓許多人覺得又驚訝又驚喜,當時,面膜不一會就被粉絲們一搶而空,不僅如此,原來她們曬出的面膜,徐璐也在用。
  • 《蝙蝠俠》演員解釋,為何這是一部,會引起美國觀眾共鳴的電影
    超級英雄電影,如今是好萊塢大片中,最受歡迎的電影類型。在過去的幾十年裡,我們看了太多的超級英雄電影,以至於一些觀眾,已經厭煩了這類電影。更別提,在眾多的超級英雄電影中,蝙蝠俠登場的次數,尤其的多。儘管許多人忽略了蝙蝠俠其實是DC宇宙中,非常著名的偵探一事,但是在這部電影中的演員傑弗裡·賴特在接受「SiriusXM」採訪時,也談到了這部電影除了偵探的設置之外,還有更多的設置,可以引起觀眾的共鳴,更細緻來說,是引起美國觀眾的共鳴。對此,傑弗裡·賴特說道:「漫畫書電影已經從電影室吸走了很多氧氣。
  • 《蝙蝠俠》演員解釋,為何這是一部,會引起美國觀眾共鳴的電影
    超級英雄電影,如今是好萊塢大片中,最受歡迎的電影類型。在過去的幾十年裡,我們看了太多的超級英雄電影,以至於一些觀眾,已經厭煩了這類電影。更別提,在眾多的超級英雄電影中,蝙蝠俠登場的次數,尤其的多。在電影中,扮演戈登警長的演員傑弗裡·賴特也談到了這部電影,他透露了為何這部電影是如此的特別。
  • 在AKB48總選舉上公開婚訊,為什麼會引起軒然大波?
    被這條新聞刷屏的飯圈圈外人則一臉疑惑:藝人宣布個婚訊怎麼會引起如此巨大的負面情緒?這還要從日本的偶像文化說起。等等,先告訴我,啥啥啥48到底是什麼?2004年,日本廣告公司電通提出了「AKB計劃」,與製作人秋元康合作,並且設立專門小組來運營這一項目。2005年,日本大型女子偶像組合AKB48在秋葉原(Akihabara)誕生。
  • 默克爾萬萬沒想到:一篇「肯定中國」的文章,在德引起軒然大波
    現如今來看中德兩國貿易往來趨勢較好,不過在11月18日,德國報刊上一篇有關於中國的文章卻引起了軒然大波。德國認可中國經濟發展該篇文章主要講的內容是,主要製造機器人的哈恩公司已經跟中國企業達成合作,將注資上百歐元建設工廠。該公司負責人表示中國經濟恢復速度較快,比任何國家都要迅速,他也不想錯過這列經濟快車。
  • 法國電影分級小史,了解一下.
    這也就不同於美國的PG類分級提醒家長注意,而更像NC-17分級的作用直接禁止。以下是這八種分級。這個分級包含了90%在法國電影院上映的電影,可以說比美國分級要寬鬆點,合併了G,PG甚至部分R級影片。例:09年的美國電影《殭屍之地》在北美是R級,但在法國就是全年齡層觀眾。